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USR】共修百年石滬 中大師生砌桃海記憶
生活
第1734期
【USR】共修百年石滬 中大師生砌桃海記憶
2020-10-29
【記者吳季柔綜合報導】學生們穿上雨鞋,時而踏著穩固平坦的石滬,時而在大小石塊中涉水前行,一行人頂著海風,搖搖擺擺地走向礁石拍碎浪花處。學生們戴起橘紅色的工作手套,撿拾、搬運一顆顆修護石滬的基石。這是「桃海三生」計畫下開設的服務學習課程,學生透過動手修復石滬和實地踏查桃園海岸線,更認識沿岸的生態環境。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學生透過服務學習課程,參加「桃海三生」計畫下的石滬修復活動。 圖/吳季柔攝因應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系師生訪談新屋區居民了解社區需求,推出「桃海三生:形塑桃園海岸環境與人文發展永續共生」計畫。計畫細分為「生態、生活、生產」三部分,其中,生態層面涵蓋濕地保育、藻礁復育、沙丘維護與石滬修復。目前計畫已邁入第三年,過去較注重復育藻礁棲地,今年計畫主軸則是修復桃園新屋百年石滬群與開發石滬資訊平台。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學生搬運並聚集石塊,協助修復石滬的師傅加快修復進度。 圖/吳季柔攝桃園新屋百年石滬群又稱許家石滬,屬於許家歷代傳承的財產,目前二號、三號、六號石滬保存完整,是少數台灣本島仍實際運作的石滬。為守護石滬,許家自發成立桃園石滬協會,並與中大「桃海三生」計畫合作,設計修復石滬服務學習課程,開放中大地球科學學院大一學生參加,實際帶領學生走入潮間帶。桃園石滬協會理事許閎喆表示,學生們負責搬運、聚集石頭,師傅能夠專心修砌石滬,加快修復速度。他笑著說明過去人力不足,師傅需要先堆疊石頭才能修砌,往往因體力有限,「一天的進度都很少。」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與桃園石滬協會合作,桃園石滬協會由桃園許家組成,協會成員自發性於空閒時間投身石滬維護工作。 圖/吳季柔攝學生葉昀翔認為修復石滬很累但是很有意義,他因為這次的課程重新認識桃園海岸線。他回憶小時候來海邊都只會去沙灘,「之前來這邊都沒有聽說過有石滬。」學生張哲瀚補充,修復工作需要分工合作,同學們排成一列可以加快搬運速度,同時也要避免傷害石頭上的螺、螃蟹等生物。他表示堆建石滬、從無到有的過程很有成就感,「我以後如果有機會還想來修石滬。」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學生排成一列,以傳接的方式傳遞石塊,節省力氣。 圖/吳季柔攝石滬遵循自然工法砌成,石塊間的縫隙提供潮間帶生物繁殖、休憩。許閎喆表示,部分遊客為抓取螺類、蟹類搬動石塊,破壞石滬的穩固性,使石滬更容易因天災損壞。他表示目前桃園石滬協會以勸導遊客為主,希望能夠增加國民對於海岸線的認識,減少人為損害。 桃園石滬協會以家族力量守護歷代傳承的石滬,家族的年輕人也積極參與修滬活動。 圖/吳季柔攝計畫聯絡人、中大地球科學學院行政專員方佳南表示,「桃海三生」計畫強調環境與人互動,透過維護桃園海岸線環境,進而協助附近社區發展。修復石滬之外,中大也致力蒐集石滬的地理資訊。他說明,地球科學學院師生運用無人機、光學雷達與水下設備,定位石滬群與監測潮汐,預計於年底推出石滬資訊預報平台。屆時將提供適合修復與捕魚時間的每日預報,期待協助在地社群如桃園石滬協會、桃園市新屋區愛鄉協會等,更精準安排修滬與環境教育活動,並減少人為觀光活動對環境壓力的影響。
【專欄】亞美尼亞生售自製小卡 扶貧送屋
國際
第1640期
【專欄】亞美尼亞生售自製小卡 扶貧送屋
2016-12-07
【記者曾智怡綜合報導】「希望年末的時候他們可以在新家慶祝新年!」亞美尼亞一群學生發起「一卡一屋」(One Card - One Flat)計畫,依靠販售一張不到美金1元的卡片,奇蹟似地募集足夠金額買房子給因地震而沒有住所的家庭。 2013年受助家庭的奶奶拿到一張「恭喜你們獲得新房子」的紙條,驚訝、驚喜全寫在臉上。 圖/索娜.卡加齊安提供「Charity Band」(慈善媒合組織)由學生自辦,一卡一屋是其中規模最大的計畫,自西元2013年開始進行,每年都會販售學生自行設計的卡片,通路十分多元,除了電影院等公共場所,更會與各校學生會接洽,詢問該校所需卡片總數量進行分發,再由學生個別賣給親朋好友。此外,民眾也可直接向一卡一屋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聯繫購買,全數募款所得將拿來買新房。今年9月一卡一屋已經邁入第四年,前三年也順利讓三個家庭擁有全新的房屋。發起人亞美尼亞經濟大學久姆里分校(Armenina State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Gyumri Branch)畢業學生索娜.卡加齊安(Sona Khachatrian)表示,1988年亞美尼亞大地震造成第二大城久姆里80%房屋倒塌、50多萬人無家可歸,至今仍有數千家庭沒有房子可住,但無奈政府已停止住屋補助。