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僑光科大研發支持帶 助勞工減輕上肢搬運負擔
新知
第1800期
僑光科大研發支持帶 助勞工減輕上肢搬運負擔
2024-11-22
【記者何依庭報導】在搬運重物時手部會呈固定姿勢,長久下來易造成肌肉骨骼傷害風險。僑光科技大學團隊張意昀、賴彥瑾、蔡智翔以作品「支持帶輔助被動式搬運外骨骼」,設計可固定長度的支持帶分散上肢重量,榮獲2024第十八屆波蘭國際發明展金牌獎。 張意昀說:「我們觀察到勞力工作者在搬運過程中,手部常會拿著重物,並維持固定姿勢承重一段時間。」團隊希望利用支持帶將物品重量轉移到背部和下肢,減少手腕和手臂的負擔。對於需要長時間固定姿勢搬運的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外部支持,降低職業傷害。 支持帶輔助被動式搬運外骨骼共有兩個連接點,一邊連接手腕,另一邊連接背板。支持帶透過腕部將手肘所受的力傳遞到背板,而背板的力量再傳遞到下肢,達到分散負荷的目的。搬運重物時因上肢長時間承受重量,造成肌肉骨骼的傷害,故他們透過限制支持帶的拉伸彈性範圍,使手肘的動作正好被限縮在90度,無法過度彎曲,以達到重量傳遞的效果,降低手部承重疲勞。 張意昀說明目前支持帶輔助被動式搬運外骨骼尚在設計階段,以3D列印方式製作模型,「未來我們會使用鋁合金或碳纖維打造。」他們考量到勞工對價格便宜的需求,表示將會以模組化生產幾款固定尺寸的外骨骼,以利市場普及。並且團隊預計將針對不同勞力工作需求,設計符合左右手動作的手臂式外骨骼。 科技廠技術員林小姐(化名)表示自己曾因為不當姿勢搬運重物半年導致肩膀肌肉受傷,搬運重物若沒有正確施力方式,很容易造成肌肉骨骼傷害。鋼鐵公司現場主管何先生(化名)則指出這款產品的支持帶以手掌虎口作為受力支點,他認為長期使用仍會造成手部疲勞與受傷,應改成覆蓋手掌式的支持帶更佳。此外他也提到重物搬運最容易受傷的地方是腰部,這款產品若希望改善勞工的職業傷害,可以考慮將支持帶延伸包覆到臀部與腿部,使重量轉移時不需透過腰部發力。
從二手屋走到緬甸街 社區團隊盼提升青年在地關懷
生活
第1800期
從二手屋走到緬甸街 社區團隊盼提升青年在地關懷
2024-11-22
【記者王保伶報導】「地方志iplace」17日舉辦「青年縣外參訪共學PART2 萬華大水溝二手屋 x 鳴個喇叭緬甸街」(以下簡稱青年縣外參訪共學)活動,藉由參訪青創團隊與觀摩社區共好的實例,讓學員深入體驗環境永續與跨文化交流,並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實踐與參與。 學員們從環境永續與多元文化參與兩個面相進行探索。來到位於南機場舊市場巷弄內的「大水溝二手屋」,店長張貴智介紹二手屋成立初衷與服務內容,並引導學員體驗一日店長,親自開箱善心人士送來的二手物包裹,學習將各式二手物資分類並估價。就讀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的陳宇柔表示,過去不曾以業者角度思考如何為商品定價,因此對估價環節印象深刻。張貴智提及,希望藉由參訪及體驗,讓參與者了解如何經營二手店,並能將二手物交易的概念帶回家鄉,促使這種模式在各地發展。 活動帶領學員們參訪中和區華新街(又稱緬甸街)的在地文化團隊「鳴個喇叭!緬甸街」,透過團隊的介紹與品嚐緬甸奶茶與道地甜點,認識緬甸飲食文化以及生活習慣。參與活動民眾盧宣蓉分享,參訪使他更認識緬甸華僑,「像是他們為什麼會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來到台灣,食物如何受殖民文化和周邊國家的影響,以及食物名字的由來。」他補充道。除靜態美食體驗外,活動更涵蓋動態走讀。學員跟隨對緬甸街瞭若指掌的「鳴個喇叭!