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探討身份認同 都市原住民《烙》出家鄉記憶
藝文
第1669期
探討身份認同 都市原住民《烙》出家鄉記憶
2017-12-13
【記者薛惟中台北報導】照片中的原住民青年走進都市常見的學生社團辦公室,對投影在牆上的全家福微笑。由就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的詹陳嘉蔚(Badalaq Djubelang)與原住民族青年陣線──Lau藝術小組發起的《烙出一條回家的路。》攝影展9日於台北特有種商行開幕,探討都市原住民的認同問題。 「外人都覺得原住民應該都住在山裡,這是一個很荒謬的誤解。」詹陳嘉蔚表示,有不少原住民生活在都市,而非刻板印象中的「部落」。詹陳嘉蔚亦對「家鄉」的概念提出反思,他說:「故鄉、原鄉到底是什麼?原住民的家鄉?還是原本居住的地方?」因此他藉著被攝者與投影的對話,詮釋被攝者對自身文化的想像。 參展青年、阿美族的張舲(Micko Sawmah)表示,自己母親雖為台東阿美族人,但他就讀幼稚園後便在台北生活。儘管知道自己的原住民身分,但他直至大學參與原住民社團,才種下尋根的念頭。因此他選擇社團辦公室為拍攝地點,與投影至牆上的全家福合照,藉此表達社團讓她重新認識「家」的過程。「社團是啟發我『再回家』的地方。」他補充,如今若提到家鄉,他會回答台東,而非生活已久的台北。  張舲選擇大學社團作為拍攝地點,並微笑看著投影至牆上的全家福,以表達社團是他重新認識「家」的起點。 圖/薛惟中攝「我們都市原住民沒有部落經驗,沒辦法跟原鄉連結。」就讀北藝大美術學系碩士班、父親為賽德克族的阮原閩(Siyat Moses)國中後便定居台中,並未在部落成長。他表示,自己無法融入有部落成長經驗的都市原住民,也不易尋得成長歷程相近的同伴,因此他希望藉由參加攝影計畫,尋找相似生命經驗的人。有感於此,阮原閩將自己的影像投影至版畫上,拍攝投影與版畫的互動。照片中他雖穿著族服,卻只能與版畫一側落單的原住民望著另一側圍圈跳舞的族人而無法參與。  阮原閩將自身投影至版畫上,透過投影與版畫人物的對話,傳達自己對融入原住民群體的渴望。 圖/薛惟中攝觀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李采容認為,雖原住民經常出現於社會議題,但多僅是教科書上的冰冷文字,導致大眾仍對原住民族群相當疏離,經由此次展覽,讓她更了解原住民如何看待自身文化。觀眾吳祈得表示,對於表達都市原住民無法融入山地原住民的照片印象深刻,也藉此次展覽體認到原住民與漢人是生活在同一社會的群體。 張舲表示,希望透過展覽激起觀眾認識自己文化的動機,亦希望原住民能透過展覽找尋自身定位。阮原閩則呼籲沒有部落經驗的都市原住民應反思文化流失的問題,並肯定展覽針對原住民文化認同所拋出的議題。詹陳嘉蔚補充,相關的創作計畫尚未結束,未來將推出人物誌及網路平台,讓大眾更了解都市原住民的族群文化。
赴南島尋根 「蘭後」反思在台新住民文化認同
藝文
第1668期
赴南島尋根 「蘭後」反思在台新住民文化認同
2017-12-06
【記者徐安萱綜合報導】「2017第二屆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11月27日舉行決審會,玄奘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蘭後」團隊,以「台灣、蘭嶼、菲律賓尋根之旅」獲得優勝。成員鄒佳晶從自身新住民第二代的身份出發,帶領蘭嶼達悟族人到菲律賓巴丹島文化尋根,並用影像記錄文化的衝擊與融合。「想來蘭嶼,還要看老天爺願不願意讓你到這座美麗的小島。」蘭後團隊抵達蘭嶼時,正好遇上傾盆大雨,儘管頭髮、眼鏡都被雨水浸濕,鄒佳晶表示,成員們急忙著保護器材、繼續進行拍攝。終年潮濕多雨的蘭嶼,是全台灣日照時數最少的地區之一,而艷陽高照時就是男人出海捕魚、女人下田的日子。 鄒佳晶從自身新住民第二代的身份出發,帶領蘭嶼達悟族人到菲律賓巴丹島文化尋根,並用影像記錄文化的衝擊與融合。 圖/蘭後提供蘭後團隊用影像記錄蘭嶼人民恬淡樸實的生活,maran(叔叔)一早就扛著兩條大魚回家, kamnan(阿姨)在一旁幫忙;或頂著烈日在地瓜田工作,休息時刻享用著蘭嶼的主食地瓜和芋頭,對達悟族人民來說家常便飯的小事,對蘭後團隊卻是特別的經驗。成員林采璇表示,跨出自己的生活圈是很棒的經驗與挑戰。 鄒佳晶運用菲律賓語夾雜國語和當地人進行語言交流,也結交了許多朋友,甚至當地居民將他當作家人看待。 