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校園
第1804期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記者張傳儀報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10日成立客語與客家文化教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客語中心),客語中心教學組長廖芳瀅表示,此次和客家委員會合作,期望在臺師大的師資培育體系下,加強客語師資培育系統,也促進大眾接觸客語。 臺師大自113學年度起,為了配合國家語言政策發展,設立客語中心,並開設客語與客家文化學分學程(以下簡稱客語學程)。廖芳瀅表示,客語中心的目標除了培育客語師資外,也希望加強學生的客語能力,並讓大眾更加認識客家文化。「學程的學生並不一定未來要當老師,但是至少他們會客語了,然後也知道客家文化,如果進而對於教職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培育他們的第二專長。」他說道。 目前取得客語教師資格的管道多元,除了師資培育生直接考取客語科教師資格證外,也可以透過考試成為客語支援教師,再修習相關課程並參加考試。廖芳瀅說明,臺師大預計以第二專長加科的方式培育學生,「你本身就是正式有拿到中等教師證的老師了,那你可以去加入第二專長班,你就可以修習客語,用加科專長的方式(取得教師證)。」對於學生來說,加註第二專長也可以在未來參與教師甄試時,達到加分的效果。 對於此次和臺師大合作設立客語中心,客家委員會語言發展處長孫于卿表示,根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客語師資培育資格及聘用辦法》,從117學年度開始,一般地區國中24班以上、高中22班以上至少要有一位客語正職教師。他指出,臺師大作為重要的師資培育大學,從學齡前至高中教育都有完善規劃,因此希望透過培育客語專業學生,補足目前客語師資不足的狀況。 臺師大地理學系學生李語宸認為,以學程的方式開課,給予不同系所學生彈性的修課選擇,也讓學生可以更有系統地學習客家文化,不再只是仰賴自身經驗汲取。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碩士班學生吳克文則指出,目前客語學程的師資和推廣不夠完善,僅有五位教師,且一位教師負責開設多門課程,「其實也不是說真的不會教還是怎麼樣,只是就是一個人的專長,還是有一定的天花板。」此外,他認為客語學程缺乏宣傳,導致修習人數少。他建議,應補足不同課程的師資,也希望客語中心可以帶動更多學生進入教職領域。 對於客家文化發展,臺北客家書院講師張淑玲樂見臺師大設立客語中心,但他認為,臺師大應嚴格篩選修課學生、加強學生客語學習的資源,並更嚴謹規畫師資培育課程,讓培育出來的學生能夠真正進入客語教職。「(希望透過課程)讓更多的學生能夠肯定他來選擇這個課程是值得的,他很可能因為這樣子以後在客語教學上,能夠真的是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張淑玲說。談及目前的困境,孫于卿認為客家文化正面臨族群認同感不足的問題,由於語言是傳承文化重要的載體,他期望以臺師大作為開端,未來讓更多大學加入客語師資培訓的行列,或開設客語相關課程,持續傳承客家文化。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生活
