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有我,動物才能真正療癒你──你不知道的動物輔助治療師
專題
第1680期
有我,動物才能真正療癒你──你不知道的動物輔助治療師
焦點
2018-06-13
【專題記者阮怡婷、謝宜臻、薛惟中、劉蘭辰綜合報導】近來動物影片於網路發燒,不少民眾藉由觀看影片紓壓,達到放鬆、愉悅的效果。但你知道嗎?其實動物確實可以「療癒」人的身心,若醫療過程中透過專業人員設計,讓動物參與其中,並達到治療目的,即可稱為動物輔助治療。 那麼動輔治療如何有別於民眾自家養寵物,而被視為輔助性治療的一類呢?在治療過程中,動輔師便是扮演最重要的專業化角色。 犬隻可愛的外表,常被認為能夠療癒人心。事實上,犬隻也是常運用於動物輔助治療中的動物種類。圖為治療犬Lady。 圖/Lady飼主李奕璇提供<b>你從不知道 動物能做的不只是朋友「那時只要待在班上,就很想吐。」怡巧(化名)是位高中時患有輕度憂鬱的女孩,幾乎每天都待在輔導室,然而相較於與輔導老師晤談,怡巧更喜歡靜靜撫摸輔導室飼養的兔子。「牠不會說話,絕對不會傷害我,很療癒。」兔子可愛、安靜的特性陪怡巧度過低潮,怡巧在路過輔導室時也經常會探望兔子。怡巧的狀況並非特例,事實上,近年來動物參與人的治療過程屢見不鮮,台灣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以下簡稱為台灣動輔協會)常務理事、資深高階動輔師李美儀即表示,因應長照2.0預防及延緩失能、失智的目標,社會對動物輔助治療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其重要性也備受關注。另外,元培醫事科技大學也在今年開辦的「寵物保健學士學位學程」中規劃「寵物輔助治療」課程模組,為學生銜接動物輔助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教授葉明理,在台推廣動輔治療已近20年,其與該校講師陳美麗的研究提到,動物輔助治療泛指將動物納入健康照護或教育情境中,以達醫療、復健、情緒緩解等成效。文中也指出國內動輔治療多採用治療犬、馬匹等,並特別強調,有品質、具療效的動物輔助治療應同時具備動物(例如治療犬)、動物輔助治療員(動物飼主,下稱動輔員)以及動物輔助治療師(治療人員,下稱動輔師)的三方合作。「現場一定會有一個動輔師,一個治療犬跟一個動輔員。」李美儀以台灣動輔協會為例,身為目前亞洲唯一成立動輔師制度的協會,台灣動輔協會以犬隻做為治療動物的媒介,並強調治療犬(註)、動輔員與動輔師所組成的金三角合作模式。其中動輔員負責領犬、下指令,掌控治療犬的狀況,沒有行業及背景的要求。動輔師則必須具有心輔、醫護、教育、社工等助人專業背景,負責設計治療犬與服務對象間的互動過程。同樣以犬隻作為輔助治療媒介的「與狗相癒─療癒犬心理工作室」由數名具有心理科系背景的動物輔助治療療癒師組成,他們帶著自己飼養的療癒犬,進行心理治療的服務。工作室療癒師陳姵君說明,與台灣動輔協會採金三角合作模式不同,工作室將動輔師和動輔員的工作結合為「療癒師」,「你沒辦法很明顯地看到心理的狀況,因為它很隱諱、很細微,是一閃就過的。」他表示,由於服務內容是解決心理上的問題,如果由動輔師要透過動輔員和犬隻合作的話太過間接,「會錯過很多當下的互動跟變化。」與療癒犬相似,位於花蓮縣壽豐鄉的黎明向陽園,去年開始「療癒雞」計畫,也是由動輔師規劃課程、動輔員照顧雞隻,黎明向陽園動物輔療組督導廖守恩表示,計畫讓失智症年長者或特殊教育學生等不同類型的服務對象,透過摟抱、餵食療癒雞,或是蛋殼拼貼、羽毛拓印、療癒雞踩腳印等活動,獲得動物輔助治療的效果。 長者猶如含飴弄孫般摟抱溫馴的療癒雞,藉此得到陪伴的療癒效果,進而讓精神更為飽滿。 圖/黎明向陽園動物輔療組提供相較於犬類治療與療癒雞計畫,馬匹輔助治療同樣具有類似金三角的合作模式,以領馬員、陪走員、治療師以及馬匹組成,但在制度面上另成一個體系。其中治療師可能替換為治療性騎乘教練,台灣馬術治療中心體適能老師呂雨珊說明:「馬術治療師需要具有醫療背景,例如物理治療師或職能、語言治療師等,治療性騎乘教練則不。」