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競技體操錦標賽台東登場 眾人積極應戰國際賽事
2024-10-25
生活
【社論】言論自由還是仇恨溫床?Threads如何影響社會對話
2024-10-25
校園
東大學生會長彈劾程序存疑 教授籲主動公開資訊
2024-10-25
校園
清大宿舍分棟惹議 學生憂影響書院營運
2024-10-25
校園
臺師大重訓室人力不足 縮減開放時間引學生不滿
2024-10-25
國際
密州政府推經濟政策 欲留大學人才逆轉貧窮困境
2024-10-25
國際
曼大領頭成立人文學聯盟 盼跨界解決全球議題
2024-10-2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專題
第1705期
殯葬轉型:環保葬推行道阻且長
2019-06-19
【專題記者林宛賢、林子淇、劉苑杉、郭又華綜合報導】走入幽靜花園,悼念者們不必穿梭於一方方的墓碑,也不需在納骨塔位前悼念往生者,腳下的土地與眼前的美景,都是往生者與自然合而為一後,靜靜的安息之處。 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廣「樹葬、海葬」等統稱為「環保葬」的殯葬形式,主打不造碑、不佔土地空間,並搭配優惠政策等手法,引起民眾對環保葬的關注與需求。然而環保葬實施數年後,隨之而來的問題,不禁引發各界揣測,「環保葬」究竟是不是也在「葬環保」?<b>環保葬形式多 樹葬使用率高綜合政策考量與業者規劃,目前殯葬方式可粗略區分為傳統土葬、戶外骨灰土葬、納骨塔安葬及環保葬(或稱自然葬)等形式。其中,政府大力推廣的環保葬又可細分為公墓內的樹葬、花葬與灑葬,以及公墓外政府規劃的植存地與海葬,其中以樹葬比例最高,家屬亦能按照往生者的遺願或各自訴求進行選擇。一般而言,環保葬需將遺體進行火化,二次處理及研磨後,使其成為更細小的顆粒,才能進行環保葬。目前公墓內的樹葬及花葬,皆在植物旁鑿洞,並將往生者的骨灰倒入蓋土,待一兩年骨灰分解後,同塊土地才可再將另一位往生者的骨灰倒入;灑葬則是將往生者骨灰撒入政府所規劃墓地中。公墓外植存則多為私人墓園,其方式也與樹葬相似;海葬則是將往生者的骨灰撒入大海中。<b>環保葬問題多 仍需環境修復成本根據「內政統計查詢網」數據,2006年僅有246人選擇環保葬,截至2018年共有7743人,顯示國人對環保葬的接受度愈來愈高。然而,不少殯葬業者卻對「環保葬絕對環保」的說法提出質疑。私立青潭花園公墓負責人曾瑞凱指出,環保葬對於環境未必友善,若將骨灰傾倒在青潭公墓的植存地,骨灰在接觸水氣後會結成塊,造成土讓硬化,使土壤無法使用。工作人員每半年需翻攪土壤一次,接著再覆蓋新的土壤才能再讓下一位往生者使用。 私立青潭花園公墓除了規劃土葬區、靈骨塔塔位,亦設立植存區,家屬能將骨灰倒入其中,惟需工作人員定期翻攪土壤。 圖/林子淇攝宜蘭縣立殯葬管理所組長李建新坦言,由於早期環保葬設計不良,樹葬與灑葬各有缺失。早期家屬需將往生者骨灰放入盒子中再進行樹葬,墓園土壤經雨水沖刷後,會使盒子較難腐蝕,骨灰更因受潮而與土壤結成塊。「以前樹葬後會在上面種樹,可是我們推行幾年下來發現,樹種了會死掉。」李建新解釋,人體骨骸火化後會產生強鹼,對土地造成傷害。雖然灑葬可減輕土地結塊問題,但李建新表示依舊會污染土地。「火化完的骨灰埋在土裡並不會被分解。」