緬甸街」團隊成員楊萬利在街道中穿梭,聽著他一一介紹街上店家,如許多緬甸人祭拜的私人佛堂、號稱成年男性社交場所的奶茶專賣店,以及各式特色小吃等。陳宇柔談及,許多人初次造訪時,會因不理解東南亞文化而產生既定的刻板印象,「但藉由當地人帶領走入地方,能夠打破我們之間的隔閡。」他說道。 「我們想要導入社會目前關注的事件,以及實務的案例。」地方志iplace負責人賴志政說道。他舉例,從台灣推動的2050淨零排放計畫,以及全台新住民人口比例增加等,都反映出環境永續與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因此選擇參訪致力於促進環保與文化交流的組織,回應社會趨勢。「大水溝二手屋」以二手物回收與販售推行環保,同時也協助弱勢培力,為單親婦女、街友提供縫紉、電器修復等工作機會;「鳴個喇叭!緬甸街」透過出版刊物、緬甸飲食體驗、街區導覽等多元形式推廣緬甸文化,希望成為連接台灣與緬甸社區的橋樑。兩者皆是成熟的社區共好案例,「我們希望讓青年從案例中學習,思考針對不同議題可以採取的社會行動。」賴志政解釋道。 盧宣蓉認為青年了解社會議題很重要,「在社會上會遇到各種不同的人,若缺乏媒介去了解彼此的差異,容易對未知的事情產生恐懼。」他說道。賴志政也解釋,地方志iplace不斷推動青年投入社區參與、了解社會議題的培力課程,讓他們跳脫在學校課堂中所學,認識自己的家鄉與土地。但他並不要求所有參與者都投入社會關懷與行動中,他說:「或許他們未來大學畢業、就業,或是想回饋家鄉時,能從以前認識的事情獲得途徑,做出實際行動。」他強調活動意義在啟發參與者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希望未來他們能有機會付諸實際行動。
沙灘合球促男女同場競技 風沙干擾考驗選手技術
體育
第1800期
沙灘合球促男女同場競技 風沙干擾考驗選手技術
2024-11-22
【記者潘慧芳新北報導】113年度第三屆理事長盃沙灘合球錦標賽暨2024年IKF沙灘合球世界盃 (亞洲)國手選拔於16日在板橋國中舉行,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及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等選手一同參賽。 根據《合球規則》介紹,合球特色為全面性技能、合作、性別平等、有限度的身體接觸、保障球員持球權利,以及從球框周圍 360°位置得分,但不可持球移動,所以每一球都需要隊友的助攻,是項非常重視團隊合作的運動;在防守進攻的對位只能是自己的同性,這也是合球與眾不同且講求男女平等的原因。 合球國家隊總教練豐群政表示沙灘合球對於個人技術要求較高,「選手能夠控制的因素比較少,容易被外界的風或沙子干擾。」北護大選手王銘凱分享,因為沙灘合球在沙地上比賽,會讓人陷進去,對於體能的消耗比較大。臺師大選手蘇飛乙也表示因大部分選手平常都是練習一般合球,較少訓練沙灘合球,且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比沙灘合球,一開始會不習慣,「不過大家還是調整的很快,很快就適應了。」 另外,對於男女同場競技方面,王銘凱認為這需要些同理心,「因男女生身體素質不一樣,所以在傳球、跑位都需為對方考慮,甚至有時候也會男生當助攻,輔助女生。」此外,蘇飛乙也坦言,合球這項運動最特別之處是男女同場對抗競技,「這也是合球的魅力。」同時補充說明,「有時,男女生的想法、切入點不一樣,這需要雙方一同溝通解決。」臺灣合球國家隊選手林雅雯分享,男生在傳球時的球速與力道都需要控制,「透過這項運動可以學習如何換位思考,彼此了解。」 國際合球裁判廖偉傑指出,合球透過規則上的平等,讓男女生可以同場競技,「因能力上無法絕對公平,所以可以在規則上完整保護男女完成動作的權利。」另外,若進攻方完全掌握球,防守方不能下手抄球或拍打球使球落地脫離原持球選手的掌控,只能透過抄截空中的球來奪去球權,「這是項強調相互尊重的運動,且合球的初衷也是『合作』與『兩性平等』。」此外,豐群政談到其他運動如何設計成讓男女同場競技的版本,他認為其他運動可以效仿合球規則,進攻防守對位只能是同性。 中華民國合球協會秘書長溫玉瑭坦言,臺灣合球在國際賽上表現不俗,「本次亞洲盃臺灣拿下金牌,證明臺灣是亞洲強權,之後期望可以拉近與世界第一強權荷蘭間的距離。」而提及基層的推廣,溫玉瑭也透露很多合球選手都是從其他球類轉到合球,「如過遇到體能身材條件佳、原本從事籃球或其他球類的小朋友,也會推薦他來打合球,且未來也可橫向發展當老師。」