馬術物理治療師就會以治療肢體障礙的個案為主,而治療性騎乘教練則僅能接觸輕度肢障、學習障礙或自閉症患者等等,兩者都是類似動輔師的角色。比較諸多動物輔助治療方法,葉明理認為治療犬是最容易讓患者親近,所以在台灣也最為人所熟知,不過他表示動物只是媒材,重點是動輔師如何運用並設計操作流程,讓動物與患者產生互動,「他了解的動物種類越多,越能依照不同特性做活動設計。」[embe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tWeWUes8JA&amp;feature=youtu.be[/embed]療程中有動物加入,的確療癒人心,許多動輔治療相關研究報告也指出,動物不似人類會評判患者行為,所以更容易讓患者敞開心胸接近,然而動輔治療目的遠超出療癒人心,將因個案狀況差異而有各自的療程目標。(註:坊間不同動輔治療機構對於參與動輔治療的動物稱呼並不相同,例如台灣動輔協會稱為「治療犬」,療癒犬心理工作室稱為「療癒犬」。)<b>理解動物還須懂人 動輔師居中掌局廣義的動輔師,透過與飼主合作了解動物特性後,再評估個案需求,設計出適當的動輔治療活動,可說扮演了個案與動物間的橋樑。然而因用於動輔治療中的動物愈趨多元,動輔師在不同的動輔治療中可能有不同名稱,例如馬匹輔助治療領域中,動輔師的角色便意指馬術治療師和治療性騎乘教練。葉明理分析,當年從美國引入動輔治療時,因台灣家庭不像美國家中多飼養寵物,缺乏自幼接觸動物的經驗,使得台人較不清楚如何與動物相處,所以更需要動輔師介入治療過程,設計兩者間的互動。從了解個案狀況開始,進而訂定療程目標,再藉此設計活動,以協調個案與動物間的關係,動輔師的工作讓動物在輔助治療中,不再為鼓勵個案而存在的寵物,而是能主動提供個案刺激,達成治療效果的角色。除了主導療程方向,李美儀表示,動輔師更須專責個案與治療犬間的互動,才能使動輔員心無旁騖地掌握治療犬的狀況,充分發揮其能力。此外,金三角中的動輔員在療程前置準備即和動輔師密切溝通,以便提供治療犬能執行的動作給動輔師參考設計活動。 動輔師與動輔員溝通後,設計出能達成療程目標的活動,並引導個案與動物互動。 圖/台灣動輔協會提供而在馬匹輔助治療中類似動輔員的角色即是領馬員,領馬員負責掌控馬匹的行動,治療師或治療性騎乘教練才能專心在個案與馬匹間的互動。另外,馬術治療師詹淑雅表示,因為馬匹輔助治療過程中危險性仍高,典型的治療現場通常得具備兩名陪走員,陪走員便以看顧馬背上的患者為大任,「但因為人手不足,有時治療師或教練就得身兼陪走員的角色。」詹淑雅致力於腦麻個案的馬匹輔助治療,患有重度腦麻的姜炫佑為他的病患之一。他說:「炫佑從原本趴在馬背上的狀態,到現在可以自己騎馬,這中間就是從治療階段進步到運動階段。」姜炫佑的父親姜志彬也表示,從小學五年級到目前高中三年級,這八年間的訓練很明顯能看到治療過程為姜炫佑帶來很大的自信心與成就感。 馬匹輔助治療中類似動輔員的角色即是領馬員,領馬員負責掌控馬匹行動,治療師或治療性騎乘教練才能專心在個案與馬匹間的互動。 圖/謝宜臻攝葉明理憶起過去一位終日呆望輪椅桌板的失智長者,「我們後來發現其實他對桌板上會動的東西仍有反應,所以只要讓他能意識到此刺激就好。」於是動輔師帶著長輩用手推碰桌板上的飼料,直至對側時,治療犬的頭就會不斷出現在桌板上,吸引長者注意。多次練習後長者開始主動推動飼料,展現他能與外界開始互動。李美儀也表示動輔師的專業背景非常重要,他說:「除非有(動輔師的)專業評估和介入,不然很難進入個案的世界。」<b>動輔治療工作專業度高 民間機構推認證目前在台灣若想成為犬類動輔師,除了必須具備助人專業背景,還得通過台灣動輔協會60小時的專業培訓與實習,才能成為初級動輔師。「成為動輔師須了解服務機構、個案以及動輔員的合作方式,和擔任動輔員的時候只特別注意自己的狗如何表現很不同。」本為動輔員的高級動輔師何佳芸在通過動輔師認證後,對不同身分的工作感受特別深刻。他認為成為動輔師之後,需要更多的努力以達成工作目標。李美儀指出,動輔師是必須了解動物,又得懂人的一個工作。他解釋:「了解狗的禁忌很重要,因為這關係到個案與狗的安全。」陳姵君也表示,療癒犬心理工作室除了療癒師的心理專業督導之外,也會與動物行為訓練師密集合作,確保療癒師自行飼養、訓練的犬隻,在不同時期、不同狀態下的穩定性。