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抽離杯塞功能 蘇玟綾以物件喻功利社會
藝文
第1739期
抽離杯塞功能 蘇玟綾以物件喻功利社會
2020-12-09
【記者崔兆慧台北報導】杯塞、排水孔塞堵住感官,人類彷彿成為無生命的物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學生蘇玟綾於5日起,在藝文空間「良日 激動所」舉辦個展《我不在房間裡,杯塞不在杯蓋上》,透過影像及軟雕塑作品,帶領觀者脫離對物件的既定印象。 《我不在房間裡,杯塞不在杯蓋上》主視覺以影像呈現模特兒的感官被杯塞堵住的模樣,表達人從主動製造物件的角色轉為被動。 圖/崔兆慧攝影像中兩人的鼻孔、耳朵、嘴巴等感官,皆被杯塞及排水孔塞堵住,使人類彷彿受制於物件。蘇玟綾說明,人類因方便或其他目的生產零件,而這些無生命物卻因體積小、功能單一,經常被人忽略。因此他試圖透過創作為杯塞平反,互換人類主動、物體被動的角色。影像作品模特兒馬振岳說:「蘇玟綾透過作品展現出他古靈精怪的個性。」 蘇玟綾闡述,日常許多小物件如杯塞為放在杯蓋上而被製造,讓他不禁反思,社會期待每個人都必須走在既定軌道上,或是處於某個位置擁有功能才具價值。他說:「出社會後人就像杯塞,必須被放在杯蓋上才能立足。」他補充,在學校內可自由地創作,但踏入社會後就好像必須有特定職位,因此他嘗試透過作品,去除各式物件的功能性,讓自己不受既定印象限制與周遭環境的非生命體對話。 藝術家蘇玟綾以錄像呈現他坐在草地上發呆,並且對日常物件進行幻想的樣貌,身旁懸浮的物件彷彿讓現實與想像交錯。 圖/蘇玟綾提供人們習慣日常物品的使用方式,但蘇玟綾卻喜歡抽離物品的功能,開啟他天馬行空的想像。錄像中,蘇玟綾躺在客廳沙發上,花盆、衣物等物件以半透明狀態在空中旋轉。畫面中的他靜止不動,而不斷運動的物品,製造他才是無生命物體的畫面衝突。他說:「發呆時,心裡會產生很多聲音,透過作品呈現我對於物件的幻想。」觀展民眾張慕亞說:「每個人都可以對物件投射不同的情感。」 藝術家蘇玟綾以布及棉花製成放大72倍的杯塞,希望能讓觀者以不同的尺度觀看物件,進而產生更多想像。 圖/崔兆慧攝放大72倍的杯塞矗立在展場正中央,蘇玟綾以棉花和布製成巨大的黃色杯塞,杯塞後方則懸掛巨大布簾,是他另用水墨繪製的杯塞。他闡述,將平凡的物件放大,讓觀者以不同觀感理解它,而他再以奔放的線條,隨興地繪製後方杯塞圖樣,藉此展現杯塞更抽象的樣貌。觀展民眾鄭晴之說:「作品像在很自由的情況下延伸的想像。」 藝術家蘇玟綾(圖左1)透過展覽手冊向觀展民眾介紹展覽,觀展民眾可藉由閱讀此冊子更加進入蘇玟綾的想像空間。 圖/崔兆慧攝大學期間,蘇玟綾已創作多件以生活物件為主體的作品,他提到,此次展覽象徵在學期間,關於物件創作的結束。他進一步說明,未來想建立和陶藝及服裝相關的插畫品牌,並且融合此次影像拍攝方式,嘗試與商業接軌,也希望能以更純粹的媒材進行創作。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