選手克服懼高心理展身手 張齡方全國彈翻床封后
體育
第1800期
選手克服懼高心理展身手 張齡方全國彈翻床封后
焦點
2024-11-22
【記者范瑞勻台北報導】中華民國113年全國彈翻床錦標賽於17日在中國文化大學大孝體育館舉行,比賽依性別、年齡分組,又分公開與一般組(註一),由兩名裁判於彈翻床斜對角線,依據國際評分規則進行扣分,評分含E技術、H位移、D難度、T高度以及P扣分(註二),比賽成績將列入國際選手代表遴選資格參考。 註一:凡曾參加全國性競技體操賽事(包含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全國錦標賽、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國內外相關賽會等),並獲得個人前八名者,限報名參加公開組。 註二:E最高20分+H最高10分+D依自選動作而定+T最高2分-P分 今年首增設大專社會組團體獎,以個人賽三個最佳成績總和,作爲團隊排名依據,此次「神氣小虎(如虎添翼)」拿下大專社會女子一般組(以下簡稱女子一般組)團隊獎第一名,其中來自臺北市立大學體育學系的成員蔡昀妤在女子一般組中以29.460分拿下第二名,他表示因為緊張,導致執行時的位移較多,心態上仍須調整。中國文化大學技擊運動暨國術學系學生張齡方以30.0分獲得女子一般組冠軍,對於比賽的表現,他說明,因在比賽當下有調降彈跳高度,以確保協調性,所以位移變較少。他認為彈翻床最大的挑戰是只要一失誤,後面全部的動作都不算分,必須要從頭到尾都很專心。 去年大專社會女子公開組(以下簡稱女子公開組)冠軍,國立臺東大學競技與運動科學學系學生吳重蕙本次以27.750分拿下女子公開組第二名,他分享,比完賽的當下沒想到會有名次,但今天成功將練習時做不好的招式完成。對於比賽的挑戰,他則提到,因為每項運動都具受傷風險,需要相信自己,並大膽去做,才能克服高度與難度。同樣來自東大的競技與運動科學學系學生李怡君則以28.950分獲第四名,他認為賽前練習時有比較適應新的彈翻床,因此比賽時動作銜接得比較好,今天的腹落接臀落(註三)招式也有成功銜接,他說:「不要害怕,因為之前害怕高度,所以腹趴一直練不起來。」 註三:腹落接臀落是指運動員先以腹部著地反彈,接著迅速轉換為臀部著地的連續動作。 蔡昀妤從大學開始學習彈翻床,他分享學習過程得到的心得:「做不好難免會很挫折,或者是想說要不要放棄,可是就會想說那就再多試試看,成功的時候就會覺得很開心。」他認為彈翻床很好玩,但僅有一次機會,所以要把握每一次的比賽,並表示,未來會繼續走彈翻床體操這條路;張齡方提到,他很喜歡彈翻床在空中的滯空感、失重感,因對於彈翻床的喜愛,所以也希望能在未來參與國際賽事;吳重蕙說道:「每一個階段都有困難,只是就是要自己學會克服,每一項運動都很累很辛苦,就是自己的意志力要很強。」,他希望下一次可以重奪冠軍。
熱舞預賽新制度上路 大專選手迎多樣挑戰
體育
第1800期
熱舞預賽新制度上路 大專選手迎多樣挑戰
2024-11-22