位於高雄的寶唐人本禮儀社張家駿以高雄兩處環保樹葬墓地:旗山景福堂、深水璞園為例,指出兩地需輪流使用,靜待土地休養,待一處樹葬空間飽和後,才開放另一處供民眾使用。他表示,已飽和的樹葬墓地會結成塊,無法使用,大約兩年便需重新翻土、鋪草皮、並種植新樹木,方能重新活化土地。雖較少業者提供「海葬」服務,但它也是環保葬的選擇之一。「內政統計查詢網」最新數據顯示,海葬僅佔選擇環保葬民眾中的3.7%。根據《殯葬管理條例》,家屬需將研磨處理後的骨灰拋灑至政府規劃的海域,且需離港口防波堤的半徑六公里外才能舉行海葬。然而,曾瑞凱認為特意駕駛船舶出海,早與環保理念相去甚遠,不僅出海成本高,且大多業者無遵循政府規定拋撒骨灰,加上政府取締效果有限,因此他對海葬持保留態度。「海葬更不衛生、安全,且合法實施海葬的機率非常低。」張家駿表示,因出海費用高昂,許多家屬沒有依法申請海葬,所以都會「自己偷偷丟入海裡、河邊。」對此,內政部殯葬管理科科長唐根深認為,若民眾選擇政府定期舉辦的聯合海葬,除了不需負擔高額出海費用,也不需擔心部分業者違法問題。<b>邊推邊學 政府看好環保葬未來「當初推環保葬是希望能夠善用土地資源,環保葬也是世界潮流。」唐根深表示,環保葬於2001年推動,當時的遺體火化率只有70%,納骨塔塔位數量充裕,環保葬並非只為解決塔位數量不足的問題。目前全台各地(含外島)共有18個縣市實施「環保葬」,當中只有五個縣市:新竹縣、新竹市、嘉義市、澎湖縣與連江縣雖尚未執行。這些縣市目前處於規劃、招商階段,也會慢慢跟上環保葬的腳步。唐根深透露2008年環保葬共669件,佔全台死亡人數0.47%;雖2019年數據尚未出爐,但估計使用環保葬人數成長至7%。「同仁在實施初期不知道環保葬會有什麼問題,但近期發現問題後,各縣市會互相討論學習。」唐根深透露,雖然環保葬能加強土地利用,但過程中尚存土地鈣化等疑慮。他認為環保葬不需額外建立人工設施,相較其他葬法依然最環保,而納骨塔、土葬的空間也不如環保葬能重複使用。為了解決骨灰受潮結塊的問題,近幾年新設的環保葬墓園皆採用空隙較大的砂礫土,將骨灰研磨後直接撒入洞穴中。李建新觀察園區骨灰狀況後表示,現在已無土地結塊現象。由於土壤鹼性較高,宜蘭縣立殯葬管理所的園區需每三年重新翻動且更換土壤。在重新翻動土地的過程中,樹根會遭到破壞,且土壤長期處於強鹼的區域下容易死亡,因此現以「自然葬」取代「樹葬」一詞,並已停止在環保葬後重新植樹的做法。根據臺灣殯葬資訊網,骨灰主要成分為磷酸鈣,需經過分解才能有效被植物的根部吸收,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主任黃裕銘在文中指出,骨灰應埋在地面下20至30公分處,也就是所謂的「淺層埋葬」。若骨灰磨得更細,並拌入溶磷菌、菌根菌與花瓣、樹葉等有機物,能加速骨灰分解。另外,砂礫土比黏土更適合規劃為環保葬用地,因前者為乾性土質,可使骨灰較不易遇水凝結成塊。<b>民眾接受度尚低 傳統觀念成阻力由於政府針對環保葬提供較多補助,部分家屬因經濟誘因選擇環保葬。以台北市富德公墓、陽明山第一公墓環保葬為例,無論往生者戶籍地是否在台北市,家屬皆不需負擔園區使用費(各縣市政策不同)。此外,地方政府也會針對環保葬發放補助金,相對於傳統葬法可以節省經費支出。儘管如此,目前火化後使用納骨塔人數仍較高。以最新2015年的數據為例,全台環保葬雖有9136件,但使用納骨塔人數多達18萬5642人,遠比傳統土葬及環保葬多。針對環保葬推行困難的原因,民俗專家張育智觀察,環保葬在民間的接受度不高,早年信奉傳統佛教、道教的民眾深受「入土為安」觀念影響,認為環保葬無安生之地。