第1804期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記者陳樂怡台北報導】由臺北市立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辦的《Spkita•城現》歲末音樂祭,14日在北市大博愛校區大操場登場,活動除了音樂表演外,更有原住民主題市集、講座以及手作活動等,希望藉此拉近都市原住民與自身族群間的距離,並讓參與民眾體驗原住民特色。 一群身穿阿美族傳統服飾的原民生從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出發至北市大「報信」(註 ),藉此宣告《Spkita•城現》的開啟。「就像在豐年祭開始前都會到附近部落告知一樣,即便我們在城市生活,我們還是可以做著屬於我們文化的事。」主辦方張佩菱說道。「報信」結束後,學生組表演正式開啟,表演者唱誦結合流行音樂與古謠的歌曲,為民眾帶來創新文化體驗。 註:報信儀式指的是希望邀請其他部落族人來共慶祭典,象徵與友好的部落緊密連結。報信者由部落長者挑選青年,著傳統服裝背部綁上獵刀,帶著見面禮如檳榔、荖葉、米酒啟程,並步行到其他部落。 「我們其實想要藉由古謠的魅力,訴說我們的故事,讓我們的母語被更多人看見。」表演者之一,台北海洋科技大學生施柏宏表示。他分享,表演演繹了多首傳統古謠,希望讓快要失傳的族語能被更多人看見甚至是傳承。 另一名表演者,北市大學生曾羽彤也分享,自己雖然是客家人,但自小就對原住民文化富有熱忱,她希望藉著描述學子離家到台北求學的自創歌曲《台北雷鬼》,表達和原住民離鄉至都市生活的共鳴。 原住民表演者姜慈恩分享自己的創作理念,因不在部落長大,且父母極少使用族語溝通,因而對族語感到陌生,在將古謠融入表演時面臨挑戰。「都市原住民常面臨怎麼不會講族語的質疑,那我們想要藉由音樂祭去呈現這個議題。」張佩菱說道。他表示,許多都市原住民因從小生活在城市,較少有認識自身文化與語言的機會,因而缺乏自我認同。他希望透過音樂讓都市原住民提升歸屬感,並搭建一個讓大眾認識原住民的橋樑。 音樂祭吸引了不少學生參與,北市大學生張庭富認為,這次的表演讓他感受到了不同原住民族群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也對原住民文化產生興趣。「原住民的活動都會比較熱情,就會覺得這個活動會很開心氣氛會很好。 」他分享道。他也提到,活動不僅讓他對原住民的歌謠文化有了深入的認識,也讓他體會到都市原住民對家鄉的情懷。談及對音樂祭的期望,張佩菱期許參與者可以透過音樂感受青年們所傳達出的故事,並得到勇氣與慰藉。
鏡頭凝聚部落《技・憶》 石文心記錄鄒族kuba修建歷程
藝文
第1803期
鏡頭凝聚部落《技・憶》 石文心記錄鄒族kuba修建歷程
焦點
2024-12-13
【記者楊凱傑嘉義報導】「我們的生活都離不開kuba。」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學生石文心以紀錄片《技・憶》榮獲第11屆MATA獎紀錄片類首獎。該片呈現鄒族達邦部落重建男子聚會所(kuba)的過程,導演石文心透過鏡頭深入探索鄒族文化的核心價值和精神。 石文心原先經工作推薦,協助達邦部落記錄kuba的修建過程,在拍攝過程中,他逐漸認識到達邦文化的獨特性,遂將零散的側錄片段重編成完整的紀錄片。石文心在片中帶領觀眾走進深山,見證族人如何依循傳統尋找合適建材。石文心補充,在鄒族的傳統習俗中,kuba主結構的樑柱須選用高大挺拔的樹木,象徵鄒族男子的堅毅和勇猛;覆蓋屋頂的毛草則必須選擇柔軟且富有韌性的種類,以此呈現鄒族婦女的溫柔與堅韌。石文心分享,近年因為環境開發,建材日漸稀缺,「土地被開發、森林大火、沒有人特別照顧這些植物,這些原因下材料越來越難找到。」 除了建造的紀錄,石文心透過訪談部落長老、參與修建的年輕人,呈現不同世代族人對文化傳承的情感,並帶出中、新生代的看法與價值觀。