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藉流水席再現部落文化 搭蘆灣社凝聚跨世代情誼
生活
第1802期
藉流水席再現部落文化 搭蘆灣社凝聚跨世代情誼
2024-12-06
【記者張博媛台北報導】11月30日,國立政治大學搭蘆灣Talu’an社(以下簡稱搭蘆灣社)攜手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舉辦原住民校友回娘家暨搭蘆灣社三十週年社慶,邀請已畢業和在學的社員於政大四維堂吃「婚宴流水席」,紀念社團成立以來走過的30個年頭,並聯繫不同世代社員間的情誼。 活動以婚宴的流水席作為主題,總召曾漢宇Yawi說道:「流水席在部落很常見,希望用流水席傳遞部落的生活感,給大家溫馨的感覺。」也藉30週年社慶聯絡跨世代社員的情感,並回顧社團成立以來,承載不同原民青年在校園生活中的故事。曾漢宇Yawi也表示,今年特色還有社友2CHANGE的饒舌表演,2CHANGE將原住民議題融入創作,譜出原民青年的境遇以及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希望藉此引起原民族群的文化認同,以及對原民議題的認識。 搭蘆灣社在流水席間準備了由花蓮聯合豐年祭公演曲所改編的歌舞表演,社員們身穿族服,展現不同部落的文化交融與活力,社慶活動組長cemelesay lja paculilj說道:「搭蘆灣社很少有歌舞演出,也可以藉由這次表演,讓大家一起做一件事,社員關係更密切。」活動尾聲,不同世代的社員們圍著圈唱社歌,並在畢業校友malang dapic的帶領下,跳著樂舞(註)繞四維堂歌舞。malang dapic回憶道:「以前社團沒有人教導社員如何跳樂舞,我在大三當社長那年將樂舞帶進搭蘆灣社,進行了社團首次樂舞展演。」他也藉由本次社慶,將在過去所學的樂舞傳承給學弟妹。 註:樂舞為原住民族傳統收穫祭、團結祭等年祭時所跳的舞蹈。 社慶活動以聯繫不同世代社員情感出發,cemelesay lja paculilj解釋道:「邀請哥哥、姊姊們回來是一種承先啟後,這個社團是他們成立、延續,再交到我們手上,不能忘記前人的付出。」因此邀請學長姐回到母校,見證搭蘆灣社的里程。malang dapic補充說明,部落十分重視年齡階級制度,遇到比自己年長的都會稱哥哥、姊姊,表示對他們的尊敬,也更有親切感。而對於本次創新的社慶形式,malang dapic說道:「學弟妹把部落常見的節慶慶祝型式帶來,大家能夠在四維堂一起吃飯、甚至喝酒,不會被外界拘束,我覺得很棒。」 搭蘆灣社成立之初是為了給予原住民族學生在校園的歸屬感,「然而近年除了原民學生,也有非原民、甚至外籍生的加入。」曾漢宇Yawi說道。搭蘆灣社、原住民族自主學習課程已不再局限於原民學生參與,鼓勵對原民文化感興趣的學生一起加入。曾漢宇Yawi道:「文化認同更看重個人本身想法,而不是你的種族。」今年適逢原住民族正名運動30週年,象徵著原住民族身份認同重建與台灣社會更加多元平等,搭蘆灣社也期待引領更多人加入,一同學習與傳承原住民族文化。
中山發現新物種 鰕虎魚研究登國際期刊
新知
第1801期
中山發現新物種 鰕虎魚研究登國際期刊
2024-11-29
【記者李香霆報導】分類學是奠定所有生物科學研究的基礎,藉由找尋、鑑別並命名新物種,逐步勾勒出更完整的生態系統。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教授廖德裕的研究團隊中,博士生莊維誠與碩士生陳冠勳分別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溪流及台灣東北角的大溪川,發現青蜂枝牙鰕虎魚與台灣竿鰕虎,並前後刊登於國際期刊《JOURNAL OF FISH BIOLOGY》,從形態描述到DNA分子研究,證明世界首次發現兩物種並登載紀錄。 