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基隆還路於民散步節 檢視道路促人本交通
影音
第1804期
基隆還路於民散步節 檢視道路促人本交通
2024-12-19
【記者周依恩、鄭孟佳、張博媛採訪報導】「步行要安全,行人要尊嚴。」「還路於民零死亡願景散步節」14號於基隆市登場,由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發起,帶領民眾走過大街小巷,檢視基隆的道路規劃。促進會呼籲政府遵循「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去除道路設計的「制度障礙」,保障用路人的步行尊嚴與安全。 還路於民零死亡願景散步節召集人陳薇仲說道:「我們想要讓大家透過身體經驗一起檢討,為什麼現在的道路建設,沒有考慮到讓大家可以安全行走的最基本的權利。」他表示,這次的活動主要會帶民眾走過較嚴重的事故路口,並與參與民眾討論交通空間上的改善方案。 記者實際走訪基隆高事故率路口,發現行人穿越道太靠近車輛轉彎處,導致右轉車可能反應不及,事故風險高。放眼騎樓則停滿違停機車,行人被迫走上馬路與車爭道,險象環生。民眾李林延在活動結束後說道:「改善措施應該是要加強取締機車不能停在人行道上,相對他們(政府)也要去規劃停車空間再來,實體人行道一定要做出來。」 為改善交通環境,基隆市政府自2023年持續推動行人友善政策,藉由劃設綠底斑馬線、設置讓行人優先通行的行人早開時相,並針對未禮讓行人的車輛加強取締等。從工程改善、嚴格執法、宣導教育等各面向,提升行人與駕駛的交通安全意識。 根據交通部統計,基隆市今年一到九月的交通事故中,每月行人死傷人數,相比去年同期下降約1.8%。基隆市政府交通處副處長黃詩涵表示,基隆市近幾年來積極地推動車輛停讓跟行人友善這一塊,也有明顯的成果,他說道:「執法這一塊有可能會在明年一月的時候,我們這邊就會開始來加強。」 然而,基隆市議員陳冠羽表示,基隆市這兩年做為期兩年的行人友善執法,以行車不禮讓的問題為主,「但是我們終究有一個狀況,今年一到八月上半年來看,基隆市的行人死傷數 ,每十萬人行人死傷數是依舊全台灣最高。」他說。 作為行人主要通行空間的騎樓,則經常因地勢起伏導致通行困難。基隆市政府2024年起推動為期四年的騎樓整平計畫,希望給行人暢通的步行空間。黃詩涵說道:「我們希望可以整頓機車停在騎樓上面的秩序,它(機車)一定要讓出一個寬度,讓行人能夠順暢的通過,那我們目前是希望可以保留至少1.3到1.5公尺以上。」然而施偉政說道:「騎樓要整平,但是市長卻開放騎樓停車,那整平的目的難道是為了讓車輛更好停車嗎?這並不是只是單單一個騎樓整平就可以被完成。」他認為,騎樓整平一定要搭配管理,這樣整平才會有意義。 改善交通環境,需要工程、教育和法制三者俱進。期盼民間與政府為行人安全共同努力,將安全友善的空間,還給每位用路人。
走入城市發展史 條通走讀領民回顧在地光景
生活
第1758期
走入城市發展史 條通走讀領民回顧在地光景
2021-12-01
【記者王嘉瑜綜合報導】由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與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攜手,邀請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王品涵(筆名路那)擔任嚮導,「條通疑案調查事件簿」於11月28日在林森北路、新生北路與晴光商圈舉辦。活動帶領民眾來到農安街、錦新大樓與林森公園等地,層層剖析該區景物的巨大變遷,並對應曾發生在此地的懸疑案件。通過區域與犯罪間的微妙連結,匯聚成獨特的城市發展歷史。 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王品涵手拿地圖,向民眾解釋清末民初時角頭與幫派在條通地區內的分布。 圖/王嘉瑜攝條通地區過去歷經不同政權的統治,呈現了台灣歷史的多元面貌,包括日治時期的宮前町與日人墓地、戰後的美軍酒吧文化,以及現今大眾熟知的成人娛樂產業。而本次走讀路線中解說的懸案,皆是在複雜政治與產業文化的交會下孕育與誕生。路那<b>提到,通過檢視過去的犯罪案件,不僅可以帶我們回到過去,理解事件當下的社會氛圍與禁忌,更重要的是引導我們反思所身處的時空。「界定犯罪的標準不會一成不變,它會因為不同政府、不同時代而改變。」他<b>舉例,走讀路線行經的農安街,過去曾是私人派對的舉辦地點,人們從前只能在這裡藏匿不被社會允許的性慾與性向,尤其受到同志族群的歡迎。民國93年台北市警方在農安街查緝一場男同志性愛派對,路那說明,當時警方粗暴的蒐證過程、媒體污名化的報導,在在透露出大眾對同志文化、愛滋病的無知和曲解,是我們生活在性別平權意識普及的今日所難以想像的情景。 