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競技體操錦標賽台東登場 眾人積極應戰國際賽事
2024-10-25
生活
【社論】言論自由還是仇恨溫床?Threads如何影響社會對話
2024-10-25
校園
東大學生會長彈劾程序存疑 教授籲主動公開資訊
2024-10-25
校園
清大宿舍分棟惹議 學生憂影響書院營運
2024-10-25
校園
臺師大重訓室人力不足 縮減開放時間引學生不滿
2024-10-25
國際
密州政府推經濟政策 欲留大學人才逆轉貧窮困境
2024-10-25
國際
曼大領頭成立人文學聯盟 盼跨界解決全球議題
2024-10-2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生活
第1774期
性侵衣物展為受害者發聲 盼去除大眾錯誤迷思
2022-12-08
【記者程心台北報導】牛仔褲、T恤、制服掛於展間牆上,受害者服裝與一般人無異,卻仍遭遇性侵害。學生團隊「Kaos」主辦《完美受害者—性侵衣物展》,自3日至11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藝巷空間舉行。展覽展出24套性侵受害者事發當下穿著的衣物,並呈現38則性侵害故事 ,期望破除大眾對於性侵受害者的錯誤認知。《完美受害者性侵衣物展》3日於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舉辦開幕式。 圖/程心攝不同於比利時及美國的性侵衣物展,展覽容納多元性別的故事,不侷限於女性受害者。主辦方也邀請《愛情學分與分手藝術》作者王淑俐、曾任公視《有話好說》製作人陳信聰到場進行座談。王淑俐說明,「完美受害者」(註)是指在性犯罪案件裡,大眾要求受害者應有完美的形象,不允許他們有任何被詬病的行為,導致受害者時常蒙受污名。註:完美受害者理論由社會學理論家厄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在其1963年的著作《污名》(Stigma)裡提到,一旦人們遇上性犯罪,社會往往加諸受害者許多行為準則,這些準則間常有分歧或矛盾。例如社會認為性犯罪受害人總是脆弱,然而實務上,當受害人要替自己爭取權利,社會卻又要求他展現理性。 《完美受害者性侵衣物展》3日於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舉辦開幕式。 圖/程心攝團隊於策展前執行一項社會實驗,四位穿著不同衣物的成員上街,讓民眾猜測哪位是性侵受害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學生林佳娜表示,此實驗的影片令他印象深刻,「多數人還是覺得穿著清涼、太招搖才會被性侵。」他嘆道。Kaos團隊總召廖庭儀進一步舉例,小學生May受害時穿著印有校徽的白色T恤和灰藍色寬鬆棉長褲,仍在清晨的教室內遭學長褪去褲子,當他到辦公室求助,老師只告訴他:「沒事,不要再哭了。」 展覽展出24件性侵事件發生當下的衣物,期盼破除性侵受害者穿著暴露、清涼等迷思。 圖/程心攝展覽除了陳列性侵受害者的衣物與故事,展間「聲音迴盪區」播放受害者心聲,經過Kaos團隊重新配音,讓民眾身歷其境,一同理解受害者自我責怪的心理狀態。展間地面則貼著「你怎麼穿這麼少?」、「真沒用,連保護自己都做不到。」等不友善言論,在引導觀展民眾前進同時,呈現社會輿論對受害者造成的二度傷害。「我以為台灣沒那麼多性侵案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學生鄭則中觀展後有感而發,他提及,學長、外公、老師或男朋友等角色大多給人一種信任的感覺,然而,展間內卻不乏看見誘姦、關係性侵等案例。王淑俐解釋,性侵並不一定在一瞬間發生,誘姦便是手法溫和,但企圖深沉的犯罪方式,受害者更難在當下直接反應。展覽主視覺以所有團隊成員的臉孔組合而成,試圖傳達受害者的多種形象。Kaos團隊副召林利玲指出,此次展覽迴響不錯,未來團隊計畫於校園或其他展區舉辦巡迴展,持續推動性別平等與身體自主權。 觀展民眾可自由撰寫明信片,貼在展覽出口,為性侵受害者發聲。 圖/程心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