【記者張傳儀新北報導】 音樂一下,場上選手自信出招,場邊選手熱情歡呼,113年全國大專校院熱舞大賽16日在輔仁大學中美堂舉行預賽,比賽分為排舞組、霹靂舞1對1男、女生組以及All style 3on3 battle 組,三個項目中各錄取八支隊伍晉級於23日舉行的決賽。 今年的預賽是首次進行實體比賽,以往都是以繳交影片的方式決定進入決賽名單,參與過三次競賽,來自醒吾科技大學表演藝術學系的沈承逸表示,今年看到大家能力都有所提升,「看的出來跳舞的人真的是越來越多了,跟之前比起來的話很欣慰,要有競爭才會有進步。」此次比賽也新增All style 3on3 battle組,由雙方隊伍各上場一分鐘,憑藉團隊默契並配合隨機出現的音樂,由評審決定表現較佳的隊伍優勝,最終進入決賽,來自臺北市立大學運動藝術學系的賴秉閎表示,平常與隊友謝皓恩、巫宗諺三人的舞風接近,過去常一同參與比賽,因為對彼此熟悉,在排練上可以更明確知道對方所想要的編排方式。對於這次比賽,他們覺得臨場感很重要,加上場地不小,所以很考驗選手的整齊度和力度的展現。 去年曾在排舞組拿下第二名,今年也晉級決賽的隊伍「你的初戀」是由來自崇右影藝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同學組成 ,團員蘇葳葳表示,此次比賽雖然是利用同樣的團名,但因為經歷過團員畢業而離開,所以對於團隊的組成感到徬徨,他說道:「以往都會是團長副團長一起去比賽,但是他們基本上是畢業的狀態,所以會由我們自己出來,我們有點不習慣,就是沒有帶頭的那個人。」另外因為排練的時間難配合,加上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對於強調整齊的排舞來說,要讓大家動作一致很困難。對於首次的實體預賽,他也發現比賽中更多的競爭對手,「自己心裡其實壓力蠻大的,因為他們畢竟更專業更厲害,然後就一直在想說怎樣才可以讓我們達到最好。」他也期許在一週後的決賽可以打破上次的名次,奪得冠軍的頭銜。 針對此次活動的安排及大專熱舞的推廣,大專體育總會副秘書長王建畯說明,今年霹靂舞也進入巴黎奧運的比賽項目,所以期望提供大專生舞台表現,也希望可以提升自我展現的機會,談及今年的比賽的特色,他表示今年也開放跨校組隊,可以增加校際間的交流,希望透過實體比賽及跨校組隊的方式可以讓大專生展現出不同的變化性,讓學生從比賽中吸收不同的經驗,啟發對熱舞不同的想法,也期許讓大專校院能夠多支持與推廣熱舞運動,並建構、啟發大眾對於熱舞的認同。
全國艇球賽好手雲集 線上轉播盼增曝光度
體育
第1800期
全國艇球賽好手雲集 線上轉播盼增曝光度
2024-11-22
【記者張恩爾新北報導】113年全國輕艇水球(以下簡稱為艇球)錦標賽於11月16日及11月17日在新北市的微風運河盛大舉行,全國艇球錦標賽依據年齡分為公開組、高中組、國中組及國小組。艇球可以比做水上籃球或是足球,比賽方式為兩隊各有五個人在場上,需要透過輕艇和船槳移動以攻擊對方的球框,船槳同時也可以用來運球、抄截及封阻。比賽時間上下半場各十分鐘,得分高的隊伍獲勝。公開男子組最終由以台北市立大學為班底的SHARK運動空間隊以3:4敗給基隆高中隊,而公開女子組則由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隊擊敗琪琪隊奪得冠軍。 賽後來自SHARK運動空間隊,目前就讀於北市大的宋典陽表示,這陣子球隊正在換血階段,會歷經一段磨合期,因此相當考驗彼此間的默契與經驗,不過他也說到:「也可以藉此向大學長們學習他們的經驗,及球場上的應變能力,所以每一次的比賽都會有很大的收穫。」另外代表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隊在本屆賽會拿下公開女子組冠軍的李姮燕談到今天球隊的狀態,他表示對於整體隊伍的表現感到滿意,特別是在減少失誤及團隊合作的部分,「每個隊員都很明確知道自己的工作,替補上來的人也是馬上就進入狀態,我覺得這是一次很好的溝通協調的過程。」 不過由於艇球並非國際比賽的正式項目,奧運及亞運也未曾舉辦過艇球,大部分的艇球選手們並不會以這項運動當成自己的職業。來自國立體育大學,代表琪琪隊的陳琪說明,艇球不像是輕艇標桿或是競速一樣有成為職業選手的管道,因此艇球相較於其他輕艇運動是以興趣為導向的項目。