28年過去,許多家庭因財務吃緊而必須將原來政府給予的小房子賣掉,或因家庭成員增加,現有房屋已不足負荷。參與計畫的學生共逾200人,分散於久姆里各大學。「參加的學生都不希望侷限自己於校內課程,他們都想為社會做更多事。」豐碩的成果也證明學生的力量不容小覷,他們成功販售一萬多張卡片。卡加齊安期望透過「一卡一屋」呼籲大眾不應放棄希望,小小的愛心也能締造無限溫暖。「我們的收入只夠買生活必需品,根本無法存錢買房子。」2013年受助家庭的媽媽奈拉.阿雷三洋(Naira Aleksanyan)表示,家中收入單靠開計程車的丈夫支撐,雖有接受政府金援,但要照顧家中兩位幼童仍極為吃力。奈拉接受幫助後,目前已連續三年投入組織計畫,從受援助到幫助他人,她想為孩子的教育提供好榜樣,「當你被幫助過,你就會想要幫助其他人。」 新年時,組織的學生前去拜訪、關心受助家庭,在新家與阿雷三洋一家人拍照留念。圖/索娜.卡加齊安提供 首次拜訪阿雷三洋一家時,他們還住在昏暗的Domik(暫時性住所)裡。圖/索娜.卡加齊安提供 所有參與計劃的學生一同向受助家庭道恭喜,最後聚集在外頭開心合影。圖/索娜.卡加齊安提供 今年所販售的卡片除了清楚表達計劃訴求,更貼心地增加行事曆功能。圖/索娜.卡加齊安提供
消防員秋鬥鬥安全 求殉職真相爭補足人力
生活
第1610期
消防員秋鬥鬥安全 求殉職真相爭補足人力
焦點
2015-11-30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22日參與秋鬥遊行,希望政府正視消防員權益。 圖/趙安平攝【記者趙安平綜合報導】「警消人力足,人民才幸福!」「殉職是人禍,藍綠是幫兇!」參與二○一五秋鬥遊行的「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成員聲嘶力竭地喊著口號,控訴政府長期漠視基層警消人員的工作權益。新屋大火奪六命 消防員要真相今年1月,桃園新屋保齡球館發生大火,六名前去救災的消防員不幸命喪火窟,引起社會諸多討論。5月,檢方偵結案件,將殉職原因歸咎於「安檢不實」,讓殉職消防員家屬及消促會難以接受。消促會秘書長鄭雅菱表示,只將殉職原因歸咎於沒有做好安全檢查,是非常不合理的。預防做得再好也很難避免災害發生,她認為消防局包庇現場指揮官,只將責任歸咎於安檢不實,卻沒有去調查指揮官、大隊長等高層人員,只將他們列為證人。消促會希望透過對消防局提告,能找出導致消防員殉職的真正原因,並讓消防局能重視基層消防員的權利,凸顯問題的嚴重性,推動改革。消促會助理秘書陳姳臻指出,新屋一案的問題應與現場指揮體系及人力不足、工時過長有關。其中,大火發生時,因消防人力不足常需要其他分隊前往支援,因而會有默契不足的問題。此外,各分隊亟需人力,使得警專生在畢業後無法進行充足的職前訓練,也可能是此次大火造成殉職的原因之一。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副理事長余宗翰。 圖/趙安平攝爭取合理工時防過勞副理事長余宗翰說,消防員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在於「人力不足」。目前全台灣消防員不到1萬3000人,遠遠不及法定的2萬8000人。「勤一休一」或「勤二休一」的工作狀況,也導致消防員每月工時高達360到480小時。因此,他要求政府應補足消防人力,並改善不合理的工時,還給消防員合理的工作條件。法律學者林佳和指出,台灣的消防員工時制度,在其他國家非常少見。例如鄰近的日本是採取三班制,法國則是勤一休二。他認為,消防員工時的最大問題在於「待命時間過長」,政府卻拒絕將消防員的待命時間算入工作時數,宣稱出勤時間並不長。林佳和表示,政府應該設置「工時保護」,將待命時間算入工時,否則是變相地綁住消防員身體自由。 二○一五秋鬥遊行,數名警消上街爭取組工會的權利。 圖/趙安平攝「補足人力、配備」為當務之急   人力問題一再跳票陳姳臻提到,自從新屋大火造成六名消防員殉職之後,政府終於提撥預算讓各縣市購置「熱顯像儀」,但卻仍然規避人力不足的問題。鄭雅菱說,協會自民國102年成立以來,抗爭最有成果的是「爭取設備」,因政府只需編列預算即可解決。但消防員的根本問題「人力不足」,卻因涉及人事成本,遲遲沒有下文。消防署曾允諾會在三年內補3000名消防人力,但卻一再跳票。林佳和認為,目前國家預算經費不足,導致人力不足的問題遲遲無法解決。「政府看重救災卻又不肯花錢,反而將錢花在辦節日、嘉年華,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他呼籲政府應增加消防人力,並給予應有工時,讓消防員有充裕時間學習新的救災技術,才是治本之道。陳姳臻說,政府不斷刪減預算,讓消防員的權益長期受到忽略,再加上消防設備老舊的問題,不利消防員的救災工作,等於是棄城市安全於不顧。她希望「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的組成,能夠號召輿論,並團結如醫療體系、警察等不同的力量,讓政府能正視這些問題。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