同樣地,馬術治療師與治療性騎乘教練也必須熟悉馬匹狀況,清楚患者病症以及行為特質,具備以上能力後,兩者才可以設計騎乘治療課程。呂雨珊表示,目前馬術治療中心的教練認證必須委託國際馬匹輔助教育與治療協會(HETI)辦理,治療師的認證執照則是取自美國馬術治療協會(AHA)。教練證照分為初級與高級,呂雨珊說:「初級教練要會設計課程,以幫助孩子為主,會有實作課程。」而高級教練則著重於訓馬,目前全台尚未有人取得高級教練執照。馬匹輔助治療認證有歐美兩大派系,呂雨珊解釋,以美國為例,治療師會根據不同背景取得相應的證照,例如物理、心理、語言、職能治療等,「馬匹輔助治療可應用的範圍其實很多元。」目前馬術治療中心的兩大接案族群為腦性麻痺以及自閉症患者,且以孩童居多,他補充:「也有小孩從兩歲開始,到大學畢業甚至是出社會後都在中心上課。」 目前馬術治療中心的兩大接案族群為腦性麻痺以及自閉症患者,且以孩童居多。 圖/謝宜臻攝療癒雞計畫則因為剛起步,目前以志工及社福人員作為動輔師的主要來源,廖守恩說明,志工會進行初、中、進階的訓練,而社福人員則因本身具服務專業,分成初階及進階兩個階段,以活動的設計及帶領為主要學習內容。動輔師培訓進到中階後,即可開始進行教案試寫,進入進階則可以獨立設計並帶領進行療癒雞活動,廖守恩表示,黎明向陽園期許未來療癒雞動輔師專業認證機制更完整後,能讓更多受培訓的志工及社福人員帶著專業到其服務單位或更多據點,使不同服務對象因療癒雞而受惠。<b>缺乏整合及官方認可  動輔職群尚難成正職綜觀台灣的動物輔助治療相關職類,諸如動輔員、治療犬等,儘管民間協會培育了動輔師,但目前皆尚未得到官方認可也沒有統一的認證制度,認證方式也各自為政。此外,相同類別的團體間也不一定能攜手合作,且大眾對於動物輔助治療相關職類較為陌生,導致相關職業仍難以成為正式行業。葉明理認為只有透過認證制度,才能界定入行資格,並在具備證照保護的工作下,安心地發展更深厚的知識與技術,進而完善動輔師訓練體制,培養更多市場需求。「只要動輔師還不能成為一個行業、正職的時候,大家就必須要先顧慮到自己的本業。」李美儀說明,台灣動輔協會內的動輔師皆為兼職,容易受限於本職上班時間,影響投入動物輔助治療的心力。此外李美儀表示,考量培訓品質,台灣動輔協會一年僅培訓約18位動輔師,其中有八成左右的會續留在協會服務,截至今年初,協會大約有80位動輔師。然而,去年台灣動輔協會總共服務了將近一萬四千人次,「服務量真的越來越大。」李美儀說明,協會足跡遍及醫療、教育機構,目前更開放私人機構與民眾自行提出服務申請。面對日漸成長的動物輔助治療需求,協會內的動輔師人力頗為吃緊。動輔治療的人才供給規模其實也與治療費機制息息相關,「其實錢很重要,如果沒有錢或收入不穩就無法培養人才。」葉明理表示,要達到動輔師職業專業化目標,純公益性質的營運模式無法長久維持,唯有建立合理收費制度、賦予動輔工作價值,才能降低人員流動率,充實人才庫。李美儀也說明動物輔助治療具專業性,並非純娛樂活動,且培訓過程十分嚴謹,目前台灣動輔協會已推動使用者付費概念,向服務對象收取費用。而療癒犬心理工作室目前的療癒師則皆為正職,視與服務個案或機構的個別狀況,進行收費的心理治療服務。此外,葉明理指出,若具備實際醫療性質更能提升動輔師工作機會,他在民國89至94年間向中華民國科技部(時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申請五年計畫以記錄不同個案的治療方式和效果,才能讓部分醫院機構接受這樣的新嘗試,且讓更多人看見動輔治療的發展可能性。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調查估計,民國106年度全國家犬、家貓總數量已超過250萬隻,因應而生的寵物相關服務供需增加,因此元培科大才於寵物保健學士學位學程中規劃培訓動輔師的相關課程,學程主任鄒國鳳說明,包括動物溝通、動物行為學、動物訓練、動物輔助治療、動物心理學等,能協助學生為將來投身動輔治療工作打下基礎。除了元培科大,北護大也早在民國91年便開設動輔治療相關課程,「我們的課程主要幫助動輔師認識動物特質、了解如何使用甚至設計教案。」