談到未來的發展,陳琪表示,國內艇球教練的年齡層也偏低,所以不會有太多因教練退休而產生的缺額,因此通常不會以艇球教練為目標,取而代之的反而是進入校園擔任體育老師,陳琪也以自己和隊友為例子,「我們有好幾位隊友已經是學校的體育老師,我目前也在修教育學程,目前也是往老師這個目標邁進。」 中華民國輕艇協會副理事長楊明恩認為,若想增加艇球熱門程度,勢必得提升從事艇球的人口數,「像是這次的比賽就有許多國小及國中的隊伍參賽,能夠向下扎根是非常好的現象,他們未來長大之後也會帶領更多人認識到這項運動。」另外增加曝光度同樣是推廣冷門運動的方式之一,像是本屆全國艇球錦標賽教育部體育署就有安排轉播團隊在現場,進行比賽的直播,楊明恩表示,在YouTube和中華民國輕艇協會的Facebook轉播比賽,可以大幅度增加比賽和選手們的曝光度,藉此達成推廣艇球的目標。
總統盃無懼風雨開賽 匯集射箭菁英一同切磋
體育
第1800期
總統盃無懼風雨開賽 匯集射箭菁英一同切磋
2024-11-22
【記者李昱靜嘉義報導】113年全國總統盃射箭錦標賽於11月13日至16日在國立中正大學舉行,吸引眾多射箭菁英參賽,其中包括國立體育大學學生林子翔、國立台北大學選手戴宇軒與湯智鈞等多位巴黎奧運國手。本次大專反曲弓男子組競爭激烈,最終由林子翔奪得冠軍,戴宇軒與湯智鈞則分別獲得亞軍與季軍。   本次比賽採用國際規則,射箭個人對抗賽每輪射三箭計總分,勝者得2分,平手各得1分,先取得6分者晉級。如戰成5:5,進行加射直至分出勝負。男子組1/4決賽中,戴宇軒對戰來自輔仁大學選手蘇于洋,蘇于洋為去年本組比賽的季軍,雙方戰至5:5平手進行加射,最終由戴宇軒驚險勝出,展現穩定心理素質。   16日賽程受天兔颱風影響,雨後的強風與陽光交替成為射箭準度的考驗。戴宇軒指出,其實這個天氣的變化,對我們來講都是要去適應。林子翔表示,比賽過程中心理難免受到些許影響,但他認為射箭比賽的重點在於享受當下的過程,而非在比賽中感受到過多的壓力。湯智鈞則坦言因為知道自己有能力達到不錯的成績,便想要保持甚至突破更高,導致今天狀態不好,動作跑掉,影響自己的穩定,他說:「這是我們身為選手最需要去改變的一個地方 。」   回想當初為何選擇投入射箭運動的原因,林子翔說道:「我只是想多接觸一些不同的運動項目,覺得射箭挺新奇的,所以就想試試看。」戴宇軒則提到,因為國小時,學校正在推展射箭作為專項運動,體育課也設有相關的體驗課程。在這過程中,他發現射箭是一項很酷的運動。對小學生而言,能接觸到射箭這樣的運動,確實充滿新鮮感。至於湯智鈞,他嘗試過許多運動後,認為射箭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獨特魅力,讓他深深著迷。   提及如何讓射箭在台灣成為更受歡迎的運動項目,選手、教練、射箭協會皆表示需要企業或政府投入更多資源與關注。國立體育大學射箭教練郭振維認為,國際賽成績是提升射箭關注度的關鍵。中華民國射箭協會秘書長林政賢則提出,應將射箭運動品牌化,提升其質感以吸引企業合作與大眾興趣。林子翔也建議,在台灣增設運動中心體驗射箭,讓更多人能親身感受射箭的魅力。湯智鈞則表示,傑出的選手可以成為推廣射箭運動的關鍵。透過近距離的接觸,例如安排民眾觀賞比賽,了解射箭的精髓,最後再進行實際操作體驗,可以讓更多人對這項運動產生興趣。
競技項目結合傳統文化 文山首屆原民運展部落精神
生活
第1799期
競技項目結合傳統文化 文山首屆原民運展部落精神
2024-11-15
