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攜手居民參與建築設計  〈泉源小徑〉串連社區生活節點
藝文
第1781期
攜手居民參與建築設計  〈泉源小徑〉串連社區生活節點
2023-09-28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山林蓊鬱、流水潺潺,潔白的廊道劃過斑斕繁雜的建築,在梯田中建起一道明亮的線條。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團隊於17日,在松山文創園區的2023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成果展,發表其建築設計計畫《洄到泉源(一):農村地景空間再造與藝術創生行動》(以下簡稱《洄到泉源》)。在計畫中,團隊重整社區空間,將自身的設計理念融合居民的想法,共同在社區幹道上搭起作品〈泉源小徑〉。 泉源小徑串連公車站、居民住宅、活動中心,建造於馬路旁的梯田與民宅之間,行人行經轉頭即可看見。 圖/張雅媜攝《洄到泉源》以「參與式設計」為核心理念,作品融入農村常見的棚架元素,以木材製成欄架造型。團隊從最初的討論設計,到建造與粉刷建築,皆邀請居民一同參與。團隊隊長王凱強說:「讓居民一起參與,除了能更明確的瞭解他們的需求,居民也會對成果更有認同感。」 小徑隨原先地景、建築改變設計,側面以大、小比例不同的方框排列,製造出活潑的變化。 圖/張雅媜攝計畫的主要建築作品〈泉源小徑〉,主體由大小不同的方框構成,垂直交錯的支架發想自傳統建築木構,建構出如同隧道般的空間。王凱強說明,團隊會根據當地住宅的窗框、陽台或門架形狀,來改變〈泉源小徑〉的木框比例。而團隊也在植栽及住戶門前,減少木條的分布密度,讓住戶走出家門,便能一覽山村景致。王凱強認為,建築作品應該像是自然生長於這片土地,以彰顯村落曾經的輝煌,「我們當然也可以在這裡蓋一棟101,但那就不屬於這裡,是殖民、侵入的。」 住家門前以窗戶的概念設計較大的白框,居民從中望去能直接看到山頭上的中國文化大學。 圖/張雅媜攝談及選擇以白色作為建築設計主調,王凱強表示,純淨的白色可以和紅磚、水泥、鐵皮等雜亂的背景,形成對比,「白色沒有強烈的情緒,能平靜的配合、襯托出田園本身的美。」他們也以長型木條,打造出不同比例、排列的白色方框,期盼能跳脫既定框架,增添「人」的氣息。除了美感設計,團隊也參考居民的意見,加入建築的功能性考量。水平橫條的設計,讓居民能晾曬衣物,邊界加寬的平台則供居民乘坐,讓〈泉源小徑〉成為居民停留、凝聚的空間。他們也考量行人的身高比例來設計廊道尺度,而頂端設計的空氣夾層,使整體視覺保持穩定而輕盈。王凱強強調,建築還是要以人為本,了解人對空間的感受,才能建造出宜人的空間。 建築設計團隊隊長王凱強乘坐於側邊平台,說明小徑各處的功能性設計。 圖/張雅媜攝〈泉源小徑〉的廊道連接公車亭、浣衣池、頂湖活動中心等地方,串連起泉源里許多重要的生活節點,整合社區的公共空間。王凱強說:「這些節點都有屬於他的歷史記憶,公車亭旁的舊建築曾是蔣公的警衛室,而浣衣池是舊時居民洗衣之處,它們都還完整地保存在這裡。」構築泉源小徑就像是建立起一個故事線,讓行人走入小徑,可以依序閱讀各節點的歷史故事,也讓散落在各個角落的居民,重新凝聚在同一個空間裡。小徑不但連結泉源里的公共空間,也聯繫起建築設計團隊與當地居民的情誼。作品於5日正式完工後,吸引居民駐足攝影。泉源里居民張小姐(化名)提出建議:「如果上面有做綠化,應該會更漂亮。」計畫指導老師、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教授劉惠芳則認為,〈泉源小徑〉外表看似平實,但已成為泉源里的新地標,「實體的構件只是一個媒介,其中有更深層的社會意義。」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