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社論】運動員的「振奮」該被限制嗎? 以黑豹旗冠軍戰全壘打看棒球場「潛規則」
體育
第1800期
【社論】運動員的「振奮」該被限制嗎? 以黑豹旗冠軍戰全壘打看棒球場「潛規則」
2024-11-22
今年度的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冠軍戰中,上演新北市私立穀保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以下簡稱穀保)與桃園市立平鎮高級中學(以下簡稱平鎮)兩所高中棒球強校的對決戲碼。穀保在二局上半以4:2領先時,靠著曾聖恩的左外野方向全壘打再添兩分。這支黑豹旗冠軍戰史上的第一支「過牆」全壘打,瞬間讓穀保休息室的球員情緒沸騰。不過,曾聖恩繞過一壘後不斷狂吼,甚至「倒退走」,引發球迷討論。 賽後的網路討論分成兩大派:「太過火」vs「做自己」。前者強調,曾聖恩身為學生球員,擊出全壘打後,應低調跑壘,「做好自己的本分」即可;後者則認為,擊出全壘打的球員有權在當下做出自己的慶祝動作,只要避免挑釁即可。 亞洲棒球文化較推崇低調行事與球場禮儀。曾聽聞或者體驗過學生棒球的人們應該對於教練們的諄諄教誨感到不陌生,進場前要向球場致意、打擊前向裁判問候以及投出觸身球後要脫帽等基本禮儀。例如廣受球迷喜愛的中職球星彭政閔,便是以謙虛聞名。他認為打者擊出全壘打後的誇張慶祝動作,是不尊重對方投手的行為。也因此,「太過火」派的言論:「這樣的態度沒資格進職棒」、「這樣進到職棒該怎麼辦」,或「在職棒就會被因為太囂張被觸身球伺候了」,也就不難理解了。 不過,除了上述前者基於對身邊環境表達尊重之意的舉措外,近年不少球迷開始質疑球場上較為負面的「潛規則」。例如根據《Go Baseball 夠棒網》的球迷投票,最該被廢除的前三大潛規則中,「場上有虧,就用觸身球討公道」與「擊出全壘打後不能大肆慶祝」便占其二。這些被球迷視為不合時宜的潛規則,呼應球員「做自己」的想法,認為不應以「道德野球」束縛球員行為,在投打之間的對決中,勝者享受成功的喜悅,為比賽增添一些「秀味」,而敗者討回顏面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下一次的交手中堂堂正正解決對方,只要不挑釁,不做不良示範,又有何不可? 回歸學生棒球的環境,在場上大肆地展現喜悅,並不是一件該被綑綁的事。但當部分人士執著於對棒球的陳舊思想,並將選手的真情流露視為一種禁忌,對學生球員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解讀。教練們該做的,是在學生球員的激昂情緒背後給予正確的價值觀,不讓振奮變成囂張,不讓自信變成自大,也讓這些可能的棒球之星們放下潛規則的束縛,讓將來的賽事精神更為純粹,不僅無需動用到可能造成生理傷害的觸身球來進行報復,避免產生無謂的衝突,也更能體現運動家的精神。
【專欄】職場禮儀?日揭男女儀容差別待遇
國際
第1719期
【專欄】職場禮儀?日揭男女儀容差別待遇
2019-12-25