莊維誠長久以來專注於瓢鰕虎魚亞科的分類及親緣關係研究,其範圍涉及鰕虎魚的分類、族群遺傳和DNA分析。在菲律賓進行魚類調查時,意外發現一種未留下標本記錄的新物種,並正式命名為青蜂枝牙鰕虎魚。陳冠勳則是以台灣竿鰕虎魚族作為研究題目,對台灣的竿鰕虎魚族做分類研究及親緣鑒定。這次在東北角大溪川下游以陷阱捕捉洄遊性鰕虎時,採集到以往未被發現的竿鰕虎魚種,因此命名為台灣竿鰕虎。 青蜂枝牙鰕虎魚有橄欖綠色的身體、藍色金屬光澤的頭部,配色類似南美洲的藍頦青蜂鳥,加上擺動胸鰭的游水姿勢也如同蜂鳥振翅般,因此得名青蜂枝牙鰕虎魚。有別於其他枝牙鰕虎魚,青蜂枝牙鰕虎魚的尾鰭上緣有仿若唇印的橘紅色小板塊。莊維誠蒐集多種樣本比對,發現此魚與菲律賓巴拉望島的巴拉望枝牙鰕虎,還有中國海南、越南一帶的多鱗枝牙鰕虎是姐妹關係,依據此生物史重新區分枝牙鰕虎魚類。 台灣竿鰕虎的大小只有二到三公分,外表光滑且沒有鱗片,因此在日本被稱為蚯蚓鰕虎。不同於枝牙鰕虎,牠只有臀鰭和第二背鰭,第一背鰭已經退化至消失。此次陳冠勳發現的台灣竿鰕虎,體色呈半透明、淡黃色,尾鰭前方明顯的黑色斑點是為辨別的特徵。由於台灣竿鰕虎的棲地在出海口淺沙灘帶,陳冠勳表示,採集上是相當大的挑戰,「要在沙地裡找到一隻魚是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牠體型小又跟沙色很像,沒有辦法直接看到,只能靠直覺和運氣去抓魚。」 兩新物種皆為小型兩側迴流性魚類,成魚產卵於淡水下游河段,孵化後飄到河口或海洋成長,長至幼魚再上溯回淡水,如此不斷循環交替。由於牠們是底棲生物,如果河川經過人工干擾,就會導致生態受到影響,莊維誠舉過去的案例表示,「以前大溪川冬天乾旱嚴重,因為人工構造物導致當地的河流斷流。」像鰕虎魚需要依附在石頭下生長的物種,便無法順利產卵繁殖。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陳義雄說明,「分類是全世界的事情,鰕虎魚類的多樣性與物種之間的相關性還有待更多研究釐清。」由於河海洄游魚類的活動範圍廣,所以除了實地採樣物種外,還需建立扎實的樣本基礎。他認為透過多方比較周邊物種,才能夠鑑往知來,促進國際間在物種保護方面的合作發展。
「護聲符」識別語音真偽 盼降低合成音訊詐騙風險
新知
第1801期
「護聲符」識別語音真偽 盼降低合成音訊詐騙風險
2024-11-29
【記者林偌甯報導】 隨著深度偽造(Deepfake)迅速發展,詐騙集團利用合成聲音詐財的案例層出不窮。針對此問題,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助理教授黃政嘉指導學生王玟雅、蔡婷玗、陳俞縕、毛世鑫,開發「應用音訊浮水印於對抗式攻擊與深度學習之數位護聲符系統」,並榮獲「2024第29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資安應用組第二名、資訊應用組第三名。 根據全球防詐聯盟GASA(Global Anti-Scam Alliance, GASA)統計,2023年國人透過簡訊、電話接觸詐騙的機率分別高達56%與54%。王玟雅表示,AI語音合成技術已對民眾造成困擾,詐騙者僅需將音檔上傳至合成平台即可偽造聲音,而現有的聲音防偽工具無法滿足即時辨別真偽需求。為填補技術缺口,團隊開發此系統,王玟雅說:「目前尚無APP能即時偵測,護聲符兼具語音辨識與防護,讓使用者能即時檢測聲訊真偽。」軟體用戶可以選擇上傳或錄製一段聲音,軟體便會偵測並分析真假機率。 開發過程中,團隊首先蒐集公開的真人原始語音樣本資料集,經由開源AI合成音訊,再透過偵測模型RawNet2比對原始與合成音訊之間的差異,訓練系統判別真偽。目前軟體辨識真人聲的準確率達99.99%,合成聲則為99.94%。 面對聲音易被盜取、不當利用,黃政嘉說:「我們用對抗式攻擊技術,在極高或極低頻處加入人耳難以察覺的雜訊。」