若一般民眾存在風水考量,則難以接受環保葬。環保葬要成為未來葬法首選仍有努力空間,雖政府關心環保葬如何創造環境永續,但家屬更關注環保葬是否挑戰華人祭祖傳統。即使有補助,許多人依然對環保葬望之卻步。宜蘭縣立殯葬管理所推行環保葬十餘年,李建新認為民眾對於環保葬的接受度依然不高。他表示選擇採用環保葬的家屬,大多為了配合政府遷移政策,才會把早期的祖先移出,進行二次環保葬。往生者遺願也對家屬選擇影響甚大。曾瑞凱舉例,青潭公墓目前植存三位往生者中,其中一位往生者「生前堅持用環保葬,因為他不想麻煩子孫。」家屬前往環保葬現場,發現與想像不符,本猶豫是否要使用傳統葬法,但最終仍選擇遵循其遺志。「其實我們是知道環保葬,也願意選擇,可是最重要的還是要尊重往生者的意願。」民眾林延璋表示,當初父親過世時,家中確實有討論是否選擇環保葬,但由於父親生前較重視傳統,對於「留全屍」的觀念較為堅持,最終他們選擇作罷。此外,李建新表示信奉天主、基督教者,選擇環保葬的比例較高。往生親人採用樹葬的林巖益分享,大姨生前受洗為基督徒,家屬希望以緬懷方式取代繁瑣的祭拜流程,因此決定以樹葬的方式在屏東里港安置大姨的骨灰。「家屬看到的不是冰冷的墓群,而是如同公園一般乾淨的環境。」雖然環保葬無法立碑祭祀,或有違華人慎終追遠精神,但隨著時代變遷,國人不斷接受新的生死觀,部分台灣人的宗教信仰不如從前深刻,因此有愈來愈多人傾向使用環保葬,但林巖益認為骨灰直接回歸塵土最貼近自然,且環保葬不會有衛生問題,也不會佔據大量空間。他相信在政策推動下,未來會有愈來愈多人接受環保葬。家中同樣有往生親人採用樹葬的蘇慧齡則認為,樹葬反而最符合華人傳統觀念中「塵歸塵,土歸土」的葬法。他認為現今社會繁忙,家中子女越來越難擠出時間前往祭拜往生親人,若放置於納骨塔中,反而加重心理負擔,「你就會覺得有個東西在那邊,你一定要去看他(往生親人),還要常常擔心有沒有人去打掃、去照料塔位。」蘇慧齡認同樹葬符合環保訴求,家屬也認同葬禮一切從簡,但對於環保葬是否為未來趨勢的態度則保留,「最主要還是看大家的信仰,不可能強迫每個人接受。」 現在許多墓園重新設計後,園區外觀靜雅,家屬面對往生者的心態也從「敬而遠之」轉變成思念、緬懷。 圖/林子淇攝<b>環保葬再改良 盼達殯葬永續根據內政統計查詢網資料顯示,目前全台約有800多萬座骨灰存放設施(含納骨塔、環保葬位等),估計可再持續供國人使用逾十年。曾瑞凱認為現行環保葬未必能解決土、火葬面臨的問題,「現行骨灰集體存放是比較好的方式,目前也有體積較小的骨灰罈。」他表示,一個納骨塔塔位能容下兩個小型骨灰罈,可以有效活化現有空間。 部分業者認為將骨灰二次火化,置入縮小容積的骨灰罈也能增加單一面積土地的利用率,讓納骨塔的空間更有餘裕。 圖/林子淇攝事實上,每種葬法各有利弊,但足夠的配套措施能盡量補其缺失。雖火化進塔仍是殯葬的主流,但未來仍有空間不足的隱憂。政府若能盡快針對環保葬研擬更完善的政策,便可達到真正的殯葬永續,落實環境友善。對此,唐根深說:「知道更多知識、善盡規劃責任,是政府必須做到的。」他期盼政府能從學問中找出解決辦法,進而使更多人選擇環保葬。
專題
第1657期
人生後事怎麼辦
2017-06-09