【記者陳樂怡台北報導】「矮殺~出力!」一群在文山區求學的原住民大學生,奮力的為體育場上的夥伴加油打氣。「矮殺~出力!」首屆文山區跨校聯合運動會在9日開幕,由東南科技大學與世新大學攜手八所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舉辦,邀請原住民大學生參與,期許能加深原民生之間的情誼,並體驗彼此的原住民族文化。 不同於一般競技運動會,「矮殺~出力!」的競賽項目皆與原住民生活息息相關,如「撒網捕魚」、「負重接力」、「拔河比賽」、「頂上功夫」、「鋸木」等,結合部落中捕魚、搬運糧食與鋸木取火等活動,傳達部落傳統生活的獨特風格與技能,同時也運用原住民常見主食——地瓜作為主要競賽用具。「頂上功夫」接力賽中,原民生需將地瓜頂在頭上奔跑接力,與團隊完成接力賽;而在「撒網捕魚」比賽,融合了沿海部落捕魚撒網的文化特色,讓參賽者利用重力將魚網撒向地瓜,再小心收網進行捕撈。來自布農族的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學生林成浩分享首次撒網的體驗,「我們部落都是上山打獵,沒有捕魚,我覺得撒網很新鮮!」他說道。阿美族的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學生賴李仕翔也表示「撒網捕魚」遊戲讓他倍感親切,讓他回想到小時候家人在海上捕魚的情景。 場邊歡呼聲此起彼落,同學們一同為隊員打氣,展現出原住民的團隊精神,而這也是主辦方籌辦運動會的初衷與期許。「他們來北部念書,身旁的同學不一定是族人,希望這個活動可以讓他們不要那麼孤單。」世新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行政助理賴濰心說道。他也提及,往年文山區的原資中心都以老師交流為主,鮮少會有專為學生舉辦的聯誼性活動,希望藉由運動會的舉辦,讓原民生加深自我認同感,並鼓勵他們能認識其他族群的文化,「知道說我是原住民,不用在台北隱藏自己。」他說。 來自泰雅族的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學生林希宥坦言,長期訓練的警專生活較為封閉,透過參與運動會認識許多新朋友,能接觸不一樣的族群文化也讓他驚喜不已。比賽過程讓他回想起部落團結一致的精神,特別是在拔河比賽中,彼此不分敵我、互相吶喊打氣。而賴李仕翔也形容道:「 一摸到繩子,就感覺我們是一個團隊,有團結的感覺 。」 對於文山區原資中心的未來規劃,賴濰心表示,現階段主要專注於讓原民生建立自我認同感,並讓他們有更多和原住民同儕交流的機會。他也希望未來能讓更多學校參與聯誼性活動,如歌舞比賽、運動會等,把原民生聚集一起,建立他們的歸屬感。 賴李仕翔也期待未來能參加更多原資中心舉辦的聯誼活動,他說道:「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能讓各校同學認識彼此,也想再去認識其他族群的文化。」他期盼透過這些活動的舉辦,保留與發揚原住民文化,讓更多原民生能夠傳承並提升自我認同感。
菁英盃匯集國術、太極 選手再現傳統運動風采
體育
第1799期
菁英盃匯集國術、太極 選手再現傳統運動風采
焦點
2024-11-15
【記者范瑞勻台北報導】113年全國菁英盃國武術錦標賽於11月10日在臺北體育館舉行,比賽項目包含國術和太極,以性別、年齡(註一)作為分組依據,並採用「五角裁判制」的評分方式,由五位裁判給出分數,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後,取三個分數的平均值作為選手的應得分,滿分為10分。 註一:國武術比賽以年齡作為分組,國術比賽分組A1:7-8歲,B1:19-25歲,C1:51-55歲,太極比賽分組為社會組19-60歲之社會人士。 國術比賽項目共有十項(註二),中國文化大學體育學系學生王建樺在短兵器B1組以8.77分拿下第三名,對於比賽的表現,他認為自己還有進步空間,「因為過程中我的刀台掉了,覺得有點小可惜。」同樣來自文化大學,目前就讀體育運動健康學院不分系學士班(以下簡稱健合系)的蕭登躍獲得南拳第二名,他說:「蠻滿意今天的動作,但就是有點緊張。」 註二:國術比賽包含南拳、北拳、內家拳、長兵、短兵、雜兵(含雙器械)、拳術對練、兵器對練、拳術團練、兵器團練。 