他解釋,這麼做是讓合成平台無法變造聲音,或僅能生成聽覺上不自然的合成音檔。」此外,團隊也在音訊中加入二進制(Binary)標記(註)作為浮水印,可作為辨識來源的依據,進一步保護版權與侵權舉證。 註:二進制標記是把0和1的數位資訊藏在音訊中的技術,用來追蹤來源和保護版權。 軟體目前支援識別音檔與新增浮水印,團隊未來將優化應用場景,盼軟體在使用者通話當下就能辨別真偽。「訓練模型的資料集大多是英文的,蒐集中文語音較困難。」王玟雅表示目前需更多中文資料訓練模型,軟體才更適用於台灣。對此,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教授左瑞麟建議,團隊可以透過AI工具從少量的中文樣本延伸出更多聲音資料。
戲劇融合地方故事 淡水生活節再現往日記憶
生活
第1801期
戲劇融合地方故事 淡水生活節再現往日記憶
焦點
2024-11-29
【記者陳樂怡新北報導】「淡水其實是一個可居可遊的地方,希望大家走到淡水的歷史街區,參與了這一些活動後,能體驗到這座城市的美。」 計畫主持人暨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專任教授黃瑞茂說道。由淡江主持的「淡水好生活:山海河賦創設計行動」USR計畫,與淡水地方團體共同舉辦的淡水生活節於16日至24日舉行。其中,於23日在淡水古蹟帶入戲劇表演,展示淡水歷史風貌。 第二屆淡水生活節首次與淡江實驗劇團以及「不要再看別人屌了」製作團隊合作,於淡水紅樓與淡水木下靜涯舊居作為展演地點。此次展演主題「穿越第三條路徑:重建街環境劇場」,以學生演繹當地逐漸衰敗的酒家風俗與酒家女離奇死亡的風波拉開序幕。隨後邀請民眾移步到淡水紅樓門口,演藝日本著名畫家木下靜涯於淡水的奇遇。劇情接著轉換為與觀眾的互動式演出,藉此講述學生自由運動的時代經歷,邀請觀眾共同參與一起飲食,並體驗其中的激情與變遷。最後,演員身穿旗袍為客人倒茶聊天,透過生動的演技呈現出過往清茶館的日常,整場活動以清茶館的倒閉困境作為結尾。 「穿越第三條路徑:重建街環境劇場」讓學生深入探索淡水的民間傳說,並結合自身的心境。「離開或是留下其實都是自己的選擇,就好像我並不是離不開淡水,而是跟那些茶室阿姨一樣 ,內心害怕離開舒適圈。」劇場導演之一的呂于汝提到。他把清茶館員工不捨離別,融入自身對於畢業離別的感受,並將這些故事融合劇場表演中。呂于汝說:「淡水的歷史淵源很深厚, 希望以戲劇的方式讓淡水人、新居民,甚至是遊客,更加認識淡水。」 展演現場座無虛席,許多淡江學生與淡水居民都以觀眾的身份參與這場展演。「確實透過這次的演出有更多機會,更深入地認識了淡水,也了解到了這是一個文化底蘊的比較濃的地方。」淡江學生王天和興奮地分享。他認為淡江學生與淡水地區密不可分,因此能藉由這一次的活動更了解學校附近的經歷,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與體驗。 談及淡江實驗劇團與生活節的未來規劃,團長蔡坤霖表示,希望未來能持續與淡水生活節合作,打造更多精彩的演出,更希望在增加學生劇團的曝光度以外,展示出淡水的人情趣味。「從劇團的角度來看,我非常期待能繼續(生活節)合作!」他期待道。
北科大創海上警戒系統 自動劃設安全範圍減意外
新知
第1801期
北科大創海上警戒系統 自動劃設安全範圍減意外
2024-11-28
