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基隆還路於民散步節 檢視道路促人本交通
影音
第1804期
基隆還路於民散步節 檢視道路促人本交通
2024-12-19
【記者周依恩、鄭孟佳、張博媛採訪報導】「步行要安全,行人要尊嚴。」「還路於民零死亡願景散步節」14號於基隆市登場,由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發起,帶領民眾走過大街小巷,檢視基隆的道路規劃。促進會呼籲政府遵循「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去除道路設計的「制度障礙」,保障用路人的步行尊嚴與安全。 還路於民零死亡願景散步節召集人陳薇仲說道:「我們想要讓大家透過身體經驗一起檢討,為什麼現在的道路建設,沒有考慮到讓大家可以安全行走的最基本的權利。」他表示,這次的活動主要會帶民眾走過較嚴重的事故路口,並與參與民眾討論交通空間上的改善方案。 記者實際走訪基隆高事故率路口,發現行人穿越道太靠近車輛轉彎處,導致右轉車可能反應不及,事故風險高。放眼騎樓則停滿違停機車,行人被迫走上馬路與車爭道,險象環生。民眾李林延在活動結束後說道:「改善措施應該是要加強取締機車不能停在人行道上,相對他們(政府)也要去規劃停車空間再來,實體人行道一定要做出來。」 為改善交通環境,基隆市政府自2023年持續推動行人友善政策,藉由劃設綠底斑馬線、設置讓行人優先通行的行人早開時相,並針對未禮讓行人的車輛加強取締等。從工程改善、嚴格執法、宣導教育等各面向,提升行人與駕駛的交通安全意識。 根據交通部統計,基隆市今年一到九月的交通事故中,每月行人死傷人數,相比去年同期下降約1.8%。基隆市政府交通處副處長黃詩涵表示,基隆市近幾年來積極地推動車輛停讓跟行人友善這一塊,也有明顯的成果,他說道:「執法這一塊有可能會在明年一月的時候,我們這邊就會開始來加強。」 然而,基隆市議員陳冠羽表示,基隆市這兩年做為期兩年的行人友善執法,以行車不禮讓的問題為主,「但是我們終究有一個狀況,今年一到八月上半年來看,基隆市的行人死傷數 ,每十萬人行人死傷數是依舊全台灣最高。」他說。 作為行人主要通行空間的騎樓,則經常因地勢起伏導致通行困難。基隆市政府2024年起推動為期四年的騎樓整平計畫,希望給行人暢通的步行空間。黃詩涵說道:「我們希望可以整頓機車停在騎樓上面的秩序,它(機車)一定要讓出一個寬度,讓行人能夠順暢的通過,那我們目前是希望可以保留至少1.3到1.5公尺以上。」然而施偉政說道:「騎樓要整平,但是市長卻開放騎樓停車,那整平的目的難道是為了讓車輛更好停車嗎?這並不是只是單單一個騎樓整平就可以被完成。」他認為,騎樓整平一定要搭配管理,這樣整平才會有意義。 改善交通環境,需要工程、教育和法制三者俱進。期盼民間與政府為行人安全共同努力,將安全友善的空間,還給每位用路人。
毽球基層政策待政策支持 盼以趣味方式向下扎根
體育
第1803期
毽球基層政策待政策支持 盼以趣味方式向下扎根
2024-12-13
【記者張恩爾台北報導】第三屆亞洲亞青毽球錦標賽代表隊資格選拔賽9日於台北市立萬華國民中學舉行,公開組分為單打及雙打項目。男子單打及雙打冠軍分別由耀希隊的温建宏,及來自臺北市立大學的吳泳峻和國立體育大學的趙林嘉奪得。而女子組兩個項目皆由北市大拿下冠軍,單打冠軍為王湛閑,雙打則由張珮嘉及黃佩琪奪冠。 毽球是一種結合排球、羽毛球和足球的運動,球員只能用腳、膝蓋、大腿、胸部及頭部擊球。每次接球後必須在四次擊球內將球送過網,若球於對方場地落地即為得分。提及今天比賽的狀態,吳泳峻對自己的表現不甚滿意,由於他的定位是傳球手,需要將球送至適當的位置以利隊友攻擊,他說:「我的角色就像是排球舉球員,今天有好幾球傳歪了,如果傳的球不夠到位就會影響隊友的攻擊,就只能輕輕將球推過網。」另外談到為了此次選拔賽的準備,張珮嘉表示,毽球對於腳踝柔軟度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有對此特別加強訓練,他說到:「腳踝夠柔軟就可以發出刁鑽的球路,就可以限制到對手的回球。」張珮嘉透過發球取得優勢,藉此創造得分的機會。 獲得男子雙打冠軍的趙林嘉為去年亞洲青年錦標賽(以下簡稱亞青)男子單打的金牌得主,這也是臺灣毽球在國際賽獲得的第一面金牌。