他也記錄了達邦部落女性在傳統習俗限制下參與修建kuba的過程。鄒族婦女Maya(化名)說道:「我們女性雖然不能直接參與kuba的建造,但我們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來支持和守護我們的文化。」部落婦女除了負責準備族人們在重建kuba期間的飲食,也會注意各種禁忌和儀式,如在鄒族傳統中,為了保護女性,他們不能參與或觸碰某些建材,避免接觸到不好的氣息。 作為女性導演,石文心不能參與部分儀式,需要他人協助才能完成紀錄片。由於非達邦部落成員,石文心起初難以融入部落生活,不過透過持續觀察、提問和與族人真誠交流,他逐漸和部落建立信任。「我的拍攝技術沒有很厲害,但很喜歡說故事,也很享受說故事的過程。」他表示,《技・憶》的創作初衷,是希望透過影像記錄分享鄒族文化,讓更多人了解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身為訪談者之一的吳伯文,是位北上求學的原住民,他說:「我今天為什麼想要學這些東西,真的只是我單純覺得我想要知道。」他認為,現代原住民青年因生活方式改變,只能從文化認同感出發,進一步了解原民文化,故如何以創新方式延續傳統文化,成為他思考的課題。MATA獎的評審亞威·諾給赫認為,石文心作品的配樂融合鄒族傳統和現代音樂元素,展現年輕一代的音樂才華與創意,正是其創新之處。
高科大首辦原民音樂會 樂舞展演凝聚文化認同
生活
第1803期
高科大首辦原民音樂會 樂舞展演凝聚文化認同
2024-12-13
【記者周依恩高雄報導】嘹亮的吟唱聲穿透黑夜,伴隨著族人的歌聲與步伐,迴盪在每一位觀眾心中。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於6日舉辦「Mqwas唱出你的心——草地音樂會」,由高科大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以下稱原資中心)主辦,並由原住民傳承文化社(以下稱原傳社)廣邀南部地區大專院校原住民青年共襄盛舉。草地音樂會為原民月系列活動的壓軸,緊扣原民月「泰,想找回你的inlungan(註)」主題,希望透過樂舞文化交流,凝聚原住民青年的文化認同,也增進學生對族群文化的認識。 註:泰雅族語inlungan有「心」的意思,也可以代表一個人的個性特質、情緒、思維等心靈活動。 草地音樂會邀請南部各校原住民青年,一同穿上族服,輪流以舞蹈、古調吟唱、口簧琴、自創曲等不同形式,演繹泰雅族、卑南族等族群代代傳唱的部落歌謠,展現族群過去生活的歷史記憶。應邀參與並呈現卑南族傳統歌謠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SAPUY撒布依青年會長沙煥庭表示,傳統歌謠的展演不只是在舞台上,這些部落歌舞可能來自童謠,或出現在工作、聚會及婚禮等時刻,體現了部落生活樣貌,並把人帶進傳統生活之中。 原傳社在草地音樂會中帶來六首傳統歌謠演出,為此他們邀請傳源文化藝術團講師,指導泰雅族傳統樂舞的唱法與走位,藉由深入理解歌謠所傳達的文化意涵,舞出泰雅族部落長老會議、家庭婦女等生活意象。畢業於高科大會計資訊系,過去曾為原傳社幹部的黃家榮感動地分享,參與演出的團員中僅有兩位是泰雅族,多數人都是從頭學起。「文化的種子已經扎根在他們心中。」他說道。他認為,文化是一種知識,他樂見不同族群的學生突破身份限制、一同付出心力學習泰雅族傳統。原傳社公關游琇如回憶起學習歌謠的過程,他認為即使自己沒有原住民的身份背景,但大家齊聲開口合唱時,總會使他感到歸屬。「原住民的歌謠與舞蹈是很有感染力的。」他說道。身為漢族的他看見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因此樂於結交原住民族朋友並深入認識不同部落文化,「每一族的語言、服飾、傳統等,都是台灣重要本土文化,應該被保留下來。」