走讀隊伍行經農安街時,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王品涵通過警方蒐證留下的照片,介紹農安街事件始末。 圖/王嘉瑜攝對懸疑案件有興趣的參與民眾王佩倪表示,他印象最深刻的走讀地點是被稱為「台北最大鬼屋」的錦新大樓,大樓過去因為建築設計缺失發生過2次火災,因此六樓的靈堂被多數人認為是悼念罹難者的區域,但路那發現照片中的牌位數量與死者人數不符,才發現那是為了安置孤身來到台灣的國民黨老兵而設立的共同祠堂。路那<b>分享,我們會因為刻板印象去害怕某些東西,但如果嘗試去了解、去解釋,就會發現它其實蠻可愛的。 圖右為號稱「台北最大鬼屋」的錦新大樓,黑色的玻璃帷幕是導致民國73年時代大飯店大火時,房客難以逃生的原因之一。 圖/王嘉瑜攝走讀活動最後來到曾是日人墓地的林森公園,公園裡突兀的兩座鳥居是為祭祀第七任台灣總督明石原二郎及他的秘書官。路那<b>解釋,因為政府在規劃都市綠地的更新時,未考慮到該地歷史發展,導致兩座鳥居現在的位置與方向都不在原先的位置。王佩倪説:「在聽這些歷史故事與懸疑案件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其實也不太了解我住的地方。」他補充,他不曾去思考幼時家旁的荷花池與農田,如何演變成為今日的高樓大廈。 兩座鳥居矗立在台北市林森公園內,圖右為祭祀第七任台灣總督明石原二郎。 圖/王嘉瑜攝路那説道:「如果我們把城市當作自己的家,我們一定會希望它是設計好的、有意義的。」他也期許大眾可以通過走讀活動,將在學校獲得的扁平歷史知識,結合真實發生的社會事件,凝聚成立體的歷史意識。臺大歷史學系學生莊鎮元認為,台灣人對於歷史的既定印象仍然停留在教科書的層面,而沒有融入生活,他強調,歷史不應該流於過去,而是應該和現代結合,這才是歷史教育的真正意義。
油彩融創作心境 林君晏塑公園散步景觀
藝文
第1742期
油彩融創作心境 林君晏塑公園散步景觀
2020-12-30
【記者徐嘉璟綜合報導】視線隨著油彩線條流動,所見的景物也隨之抽換,產生時間流動的錯覺。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研究所學生林君晏於民國109年12月18日起,在新竹市鐵道藝術村舉辦個展《日常散步》,透過堆疊油料,呈現自身在散步時的觀摩路徑與記憶點。 展場採用昏暗的燈光,並放置公園中常見的木椅,觀眾可隨時坐下,以仰視角度欣賞畫作。 圖/徐嘉璟攝「我一定要從日常找出題材,體會相片、記憶中的東西。」林君晏說明,自己觀看事物的方式會受到情緒、境遇影響,創作時他不須多想,情緒與筆法便能自然地結合。因此,他創作的展品大致可依繪畫時的心境劃分為二,色彩鮮明、風平浪靜的漁港風光,呈現他於南寮漁港遊歷的閒逸;雜亂交疊的婆娑樹影,則象徵就學時期的創作困境。 林君晏表示,作品〈在頂樓的發光搖擺—2〉的樹葉紋路由模糊、雜亂的筆觸構成,圍繞在方正的校舍周圍,營造校舍隨風被吹動的意象。 圖/徐嘉璟攝為了能同時呈現兩種迥異風格的畫作,林君晏將展間打造成陰暗的公園,將畫作化為散步時的公園景色,使人在觀賞時不覺得突兀。而主視覺作品《夜間公園探險》也被放在最陰暗的角落,林君晏解釋,他同時運用厚重和輕薄的筆觸堆疊這幅畫作,讓它集結自己所有觀看日常的方式,如凝視、游移等,故他希望觀者能最晚發現這幅畫,先專注融入其他畫作的情緒。飽和度高的色彩撫平情緒,有時甚能帶來愉悅感,林君晏認為,厚重的顏料能模擬金屬和塑膠的光滑質地,在呈現物件的質感之餘,也能促使觀者專注凝視。濃烈的紅、黃、藍構成線狀風箏,獨聳於空曠的港口空地,作品〈一日南寮系列〉以幾何、奇幻的風格呈現林君晏印象最深刻的南寮漁港物件。他解釋,藉由排除畫中的人與雜物,強化他記憶中的臨場感,引導觀者視線聚焦於單一物件上。 作品〈一日南寮系列—風箏線〉的風箏有著現實中不會出現的生硬稜角,展現林君晏對物體的獨特觀察和印象。 圖/徐嘉璟攝林君晏也希望觀者能體驗持續移動的觀賞情境,藉以理解他的創作歷程。他補充,他習慣爬到頂樓,來回踱步觀望校舍,不斷思考繪畫的意義,故他用淺透的筆觸,堆疊不斷搖擺的暗綠樹葉,期望塑造浮動、沉悶的情緒。作品〈夜晚的舞台—1〉則利用不同大小、角度的球場相疊、交夾,當觀者移動視點,球場的相對位置也隨之改變,進而營造環視球場的動線感。林君晏說:「我們在觀察日常事物時,會四處走動、改變視角,並非靜止不動。」觀展民眾楊采寧表示,物件扭曲的形體使他感受於畫中移動的速度感。 林君晏在〈夜晚的舞台—1〉紀錄觀看學校球場的不同角度,以堆疊球場的方式營造空間的立體感。 圖/徐嘉璟觀展民眾林旻柔說:「這場展覽很輕鬆、隨性,讓我感覺他(林君晏)的繪畫是為了他的生活而畫。」但林君晏提及,除了透過展覽表達自己的觀察外,他也希望觀者能摸索出自己的獨特視角。他於展區設置高低不一的公園長椅,再利用具有摺角的牆面,交錯出不同的觀看路徑,期望觀展民眾能處於不同的觀察位置,體會蘊藏於平凡中的生活感觸。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