談及這面金牌對於臺灣毽球的意義,中華民國毽球協會秘書長李明秀說明,目前國際賽獎項幾乎都由中國及越南包辦,要突破中國、越南的難度非常高,這面金牌也證明臺灣是有與世界強權抗衡的能力。而趙林嘉將繼續出征明年的亞青,他也對此立下了目標,他表示,除了希望單打能夠衛冕外,雙打的成績也可以更進步,「去年亞青雙打只拿到第三名,看看這次有沒有機會往前二,甚至是第一名邁進。」 目前臺灣的毽球選手大部分都將毽球當作日常的興趣,吳泳峻說明目前北市大並無毽球專項,只有毽球社供課餘時間想打球的學生訓練。趙林嘉也表示,毽球是一項冷門運動,因此教練或是與毽球相關職缺相當少,目前個人的規劃是往其他領域發展。不過兩人都會在假日時到基層學校社團教學,吳泳峻說:「我假日都會到其他學校的毽球社幫忙帶小朋友,這也算是一種傳承的感覺吧。」他期望透過國中小社團的教學,來傳承並推廣毽球。 談到臺灣難以突破中國和越南的原因,李明秀坦言,主要原因為政府投入在毽球的資源不足,導致從事人口非常少,而訓練資源自然也相當缺乏。他期望透過趣味的方式推廣毽球,「各縣市政府可以來舉辦一些毽球的趣味競賽,用輕鬆的方法讓大家了解這個運動,有興趣後自然就會參與了。」李明秀認為推廣毽球也可以從教育體制切入,舉辦毽球相關的教師研習,使國中小的體育老師取得毽球教練證,「把毽球納入到學校體育課的一環,讓基層的小朋友可以在日常接觸到這個運動,這樣從事的人口就會非常多。」
印第安納大學修表達政策惹議 學生籲保障言論自由
國際
第1803期
印第安納大學修表達政策惹議 學生籲保障言論自由
2024-12-13
【記者鄭孟佳報導】美國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董事會於11月批准修訂一條有爭議的「表達活動政策」(Expressive Activity Policy),校方聲稱校園需要政策以維持秩序並確保夜間安全,因此不允許學生在晚間11時至凌晨6時進行抗議、演講、發請願書等活動。印第安納大學研究生工會(Indiana Graduate Workers Coalition, IGWC)質疑,該政策侵害學生的言論自由,且意圖針對反戰和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者。為向校方表達不滿,印第安納大學研究生工會召集眾人於6日舉行抗議。 「表達活動政策」最初於8月推出,印第安納州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of Indiana, ACLU)隨後提出訴訟,指控該政策妨礙言論自由,其中威脅要開除學生、解僱教職員等,更違反美國憲法中的第一修正案(註一)。印第安納大學學生路易斯.加列戈斯(Louis Gallegos)分享,過度限制不但剝奪人民表達的權利,更將助長專制和暴政。「只要表達或實踐的行為不威脅其他公民的生命安全,任何機構都無權限制這項權利。」他說。 註一:禁止美國國會制訂任何法律以確立國教;妨礙宗教自由;剝奪言論自由;侵犯新聞自由與集會自由;干擾或禁止向政府請願的權利。 針對政策的批評聲浪迅速擴散,除印第安納大學研究生工會外,印第安納大學撤資聯盟(Indiana University Divest Coalition)及校內的巴勒斯坦聲援團體等,都曾發起抗議行動。而印第安納校方則公開澄清「表達活動」之定義,回應學生的疑義。然而,澄清內容僅允許自發或即時的集會、文字宣傳,卻禁止未經批准的抗議、演講、傳遞請願書等,讓學生對政策標準感到更加困惑。加列戈斯說:「(校方的)澄清反而使政策更不連貫,讓校園陷入混亂。」印第安納大學研究生工會通訊官伊萊.比頓(Eli Beaton)強調,修訂後的政策仍非法限制言論自由,這便是工會舉行集會的原因。 「大學應該是個讓所有學生能表達言論自由的地方,他們應該能說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畢業於印第安納大學的佩頓.比特里(Peyton Bietry)說道。除了禁止張貼海報,該政策也禁止學生使用粉筆在地上書寫。比特里指出,過去每個學生組織都可以自由地從事這些行動,如今大學卻以保護校園安全為由,嘗試壓抑學生的聲音,限制學生討論議題的權利。 6日當天天氣冷冽,但集會現場的熱情高漲,比頓期盼這種能量能延續到未來的活動中。他認為,目前唯一的解決方案是集體談判。然而,目前印第安納大學校方拒絕與代表校內大數研究生的工會談判,許多學生進入董事會會議或在會議外靜坐以表達不滿,卻被驅逐或無視。比頓表示,印第安納大學的學生將持續透過集會或罷工等,迫使管理層坐進談判桌。