他說道。 高科大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專任助理余柔昀解釋,inlungan有「心」的意思,而泰雅(atayal)具有「真正完整的人」之意。原民月推出系列課程活動,從建築工藝、紋面、飲食、文學等多樣的文化面向,希望建構學生的族群認同。「希望學生可以藉由做中學,慢慢找回原先破碎或需要被修補的心。」他說道。原傳社長Simoy Aniw感慨說道:「其實原住民中,有人不承認自己的血統,而有人想要找到自己的根,卻不知從何找起。」他指出,現在很多原住民並沒有在部落的生活經驗,因此對於自身的原住民身份感到迷茫。在都市長大的高科大文化創意產業系學生Ciwas Suyang認為,自己和部落長大的原民學生間總有些隔閡,「我不像他們,他們真的很『原』。」他說道。在原民月的課程中,他看見了原住民多元共融與正向的精神,激勵他踏上追尋自身文化根基的旅途。 除了幫助原住民學生追溯自身的傳統部落文化,原民月系列活動也希望促進非原住民對原住民族群的理解。Simoy Aniw指出,現今社會普遍還是存在許多對原住民的歧視及貶低,有時連原住民都會互相歧視。「不求大家馬上改變刻板印象,但求大家尊重我們。」他說道。游琇如也坦言,雖然政府有在推廣原住民傳統文化,真正投入並了解部落生活的非原住民仍不多。他期望未來每年都有公開舉辦的原住民樂舞展演,讓學生得以藉音樂與舞蹈交流,親身感受原住民文化的深刻精神,並理解儘管原住民是少數,卻真切地與大家共同在校園裡生活、交織出台灣豐富的文化內涵。
東海牛奶節推廣畜牧文化 學生攜民眾認識食科知識
生活
第1802期
東海牛奶節推廣畜牧文化 學生攜民眾認識食科知識
2024-12-06
【記者鄭孟佳台中報導】手裡舉著麥克風,學生講師神采奕奕的講解麵包製作流程;圓潤筋道的麵團,在手中隨著揉捏逐漸變得光滑細緻。東海大學學生發展暨領袖培育中心於11月30日至12月1日舉辦2024第二屆東海牛奶節,本次特別新增由學生籌辦的系列工作坊,結合東海在畜牧及食品科學領域的專業,讓學生化身為講師,帶領民眾體驗手作麵包、畜產知識導覽和闖關活動,以及體驗各式馬術技巧的牛馬教育課程。 擔任本次麵包工作坊學生講師之一的陳姿吟來自東海食品科學系。他回憶,剛開始因為擔心教學現場的未知狀況,因此猶豫是否要接下講師的責任。「我覺得我不足的地方還蠻多的,站在這個位置很需要理論跟實作的技術。」他說道。但他思索後發現自己享受帶領他人的感覺,也期盼藉工作坊與更多人交流,所以接下講師的工作,期望透過擔任講師的經驗,訓練自身領導和烘焙能力。本次活動不單有麵包工作坊,還由東海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學生學生負責舉辦牧場導覽與畜產小知識的闖關活動。來自東海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的學生林妍希表示,若講課時缺乏自信,容易讓參與者對內容的正確性產生質疑,「我覺得要放得開、有自信,把內容講出來讓人家能相信。」他說。 除了舉行導覽和闖關活動,東海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學會學會也在牛奶節市集設攤,販售奶酪、優格和蛋塔等產品。林姸希指出,不少人誤以為畜產只需親近動物,然而畜產是從飼養、管理到產製一貫的產業,因此希望藉由擺攤販售產品運用所學,把畜產專業的特色介紹給來訪的民眾。「讓大家看得到畜產,讓畜產不僅限於上課學到的東西,也能運用在實際層面上、真的做出來給大家看。」東海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學生蘇源興說。