【記者李香霆報導】看不見的離岸流,也會使安全海域內發生意外。為了解決傳統浮球警戒線無法因應海況移動的缺點,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的林昀竺、陳宣貽提出「SeaShield海上警戒系統」,重新設計海水浴場的安全警戒設施,並在今年獲得太陽光電創新應用產品設計競賽創新應用優勝獎第一名、內政部消防署第一屆鳳凰盃消防創新設計獎金獎,以及幸福科技創新創業競賽佳作等多項殊榮。 「現有浮球不會依據海況移動,圍起來的安全區應該是要可以放心遊玩的,但圍住的安全區卻不一定安全。」陳宣貽說道。傳統浮球的設計簡單、功能單一,在海水浴場中僅用來標示一定的安全範圍,但在此範圍內也可能出現離岸流,若海流將遊客捲走時,串連浮球的繩索不幸纏繞身體,也容易導致意外發生。 團隊因此設計出一款多功能並結合AI監測的海域警戒設備,當下方的渦輪搭載水流感測器偵測到浪潮變化異常,設備會自動位移,將民眾限縮在一定的安全範圍中。傳統上連結浮球的繩索則由綠色雷射光取代,以光線劃出安全範圍,讓救生員在夜晚光源不足下仍能即時救援,同時解決纏繞意外發生。 此產品自動位移的功能還能作為緊急狀況的救災利器。團隊將設備設計成游泳圈的外型,若民眾溺水且救生員無法在第一時間趕至現場搶救,便能透過APP操控單一警戒設備,讓其移動至民眾身旁,供其趴臥或扶持,林昀竺說明:「經過實測後確保產品作為暫時救生工具的話,浮力足夠支撐一個人在上面。」 現職國立政治大學游泳館的救生員葉一龍以自己在開放式海域執行業務的經驗表示,鑑於我國救生員人力不足,SeaShield可應用於輔助救災,不過他補充道:「就連我們救生員下去圍住安全區,都會有遊客想要穿過我們,要如何處理遊客不受規範,或是因好奇而破壞產品都需要解決。」他認為除了創新的設備外,還需要提升公眾的安全意識並確保其遵守規範。 有別於傳統浮球,「SeaShield海上警戒系統」的動能源自內建的太陽能板與潮汐發電設備,使用綠色能源降低對環境的危害。面對產品與傳統浮球間的成本落差,團隊希望未來在開發上能夠以規格相近的市面現有零件組裝設備,減少龐大開模支出。
農業廢棄物再利用 化身吸附劑淨化重金屬汙水
新知
第1800期
農業廢棄物再利用 化身吸附劑淨化重金屬汙水
2024-11-22
【記者李香霆報導】如何有效處理大量農業廢棄物,減少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已成為全球環境保護中的一大議題。大葉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沈善鎰與碩士生陳彥彬將台灣常見的農業廢棄物轉化為可再生性資源,製備成高效率的水質淨化材料,處理工業廢水中的重金屬污染,並以此拿下2024第十五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的銀牌佳績。 我國一年自農糧作物衍生的農業廢棄物多達數百萬公噸。儘管農業部已訂定《農業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仍有部分農民會直接在田地露天焚燒,不但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及懸浮微粒(PM2.5)導致空氣品質惡化,也會破壞土壤肥力,為經濟與氣候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對此,團隊發現台灣常見的農業廢棄物中富有有機養分,且具有移除重金屬與有機染料的能力,能有效淨化工業用廢水,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 傳統的水質淨化多是利用活性碳與石墨烯等高成本碳材料,將碳材作為污染物的吸附劑通常需要經過高溫處理,以改變材料的結構與性質,但高溫加熱下的產率也會下降,導致價格昂貴。而農業廢棄物不僅容易取得,在處理上也只需要簡單的物理與化學改質,就能夠有效吸附水中的重金屬與有色染料等污染物,從而達到良好的水質改善效果。談及低成本與低能耗的淨水方式,沈善鎰說道:「將農廢做成廢水中重金屬汙染物的吸附劑材料,不僅可以大幅減少處理農業廢棄物的成本,更充分達到再利用的目標,是循環經濟的體現。」 在材料的配方研究與製備上,沈善鎰與陳彥彬選取三種台灣大宗的經濟農糧廢棄物。