川普欲重啟移民政策 簽證限制恐影響國際生就學
國際
第1802期
川普欲重啟移民政策 簽證限制恐影響國際生就學
2024-12-06
【記者張博媛報導】基於中南美洲問題以及中美關係惡化,川普在美國總統大選選舉期間表示,他將再次推出移民政策,限制簽證發放,此舉將可能導致國際學生難以獲得簽證,無法回到校園讀書。11月開始,美國許多學校呼籲學生在明年1月川普就任前儘速返國,以免影響後續學業。 根據華盛頓廣場報(Washington Square News)26日報導,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已寄信向可能被影響的學生表示,他們將時刻監督移民政策的變化,並且為國際學生提供更多資源,包括討論和一對一會議,以解決他們在美國工作和生活的擔憂。維思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也表示,川普的移民政策將破壞學生簽證的效用,校方已向持有F-1簽證(註一)的國際學生寄信,呼籲國際生在明年川普就任前返國,避免簽證失效。維思大學阿格斯報(The Wesleyan Argus)編輯史賓塞.蘭德斯(Spencer Landers)表示,國際生在美國教育結構佔有重要一角,他說:「維思大學生由近10%國際生組成,國際生影響日益擴大,我也相信美國大學擁有來自不同全球背景的人才會有許多好處。」 註一:F-1簽證為最普遍的學生簽證類型,給予長期留學生最多五年留在美國的時間。 德克薩斯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拉丁裔學生瓦萊麗.托雷斯(Valerie Torres)表示,川普的移民政策可能導致原本受益於DACA(註二)政策的美國公民遭到遣返。不僅如此,此政策甚至可能拆散移民家庭,導致學生無法獲得父母經濟援助,只能放棄學業。此外,托雷斯也提到,他的職業規劃涉及多國旅行,移民政策將使出入境變得困難重重。休士頓大學 (University of Houston)拉丁裔學生安娜.阿爾瓦雷斯(Ana Alvarez)則說道:「移民政策聽起來就像另一次的濕背行動(註三)。」阿爾瓦雷斯來自移民家庭,由於母親尚未取得永久居留證,他十分擔心自己的家庭將被迫分離。 註二:童年抵達者暫緩驅逐辦法(Deferred Action for Childhood Arrivals,簡稱DACA)是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12年6月推出的一項政策,容許若干在入境美國時尚未滿16歲的非法移民申請可續期的兩年暫緩遣返,以及他們申請工作許可。 註三:濕背行動(Operation Wetback)於1954年6月實施。行動採用了類似軍事行動的戰術將墨西哥移民(包括一些美國公民)驅逐出境,其中有數百萬合法進入美國的墨西哥人,一些人甚至已成為歸化公民或是本土居民。 「美國學費十分昂貴,供給本土學生的獎學金也仰賴國際生提供。」就讀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學生呂澤霆說道,他表示,川普像是個民粹主義者,講話時常出爾反爾,且執政黨考量經濟以及美國就業環境對高等人才的需求,不可能真正禁止國際生到美國讀書。然而,許多大學仍表示會關注移民政策的走向,並在川普上任前完善學校國際生政策,以確保因應政策的不確定性做出萬全準備。
皇后大學安裝減碳設施 學生疑建設成本過高
國際
第1801期
皇后大學安裝減碳設施 學生疑建設成本過高
2024-11-29
【記者吳恒儀報導】據《環球新聞》(Global News)報導,加拿大京士頓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於23、24日動工重整校內的尼克森體育場(Nixon Field)草皮,改安裝碳封存草坪。皇后大學成為北美第一所安裝碳封存草坪的高等教育機構,實踐了該校於 2016 年制定的氣候行動計劃。 翻修碳封存草坪計畫是尼克森體育場振興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與人工草皮公司FieldTurf 和加拿大矽灰石公司合作,採用增強岩石風化(Enhanced rock weathering, ERW)技術翻新草坪。