麵包工作坊的學生講師高宥鎧補充,備課過程需要整合食品科學系的大一到大三所學,並將之消化、吸收,再分享給參與課程的每位學員。不僅希望讓參加者帶走親手製作的麵包,更能認識與食品科學相關的有趣知識。 學生學習擔任講師的過程,能獲得許多不同於平常上課的體驗。高宥鎧認為,擔任學生講師與學生身分最大的不同,就是更能理解老師的辛苦。「坐在台下的時候看著老師講,會覺得這件事情好像沒什麼。」他說。高宥鎧分享,真正擔任講師後才明白,作為老師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在牛馬教育課程擔任教練的陳怡慈也說道:「一本書的文字量可能就兩萬到三萬,但兩萬到三萬字真的能完全了解到現實當中你遇到的情況嗎?」他指出,工作坊的經驗能訓練學生的觀察力與臨機應變能力,更能進一步用感官認識這些動物,讓平面的知識運用在現實生活當中。
藉流水席再現部落文化 搭蘆灣社凝聚跨世代情誼
生活
第1802期
藉流水席再現部落文化 搭蘆灣社凝聚跨世代情誼
2024-12-06
【記者張博媛台北報導】11月30日,國立政治大學搭蘆灣Talu’an社(以下簡稱搭蘆灣社)攜手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舉辦原住民校友回娘家暨搭蘆灣社三十週年社慶,邀請已畢業和在學的社員於政大四維堂吃「婚宴流水席」,紀念社團成立以來走過的30個年頭,並聯繫不同世代社員間的情誼。 活動以婚宴的流水席作為主題,總召曾漢宇Yawi說道:「流水席在部落很常見,希望用流水席傳遞部落的生活感,給大家溫馨的感覺。」也藉30週年社慶聯絡跨世代社員的情感,並回顧社團成立以來,承載不同原民青年在校園生活中的故事。曾漢宇Yawi也表示,今年特色還有社友2CHANGE的饒舌表演,2CHANGE將原住民議題融入創作,譜出原民青年的境遇以及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希望藉此引起原民族群的文化認同,以及對原民議題的認識。 搭蘆灣社在流水席間準備了由花蓮聯合豐年祭公演曲所改編的歌舞表演,社員們身穿族服,展現不同部落的文化交融與活力,社慶活動組長cemelesay lja paculilj說道:「搭蘆灣社很少有歌舞演出,也可以藉由這次表演,讓大家一起做一件事,社員關係更密切。」活動尾聲,不同世代的社員們圍著圈唱社歌,並在畢業校友malang dapic的帶領下,跳著樂舞(註)繞四維堂歌舞。malang dapic回憶道:「以前社團沒有人教導社員如何跳樂舞,我在大三當社長那年將樂舞帶進搭蘆灣社,進行了社團首次樂舞展演。」他也藉由本次社慶,將在過去所學的樂舞傳承給學弟妹。 註:樂舞為原住民族傳統收穫祭、團結祭等年祭時所跳的舞蹈。 社慶活動以聯繫不同世代社員情感出發,cemelesay lja paculilj解釋道:「邀請哥哥、姊姊們回來是一種承先啟後,這個社團是他們成立、延續,再交到我們手上,不能忘記前人的付出。」因此邀請學長姐回到母校,見證搭蘆灣社的里程。malang dapic補充說明,部落十分重視年齡階級制度,遇到比自己年長的都會稱哥哥、姊姊,表示對他們的尊敬,也更有親切感。而對於本次創新的社慶形式,malang dapic說道:「學弟妹把部落常見的節慶慶祝型式帶來,大家能夠在四維堂一起吃飯、甚至喝酒,不會被外界拘束,我覺得很棒。」 搭蘆灣社成立之初是為了給予原住民族學生在校園的歸屬感,「然而近年除了原民學生,也有非原民、甚至外籍生的加入。」曾漢宇Yawi說道。搭蘆灣社、原住民族自主學習課程已不再局限於原民學生參與,鼓勵對原民文化感興趣的學生一起加入。曾漢宇Yawi道:「文化認同更看重個人本身想法,而不是你的種族。」今年適逢原住民族正名運動30週年,象徵著原住民族身份認同重建與台灣社會更加多元平等,搭蘆灣社也期待引領更多人加入,一同學習與傳承原住民族文化。
