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大學事】大學入學簡章新設轉系限制 學生質疑留下本系生成效
2024-11-29
影音
24億偏鄉計畫惹議 牙醫控政策助長特權
2024-11-29
體育
王偉哲奪金憶父母反對 撞球運動盤反轉觀感
2024-11-29
體育
協會盃拔河上演景美內戰 昔日戰友交手力拼國際賽
2024-11-29
體育
陳景揚克服心魔重拾飛鏢 周芷葇頂住壓力奪冠
2024-11-29
影音
中藥產業人才缺 衛福部修法引爭議
2024-11-28
生活
【社論】高房價時代:小宅崛起與年輕世代的購屋困境
2024-11-28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597期
台北文學獎新人輩出 〈潛水練習〉逃避家暴束縛
2015-05-14
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學生蕭鈞毅(右二)上台領獎,他以創作〈記得我〉拿下小說組首獎,第一次參加就獲得好成績。 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謝佳穎台北報導】「第17屆台北文學獎」9日在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舉行頒獎典禮。台灣大學外國語文系學生盧羿樺創作〈潛水練習〉,描寫主角藉不斷潛水,逃避現實生活的無奈,拿下散文組優等,成為本屆最年輕的得主。 文中,主角家庭破裂,父親因事業不順,常對家人施暴,母親默默承受暴力。主角多次躲進浴室、潛入浴桶,阻隔外界聲音,以此逃避家暴。評審鄭明娳認為,潛水需要長時間憋氣,無法自由呼吸,此行為也象徵家暴陰影束縛主角。 作品中寫到:「台北曾是湖泊,湖水流瀉而出後成為盆地,在這個雨夜,它又重新變為一座湖。我轉過頭去,看見父母在水裡困難而堅定的呼吸。」盧羿樺以「水」的意象串起主角的記憶,水除了代表有形的台北湖、主角與姐姐曾經遊玩的小溪,同時也是無形的都市生活壓力。盧羿樺表示,創作靈感來自新聞和大眾話題,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家暴和家道中落都是隨處可見的真實人生。 小說組首獎、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學生蕭鈞毅的作品〈記得我〉以第三人稱,描寫困頓家庭的心境。蕭君毅解釋,四個角色各有心靈傷口,但都靠間接手段,不斷吶喊「記得我!」希望他人看顧,藉此證明自己的存在。小文平時缺乏照顧,逃學後終於得到父母注意;寄養的表姊壓抑情緒,將想家的不滿發洩在小文身上,希望父母趕快帶自己回家;媽媽淑安因生病而格外需要被惦記;爸爸正益辛苦工作,期盼家人能成為他的依靠。 蕭鈞毅分享,他某天在台北市萬華區觀察一對姊妹,穿著有些邋遢的制服,一個在哭泣,一個感到不耐,蕭鈞毅揣測姊妹可能缺乏良好的照顧,突然有股衝動想寫出小人物的故事。於是以姊妹出發,虛構一個都市邊緣的家庭,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境。他表示,這對姊妹很可能立刻就被路人忘記,但他想用小說寫下城市中人們不曾注意的角落。蕭鈞毅說:「歷史學家負責紀實,小說家的工作則是記錄情感。」 台北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林若寧創作〈丈量台北〉,林若寧來自屏東,長期在台北獨自生活,常常不安,於是將在異鄉生活的經驗寫成詩。詩的開頭,林若寧將台北擬人,城市化為親人問起的一位遠方朋友。「陽臺外/整夜沒睡的襯衫微微/著涼,那身形像極了妳——最好的模樣」林若寧表示,此句傳達她印象中的台北,半夜總是濕冷,城裡的人們守著疲憊,熬夜工作。 林若寧表示,她去年擔任台北文學獎的頒獎典禮工作人員,看著台上作家閃閃發光,便下定決心投稿,今年有幸獲肯定,得到現代詩組評審獎。 評審、作家廖玉蕙表示,往年常有文壇老手來奪魁,但本屆不一樣,新手實力不容小覷,前輩並不一定有優勢,新生代的出現是一個非常棒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