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社論】運動員的「振奮」該被限制嗎? 以黑豹旗冠軍戰全壘打看棒球場「潛規則」
2024-11-21
生活
夜拆天橋引眾怒 北市府主張改善交通安全
焦點
2024-11-21
影音
反對《憲訴法》修正案 百位律師上街抗議
2024-11-21
影音
青年探索文化根源 藝術節續寫新埔故事
2024-11-20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5
校園
服務中心搬遷惹議 中興住宿生控權益受損
2024-11-15
國際
美大學推校園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99期
複合媒材重塑山林遺址 蔡昱廷揭開水山聚落歷史
焦點
2024-11-15
【記者林沂葳台北報導】蟲鳴鳥叫環繞耳邊,伴隨著緩緩流動的音樂,彷彿身處於遺世的山林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生蔡昱廷舉辦個展《不眠山》,以台灣深山遺址為主軸,透過裝置、錄像、地圖等複合媒材,呈現山林背後蘊藏的歷史底蘊。展覽於8日起在關渡美術館展出。 蔡昱廷身為擁有七年豐富經驗的登山嚮導,十分熟悉台灣山林環境。某次縱走山脈時,他偶然發現日治時期煉製樟腦為業的水山聚落,發現因樟腦產業沒落,當地住戶逐漸移居,該地也漸漸在地圖上被淡忘。為重現消逝的水山聚落歷史,蔡昱廷在《離水山系列》的〈離水山—聲源〉中,取水山聚落的山獸遺骨作為介質傳遞聲波,製成類似喇叭的裝置。這件作品裝置包含六軌音軌,其中五軌音源使用營火、鳥鳴、河流等自然聲音,剩餘一軌則為現今台灣仍存在的製樟部落製作樟腦的聲響。「我去山神廟慰祭這些遺骨,希望帶著他們的靈魂完成作品。」蔡昱廷補充,這些聲音如同重新賦予山獸生命來講述這段歷史。 《不眠山系列》中的〈深山公路〉位於展場門外,蔡昱廷使用滾輪、木材、吊燈、纜線、馬達等媒材製成拱門形狀,並每隔十分鐘就使纜線捲動提燈,讓其緩慢上下移動,「如同一個守夜人提著燈,帶領觀眾進入深山世界。」他補充道。此外,為了傳達歷史產物遺留在山中,卻無人發現其存在的狀態,蔡昱廷將兩側的木頭組成電線桿,「木製電線桿是只存在於山林裡面的記憶,我提取出這個記憶並結合燈光裝置。」 進入展場後,是《不眠山系列》中的作品〈山林指南〉,蔡昱廷將他創作思考的脈絡以地圖形式繪出。他表示展覽的核心是中介地帶,舉例像是登山時低氧環境跟高強度身體運動導致身體與意識的解離狀態,「中介地帶同時也是一種失蹤的存在狀態。」,例如水山聚落在一般人難以到達的位置,並以此概念出發,思考延伸到日治時期的樟腦業及樹靈塔。 關於樹靈塔的設立,是日本政府倡導愛護森林的植樹活動所建,但到了國民政府時期,歷史真相卻變成日本建造樹靈塔來慰祭被惹怒的樹靈。由政權轉移而產生的歷史重塑,蔡昱廷以充滿神秘色彩的日本能劇為基礎創作影像作品〈不眠山〉,以水山聚落為開頭,穿插日治時期伐木工人的身影,重疊過去與現在的畫面,並邀請日本能劇表演者口述樹靈塔的靈異故事,讓作品充滿詭譎氛圍。此外,蔡昱廷也使用AI創作報紙〈Lost Shades〉,製造登山者失蹤的假象,他說:「沒有東西能證明樹靈塔的靈異故事,於是我創造了一個證據。」蔡昱廷認為,真實與虛構是一體兩面,「主要還是取決於人們怎麼相信它的存在。」他補充道。觀眾磨(化名)說:「觀看展覽時就像親身站在失蹤的座標上,在歷史與記憶之間游移。」 蔡昱廷說:「我希望創造的是一種感官式的幻境。」除了單純享受展覽的氛圍,還可以深究創作背後的歷史故事,給觀眾進入作品的不同途徑,建立多層次的體驗。觀眾宋東諺也認為,即使山林中流傳著各種奇異的故事,卻仍吸引無數探險者,「也許這正是山林無法抗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