音樂大賽成梅竹新亮點 聚清交學子展創作力
生活
第1802期
音樂大賽成梅竹新亮點 聚清交學子展創作力
焦點
2024-12-06
【記者吳恒儀報導】首屆「梅竹盃樂團暨歌唱競賽:青梅竹馬絕對不會輸的戀愛音樂劇」(以下簡稱梅竹音樂賽)11月30日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復校區大禮堂盛大舉行。梅竹音樂賽作為國立清華大學與陽明交大兩校間的年度競技盛會,除了傳統體育項目,也逐步加入文化與藝術類型比賽。主辦方陽明交大學聯會活動部長劉思予說道:「梅竹賽有很多種類型,音樂怎麼可以沒有?」歌唱競賽作為本屆梅竹音樂賽的新亮點,提供舞台讓兩校學生在音樂創作與表演上切磋。 賽制需經兩校學生網路投票,選出清交各五組樂團和三位個人參賽者進入決選,於活動日登台表演。評審團由「Theseus忒修斯」主唱劉正、「庸俗救星」吉他手陳千煒(阿雷)和歌手許維芳組成,最終由評審團選出各組冠亞軍,共八輪對決的比分決定出精神總錦標。而樂團組冠軍不僅能抱走獎金,更能獲得明年陽明交大梅竹音樂祭的開場資格。 樂團組冠軍由來自清大的阿卡貝拉組合「妳。聽得到人聲樂團」攬入囊中,團長清大物理學系學生曾詠暄在得到冠軍後感動的說:「我們希望藉由這次的表現,讓更多人認識阿卡貝拉, 感受到這種音樂形式的魅力!將這份熱愛分享出去!」而在梅竹音樂賽舞台上大放異彩的背後,團隊付出了大量心力和時間準備,「反拍重音的掌握、段落的詮釋、音量強弱的調配等,都讓我們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練習,力求呈現最好的演出效果。」曾詠暄說道。 同樣來自清大的新興五人樂團「礬」,以原創歌曲《或許是》收下亞軍寶座,主唱石(化名)表示:「礬由我們每個人的名字一部分組成,且明礬則有淨化水質的效果,所以希望聽眾在聆聽的同時不論快樂還是難過,都能沉浸在我們很享受的音樂裡面。」原創歌曲《或許是》談論「感動、好感、喜歡、愛」的情動與過程,溫柔磁性的女聲嵌入礬流暢彈奏的音符河流當中,將觀眾與評審拉進礬所勾勒的戀愛想像。「喜歡一個人的原因很多,會因為小事而感動、變成好感、累積成喜歡、昇華成愛,那我喜歡你的原因,或許是?」石在舞台上說道。 清交音樂對決的場面史無前例,吸引喜愛表演的學生報名參加。個人組亞軍清大教育學院學士班學生林䒕彤表示:「梅竹賽已經是新竹的特色,且很少有兩所很優秀的學校剛好就在隔壁,所以還蠻有趣的。」而談及選手如何看待梅竹之爭的壓力,清大外國語文學系學生吳翊航秉持良好的心態應賽,「對比賽(輸贏)沒有太認真,希望能夠唱得開心就好。」吳翊航說道。 「希望梅竹清交(音樂)對決規模會越來越大,越辦越好。」陽明交大電機工程學系學生李東翰鼓勵道。梅竹音樂賽在清交對決4:4平手,清交共同獲得精神總錦標後圓滿落幕。然而,因為熱愛音樂聚在一起的人們才剛揭開創作的帷幕,清交學生們在台上展現音樂才華,台下以音符會友,共同為校園音樂文化譜寫新篇章。
文大草山學運30週年 人權週領學生關注學權發展
生活
第1802期
文大草山學運30週年 人權週領學生關注學權發展
2024-12-06