ERW技術會將碳(C)轉化為碳酸氫鹽(HCO3-),封存在土壤中,減少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據《金斯頓新聞》(Kingstonist News)的報導,尼克森體育場位於皇后大學校園中心,為學生活動使用的主要場地。皇后大學體育與康樂組執行總監琳達・梅爾尼克(Linda Melnick)表示,尼克森體育場的碳封存草坪將成為北美首創,專案於明年春季完成後,預計每年封存的二氧化碳相當於165棵樹苗或 11.7 英畝的森林在十年內的碳轉化量。 皇后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的Cohen(化名)樂見校方朝減碳議題邁進、為永續發展作出實質行動,但也提出校方應對專案成本公開透明。Cohen坦言:「 這個專案的成本將決定我對這個專案的看法。」Cohen認為,若校方能提供翻新草坪的成本資料,將有助於學生更清楚地評估成本與效益的平衡。他表示,作為皇后大學學生,希望校方做永續決策時能夠做出最具有效益的選擇,不應盲目追求成為「北美首創的碳封存草坪」。 加拿大溫莎大學(University of Windsor)電影與媒體藝術研究所的國際學生張筱蕾認同永續專案的初衷,但對專案執行中可能會帶來的環境污染抱持擔憂。張筱蕾認為,除了金錢成本,校方也應考慮專案存在的未知成本,包括草坪翻修工程對環境的影響以及ERW技術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污染等。校方應避免政策只是貼著環保的標籤,如同中國發展環保電動車,但電池的後續處理就成為環境負擔。「如果碳封存草坪要付出的環境代價巨大,儘管有這樣的環保效益,我也很難舉雙手贊成。」張筱蕾說道。 皇后大學安裝碳封存草坪的理念獲得學生肯定,但也牽發學生對翻修的金錢與環境成本的疑慮。張筱蕾表示,希望校方除了對校園設施改革,也能夠兼顧環保教育的責任。他期盼,大學作為教育機構,應提升學生與民眾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將永續理念融入日常行為,才能更有效地改善環境。
24億偏鄉計畫惹議 牙醫控政策助長特權
影音
第1801期
24億偏鄉計畫惹議 牙醫控政策助長特權
2024-11-29
【記者黃詠欣、林沂葳、楊凱傑台北採訪報導】逾3000人上街抗議,本土小牙醫聯盟於24日在立法院發起「反密醫、反特權、反對24億假偏鄉計畫」遊行,認為政策變相增加「波波醫生」實習名額,且無助於偏鄉醫療品質的改善。 「波波醫生」是指在波蘭獲取醫學系學歷而在台灣考取證照的醫學生。他們與國內醫師學習過程不同,台灣需經2到3年醫學生實習、取得畢業證書後,才能參加國考,而「波波醫生」在求學階段的課程中僅為觀摩,考完國考後才進行實習,此外,由於「波波醫生」的實習訓練時數少於本土醫學生,臨床經驗與醫病溝通能力備受討論,引發本土牙醫對「波波醫生」專業度及公平性的質疑。 衛福部為補充偏鄉醫療人力缺口,在偏鄉計畫中擴大招募對象,將只有通過一階牙醫師考試者也列入申請資格,政府將協助安排臨床訓練,並於培訓結束後將學生分發至偏鄉服務。本土小牙醫聯盟認為計畫以醫師實習作為誘因,然而國內醫學生在都會區就有大量實習機會,實習缺額就會留給僅過一階國考的國外醫學生,導致政策規劃變相擴增「波波醫生」的實習管道,使未經歷實習的國外醫學生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進行醫療服務,可能影響偏鄉居民的醫療品質。維護中醫總量管制聯盟召集人陳嘉帆說道:「七年的訓練是很扎實的,不可能跳過這個訓練後跟我說,他有什麼行醫的能力,我覺得是非常懷疑。」 對此,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也回應,強調偏鄉牙醫計畫優先錄取本國學歷的畢業生,不會擴增國外醫學生實習名額,且計畫內的培訓過程經過嚴格把關,並不會降低醫療品質。此外,現行政策如果過度限制國外醫學生的實習機會,將侵害他們的工作權與考試權,國際牙醫強調「波波醫生」能夠勝任與國內牙醫師相同的醫療服務,呼籲外界給予公平對待。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理事長林宗億說明:「他們的課程內容是完全一樣的,國際牙醫回到台灣後,去本土牙醫接受一模一樣的考核與訓練,並通過完全一樣的臨床訓練以及實習,才能拿到臺灣的牙醫師執照。」 