【專題記者李恩、李奇芸、朱育瑩、楊采翎、吳謙台北報導】每個人的一生中,會經歷親人的過世,也會有面臨死亡的一天。然而,生後之事往往來的措手不及,只能由在世的親人決定;倘若現在,後事的一切把握在你手中,你會如何安排呢?莊嚴慎重的喪禮儀式、抑或是輕鬆慶祝的告別派對?本專題不避諱生死議題,從儀式的簡化改革、環保意識抬頭,到死後的生命價值,探討過世後的一切「待辦事項」。自己的喪禮自己決定,一起來看人生後事怎麼辦?<b>你/妳的喪禮追求什麼? 死者親屬披麻戴孝出席喪禮。(攝影/李奇芸) 準備焚燒給遠行之人的紙蓮花。(攝影/朱育瑩) 台灣傳統喪禮所使用的紙錢。(攝影/朱育瑩)<b>用信仰說再見 從宗教看後事儀式<b>佛道教台灣社會宗教多元並存,其中以佛教與道教影響最為深遠。據內政部民國94年調查統計,全台約有佛教徒800萬、道教徒755萬,佔總人口近70%。不過,兩者間有相當程度的重疊,在宗教儀式上常看見佛、道並容的場景。 桌上成對的紙鞋,讓往生者在彼方不愁無鞋可穿。(攝影/朱育瑩)喪葬活動上也不例外,我國喪禮儀式源於周禮,屬儒教禮儀;而後融入佛道,形成一特殊的禮俗。整個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殮」(淨身入棺)、「殯」(停棺祭拜)、與「葬」(造墳入土),每一階段都具有特殊的儀式和意義。其中「殮」主要是對死者身軀做恭敬的處置、掩藏。在中國傳統「落葉歸根」的觀念下,有些病人會要求醫生在宣告不治時為其帶上氧氣罩,保留最後一口氣運送回家。然至今,由於住宅形態多改變為公寓或大樓,在家中入殮諸多不便,大多將在亡者遺體則安置於殯儀館內。「殯」是對亡者進行弔唁,安排後續喪事。龍嚴人本服務公司業務經理曹家耀表示,此階段殯葬業者與家屬的治喪協調,將成後事能否圓滿完成的關鍵。「若沒有生前規劃,殯葬業者通常先搶先贏,隨意喊價。當家屬面臨親人逝世的悲痛、承受各界壓力時,往往輕率選擇喊價便宜的殯葬業者。但在辦完喪事後,才發現在無形中逐條增加的喪事費用,造成龐大負擔。」治喪協調包含入殮、奠禮、火化及晉塔等時辰規劃,治喪期間相關用品如訃聞、孝服的準備,以及告別式的流程規劃等。若以上程序都安排完成,「葬」則是告別及安頓死者最後歸宿。在遺體火化後,晉塔安葬,接著返家除靈,治喪程序即告一段落。而後續百日、對年的紀念通常由業者協助處理,緬懷亡者。和過去農業社會相比,現今的後事禮儀朝向簡便、環保的方式進行,以台北市來說,已全面使用電子輓聯,並禁止罐頭塔等陪葬品,更推行金紙減量政策。曹家耀表示,喪葬費用北部平均39.9萬、中部37.1萬、南部35.9萬、東部22.5萬元,還不含塔位或土葬費。對一般家庭而言,毫無疑問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況且這些陪葬物及用品大多是排場,實在不必鋪張。<b>基督教「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須面對的事情,人生總有終了、結束的時候。在處理追思過程難免傷感,但基督徒是帶著永恆的盼望來面對整個過程。」彭月枝牧師表示,基督教將喪禮看作是與「亡者」最後的道別,同時也對家人有悲傷輔導的作用 ,相較於其他宗教忌諱看見大體、沖煞,基督徒會在蓋棺前「瞻仰遺容」,即是讓親朋好友能好好地將逝者送上最後一哩路。 有些基督徒會在骨灰罈上寫下詩句,讚揚上帝。(照片提供/彭月枝牧師)基督教的喪禮儀式除了至古以來的的入殮、安息禮拜之外,現今在告別式中亦會有「追思影片」,在影片中看見逝者生前最美好的模樣,而其中的意義在於安慰親朋好友,也讓逝者的最後身影能永存於每個人的記憶。此外,唱詩亦是重要環節,「詩歌並不是是唱給逝者,而是安慰在世的人,同時也表達對上帝的敬拜。」