【記者黃伊晨報導】適逢中國文化大學草山學運30週年,文大學生會首次舉辦2024文化大學人權週,於11月25至29日接連推出紀念靜態展、電影《青春並不溫柔》放映暨座談會、NGO議題村等活動,希望學生了解30年前發生在文大的草山學運,也認識現在致力於人權發展的NGO組織。 草山學運發生於1994年,因文化大學美術系學生不滿教授因個人藝術喜好讓學生學期成績不及格,發動為期34天的罷課抗議。人權週主辦人員,文大學生會權益部長王宏瑋表示,草山學運不同於台灣歷史上其他追求政治自由的學運,爭取的是藝術創作上的自由,在台灣學運歷史中有特殊意義。本次靜態展設在學生頻繁進出的大樓穿堂,現場不僅展出當時草山學運的照片,也掛設復刻抗議現場的布條,更有互動展區提供學生黃布條和筆,同學們不但可以共同回顧過去歷史,也能表達現代學生訴求。而在當年學運發生地文大校園舉辦展覽,更能想像30年前罷課抗議的歷史氛圍。 NGO議題村中,學生會請到財團法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人本教育基金會、為台灣而教 Teach For Taiwan等NGO組織進駐校園擺攤,讓學生透過組織行動了解人權議題。王宏瑋指出,文大學生對於公共事務或是社會議題的參與度並不高,希望藉由NGO擺攤導入議題,輔助同學認識人權議題。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執行長張龍僑表示,基金會本身沒有特別關注草山學運,但對人權保護、學生權益一直都很關心。「有一個實體的東西(攤位),議題才比較容易被看見,學生也更願意了解。」張龍僑道。他認為NGO議題村能讓學生更了解學運歷史和這些同樣致力於多元平權的NGO組織。 針對這次舉辦人權週的成效,王宏瑋認為活動確實有打入學生的視野中,幫助學生認識學校過去歷史和參與公共事務。王宏瑋說:「有些人是這次活動才第一次知道草山學運,或是TFT這種組織。」希望這次活動能啟發文大學生關注相關議題。文大生活應用科學系學生M同學(化名)認為,人權週確實可以提升校內學生對學運歷史和人權議題的認知,但他也表示校內經常有類似的擺攤活動,部分學生其實不會特別在意這次擺攤的活動理念是什麼,相對可惜。他建議往後可能可以加強宣傳或包裝,激發更多學生主動探索議題的意願。
夜拆天橋引眾怒 北市府主張改善交通安全
生活
第1800期
夜拆天橋引眾怒 北市府主張改善交通安全
焦點
2024-11-22
【記者楊凱傑、李宸緯報導】「當強拆成為事實,文化空洞就是結果!」19日晚間民眾於台北市和平新生人行天橋下進行抗議,不滿台北市政府(以下簡稱北市府)在未與民團充分協商的情況下決定拆橋。民團人士用社群軟體緊急號召群眾,並集結居民、專家等相關人士於當日晚間十時召開記者會,重申保留天橋的訴求,試圖阻止拆橋。 和平新生天橋的拆除工程於當日晚間11時正式展開。大型機具、工程車輛準備進行拆除作業,現場也有大批警力進駐。抗議民眾陳小姐說:「 60個警力在這對我一個手無寸鐵的人民,根本像共匪,為什麼要那麼多警察?」他認為北市府以強硬手段壓制抗議,更加深民眾的不滿。抗議人群手持電子蠟燭,模仿殯葬儀式,舉起招魂幡高喊「過橋喔!」哀悼城市記憶的消逝。現場沒有完善的交通管制,公車通行時,需開放原已封鎖的區域,導致抗議人群與大型車輛交會,危及民眾的生命安全。然而,抗議行動未能阻止天橋拆除,工程持續至20日清晨4時。 對於突發拆除,台灣空間規劃設計公會理事長蘇伯昇說:「在這過程從來沒有接獲任何一次協調的會議,甚至一起上到天橋的機會都沒有。」他認為從封橋到提出文資審議的過程中,政府完全沒有協商,質疑程序的正當性。守護和平新生天橋發起人林玟君則表示:「以往文化局不會這麼快去安排現勘,這件事蠻政治化又吊詭,應該是前所未有。」他指出過往案例文資審議需耗時一年,此次一個禮拜即有定論,不難讓人懷疑背後的政治考量。工務局新工處工務科長蕭志龍解釋:「新工處的施工說明會,已經有來跟民眾做充分說明跟溝通。」然而,仍有居民批評北市府拆除天橋的過程粗暴倉促,政府也未提供天橋使用率的確切數據,證明天橋拆除的必要。 北市府認為天橋阻礙交通,拆除後能改善路口壅塞問題,希望藉由拆除天橋,規劃路口斑馬線往內退縮、增加庇護島、欄杆和號誌設置等配套措施,讓行人更安全、舒適地行走於路面。