圖/蘭後提供成員陳榕佳表示,蘭嶼的純樸與友善是讓人親近、溫暖的,「在蘭嶼不用害怕東西放在路邊被偷,更不用擔心會被用異樣眼光看待。」林采璇表示,從人的名字、稱呼、問候、關係,都可見很深的文化內涵。重視傳統觀念的蘭嶼,濃厚的人情味不僅存在人與人之間,更包含對環境的感恩與珍惜,「我覺得那是台灣人該學習的」。 發現達悟族語跟菲律賓語相似,讓鄒佳晶勇於說出自己新住民二代的身份,進而反思新住民在台灣遇到的問題。 圖/蘭後提供鄒佳晶的母親是從菲律賓嫁到台灣的新住民,由於大眾對於新住民的刻板印象與異樣眼光,成長的過程中他總是害怕暴露自己「較特別」的身份,甚至感到自卑。他表示,從小就會講菲律賓的母語他加祿語(Tagalog)。直到去年,蘭後團隊駐點蘭嶼進行蘭花復育的田野調查,他發現達悟族的族語與菲律賓語極為相似。尋訪當地耆老才得知,相傳達悟族是從菲律賓北部的巴丹群島移居蘭嶼,因此語言、文化都很相近。 從歷史文獻、文化遺留,都顯示蘭嶼與巴丹島的歷史淵源密切,但兩地在行政上卻被劃分成兩個不同的國家治理。曾經踏上巴丹島尋根的長者對鄒佳晶說:「你就是我們的家人啊!」鄒佳晶表示,在蘭嶼遇到很多熱心的朋友,他們總說很想回去看看祖先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為了幫助更多蘭嶼青年認同自己的文化,鄒佳晶決定帶著這些新朋友前往巴丹島尋根。這趟菲律賓尋根之旅,不僅讓他踏上母親的故鄉,產生對菲律賓血緣的連結,他也希望透過尋根讓原住民朋友繼續保存蘭嶼的傳統文化,「蘭嶼,對我們來說是最像家的地方」。 鄒佳晶表示,他在蘭嶼獲得文化上的認同、歸屬,更反思新住民二代的身份,關心新住民政策。因應東南亞國家協會逐漸崛起,「新南向政策」以新住民二代為根基。印尼新住民二代、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邱郁晴表示,從小沒有學印尼語,對文化也沒有特別了解,覺得滿可惜。泰國新住民二代的李永傑則表示,雖然自己不會說泰語,但透過縣市政府舉辦的新住民交流活動,對泰國文化大抵上還是有概念。 鄒佳晶說:「飽受歧視的新住民二代缺乏自我文化認同、文化底蘊,要怎麼傳承新住民的文化或是語言?」透過前往蘭嶼以及尋根計畫,他表示,這個經驗讓他深深體會到蘭嶼文化的獨特性及兼容並蓄,跨越了族群、國家的界線。
【東南亞華裔生旅台 盼所學回饋故鄉二】具多重文化背景 身份認同難建構
專題
第1599期
【東南亞華裔生旅台 盼所學回饋故鄉二】具多重文化背景 身份認同難建構
2015-05-28
【副刊記者/余聰傑 黃鈞浩 劉翊怜】「老闆一袋波羅蜜多少?」陳彩雲熟悉地穿梭於桃園市後火車站延平路附近,那一帶坐落著許多東南亞商店與餐廳,儼然是個小型東南亞社會。她操著一口流利泰文,笑著跟商店老闆討價還價。政大中國文學系學生陳彩雲來自泰國北部,是泰籍華裔學生。她出生在泰緬邊境城鎮美塞,從小在華人家庭中成長,國中時則在緬甸唸書,寄住在緬甸親戚家中。陳彩雲既是土生土長的泰國人,也屬於當地少數華人族群,她曾暫居緬甸,如今則來到台灣求學。集多重文化於一身的她,卻對自己的文化認同感到迷惘,她曾形容這些地方「曾經是我的家,卻也不是我的家。」高中時她深受台灣籍老師影響,產生來台留學的憧憬,期望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化歸屬。然初到台灣的她,卻難以適應當地生活、融入台灣學生。尤其提到課業,她吐露出處於不同文化中無助的心情。陳彩雲說:「在泰國時我對自己的華文能力自信滿滿,想說應該是沒問題。沒想到卻不知道教授講的中文那麼快,一知半解下只好回去翻泰文字典,但在複習時唸的課本卻是英文書。」陳彩雲回憶,某次上課時,教授形容他們這些旅台華裔學生在當地是華人,而不是真正的泰國人,來台後儘管講一樣的中文,在別人眼中仍然與台灣人有所區別,根本「裡外不是人」。「那段時間開始很迷惘、懷疑自己。難道就像老師講的那樣,我不屬於泰國也不屬於台灣,那我到底屬於哪裡?」陳彩雲一個沒有答案的提問,道出華裔學生的心情。課業上沉重的壓力,伴隨著難以融入台灣文化的問題,重重地打擊陳彩雲。她在大一因水土不服引起身體不適,生了一場大病。直到大二從會計系轉到中文系,她的病情才逐漸轉好。即使身在異地,但陳彩雲仍心繫遠方的家鄉,她期盼有朝一日能回到泰國偏鄉教書,幫助師資缺乏的故鄉。上一篇:【東南亞華裔生旅台 盼所學回饋故鄉一】求學環境排華 青年負笈台灣下一篇:【東南亞華裔生旅台 盼所學回饋故鄉三】汲取台民主經驗 生跨海為國抗爭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