團隊首先將其破碎,再細化成顆粒狀後製成吸附劑,增加其在水中與污染物的接觸面積,以提高淨化水質的功效。由於這些材料富含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在經由高強度鹼液化學清洗後,其中表面的羧基、氫氧基等官能基團可以跟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交換,進而達到去除效果。實驗結果顯示,化學改性後的農廢吸附劑對鉛與鎘等重金屬的移除率可以達到85%以上。 儘管此研究成果具有顯著的環保價值,但距離實際應用依然面臨諸多挑戰。鑑於農廢吸附劑尚未大規模商業化,所以未能規格化製作,對此陳彥彬表示:「雖然農廢變成淨化水質材料的過程相較簡單,但還不如石墨烯或活性碳來的穩定,需要經過一定的人工處理程序才能克服規格、粒徑大小一致的問題。 」加上此研究目前仍在實驗階段,因此還需提升吸附能力的穩定性。
全國艇球賽好手雲集 線上轉播盼增曝光度
體育
第1800期
全國艇球賽好手雲集 線上轉播盼增曝光度
2024-11-22
【記者張恩爾新北報導】113年全國輕艇水球(以下簡稱為艇球)錦標賽於11月16日及11月17日在新北市的微風運河盛大舉行,全國艇球錦標賽依據年齡分為公開組、高中組、國中組及國小組。艇球可以比做水上籃球或是足球,比賽方式為兩隊各有五個人在場上,需要透過輕艇和船槳移動以攻擊對方的球框,船槳同時也可以用來運球、抄截及封阻。比賽時間上下半場各十分鐘,得分高的隊伍獲勝。公開男子組最終由以台北市立大學為班底的SHARK運動空間隊以3:4敗給基隆高中隊,而公開女子組則由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隊擊敗琪琪隊奪得冠軍。 賽後來自SHARK運動空間隊,目前就讀於北市大的宋典陽表示,這陣子球隊正在換血階段,會歷經一段磨合期,因此相當考驗彼此間的默契與經驗,不過他也說到:「也可以藉此向大學長們學習他們的經驗,及球場上的應變能力,所以每一次的比賽都會有很大的收穫。」另外代表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隊在本屆賽會拿下公開女子組冠軍的李姮燕談到今天球隊的狀態,他表示對於整體隊伍的表現感到滿意,特別是在減少失誤及團隊合作的部分,「每個隊員都很明確知道自己的工作,替補上來的人也是馬上就進入狀態,我覺得這是一次很好的溝通協調的過程。」 不過由於艇球並非國際比賽的正式項目,奧運及亞運也未曾舉辦過艇球,大部分的艇球選手們並不會以這項運動當成自己的職業。來自國立體育大學,代表琪琪隊的陳琪說明,艇球不像是輕艇標桿或是競速一樣有成為職業選手的管道,因此艇球相較於其他輕艇運動是以興趣為導向的項目。談到未來的發展,陳琪表示,國內艇球教練的年齡層也偏低,所以不會有太多因教練退休而產生的缺額,因此通常不會以艇球教練為目標,取而代之的反而是進入校園擔任體育老師,陳琪也以自己和隊友為例子,「我們有好幾位隊友已經是學校的體育老師,我目前也在修教育學程,目前也是往老師這個目標邁進。」 中華民國輕艇協會副理事長楊明恩認為,若想增加艇球熱門程度,勢必得提升從事艇球的人口數,「像是這次的比賽就有許多國小及國中的隊伍參賽,能夠向下扎根是非常好的現象,他們未來長大之後也會帶領更多人認識到這項運動。」另外增加曝光度同樣是推廣冷門運動的方式之一,像是本屆全國艇球錦標賽教育部體育署就有安排轉播團隊在現場,進行比賽的直播,楊明恩表示,在YouTube和中華民國輕艇協會的Facebook轉播比賽,可以大幅度增加比賽和選手們的曝光度,藉此達成推廣艇球的目標。
盧胤丞設計智能吸水機 提供清潔浴室積水解方
新知
第1799期
盧胤丞設計智能吸水機 提供清潔浴室積水解方
2024-11-15