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台北市交通局認為橋墩位置影響行車安全,以信義世貿天橋為例,拆除天橋後事故比例顯著下降。然而,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生陳毓文質疑數據的相關性,他說:「就只有看那一年,但其實世貿天橋拆除後的兩年,車禍件數反而攀升。」由當地居民、影視從業人員、學者等組成的「守護和平新生天橋」團體則指出,天橋具有文化、歷史、藝術和社會價值,且未造成交通問題,反倒能讓行人避開車流,北市府不應將其拆除。 也有不少市民支持政府行動,民眾柔(化名)說:「天橋沒有美感也沒有持續維護的價值,而站在無障礙空間的立場,這座天橋也無法給予更多幫助。」他補充,城市記憶會隨著時間更新,目前的天橋已不合於時代。但林玟君認為天橋具有文化、歷史、藝術和社會價值,他說明:「天橋是台北重要地景,承載著許多人的共同回憶,拆除天橋等同抹去這些重要的城市記憶。」拆除天橋對當地居民也有所影響,住戶王小姐(化名)說:「常常看到龍安國小的小朋友,像幼兒這種,他根本很難越過秒數這麼短的路口。」身為駕駛人,他也不願與路人爭奪有限的綠燈時間。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陳盈棻表示,北市府不該僅以交通角度評估天橋去留,應邀請都市規劃、文化遺產保存等跨領域專家學者共同討論,在都市發展的同時兼顧文化保存。大安區議員苗博雅認為,北市府應先完成行人交通安全改善工程,例如設置行人庇護島、調整中央分隔島等,再拆除天橋。他指責台北市長蔣萬安拆除天橋前未完善配套措施,違反先前對議會的承諾,可能導致行人安全風險。
青年探索文化根源 藝術節續寫新埔故事
影音
第1800期
青年探索文化根源 藝術節續寫新埔故事
2024-11-22
【記者張博媛、周依恩、鄭孟佳新竹採訪報導】南平神農花鼓隊的鼓聲磅礡,敲響新埔脈動。16至17日,新竹縣新埔鎮的地方青年團隊與玄奘大學合作,舉辦首屆「新新埔藝術節」,於新埔鎮潘屋及劉家祠盛大展開。結合走讀、市集、實境劇場等,串連在地藝術家與表演團體,挖掘世代變動下的新埔故事。新新埔藝術節主辦人邱子維表示,新埔從300年前就不斷變化,「我們一直想要用不同的角度去認識新埔。」 藝術節透過走讀活動,由在地青年引領民眾走入新埔市場,藉由深入體驗在地飲食文化,一窺過去客家生活型態的縮影。從小在市場長大的走讀導覽人廖敏皓,回憶過去與朋友在市場嬉戲的點滴,他強調,現在長輩越來越少,市場逐漸凋零,希望走讀能讓眾人記得過去曾有市場如此美好的地方。參與走讀的民眾范思琪在活動結束後說道:「原來每一家店都有它各自的故事,只是在我自己平常走的過程中比較不容易發現(這些故事)。」 新竹在地的「哇哈哈劇團」,推出新埔客庄劇場三部曲,與新埔青年素人及新竹傳統藝陣花鼓隊合作,以林爽文事件重現義民爺信仰核心,於本次藝術節帶來沈浸式演出,讓演員和觀眾,對腳下的土地有更深的連結與認同。新竹故事館編輯傅崇豪指出,年輕一代較不流行拜拜文化,因此希望能藉由故事分享過去的故事,讓年輕人未來看到義民爺時,心中會有另外一種情感存在。 藝術節打開地方宗祠大門,串連走讀體驗、音樂創作、劇團表演與故事展覽,期盼挖掘更深入的在地內涵,透過藝術重新演繹正在消逝的歷史與文化,以文化行動凝聚眾人的共鳴與認同。藝術節呈現出新埔豐富的人文樣貌,然而這片土地的故事遠不止於此,期待未來更多人參與地方創生,創造屬於新埔獨特的文化脈絡。「我會希望透過新新埔的論述,去建構一個新的地方的支持系統。」邱子維說,藉由新新埔藝術節將新埔過去存在過的歷史,以及價值萃取出來。藝術節呈現出新埔豐富的人文樣貌,然而這片土地的故事遠不止於此,期待未來更多人參與地方創生,創造屬於新埔獨特的文化脈絡。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