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影像輔樂音 溫晉豪包裝死亡感知
藝文
第1742期
影像輔樂音 溫晉豪包裝死亡感知
焦點
2020-12-30
【記者蕭淳云綜合報導】數字從43,251倒數至0,螢幕上快速流動的血紅圖像映照在舞台區的觀眾與樂手身上。英國倫敦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UAL)切爾西藝術學院研究所學生溫晉豪創作影像音樂作品《43251》,呈現人類與死亡相互注視的衝突感,於民國109年12月20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樂團展演,將持續展至明年2月。 藝術家溫晉豪堆疊10萬多個圖層,並以電影運鏡方式讓靜態影像轉換成動畫。 圖/溫晉豪提供三面螢幕以半弧形並排陳列,伴隨緊湊、流動的旋律,幾何影像變幻成千萬型態,底下的字幕則冷靜地敘述瀕死經驗,塑造轟炸五觀的感受。溫晉豪結合文字、音樂與動畫,試圖和觀者討論「死亡」感受,並回頭檢視媒體在娛樂導向下,包裝死亡訊息的矛盾。作品的發想源自疫情爆發時,溫晉豪在英國的體悟,「那時串流媒體播報各國的染疫與死亡人數,但搭配citypop音樂襯底,我竟不由自主地跟著旋律搖擺。」他認為,觀看死亡資訊時情緒是緊繃的,但音樂卻讓身體產生不同反應,故希望也以音樂和動畫的娛樂性包裝死亡。 藝術家溫晉豪在英國求學時期接觸電吉他,偶爾會到當地酒吧發表自創作品,此次也與樂手共同演奏自編曲。 圖/溫晉豪提供作品名稱「43251」代表西元2019年台北市總死亡人數,溫晉豪以每人的死亡間隔時間12分18秒作為編曲長度,試圖提醒觀眾,當我們看似平凡無奇地欣賞完一首樂曲時,有一人正在經歷死亡。動畫中死亡人數隨著旋律跳動,反覆暗示死亡的無可避免與無常。「沒有邊緣和界線,沒有秩序和規律,沒有草原和墓碑。」為了增加無歌詞音樂的記憶點,溫晉豪在影像中加入文字,呈現人體在死亡各階段的變化,從感知降低、呼吸紊亂到心跳終止,讓觀眾目視一個生命走向衰亡。溫晉豪的友人劉昕宜談起影像內容,他說:「有點像(溫晉豪)把過去的繪畫作品切片放置在剪輯軌道上,觀看時似乎在看一幅幅畫作。」 藝術家溫晉豪安排樂團至《43251》展演現場,試圖拋出問題給樂手們:「當生命在你眼前逝去時,你要怎麼演奏?」 圖/溫晉豪提供樂手阿廣(化名)說:「我想過死後會是什麼樣子,但從未思考死亡的過程,這首曲子是契機。」溫晉豪笑著談到作品的神奇力量,「有觀眾告訴我,他們不敢聽第二次,怕會再次陷入(死亡)。」音樂作品分為六個階段,逐步堆疊人類經歷死亡的生理與心理變化。以單音彈奏C調拉開序幕,前奏緊湊的連音迴響,營造時間流逝的感受。蟲鳴鳥叫、車水馬龍、時鐘滴答聲,模擬生命彌留於死亡邊界,仍能感知外界變化的狀態。此外,他將藍調音階融入副歌,循環同一旋律,相較前奏更加豐富厚實,再於曲末加入疫情、死亡等新聞的播報聲。 藝術家溫晉豪在影像中使用大量紅色,營造血肉、生理的視覺效果。 圖/溫晉豪提供現場演奏時,樂手面對螢幕,接收影像的「死亡」訊息,再以音樂即興反饋給現場觀眾,溫晉豪也是其中一位演奏者,他坦言:「我也不知道怎麼解讀死亡,但這個過程成為我解讀死亡的方式,就像一場音樂會。」作品亦打破既定的展演形式,溫晉豪將觀眾席設置於舞台上,營造觀眾也被影像觀看的錯覺,他說:「你以為你在看影片,但其實死亡在凝視你。」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