本土小牙醫聯盟透過此次遊行針對偏鄉牙醫計畫提出三點訴求。首先,衛福部應撤回並重新擬定偏鄉牙醫計畫,禁止增加無執照國外醫學生的實習名額,並保留2017年實行的「國外大學或學院醫學系科學歷採認原則」,嚴格審查國外醫學生的學歷及國考資格。最後,政府應將國外醫學生實習名額的上限明訂在⟪醫師法⟫中,以保障醫學生的訓練品質。 高雄醫學大學牙醫學系臨床講師蔡政峰認為:「年輕的醫師要把他安排到偏鄉去執業,這個對偏鄉是一種醫療的歧視。人力不足應該是要透過政府的資源重新分配,例如說你要增加在偏鄉的醫療健保點數,用這種方式來吸引好的醫生。」高雄醫學大學牙醫系學生陳駿也說:「有更多人來我們偏鄉服務,是非常好的行為,但是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訴求,一定要有總額管制,不可以無上限、無限擴增。」 台灣醫療與教育體系,如何平衡學歷認可、醫療品質和人才需求,還待政府、醫界和社會一同努力,以求找到共識與解方。
澳洲留學政策存變數 國際生限額措施引熱議
國際
第1801期
澳洲留學政策存變數 國際生限額措施引熱議
2024-11-29
【記者張博媛報導】澳洲政府因應疫情後暴增的國際生數量導致國內房價上漲,在八月祭出2025年留學生政策,將國際生數量限制在27萬人內。然而此舉引發反對黨與教育學者反彈,18日開始,國會進行兩週最後辯論,屆時將確定明年國際生前往澳洲留學是否受限制。 根據澳洲教育部統計,今年八月國際生數量已來到近97萬人,教育部長傑森・祈雅(Jason Clare)表示,限制國際生數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完善、公平的教育環境。然而澳洲八校聯盟(Group of Eight)執行長維琪・湯姆森(Vicki Thomson)認為,政府無法提供數據證明國際生與房價上漲有直接關係,且政府與大學間缺乏溝通,減少國際生數量還代表大學收入將大幅縮減。許多大學相繼做出回應,反對政府限制國際生人數。 墨爾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以下簡稱墨大)媒體與公共政策領導人艾米莉亞・斯溫伯恩(Amelia Swinburn)表示,墨大學生組成內有45%是國際生,「國內學生受惠於國際生發展全球參與,多元文化環境更是利於所有學生建立不同觀點。」他說道。西雪梨大學(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以下簡稱西雪梨大)澳籍生Esther Kim認為,房價上漲與國際生沒有直接關係,且站在經濟考量,國際生為大學帶來許多經費,「此舉將扼殺那些真正想來澳洲學習的國際生。」他說。西雪梨大澳籍生C.I(化名)則持不同觀點,他認為,過多的國際生影響了房價與物價,他說道:「這是一個暫時控制現階段人口過量的做法,等待社會環境趨於穩定,應再逐步放寬限制,歡迎專業人才來澳洲。」 西雪梨大台籍生Karina Lee表示,為了減少國際生數量,大學學費都在調漲,他舉自己就讀的藝術治療學系為例,一年學費已上漲10萬台幣,但面對現在的澳洲教育環境,他說道:「限制國際生可能可以提升教育品質,以及減少簽證濫用。」許多學生皆表示,看過不少國際生來澳洲卻不會說英文,對待課業消極,或是靠學生簽證在當地非法打工。根據台灣教育部統計,截至2023年11月,澳洲作為台灣留學第二大國,Karina Lee認為,相比台灣的大學,在澳洲能學習更多實務經驗、鍛練英文能力,以及體驗不同生活與文化,但也有國際生面臨邊緣化現象,雪梨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ydney)學生彭瑋昕說道:「本地學生與國際生間好像有一條鴻溝,大部分時間大家都是分開相處。」澳洲雖然鼓勵國際生共同創造多元文化環境,但如何使不同族裔間融合,仍是一項挑戰。 除了執政黨澳洲工黨(Australian Labor Party)希望限縮國際生數量,其餘政黨皆認為,政府不應將國內社會問題的矛頭指向國際生,並期待透過縮減人數解決問題,而是應制定更完善的留學和移民政策。由於留學生政策遲遲無法定案,導致大學預算審議困難,且下學期的註冊時程迫在眉睫,大學呼籲政府多方考量再進行決策,讓各大學及受影響的學生們能儘早做出規劃。
美大學推校園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國際
