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一座遠方》揉合多元技法 再現火山脈動樣貌
藝文
第1800期
《一座遠方》揉合多元技法 再現火山脈動樣貌
2024-11-22
【記者林偌甯台北報導】漂流在海面上的火山碎屑,以藝術形式再現地球的脈動。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的沈庭華舉辦個展《一座遠方》,自16日起在台北市一嶼ISland展出。他以日本海底火山福德岡之場爆發事件為創作靈感,結合製陶、玻璃吹製與錄像等手法,將浮石作為重現與探索自然事件的媒介。 在作品〈新島再製〉中,沈庭華原想用衛星地圖觀看因火山觸發而生的新島面貌,但因為衛星雲圖中沒有新島誕生、移動的記錄,故他以在北海岸撿拾的浮石嘗試做出他對島嶼誕生過程的想像。此外,沈庭華發現火山岩的成份近似製陶常用的釉藥,因此他便將撿來的浮石磨製成大小不一的顆粒,堆疊在磁磚上後進行燒製,呈現他對海浪搖擺方向的想像。同時沈庭華將磁磚排列成類似衛星雲圖座標的網格,呈現火山熔岩冷卻後的樣貌。「想像它可能在這個構成上是一個自然擺動的狀態,每一片燒的時候我都會想像也許浪是這樣拍打。」他補充道。 由於浮石含有大量組成玻璃的二氧化矽成分,因此藝術家與沖繩工藝家合力製作浮石球,透過加入助熔劑使其沸點變低,再比照玻璃吹製的方式,燒製成透著淡淡灰色、表面布滿孔洞的透明玻璃球,並將其放在張裂的浮石磚上,象徵大量浮石在海上漂移的樣態。單頻道錄像作品〈海平面上的虛線〉,藝術家運用毛線串聯浮球置於海面,象徵大量浮石隨處漂流的過程。為了模擬衛星影像的呈現角度,沈庭華更以俯視視角拍攝,並以圓形遮罩限縮視野,盼觀者能體會浮石筏的動態感,「有種被吸進去或是很迷幻的那種,像從望遠鏡看出去。」他補充道。 沈庭華在駐村時前往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埃特納火山蒐集影像素材。回到台灣進行相關研究時,沈庭華偶然發現火山恰好為《地心歷險記》中穿越地心的出口,因此重整當時拍攝的素材後製成作品〈另一座口〉。為了使觀者身歷其境坐在火山口旁,藝術家搭建傾斜的木座平台,並放置一對音響,平台下設置重低音喇叭,民眾能以坐、臥、躺的姿態感受火山共振。觀展民眾黃姍祈分享感受過程:「一開始原本是坐著,因為這種體驗太特別,所以我們都躺下來,用全身去沉浸式的在展場裡體驗火山。」 布展過程中,藝術家發覺作品〈海平面上的虛線〉、〈另一座口〉之間有一面圓形玻璃,因此他調整投影的影像高度,將兩部影像作品在玻璃上重合,仿若小說《地心歷險記》中兩座火山作為穿越地心的出入口,呼應觀者在兩部作品中穿梭的行為。觀眾陳冠豪表示〈海平面上的虛線〉引發他對自然經驗的危險意識,「海是不穩定的狀態,比較危險,但影像又呈現得很平穩。」觀眾黃姍祈則認為此個展交織文學與藝術家實際經歷,建構他對遠方的想像,或許會是他前往火山壯遊的起始點。
呂理昌揭七星山神秘面紗 倡凱達格蘭文化復振
生活
第1754期
呂理昌揭七星山神秘面紗 倡凱達格蘭文化復振
2021-10-20
【記者王嘉瑜台北採訪報導】七星山的神秘金字塔從何而來?「引爆火山工程」計畫團隊於16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舉辦負地理學(註)系列講演第六講,邀請台灣飛碟研究學會顧問呂理昌,以「臺灣東北沿海地區的圖騰踏查與文史建構」為題,將凱達格蘭族神話與周邊地理環境連結,嘗試揭開七星山古文明遺跡的神秘面紗,找尋佚失的原住民族祭祀文化。註:負地理學嘗試以人文視角,深入探究現存地理科學無法觀測的特定領域。 呂理昌曾任陽明山國家公園保育研究課課長、解說教育課課長、陽明書屋站主任等職位,擁有豐富的山林知識與解說經驗。 圖/引爆火山工程提供民國105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梁廷毓、許博彥、盧均展、盧冠宏開啟「引爆火山工程」計畫,在陽明山地區進行一系列燃煙藝術行動,探討城市與自然間的對立關係。計畫經過多年長跑,團隊將計畫正式拓展至人文地理學研究領域。其中一項便是在今年舉辦的「負地理學系列講演」,邀請多位科學與人文領域學者,圍繞台灣特殊地景分享各自研究成果,激盪跨領域間的對話。呂理昌說,據凱達格蘭族族人口述,祖先自神聖的故地「sanasai」渡海來臺,在東北沿海地區登岸定居,成為北台灣勢力最大的原住民族。然而因地理位置交通發達,使族人獨特的傳統文化受漢化影響幾近失傳。他分享:「三十年前,我們去金包里社問,沒有人要承認他們是『番仔』。」因此,擁有豐富山林經驗的他,通過大量的地理觀測與田野調查,從東北沿海遺存的圖騰、祭壇及地洞系統中,拼湊出凱達格蘭族的祭祀文明與神話傳說。 呂理昌結合科學與人文知識背景,通過地理觀測與史料蒐集,對臺灣東北沿海地區的圖騰與文史建構進行深入研究。 圖/引爆火山工程提供本次演講以凱達格蘭族的聖山——七星山為主軸。1995年,呂理昌通過實地勘查,證實山上存在金字塔遺跡,並推斷金字塔為凱達格蘭族的祭壇遺跡。部分飛碟研究學者認為,七星山屬火山及斷層地帶,為飛碟事件的好發地區,推測金字塔可能由外星人所建造。呂理昌也親自登上七星山多次,觀察金字塔周邊岩石圖騰與地洞景觀,連結族人傳說與地理景觀間的共通之處。臺北民眾開始關注當地原住民族歷史,起源於2000年代的凱達格蘭文化復振運動。2003年,族人與學者攜手返回開基祖遺址,重啟失傳的民族祭祀儀式。梁廷毓說,雖然不同領域學者對同樣的地質景觀各持一詞,但正是這些大膽的想像與跨域的交流,才得以建構出當代對凱達格蘭族文化的敘事體系。北藝大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研究生黃丞毅認為,復振運動中不同領域學者的親身參與及田野紀錄,讓二十年後的我們可通過留存的影像與文字,檢視凱達格蘭族的文化復興歷程,也是對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關懷表現。他提到:「有些研究可能現在在台灣尚未成氣候,或目前科學上無法證實或分析,但這些紀錄卻能提供給後人一個參考與借鏡。」呂理昌承認,雖然無法以科學方法解釋所有觀測結果與調查發現,但它應該作為台北原住民族的文化故事被保存下來,讓我們的子孫得以溯源,以歷史為借鏡,反思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塊土地。 引爆火山工程積極將田野調查所見,轉化為影像、聲音與文字資料,供相關領域學者及有興趣的民眾參考。 圖/引爆火山工程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