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競技體操錦標賽台東登場 眾人積極應戰國際賽事
2024-10-25
生活
【社論】言論自由還是仇恨溫床?Threads如何影響社會對話
2024-10-25
校園
東大學生會長彈劾程序存疑 教授籲主動公開資訊
2024-10-25
校園
清大宿舍分棟惹議 學生憂影響書院營運
2024-10-25
校園
臺師大重訓室人力不足 縮減開放時間引學生不滿
2024-10-25
國際
密州政府推經濟政策 欲留大學人才逆轉貧窮困境
2024-10-25
國際
曼大領頭成立人文學聯盟 盼跨界解決全球議題
2024-10-2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校園
第1754期
要求生簽不自殺契約 臺大心輔措施現缺漏
2021-10-20
【記者張博涵綜合報導】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生高同學(化名)於臉書(Facebook)社團「NTU台大學生交流板」發文表示,自己去年因確診精神疾病而休學一年,於本學期復學時遭校方要求簽署〈不自殺不自傷契約〉(以下簡稱為〈不自殺契約〉),且未於事前進行晤談。對此,立法委員王婉諭於12日邀請教育部及臺大相關單位開會討論,最終臺大承諾未來協助高關懷學生(註1)時,將會尊重當事人意願。註1:「高關懷學生」指在校期間曾接受介入性輔導或處遇性輔導之學生。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生高同學(化名)指出,自己去年因確診精神疾病休學一年,於本學期復學時遭校方要求簽署〈不自殺不自傷契約〉,且未於事前進行晤談。圖為國立臺灣大學椰林大道。 圖/張博涵攝高同學於5日發文指出,自己的父親在開學前幾天接到系上助教來電與來信,請家長告知高同學簽署〈不自殺契約〉及〈諮商同意書〉等文件,以確保復學安全。收到文件後,他雖感到不適,卻因不確定拒絕簽署文件是否會影響復學權益,且了解校方應是出自善意,故仍完成簽署並繳回系辦。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生高同學(化名)指出,自己去年因確診精神疾病休學一年,於本學期復學時遭校方要求簽署〈不自殺不自傷契約〉,且未於事前進行晤談。圖為該契約文件。 圖/高同學提供高同學坦言,自己在9月份決定復學後,曾寄信告知系上教師,並主動承諾不會自我了結生命,卻仍被要求簽署〈不自殺契約〉,使他認為自己的想法不受重視,「每個人阻止自己自殺的方式都不一樣,而校方卻經由家長要我簽署這些文件,我覺得這個要求是很溫和的暴力。」臺大學生代表、社會工作學系學生陳彥之也給予聲援,認為校方以半強迫的方式要求學生簽署相關文件,可能會對當事人造成傷害。諮商心理師林士傑說明,在專業心理師的認知中,〈不自殺契約〉為面對高風險個案時常見的晤談工具,可協助個案與晤談者演練危急情況。然而,臺大此次卻未事先與個案進行晤談,目前雖未釐清該文件來源單位,但可能並非出自臺大學生心理輔導中心(以下簡稱心輔中心)專業人士。林士傑補充,因「自殺」在個案的生活中是難以被討論的,〈不自殺契約〉反而可作為具體的媒介,協助個案梳理自己對死亡和脫離痛苦的想法,「這就像是一個建構逃生路線的過程,過程中心理師就是他的顧問。」據高同學說法,校方在過程中並未主動與他本人聯繫,而是請父親代為轉達,但在諮商實務中,其實也不傾向採取此做法。林士傑指出,過去與個案簽署類似文件時,許多人並不希望家人知情,因此諮商師通常會請個案自行決定緊急聯絡對象,並協助評估該對象是否合適,以平衡案主意願及緊急聯絡對象的有效性。根據教育部訂定之〈校園學生自我傷害三級預防工作計畫〉,校園輔導工作將依學生狀況分為:初級預防、二級預防、三級預防。初級預防即為發展性輔導,為針對全校學生,實施生活輔導、學習輔導及生涯輔導相關措施;二級預防為介入性輔導,為依個案需求進行個案管理及輔導;三級預防為處遇性輔導,為配合個案之特殊需求,引進心理治療、社會工作、家庭輔導、司法介入、精神醫療等各項專業服務。近年來校園心理輔導供不應求,臺大校方雖已增聘心輔人員,但陳彥之卻點出心輔中心資源不足的現狀,「現在每天只容納八個初談名額,必須用搶的,資源不足的問題是阻礙學生進入心輔體系求助的最大原因。」高同學也表示,以往發現自己情緒不穩時,曾想藉由初談尋求幫助,點進預約系統卻發現全數額滿,「當時我覺得自己狀態並不算太嚴重,想說先讓給其他同學;而現在我能優先使用心輔資源,卻為時已晚。」 國立臺灣大學學生代表陳彥之表示,臺大學生心理輔導中心諮商人力吃緊,學生難以進入心輔體系求助。 圖/截自臺大學生心理輔導中心初談預約系統校園諮商人力吃緊,但學生輔導並非全是心輔中心的責任。臺大工商管理學系學生、「Bô Iàu-kín 沒關係 關照心理小幫手」創辦人辛容君認為,心輔中心的資源較適合需要二、三級輔導的學生使用,初級輔導則可以透過系上導師、學輔中心(註2)等單位執行。註2:臺大學輔中心於110學年度啟用,由學輔專員擔任個案管理師,初步釐清學生狀況,提供學生學習諮詢服務,並評估學生所需的資源與協助。林士傑建議,為補足二、三級輔導,校方在短期內可考慮與校外心理師合作,長期而言仍須努力推廣心理健康教育,如情感教育、性別平等教育等。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楊啟正亦呼籲,學生輔導應由校內各單位共同努力,以強化校園三級防護網,「我們可以藉由課程宣導,以及與導師、系所共同溝通討論如何輔導學生。這並不見得一定是需要專業能力才可以做的。」楊啟正進一步指出,根據《學生輔導法》,校園中從校長到教師,與專業輔導人員皆「負學生輔導之責任」,因此單位間的聯繫至關重要,各單位協調過程愈精準,就愈能避免權責劃分爭議。 國立政治大學身心健康中心主任、心理學系教授楊啟正呼籲,學生輔導不單只是心理輔導中心的責任,應由校內各單位共同努力,補強校園三級防護網。圖為國立臺灣大學心理輔導中心。 圖/張博涵攝對此,立法委員王婉諭國會辦公室於12日邀請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以下簡稱特教司)與臺大相關單位開會討論,最終教育部與校方在會中皆同意,〈不自殺契約〉需奠基於諮商師與案主雙方的信任關係,校方未經充分討論便要求當事人簽訂契約確有不當。臺大也承諾,未來輔導高關懷學生時,除積極關心、保持聯繫外,也將尊重當事人意願,在充分溝通的情況下給予協助。 立法委員王婉諭於12日邀請教育部及臺大相關單位開會討論此事件,臺大最終承諾未來協助高關懷學生時,將會尊重當事人意願。 圖為臺大校門。圖/張博涵攝13日,立法委員周春米亦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要求教育部徹查此案,並制定患精神疾病學生之復學程序。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則回應,〈不自殺契約〉為專業輔導人員與學生討論時運用的自殺危機處理方式,校方不得將之誤用為免責工具,教育部亦會再請學特司適度提醒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