第1799期
美大學推校園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記者陳樂怡、鄭孟佳報導】美國總統大選於5日舉行,美國各大學紛紛推出校園政策,提升青年的政治參與度。根據塔夫茨大學公民學習與參與資訊與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formation & Research on Civic Learning and Engagement,CIRCLE)統計,本次美國總統選舉中,18至27歲的Z世代(註1)佔投票人口4000萬以上,其中不少人為正在就讀大學的學生。 註1:根據美國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定義,Z世代為1997年至2012年間出生的世代。 以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以下簡稱華大)及聖路易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為例,兩校皆在校區設置投票箱,而華盛頓州立大學(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更在校內的CUB Senior Ballroom設立學生投票參與中心,提供學生與社區成員投票登記、領取選民手冊、列印選票、投票的服務,並有志工協助引導有疑問的選民。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則因學生反映課程安排將會影響到他們參與投票的權益,宣布推行「非同步教學」,以出作業代替實體或線上教學。不但鼓勵學生參與投票、實踐政治參與,更彰顯校方對學生參與民主的支持。 根據華盛頓州法律,從2020年開始所有高等教育機構在校園內皆須提供投票服務。來自華大的Marcy (化名)也說明,過去民眾需要到指定的投票所投票,如今則多了校內投票箱與郵寄投票等方式。聖路易華盛頓大學同樣設有校內投票箱,來自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的Emily (化名)為首投族,並透過校內投票箱參與本次選舉。他指出,這項設施能鼓勵學生安全地參與政治,並提供不熟悉選舉事務的學生更具包容性的環境,讓他們能探索並形塑自己的看法。 投票箱的設置,不但增加大學生接觸政治的機會,也激勵學生參與政治。Marcy (化名)回憶開票當天的情況說道:「整個校園真的變安靜很多,很多課不是取消了,就是老師會給我們時間分享自己的心情。」他表示選舉期間看到許多同學積極討論社會議題。 談及大學生參與政治的重要性,華大的蓋碧.皮內達(Gaby Pineda)強調,大學生往往更關注教育福利等議題,與其他重視經濟利益的選民有所不同。「當我們的聲音和意見被聽到時,我們才能確保政府和執法機構遵循我們的道德與價值觀。」皮內達說道。 華大的蘇菲亞.卓克(Sofia Cheuk)則提及大學生作為社會公民,應持續關心社會議題,並積極參與民主投票。來自舊金山州立大學的Arther(化名)則補充,每個世代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觀點,大學生主動參與、關心政治,國家才會與時俱進。 「以前學生可能需要跑很遠才能投票,但現在變得方便多了。」來自華大的賈雅・拉賈戈帕蘭(Jayalakshmi Rajagopalan)說道。而根據2017年華盛頓州皮爾斯縣投票箱影響的研究顯示,設置投票箱有助於提高選民的投票率,且縮短選民與最近投遞箱之間的距離,能顯著增加他們投票的可能性。
港府欲整治假學歷 學生質疑政策治標不治本
國際
第1798期
港府欲整治假學歷 學生質疑政策治標不治本
2024-11-08