彭月枝認為逝者已成為靈魂,詩歌並不能傳達予逝者,而是對唱詩歌的人、在世的人自己有安慰、悼念的意義。在基督教中,禮俗與信仰是可以同時進行的,例如在台灣披麻戴孝,以讓逝者能區別家人、好友身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披麻戴孝的古法禮俗,客家基督徒在後事的處理亦會看重孝道,自創「追思三獻禮」作敬祖的儀式。對此彭月枝表示,台灣在基督教的喪禮中並非單一形式,也會與在地習俗延伸區因地制宜的儀式。 白色在基督教中極具意義, 象徵純真、聖潔,因此在棺木也多見白色漆色。(照片提供/彭月枝牧師) 告別式中花種多以逝者取向為主,圖中所示為白玫瑰,象徵「勝過死亡的愛」。(照片提供/彭月枝牧師) 基督教以唱詩、讀經,撫慰遺屬情緒,同時也將信仰付諸逝者的愛中。(照片提供/彭月枝牧師)<b>自己的喪禮 社會的問題火化爐中翻捲的金紙混合熱氣,化成燒得焦黑的餘灰。移靈隊伍在法師響亮的搖鈴聲中,進入納骨塔,為亡者安下身後之地,也託付慎終追遠的情懷。依照傳統的治喪程序,人死後通常選擇火化或是入土為安,帶不走任何遺物,然而儀式及殯葬的汙染卻永遠留在土地上,關係著生者的每一口呼吸。台灣地狹人稠,土地資源有限,殯葬用地取得不易,國內各地公墓都已呈現飽和。據內政部統計,截至民國104年底,遺體火化率高達95.6%,全年火化屍體總數達15萬7000具。面對逐年攀升的死亡人數,龐大的火化需求也隨之而來。 火化率逐年提高,104年已達95.6%(資料來源/內政部、資料整理/楊采翎、製圖/朱育瑩)花蓮縣吉安鄉殯葬管理所所長劉美智表示,在資源不足的東部,吉安鄉火化場需負責花蓮、吉安、壽豐、新城、秀林等五個鄉鎮市的火化事宜,每月約負擔200件的火化件數,每年甚至高達2000件。而連帶產生的陪葬品廢棄物也為數可觀,一年下來可重達1噸。遺體火化並非只燃燒大體,塗了多層化學漆的棺木及棺內的大體服飾、塑膠陪葬物更形成燃燒負擔。高溫燃燒後,將產生高量的戴奧辛以及二氧化碳、粉塵、氫弗酸、硫化碳及氫氯酸等有害的物質,造成嚴重空汙。尚不含儀式中焚燒金紙、紙紮屋、蓮花等殯葬用品。這些殯葬風俗在寄託往生者身後無憂的同時,反遭致地球氣候及環境的長久禍害。火化之後,骨灰的安置也面臨與活人爭地的問題。「105年起吉安鄉已禁止土葬,而預計明年初公設的納骨塔就會額滿。」劉美智說道,納骨塔因為是鄰避建物,加上經費不足及環評問題,新建不易,公營的納骨塔已出現容納危機。「台北市公立富德靈骨樓、陽明山靈骨塔都已客滿,臻愛樓預計110年會滿塔。」台北市殯葬管理處副處長施淑梨也表示,北市為因應滿塔問題,推出多元方案,如一櫃多罐、環保葬等。環保葬包含樹葬、海葬及骨灰拋灑等環保自然葬法,在遺體火化後,將骨灰研磨,以不立碑、不記名、不造墳的方式,植存於地下或撒入公海。施淑梨指出,北市環保葬件數位居全國之冠,自92年推動至今,已達1萬3786件。 92年起政府開始推廣環保葬,目前全台已有33處植葬園區(資料來源/內政部、資料整理/楊采翎、製圖/朱育瑩)目前國內各自然葬墓園及墓區,並未定期觀察骨灰分解情形,以致無法確切掌握循環使用時程。朝陽科技大學銀髮產業管理學系講師郭慧娟認為,這些技術問題確實有待改善,例如慎選墓地,加速分解等。雖環保自然葬的基本精神和做法,有助改善傳統土葬的土地汙染及喪葬用地不足等問題,但後續的實際執行成效仍有待追蹤。然而,環保葬訴求「塵歸塵、土歸土」的簡便安葬,卻不見得能夠真正對環境友善。依據現有的環保葬做法,存放骨灰的玉米骨灰袋可於約二至三年自然分解,不造成土壤負擔。