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5
校園
服務中心搬遷惹議 中興住宿生控權益受損
2024-11-15
國際
美大學校園推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大學事】強颱災損致通勤困難 師生盼大學視災情自主停課
2024-11-15
國際
馬大服儀指南多次惹議 學生呼籲校方修改多次穿依規定
2024-11-15
國際
伊朗女大生脫衣抗議 頭巾令再引衝突
2024-11-15
校園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662期
城「事」街頭快閃 素人舞出思鄉情懷
2017-10-25
【記者阮怡婷台北報導】嘹亮歌聲開場,素人演員在柏油路上舞蹈,演員群中同時有台灣大學生、客家居民,以及東南亞移工的身影。戲劇〈移民.城事〉,以「遷徙」作為主題,結合不同族群對於家的情感記憶。 劇場與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的遊行合作,首場表演結束後,台北市長柯文哲現身同演員互動。 圖/阮怡婷攝「客居他鄉,而以為家。何以為家?」快閃劇碼〈移民.城事〉以一句話道出現代人在移民社會中,人人都可能成為異鄉者的現象。現就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的劇場演員潘瑩真說:「從台南北上讀書,雖不像菲律賓到台灣那麼遠,但就是有人生第一次遷徙的感覺。」透過演出前,與移工成員、客家居民的經驗分享,她認為劇裡的思鄉情感能引起演員共鳴。 學生演員演出歷經颱風後,倒地、起身、將要離鄉的哀愁。此景是描述菲律賓每遇風災死傷慘重。 圖/阮怡婷攝劇中一幕,身著黑衣黑褲的演員們突然在柏油路上倒地一片,比喻菲律賓居民每遇颱風便傷亡慘重的情景。爾後演員緩緩抬頭、起身回望,踏著亦步亦趨的步伐,走上白色階型舞台,後再從舞台另一端步下。這過程象徵著移民跨越了地理和心境上的障礙。「跟著大家一起回頭望家鄉的時候,我也能體會到思鄉的感傷。」表演者、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學系學生陳穎萱說。「颱風後站起來,那是種從停頓迷惘,到不得不前進的感覺。」劇場實習生、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林郁嘉解釋,不論是移工或學生演員,其實大家都帶著對未來的擔心、對家鄉的牽掛,及內心對異地的害怕而緩步前進。 移工和學生演員站上象徵地域邊界、心境障礙的階型舞台,以眼神、肢體演繹出海離鄉的階段。 圖/阮怡婷攝從菲律賓來台工作的艾普爾.喬伊.艾斯匹靈(April Joy Espirin)表示自己表演時最深刻的一幕是,她雙手交叉胸前,手臂再有力地打直向下揮。這是劇中,當演員走上代表困境、障礙的舞台時會做的舞蹈動作,艾普爾說:「當下我們是戰士,為我們的家庭奮戰。」社區劇場因重視平等參與,相信每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表達方式,因此表演並無訂定標準。在台推行社區劇場二十年有餘的賴淑雅認為,儘管演員群文化背景相異,「肢體表演卻能成為他們的共同語言。」觀眾洪伯翰表示,受劇中多元的演員背景所吸引,雖然起初不明白劇中意指哪個族群的遷徙經歷,但最後看出這是在演繹當代社會人口遷移的現象。 隊伍最前方的客家居民演員,在表演結束後挑擔,帶領眾演員群跨越舞台,行走於大馬路上。 圖/阮怡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