【記者何依庭報導】使用浴室後經常需要人力拖乾與刮除積水,避免潮濕的環境滋生黴菌與壁癌。佛光大學產品與媒體設計學系學生盧胤丞在經濟部指導、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2024家電創意加值競賽中,以解決浴室清潔人力需求而開發的壁式智能吸水機,榮獲全國大專生一般組金獎。 盧胤丞表示壁式智能吸水機是專門為吸除浴室積水所設計的一款產品,「為了減少使用浴室後還需要人工刮水的需求,所以開發出這款家電來幫助人們解決潮濕浴室的問題。」相較過往只能在地面作業的掃地機器人,這款智能吸水機能在浴室的地面、牆壁與天花板上都能行動。 壁式智能吸水機目前雖在概念設計階段,但已經製作出吸力測試模型。它以輪子帶動機身移動,加上兩面吸力條增強吸附力。目前全機採用IPX7防水規格(註)與無線充電,克服潮濕環境可能對機器帶來的損壞與危險。盧胤丞說明這款智能吸水機在機器安全範圍內運作約20分鐘後,即可處理72平方公尺內的積水。 註:IPX7指設備外殼30分鐘內浸泡在水下1公尺不會造成設備損壞的國際防護等級認證。 盧胤丞提到在缺工時代下,壁式智能吸水機適用於普通家庭、飯店浴室以及醫院廁所這些有浴室清潔人力需求的場所。它利用吸力感測器偵測,當新的吸附面出現時,就會自動轉換運行方向,以此在地面、牆面與天花板上移動,突破傳統設計,具有市場應用潛力。此外,吸水機有記錄路徑的功能,若遇到牆面上的障礙物時,會繞行其他路徑繼續作業。 台北市文山區萬芳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前清潔人員孔敏如表示清掃一間家庭浴室的時間約花費20分鐘,若這款產品上市,他會考慮價格與零件替換的便利性,並願意以約1000元的價格購買。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控工程研究所教授楊谷洋也對該項產品如何克服重力限制感興趣,「一台機器要爬上牆面甚至天花板是很不容易的事,而且在潮濕環境中還要考量防水與充電方式,能感受到這款產品的野心很大。」
複合媒材重塑山林遺址 蔡昱廷揭開水山聚落歷史
藝文
第1799期
複合媒材重塑山林遺址 蔡昱廷揭開水山聚落歷史
焦點
2024-11-15
【記者林沂葳台北報導】蟲鳴鳥叫環繞耳邊,伴隨著緩緩流動的音樂,彷彿身處於遺世的山林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生蔡昱廷舉辦個展《不眠山》,以台灣深山遺址為主軸,透過裝置、錄像、地圖等複合媒材,呈現山林背後蘊藏的歷史底蘊。展覽於8日起在關渡美術館展出。 蔡昱廷身為擁有七年豐富經驗的登山嚮導,十分熟悉台灣山林環境。某次縱走山脈時,他偶然發現日治時期煉製樟腦為業的水山聚落,發現因樟腦產業沒落,當地住戶逐漸移居,該地也漸漸在地圖上被淡忘。為重現消逝的水山聚落歷史,蔡昱廷在《離水山系列》的〈離水山—聲源〉中,取水山聚落的山獸遺骨作為介質傳遞聲波,製成類似喇叭的裝置。這件作品裝置包含六軌音軌,其中五軌音源使用營火、鳥鳴、河流等自然聲音,剩餘一軌則為現今台灣仍存在的製樟部落製作樟腦的聲響。「我去山神廟慰祭這些遺骨,希望帶著他們的靈魂完成作品。」蔡昱廷補充,這些聲音如同重新賦予山獸生命來講述這段歷史。 《不眠山系列》中的〈深山公路〉位於展場門外,蔡昱廷使用滾輪、木材、吊燈、纜線、馬達等媒材製成拱門形狀,並每隔十分鐘就使纜線捲動提燈,讓其緩慢上下移動,「如同一個守夜人提著燈,帶領觀眾進入深山世界。」他補充道。此外,為了傳達歷史產物遺留在山中,卻無人發現其存在的狀態,蔡昱廷將兩側的木頭組成電線桿,「木製電線桿是只存在於山林裡面的記憶,我提取出這個記憶並結合燈光裝置。」 進入展場後,是《不眠山系列》中的作品〈山林指南〉,蔡昱廷將他創作思考的脈絡以地圖形式繪出。他表示展覽的核心是中介地帶,舉例像是登山時低氧環境跟高強度身體運動導致身體與意識的解離狀態,「中介地帶同時也是一種失蹤的存在狀態。」