但高溫火化後的骨灰成為無養分的磷酸鈣、碳及其他金屬元素卻不被植物吸收。曾辦理植葬及海葬的龍嚴人本服務公司業務經理曹家耀也表示,海葬必須租船、辦妥出海登記,才能到公海完成灑葬。然而看似回歸自然的海葬,卻面臨骨灰不溶於水,可能遭魚類誤食或在海洋中沉積,另外出海的船隻也間接形成海洋汙染源。而大量重複壘放土中的樹葬、花葬,遇水也易形成硬塊,若經雨水沖刷,下游河川常見灰白一片的骨灰粉塵。 高火化需求又須兼顧環保,火化設備多配有二次燃燒、空污過濾機制。(攝影/李奇芸) 第二殯儀館的牆上可見推廣環保葬的海報。(攝影/李奇芸) 有些人死後盼以海葬方式回歸自然。(攝影/李奇芸)<b>人離開了 留下愛對亡者而言,身軀的毀滅不可避免;對生者而言,即便再不捨,與死者的離別也是必經歷程。然而當我們離開人世之後,還能有什麼方式能對環境友善、減少資源浪費,對社會貢獻價值呢?環保喪禮隨著政府的推廣逐漸盛行,朝陽科技大學銀髮產業管理學系講師郭慧娟表示,有許多公眾人物以樹葬、植葬或海葬等貼近自然的處理方式作為標榜,對土地永續利用、不佔空間、不立墓碑。然而環保塟雖能減少資源浪費,面對骨灰無法完全分解的議題,郭慧娟認為,以現階段科技的發達,是可以尋求技術克服的,「利用適合分解的土壤掩埋骨灰、慎選合適的植葬土地。」她提出,未來也希望尋求更多討論、解決方法,讓環保葬更加環保。「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慢慢地接受新的想法、做法。」郭慧娟表示,現在也出現許多主題式的個性化喪禮,例如有喜歡泡茶的亡者,以茶會方式辦喪禮;或有重機愛好者的告別式,以重機送行。這種以亡者興趣作為喪禮規劃的方式,既能符合心理慰藉的需求,也能取代傳統的繁文縟節。 不少家屬會因為死者生前的吸煙習慣,在香上插一根煙。(攝影/朱育瑩)遺愛人間有許多方式,以亡者來說,器官捐贈、大體捐贈能提供醫療價值;從家屬方面來看,省下的喪葬費用亦可作公益捐贈。從環保層面來看,不燒紙錢、不選擇一次性使用物品、不放陪葬品⋯⋯等做法都可減少火化汙染。根據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92年約有133人進行器官捐贈,而在105年則提升至290人,顯示器捐人數正緩慢增加。儘管如此,從器捐的等候資料中得知,目前台灣仍多達9000多名病患在等待幫助,相較之下,和實質捐贈人數仍存在極大落差。對於器官捐贈的缺口與不足,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資深專員翁雅惠認為,除了加強器捐的宣導以外,讓民眾明白預防勝於治療的想法也很重要,且其實近年來在推廣時拒絕者不多,多數民眾認為死後若能器捐也是好事,「一旦有相關的新聞出現時,民眾會在三、五天內頻頻簽署同意書,但隨即又沈寂下來,我想大多是事不關己的想法、遇到再說的想法吧!」她說道,體現多數民眾平時仍不易接觸此議題的窘境。翁雅惠也提出,儘管字面上器捐人數增加,多數仍為組織的捐贈,實質捐贈器官人數佔比例仍少,器官的供給需求難以平衡。近年來,陸陸續續有人開始簽署「生前契約」,或舉辦「生前告別式」,殯葬自主的觀念逐漸受到重視,面對死亡,即便令人悲傷,但若能為自己的後事做好安排,家屬也尊重其意願,無非就是留給後世最好的禮物。建議閱讀:點此玩密室逃脫遊戲【人生後事怎麼辦】點此進入專題網站閱讀完整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