美研究慷慨童成因 生理與成長環境為關鍵
【記者蕭淳云綜合報導】俗話說,施比受更有福。但你知道,被視為美德的「分享」行為與人體的副交感神經有關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心理學系博士喬納斯.強薩股.米勒(Jonas Gensaku Miller)在學時期研究兒童利社會行為(註1),發現兒童的慷慨程度受到生理差異及親子互動影響,為生物心理社會研究領域提出新穎觀點。此研究於11月發表於《心理學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註1:利社會行為指對他人有利,但不求回饋的社會行為。幼兒階段具較高可塑性,為培養利社會行為的黃金時期。 主要研究者米勒分析受試幼童母親同理心與孩童分享行為的關聯,發現副交感神經較敏感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母親行為影響。 圖/取自Pexel圖庫為了解兒童與同儕分享(利社會行為)時的生理變化,研究團隊邀請74名四歲孩童參與實驗,並在受試者身上連接磁振造影檢查儀,以蒐集其呼吸竇性心律不整(註2)數據,藉此觀察兒童的副交感神經變化。研究團隊首先發給兒童20枚代幣,並說明代幣可以兌換成獎品,同時也虛構出一群無法參與實驗的生病孩童,告訴受試兒童可以分享代幣給他們。接著在決策階段,團隊讓受試兒童自由選擇是否在捐贈箱中放入代幣,以及放入多少代幣。過程中,研究人員並不會對兒童的捐贈行為與數量表達任何鼓勵或指責。註2:呼吸竇性心律不整(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 RSA)為一種生理現象,與副交感神經的彈性有關。吸氣時,呼吸調節控制中樞對副交感神經產生抑制作用,導致心跳加速,吐氣時則造成心跳減慢。實驗顯示,愈慷慨的受試兒童在分享決策階段,會產生較強的RSA抑制,也就是出現大幅的副交感神經變化。研究團隊認為個體不同的副交感神經變異度,是影響兒童慷慨程度的重要關鍵,文中也強調,具有高副交感神經變異度的兒童較能共感他人情緒。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吳卓鍇闡述,呼吸竇性心律不整通常發生於年輕族群或是個體處於高壓狀態時,「對(受試)兒童來說,分享可能是重大決策,如果對外界刺激較敏感,就會影響神經變化,並反映在心跳上。」 研究團隊發現,兒童的利社會行為,可能受副交感神經、親子互動等關鍵影響。 圖/取自Pexel圖庫然而,除了生理機制會影響幼童慷慨程度,社會環境也是關鍵。研究團隊於兩年後,再度邀請54位原受試者(現已六歲)進行相同實驗,同時透過問卷量表分析受試幼童母親的同理心程度及親子互動狀態,藉此評估兒童利社會行為發展的社會影響與穩定性。量表中以多個陳述句,讓受試母親評估自身符合程度,如:「比起從事對我有幫助的行動,我更願意從事對孩子有幫助的行動。」研究指出,高副交感神經變異度孩童的捐贈行為與母親同理心程度呈正相關,意即母親愈具同理心,孩子的表現愈慷慨。而此現象並未出現在低副交感神經變異度的孩童身上。米勒解釋說:「高副交感神經變異度的孩子對母親同理心的感受程度高,所以可以敏銳地接收其行為,作為親社會的初步學習。」同時團隊也發現,四歲時樂於捐贈的孩童,在六歲時也會表現相同傾向,顯示其利社會行為具穩定性。 過去相關研究曾指出,利社會行為對個體具有穩定情緒的正面作用,此現象與研究團隊的實驗結果相符。 圖/取自Pexel圖庫資深幼教老師、洛津國小附設幼兒園主任施美代認為,分享是重要的兒童品格教育,「孩子願意分享可以增加同儕對他的認同,帶來的成就會讓他們更樂意這麼做。」米勒也指出,相較於同儕,樂於分享的孩童在實驗結束後表現得更為平靜、穩定,他說明:「這與過去的研究相符,顯示利社會行為對個體帶來的正面生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