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800期
《一座遠方》揉合多元技法 再現火山脈動樣貌
2024-11-22
【記者林偌甯台北報導】漂流在海面上的火山碎屑,以藝術形式再現地球的脈動。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的沈庭華舉辦個展《一座遠方》,自16日起在台北市一嶼ISland展出。他以日本海底火山福德岡之場爆發事件為創作靈感,結合製陶、玻璃吹製與錄像等手法,將浮石作為重現與探索自然事件的媒介。 在作品〈新島再製〉中,沈庭華原想用衛星地圖觀看因火山觸發而生的新島面貌,但因為衛星雲圖中沒有新島誕生、移動的記錄,故他以在北海岸撿拾的浮石嘗試做出他對島嶼誕生過程的想像。此外,沈庭華發現火山岩的成份近似製陶常用的釉藥,因此他便將撿來的浮石磨製成大小不一的顆粒,堆疊在磁磚上後進行燒製,呈現他對海浪搖擺方向的想像。同時沈庭華將磁磚排列成類似衛星雲圖座標的網格,呈現火山熔岩冷卻後的樣貌。「想像它可能在這個構成上是一個自然擺動的狀態,每一片燒的時候我都會想像也許浪是這樣拍打。」他補充道。 由於浮石含有大量組成玻璃的二氧化矽成分,因此藝術家與沖繩工藝家合力製作浮石球,透過加入助熔劑使其沸點變低,再比照玻璃吹製的方式,燒製成透著淡淡灰色、表面布滿孔洞的透明玻璃球,並將其放在張裂的浮石磚上,象徵大量浮石在海上漂移的樣態。單頻道錄像作品〈海平面上的虛線〉,藝術家運用毛線串聯浮球置於海面,象徵大量浮石隨處漂流的過程。為了模擬衛星影像的呈現角度,沈庭華更以俯視視角拍攝,並以圓形遮罩限縮視野,盼觀者能體會浮石筏的動態感,「有種被吸進去或是很迷幻的那種,像從望遠鏡看出去。」他補充道。 沈庭華在駐村時前往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埃特納火山蒐集影像素材。回到台灣進行相關研究時,沈庭華偶然發現火山恰好為《地心歷險記》中穿越地心的出口,因此重整當時拍攝的素材後製成作品〈另一座口〉。為了使觀者身歷其境坐在火山口旁,藝術家搭建傾斜的木座平台,並放置一對音響,平台下設置重低音喇叭,民眾能以坐、臥、躺的姿態感受火山共振。觀展民眾黃姍祈分享感受過程:「一開始原本是坐著,因為這種體驗太特別,所以我們都躺下來,用全身去沉浸式的在展場裡體驗火山。」 布展過程中,藝術家發覺作品〈海平面上的虛線〉、〈另一座口〉之間有一面圓形玻璃,因此他調整投影的影像高度,將兩部影像作品在玻璃上重合,仿若小說《地心歷險記》中兩座火山作為穿越地心的出入口,呼應觀者在兩部作品中穿梭的行為。觀眾陳冠豪表示〈海平面上的虛線〉引發他對自然經驗的危險意識,「海是不穩定的狀態,比較危險,但影像又呈現得很平穩。」觀眾黃姍祈則認為此個展交織文學與藝術家實際經歷,建構他對遠方的想像,或許會是他前往火山壯遊的起始點。
生活
第1754期
呂理昌揭七星山神秘面紗 倡凱達格蘭文化復振
2021-10-20
【記者王嘉瑜台北採訪報導】七星山的神秘金字塔從何而來?「引爆火山工程」計畫團隊於16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舉辦負地理學(註)系列講演第六講,邀請台灣飛碟研究學會顧問呂理昌,以「臺灣東北沿海地區的圖騰踏查與文史建構」為題,將凱達格蘭族神話與周邊地理環境連結,嘗試揭開七星山古文明遺跡的神秘面紗,找尋佚失的原住民族祭祀文化。註:負地理學嘗試以人文視角,深入探究現存地理科學無法觀測的特定領域。 呂理昌曾任陽明山國家公園保育研究課課長、解說教育課課長、陽明書屋站主任等職位,擁有豐富的山林知識與解說經驗。 圖/引爆火山工程提供民國105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梁廷毓、許博彥、盧均展、盧冠宏開啟「引爆火山工程」計畫,在陽明山地區進行一系列燃煙藝術行動,探討城市與自然間的對立關係。計畫經過多年長跑,團隊將計畫正式拓展至人文地理學研究領域。其中一項便是在今年舉辦的「負地理學系列講演」,邀請多位科學與人文領域學者,圍繞台灣特殊地景分享各自研究成果,激盪跨領域間的對話。呂理昌說,據凱達格蘭族族人口述,祖先自神聖的故地「sanasai」渡海來臺,在東北沿海地區登岸定居,成為北台灣勢力最大的原住民族。然而因地理位置交通發達,使族人獨特的傳統文化受漢化影響幾近失傳。他分享:「三十年前,我們去金包里社問,沒有人要承認他們是『番仔』。」因此,擁有豐富山林經驗的他,通過大量的地理觀測與田野調查,從東北沿海遺存的圖騰、祭壇及地洞系統中,拼湊出凱達格蘭族的祭祀文明與神話傳說。 呂理昌結合科學與人文知識背景,通過地理觀測與史料蒐集,對臺灣東北沿海地區的圖騰與文史建構進行深入研究。 圖/引爆火山工程提供本次演講以凱達格蘭族的聖山——七星山為主軸。1995年,呂理昌通過實地勘查,證實山上存在金字塔遺跡,並推斷金字塔為凱達格蘭族的祭壇遺跡。部分飛碟研究學者認為,七星山屬火山及斷層地帶,為飛碟事件的好發地區,推測金字塔可能由外星人所建造。呂理昌也親自登上七星山多次,觀察金字塔周邊岩石圖騰與地洞景觀,連結族人傳說與地理景觀間的共通之處。臺北民眾開始關注當地原住民族歷史,起源於2000年代的凱達格蘭文化復振運動。2003年,族人與學者攜手返回開基祖遺址,重啟失傳的民族祭祀儀式。梁廷毓說,雖然不同領域學者對同樣的地質景觀各持一詞,但正是這些大膽的想像與跨域的交流,才得以建構出當代對凱達格蘭族文化的敘事體系。北藝大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研究生黃丞毅認為,復振運動中不同領域學者的親身參與及田野紀錄,讓二十年後的我們可通過留存的影像與文字,檢視凱達格蘭族的文化復興歷程,也是對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關懷表現。他提到:「有些研究可能現在在台灣尚未成氣候,或目前科學上無法證實或分析,但這些紀錄卻能提供給後人一個參考與借鏡。」呂理昌承認,雖然無法以科學方法解釋所有觀測結果與調查發現,但它應該作為台北原住民族的文化故事被保存下來,讓我們的子孫得以溯源,以歷史為借鏡,反思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塊土地。 引爆火山工程積極將田野調查所見,轉化為影像、聲音與文字資料,供相關領域學者及有興趣的民眾參考。 圖/引爆火山工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