,例如水山聚落在一般人難以到達的位置,並以此概念出發,思考延伸到日治時期的樟腦業及樹靈塔。 關於樹靈塔的設立,是日本政府倡導愛護森林的植樹活動所建,但到了國民政府時期,歷史真相卻變成日本建造樹靈塔來慰祭被惹怒的樹靈。由政權轉移而產生的歷史重塑,蔡昱廷以充滿神秘色彩的日本能劇為基礎創作影像作品〈不眠山〉,以水山聚落為開頭,穿插日治時期伐木工人的身影,重疊過去與現在的畫面,並邀請日本能劇表演者口述樹靈塔的靈異故事,讓作品充滿詭譎氛圍。此外,蔡昱廷也使用AI創作報紙〈Lost Shades〉,製造登山者失蹤的假象,他說:「沒有東西能證明樹靈塔的靈異故事,於是我創造了一個證據。」蔡昱廷認為,真實與虛構是一體兩面,「主要還是取決於人們怎麼相信它的存在。」他補充道。觀眾磨(化名)說:「觀看展覽時就像親身站在失蹤的座標上,在歷史與記憶之間游移。」 蔡昱廷說:「我希望創造的是一種感官式的幻境。」除了單純享受展覽的氛圍,還可以深究創作背後的歷史故事,給觀眾進入作品的不同途徑,建立多層次的體驗。觀眾宋東諺也認為,即使山林中流傳著各種奇異的故事,卻仍吸引無數探險者,「也許這正是山林無法抗拒的魅力。」
流動筆觸勾勒內在情感 《心道漫談》求自我療癒
藝文
第1799期
流動筆觸勾勒內在情感 《心道漫談》求自我療癒
2024-11-15
【記者蔣若暄高雄採訪報導】蜿蜒流動的筆觸,勾勒出內心療癒與心靈的流轉,反思情感、經驗與生命的連結。就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的陳泳龍與林昀葶,於8日起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至高館舉辦《心道漫談 雙個展》。陳泳龍藉藝術傾聽內心的聲音,以及林昀葶以水的特質反思自我課題,引領觀眾展開一段探索心靈深處的旅程。 談及兩人個展的主題,陳泳龍分享《療心日記》靈感源於心理諮商中的「感恩日記」,以藝術創作代替日記書寫,探索過去創傷造成的影響。而林昀葶的《漫漫心流》則將水的流動與心理學中的「心流」概念結合,透過繪畫展現思想隨著時間推移不斷變化,「『漫』的意思就是水太滿向外流,『漫漫』二字疊加,畫面就會從一個定位點拓展到無邊無際。」展名中的「道」則概括兩人個展要旨,既傳達陳泳龍療癒內在的方法之道,也道出林昀葶藉「水」來感悟道法自然。 本次個展不同於過往具象的畫法,陳泳龍為了呈現出自己解構世界的過程,嘗試在抽象創作的同時,讓觀眾能夠辨識繪畫中的主體。在作品〈#該對自己誠實了〉中,他使用波動線條取代直線,象徵內心的焦慮或自我責備,並放慢繪畫速度,感受創作過程中的情緒反饋。在作品〈#與惡的距離〉中,陳泳龍想像將內心剝開、剖析自我的過程,利用大小不一、塗上各式顏色的保麗龍球,象徵潛在情緒在吸收負能量後逐漸膨脹的現象,並用背負著大顆保麗龍球的紅色小人模型,表達負面情緒最終成為壓垮人們的沉重包袱的狀況。 「教畫十餘年都是一樣的模式,我需要一點變化、一點衝擊。」林昀葶也分享自己的心境轉變,開始將重心從表象的呈現轉移到創作背後的理念,透過作品〈湧現〉中連綿的山巒和水波,傳達儘管內心掙扎,卻因為思緒的激盪而有無限創造力的狀態。在作品〈漫〉中,他將油彩稀釋劑、調和油與顏料混和,挪動畫布並使用吹風機增加油彩的移動,讓表面的顏料乾掉後產生如水漬般的肌理,象徵緩慢推移、流動的生命,也表示在人生挫敗中學習到的經驗,為歲月留下不可抹滅的痕跡。 觀眾陳桂美說:「現代人常常感到焦躁和焦慮,而這樣的作品帶來一種內在的安定感。」她從林昀葶的作品中找到內心的平和,並感受到創作中豐富的情感投入。觀眾劉姵君分享從作品體會到「水」的強大生命力,「那水流就像我們思考時內心的思緒。」此外,他也從作品〈#該對自己誠實了〉中的彎曲線條,感受到陳泳龍思緒的變化,以及藝術家隱藏在心中、不被外人輕易窺探的幽微情感。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