葉明理表示,因身兼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教授,所以同時在該系與護理系開課,課程多受學生歡迎,但目前動輔師工作環境仍處半專業狀態,所以畢業後願意全職投入者並不多。除了動輔師之外,其他動物輔助治療相關職類也都遇到一樣的困境。另一方面,有鑑於醫療行為在台灣的法規管理較為嚴格,動物輔助治療是否能被視為一種醫療行為,也仍是未知數。在此情形下,鄒國鳳強調,動物輔助治療這個職類必須在相關組織團體取得共識的情況下,積極推動立法,才能發展地更加成熟,「如何提出一套能夠維護專業價值、促進公眾福祉並與現況接軌的專業人員法案,是我們該思考的方向。」療癒師陳姵君也提到,目前台灣除了動物輔助治療外,還有如園藝治療、藝術治療等輔助治療領域,多自行創立學會或協會來進行培訓及認證,因此他建議政府在完善多元輔助治療的配套措施上可以有更多的思考及支持。 動物輔助治療可應用的範圍廣泛,除心理層面外亦可運用於生理層面,例如幫助個案練習肢體復健。 圖/台灣動輔協會提供
撫慰人心 港大治療犬駐圖書館
國際
第1669期
撫慰人心 港大治療犬駐圖書館
2017-12-13
【記者謝佩旻綜合報導】脖子上掛著教職員證,身穿湖水綠制服的英國古代牧羊犬Jasper吸引學生圍觀。香港大學呂志和法律圖書館於11日起,推出「駐館治療犬試驗計畫」,希望協助港大學生紓緩壓力。 今年九歲的Jasper曾在幼年時被棄養,個性溫和的牠,經訓練後成為治療犬。圖/港大呂志和法律圖書館提供今年九歲的Jasper曾經是被安置在救狗之家(Hong Kong Dog Rescue)的流浪狗,八年前由港大建築學院院務主任陳雁楓領養。Jasper雖然體型巨大,但性格十分溫順,近期受訓成為領有證照的治療犬。試驗計畫的兩周內,圖書館分別在周一、三、五,為Jasper安排三個時段與學生見面,每次限四人參與。由陳雁楓帶領學生,以玩拉繩等團體遊戲與Jasper互動。 英國古代牧羊犬Jasper是全香港第一隻進駐大學圖書館的治療犬,還領有港大教職員證。圖/港大呂志和法律圖書館提供呂志和法律圖書館館長謝玲櫻表示,校方曾在今年五月舉辦治療犬講座,引起廣大迴響,因此萌生引進「駐校治療犬」的想法。計畫公布後反應熱烈,原定限額36名,卻在開放報名後吸引逾160人。港大學生克里斯汀.劉(Kristin Luo)十分認同此計畫,認為只要摸一摸Jasper,便能瞬間釋放累積已久的壓力。而學生李逸諾提到,最近期末考將至,雖然有意願卻沒有時間參與。「如果不用預約,可能只需要短短幾分鐘,就可以放鬆了」。治療犬需具備喜歡親近人、適應環境能力強及高穩定性等特質。研究顯示,動物能讓人體產生安多芬(Endorphin)、多巴胺(Dopamine)等賀爾蒙,帶來愉快、興奮及情緒舒暢的感受。治療犬在國外盛行已久,如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LSU)、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等,都為課業壓力大或是較內向的學生提供傾訴的對象。此外,也有研究顯示,動物輔助治療能有效緩解病童在住院期間的焦慮,還可以改善病患家屬及護理師的情緒,針對不同個案量身打造治療方式。 「駐館治療犬試驗計劃」讓學生以三至四人的分組形式與Jasper互動。圖/港大呂志和法律圖書館提供然而,要成為治療犬並不容易。香港動物輔助治療學會(Hong Kong Institute of Animal Assisted Intervention)會長李艾迪(Eddie Lee)表示, 有興趣的飼主需讓寵物接受一連串的面試、訓練及實習,經過一年的在職培訓和持續評估,才能註冊成為合格治療犬。提到有些人會害怕親近動物,李艾迪則回應,「治療犬團隊會尊重他們,也希望能藉由實際接觸治療犬,讓他們認識並學習擁抱不同物種」。Jasper是香港第一隻進駐大學圖書館的治療犬,謝玲櫻說,若計畫反應良好,未來會持續進行,也期望能將動物輔助治療推廣至香港其他地區。 在8日的記者會上,乖巧的Jasper不畏鏡頭,是眾人的目光焦點。圖/港大呂志和法律圖書館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