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人權辦桌首創真人圖書館 青年與受難長輩深度對談
生活
第1801期
人權辦桌首創真人圖書館 青年與受難長輩深度對談
2024-11-29
「我三天沒睡,他們說承認(罪行)就能回家。」回憶起當時被審訊時的場景,政治受難者簡中生在人權辦桌活動現場,娓娓道出在白色恐怖時期被關押的經歷,揭開他被迫承認罪行時遭受的不公與壓迫。2024人權辦桌於23日在青島東路一帶舉行,本屆以「撕下標籤,讓每個聲音被聽見」為主題,首創「真人圖書館」,讓白色恐怖時期的受難長輩親身講述政治受難經歷,並與現場民眾深度對談。活動也結合50個NGO攤位市集、四場表演與八場短講等多元形式,倡導人權價值的重要。 本屆首創的真人圖書館邀請三位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及一位受難者家屬作為主講人,藉此提醒世人自由與人權的可貴。「希望能透過講述課本中未提及的內容,讓更多人了解六十年前鮮為人知的往事。」其中一位講者,政治受難長輩簡中生分享道。他表示,自己是因爲朋友被國民政府指控為台獨,才牽連入獄。民眾陳怡安也回應,簡中生被判刑七年的經歷讓他印象深刻。他也補充道,七年乍聽是漫長的歲月,但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這已是相對短的刑期,甚至可以說是幸運。 人權辦桌活動組長賴羿安分享他規劃真人圖書館的理念:「真人圖書館是邀請受難者或其家屬,分享他們經歷的故事,他們自己本身就是議題裡的一部分。」他說明,每位講者就像一本內容豐富、故事動人的書,而讀者透過與白色恐怖見證者對話,打破對政治受難者的偏見,學習相互理解與寬容。「不希望大家在想到政治受難者時,只看到他們曾經悲苦的一面。」人權辦桌總召, 同時就讀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的李承璦說道。他認為,即使政治受難者過去曾受到威權統治迫害,但他們仍能活出精彩、獨一無二的人生。 市集攤位包含台灣青年民主協會、臺灣共生青年協會等多種關注不同社會議題的團體,李承璦分享道:「活動讓平常沒機會觸及到多元議題的民眾,可以藉由這次市集深入了解各團體的理念與倡議,激發更多對社會的關注。」本屆人權辦桌推動社會公平、促進公民參與等,藉此讓民眾了解人權價值的真諦。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就讀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李侑霜說:「為了呼應撕下標籤的主題,我們邀請民眾寫下自己想要撕下的標籤, 以及關注的議題。」現場青年在撕下標籤的版上寫下廢除死刑、女權自助餐等內容,呼應了年輕世代對社會現狀的反思。陳怡安提到,雖然政府持續推動人權保障,但重視程度會隨著政黨輪替而有所差異,民間團體的推動仍舊佔有重要的影響力。 談到希望人權辦桌能帶給參與者的啟發與影響,李承璦說道:「這些議題與我們的生活都息息相關,值得每個人去關注與理解。」他也補充,無論階級或教育程度,當人們共同關注與參與公共議題時,社會才能有所改變。擔任活動志工的東吳大學法律系學生郭品圻說道:「許多曾經引發關注的社會議題,隨著熱度消退,往往被遺忘。」藉由人權辦桌的舉辦,參與者能有管道追蹤議題的後續發展,並從不同的面向深入了解其內涵。人權辦桌與真人圖書館將沉重的議題以多元的形式呈現,盼吸引更多民眾投入其中,撕下對社會角落中弱勢群體的特定標籤。
精障者訴心聲 與大眾交流盼除標籤
生活
第1598期
精障者訴心聲 與大眾交流盼除標籤
2015-05-21
展場設立幻覺體驗區,民眾可以體會精障者幻聽時出現的聲音。圖/陽明精神醫學服務隊提供 【記者丁敦蓉台北報導】陽明大學精神醫學服務隊16日於「黑鳥HN藝廊」舉辦「懼精諱神——精神疾病去污名化展覽」。主辦單位邀請伊甸活泉之家的「真人圖書館」,讓民眾透過「借真人」的方式與精神障礙者交流,盼撕除大眾對精障者貼上的無法自主生活、暴力犯、反社會人格等標籤。 民眾圍著桌子坐著,聽起「真人圖書館」Alice(化名)的過往。Alice回憶,有人曾問她:「精障者可以自己刷牙洗臉嗎?」,讓她十分無奈地回應,那自己應該是相當「聰明」的精障者。 Alice指出,她曾被醫生診斷罹患中度憂鬱症,但她並非無法自理生活,而是需要學習控制情緒。她聽從前夫建議省思發怒動機並沈澱情緒,再加上父母悉心照料,其生活已與一般人無異。 「有太多人做了壞事,就想拿殘障手冊頂罪。」Alice提及,許多社會案件犯人為脫罪,便指出自己患有精神疾病,導致大眾普遍認為精神疾病患者都會做壞事。她認為,縱使部分重度病患有失控行為,仍不應以一概全。 主辦人、陽明醫學系學生汪廣恆解釋,精障者患有思覺失調,常伴隨著幻聽、幻覺等現象,進而影響心理狀況,產生憂鬱症、躁鬱症等心理疾病。且他們經過長期醫療照護,與社會分隔時間長,因而需要家庭、社會支持照顧。 而汪廣恆也意識到,若要改變大眾的刻板印象,就必須走入社會傳遞精障者不為人知的心聲。因此,他們將展覽分為治療、康復、回家、展望四大主題,並由學生導覽,講述精障者從得病到痊癒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 「去污名化就是要從暸解開始。」觀眾、陽明大學牙醫系學生賴宗筳表示,生活中不常接觸精障者,其認知往往來自電視或電影中的誇張橋段,因而產生誤會。他覺得精障者就是生病而已,藉此活動能了解他們的心路歷程而破除誤解。 此外,汪廣恆也提及,精神疾病的病程大部份都相當長,但台灣對精障者的資源並不足夠。再加上城鄉差距,偏遠地區能獲得的資源又更少,因此,他希望政府能投入更多社會福利以改善精障者生活環境。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