文大技擊運動暨國術學系學生王俊凱以9分拿下南拳B1組第一,並以8.83分拿下短兵器B1組第二名。他認為在節奏方面掌握得不錯,但在步伐上會有點站不穩,在短兵器比賽中,手腕也因甩兵器時扭到,雖不影響比賽表現,但仍有改善空間。他表示比賽成功的秘訣是要維持體格與克服緊張感,再加上在平時訓練出的自信,各方面缺一不可。 而台北市國術會表示現今因為學習太極拳之選手較多,因此獨立開設一場太極場地。台北市軒德太極武藝發展協會(以下簡稱太極會)會員鄭維智在兩個項目中取得第一名,提到學習太極拳的精髓,他說:「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打太極拳時要節節貫穿。」太極會會員魯君禮則表示一定要透過練習,才能把拳打好。鄭維智則鼓勵年輕人來學習太極拳,因為太極拳是不分年齡的。 來自文大健合系的學生李羿呈在對練項目拿下冠軍,而他剛在中華民國113年全民運動會中取得季軍,除成就感外也取得獎金,讓他可以投注更多資源在訓練上。談及未來發展,來自文大技擊運動暨國術學系的學生陳宜君說:「希望未來能當教練,可以帶自己的學生。」而對於團隊的發展,他則表示接下來的大專盃,希望系上能更重視文化國術隊,並給予更多資源。談及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時,王建樺說:「每一步都是困難的,但是堅持才是最困難的。」他希望未來有機會進軍國手。
體育署推線上禁藥測驗 新制上路引選手討論
體育
第1798期
體育署推線上禁藥測驗 新制上路引選手討論
2024-11-08
【記者洪翊程報導】教育部體育署在2023年9月8日公吿,自113學年度開始,運動員在參加體育署主辦的中等以上學校全國性賽事之前,都要先進行運動禁藥測驗。在回答25道禁藥知識試題、並通過及格標準80分後,運動員須將通過測驗的畫面截圖,傳到報名網站才能進行報名。而面對這樣首次實施的大規模學生賽事政策,許多選手們都對此表達了各自的意見。 國內兩項熱門的大專體育賽事,大專棒球和籃球聯賽將分別在25日和30日截止報名。談到進行運動禁藥測驗的過程,國立嘉義大學甲組籃球隊選手游凡頡認為,測驗內容中有很多專有名詞,如果不上課的話,可能會難以理解。國立台灣大學乙組棒球隊選手林軒亦也提到:「如果可以直接請各校球員聚在一起,聽完相關課程之後,大家回答也比較方便。」他補充,目前選手對測驗的內容還欠缺了解,如果體育署在推廣相關知識上做得不夠,那也可能導致選手為了通過測驗而使用AI,或上網查詢答案等投機方式來作答。 另外由於這項測驗的實施範圍不分級別,選手們也各自表達了對公開、一般組都要進行測驗的看法。游凡頡表示,他認同體育署施行如此大範圍測驗的目的,「我覺得這是必要的,各項目、各層級都應該要公平競爭。」林軒亦則坦言,一般組使用禁藥的狀況較少,對他來說這次的測驗更像一個學習的機會,讓他知道在面對相關狀況時所能做出的反應。他指出,一般組的比賽競爭力不如公開組,或許禁藥問題在更高層級較有可能發生,這樣的測驗對公開組選手也許更能起到引起自我檢視等的教育作用,對一般組選手來說則較無必要。 對於辦理不分層級禁藥測驗政策的初衷,體育署學校體育組科長黃筱棻表示,教育部是為了維護選手的健康和比賽的公平性,同時也希望強化學生的禁藥知能。他也強調施行測驗對一般組和公開組的目的相同,「都是為了競賽公平,也是對競爭對手、運動本身的尊重。」 談到對營造「乾淨運動」的環境,建立學生良好的價值觀和運動員精神,國立政治大學棒球隊教練謝啟豪認為,選手若能從遵守競賽規則開始養成守法的精神,對個人未來的發展將是一大助力。而禁藥測驗也只是體育署乾淨運動願景的做法之一。未來體育署會持續和台灣運動禁藥管制學會合作,透過主動更新禁用物質資料庫,以及辦理相關講座與測驗,甚至運動賭博的防治等,共同創造公平且健康的比賽環境。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