【記者黃伊晨報導】香港特首李家超於22日回應香港大學破獲的假學歷入學案件,承諾將與中國政府合作根除偽造學歷行為,打擊違法出售假學歷的仲介機構。李家超指出,大學有責任加強審查系統,防止假學歷的入學申請,執法機構將對違法者採取法律行動,提振香港高等教育信譽。 部分香港在籍大學生表示已失去政府對打擊偽造學歷案的信任,質疑政府提出的改善方針是否真能解決假學歷問題。就讀香港城市大學四年級的陳同學(化名)認為,政府並沒有給出防範假學歷的具體作為,僅空泛指出會加強打擊行動,無法讓他信任偽造學歷入學的情況會改善。他指出,網路平台可以輕易找到買通考場的學歷仲介,證明香港學歷檢查機制具有根本性的問題。「沒有完全堵塞漏洞,假學歷案件只會不斷重演。」他強調。他表示,若無法從源頭解決假學歷的製造,政府給出再多新政策都是徒勞。 根據端傳媒報導,香港大學7月破獲的30起假學歷入學案,涉案者均是非香港籍學生。就讀香港理工大學的文生(化名)表示,因為假學歷案多發生在香港大學的海外生身上,就業時公司應該只會比較提防海外生,身為香港本地生的他並不擔心自己學歷的含金量會因假學歷入侵而下降。就讀香港城市大學的台灣學生小花(化名)同樣不擔心未來求職時自己的學歷會貶值,認為在香港找工作相對務實,公司經過多關測試後自然能辨識學生素質。 陳同學指出以偽造學歷申請入學的學生,恐造成其他學生權益受損。他舉例,有些學生使用假學歷入學,完全跟不上學校進度、分組報告也做不好,令憑自己實力入學的學生要負擔更多工作,還可能影響到學生的分組成績。小花表示,他曾在全英語授課的課堂中遇到完全不會說英語的同學。他高度懷疑對方以假學歷入學,影響他的學習環境及同儕競爭力。 小花說:「我個人認為中國偽造學歷屬於文化及政治問題,短時間要徹底消除需要非常大的社會資源,當然這次的大規模披露確實有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他表示雖然學歷造假現象短期未必可以改善,但已是打擊假學歷的一大進展。香港城市大學學生何子宏認為,香港可以借鏡澳洲大學防範假學歷問題的做法,讓入學面試條件更加嚴謹,而非僅靠單純的書面審查,避免將來香港學校的學歷含金量受到質疑,未來更難招收到好學生。
密州政府推經濟政策 欲留大學人才逆轉貧窮困境
國際
第1797期
密州政府推經濟政策 欲留大學人才逆轉貧窮困境
2024-10-25
【記者李宸緯報導】密西西比州立大學(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學生報(The Reflector)在15日的報導中提及,密西西比州存在貧窮、人口流失,導致全美貧窮率排名第二,因此,密西西比州政府試圖透過擴大稅基、發展太陽能產業及增加就業機會來留住大學生。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曾東松說:「大約20%的密西西比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約有超過50萬密西西比州居民難以滿足基本(生存)需求。」該州的經濟結構依賴低工資產業,限制了高薪工作的機會。在經濟不佳的狀況下,居民往往不足以支付日常生活的費用。 就讀於密西西比大學(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的學生Michael(化名)表示,多數就讀該州的學生畢業後會選擇離開,他自己也不會留下來,因為當地沒有符合他的專業領域的工作,而其他地方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與待遇。不過他也補充,若當地的產業與大學生的相關科系有關聯,仍有部分學生願意畢業後留在密西西比。有鑑於貧窮的問題存在,州政府近年來投資發展太陽能產業,希望藉此來提供更多工作機會,留住年輕人,並提高該州人民的生活品質。 「我必須開車花費20到30分鐘才能找到雜貨店購買生活所需,諸多基礎公共設施都是缺乏的。」密西西比大學主修中文與傳播科學的阿莉莎・湯仕多(Alyssa Tunstall)說道,他認為,大學生的去留依然取決於工作機會的多寡以及密西西比州的生活條件。湯仕多建議,政府改善公路、醫院等基礎設施,提供工作機會外,也能提高該比州的生活條件。Michael則舉例:「政府可以利用低成本的地稅,吸引更多公司來此設廠。」 湯仕多指出,當地學校設備過於老舊,改善教育條件是幫助密西西比脫貧的重要途徑,Michael也認同教育是消除貧困的根本。「提供職業培訓、教育和工作經驗機會外,國家應重點關注當地社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曾東松提出看法,他強調,透過基礎建設、經濟發展與改善教育環境的全面提升,密西西比州在未來仍有機會改變貧窮的困境。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