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社論】助產學接軌 應重視專利品質
校園
第1640期
【社論】助產學接軌 應重視專利品質
2016-12-08
「為防止杯子積水發霉,而在杯底設置機關開口通風…」這是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的一件專利申請案。但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若要防止杯底積水,為何不把杯子倒過來就好,卻要大費周章地幫它開窗戶呢?而這項發明已於今年獲得我國智財局專利公告發證。但這絕非個案。光是去年就有3787件大專院校專利申請案,其中1581件公告發證。專利通過比率高達四成,卻只有一成能夠真正技轉,可見產學落差之大。當中蒸發的不只研發者的辛苦成果,還有大筆的專利支出。例如,國立成功大學是去年唯一躋身「本國法人發明專利公告發證」前十名的大專院校,其269件專利就耗資新台幣三億元,且科技部明年開始會將補助比例從八成降為六成,更降低校方申請意願。然而,政府一味以「專利申請數量」衡量大專院校的研發成果,卻不思如何協助校方提升專利品質、自負盈虧。以今年底將結案的「邁頂計畫」為例,教育部將專利申請數量「退步」列為「未達標」的重點檢討項目,評估「離五年4000件的預定目標還差2419件」,實屬「施政績效不彰」,卻未從產、官、學各方政策檢討專利品質及後續技轉成效。試想,若是政府無法終止這種「重量不重質」的績效眼光,國內的大專院校未來還要浪費多少公帑,繼續衝刺不必要的專利數量?智財局所通過的專利若是無法成功技轉並進入產業界,則只能帶著龐大的專利成本石沉大海,淪為政府公告發證的國家級笑話,跟著陪葬的,會是台灣創新研發技術的璀璨未來。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