【記者陳妍如綜合報導】穿上漂亮的高跟鞋,是許多女孩的兒時夢想。然而,當穿高跟鞋成為義務,你依然嚮往嗎?日本女演員石川優實6月提交連署書至厚生勞動省(註1),呼籲政府禁止企業強制女職員穿高跟鞋上班。然而,前任厚生勞動省大臣根本匠9月時回應,為了因應不同行業的工作性質,他認為企業指定女員工穿高跟鞋屬於「必要的業務範圍」。註1:厚生勞動省(日語:厚生労働省/英語:Ministry of Health, Labour and Welfare)簡稱為厚勞省,是日本中央省廳之一,主掌雇用、勞動、年金、健康、醫療、兒童、育兒、福祉、看護等政策領域。石川優實發起的連署運動名為「Kutoo」,是從2017年在全球各地興起的反性騷擾運動「Metoo」延伸而來,與日文中的「鞋子(kutsu)」以及「苦痛(kutsū)」諧音。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石川優實在3日召開的記者會上,批判職場中男女性在儀容規定上受到的差別待遇,「穿高跟鞋本來是為了愛漂亮,但不顧個人的喜好、將穿高跟鞋的規範強加於女性身上,這是對女性的侮辱。」穿高跟鞋已證實對健康有害、也容易降低工作效率,然而許多企業仍將此視為「職場上的禮貌」。神戶大學學生長嶺亞美則解釋道:「我不覺得這是種禮貌。但不知不覺中,在工作場合穿高跟鞋的習慣已根深蒂固。」 部分日本企業會強制女性上班時必須穿著高跟鞋,其中3至5公分的鞋跟被認為是最具職場禮貌的。 圖/取自PhotoAC事實上,日本的女大生從大學階段開始,就逐漸被形塑「穿高跟鞋才禮貌」的原則。在學校正式場合如始業式、畢業典禮等,師長也常鼓勵女大生穿高跟鞋。金澤大學學生大倉朋子提到,她曾在學期初的開學典禮時換上高跟鞋,「因為我平常沒有這個習慣,所以要特地穿高跟鞋的時候,真的很辛苦。」更有許多求職中的女大生,必須穿著高跟鞋到處奔波找工作,「如果不穿高跟鞋,面試就會落選」的觀念使她們必須承受更多身體及精神上的壓力。廣島大學學生篠原理奈解釋,雖然大眾認同穿高跟鞋會造成不便,「但這已經成為求職時的既定習慣,如果沒有遵照的話,獲得工作機會的可能性也許會降低。」「Kutoo」運動持續延燒的同時,企業「禁止女性戴眼鏡」的規定也造成軒然大波。不少女性質疑,為何企業以「觀感不佳」為由規定女員工不可配戴玻璃眼鏡,然而同樣的限制卻不適用於男性?兵庫教育大學學生寺西圓提到,自己曾被要求出席學校正式場合時應戴隱形眼鏡,「我覺得不應該以外在打扮來認定一個人的形象,這對我而言很不方便。」來自台灣的筑波大學交換學生劉怡萱則表示,日本社會對女生的打扮存在許多台灣人難以想像的潛規則,「她們穿高跟鞋、戴隱形眼鏡是為了迎合社會價值觀,希望能展現出『女子力(註2)』。」為配合日本的習慣,有近視的她也在參加學校的國際學生交流會時,特地改戴隱形眼鏡,「總覺得還是要入境隨俗。」註2:「女子力」一詞來自日文,主要指生理女性從內在到外在,對妝容、時尚、品味及人格特質的追求(如溫柔、美麗、優雅等特質)。 日本企業多要求職場女性不可配戴眼鏡,但對男性卻沒有大多沒有限制,差別待遇引起極大爭議。 圖/取自PhotoAC針對女性在職場的種種不平等待遇,日本政府計劃於2020年6月推動《女性活躍暨性騷擾規制法》,而厚生勞動省也預定在年底前詳細制定與該法相關的性騷擾禁止事例。對於「禁止女性戴眼鏡」的規定,現任厚生勞動省大臣加藤勝信則給出正面回應,「從事同樣的工作時,男性可以戴眼鏡、女性卻不行,這與《男女雇用機會均等法》的理念背道而馳。」然而,厚生勞動省11月所列出的性騷擾禁止事例中,卻沒有包含服裝、儀容的規定。由於日本的求職季即將到來,促使「Kutoo」連署發起人石川優實在3日時提出緊急連署書,要求政府立法以改善企業對女性儀容的不合理要求。石川優實在記者會上解釋,媒體不斷向求職中的大學生宣傳「職場禮貌」的儀容打扮,在學校也被「求職禮節講座」所規範,「學生的立場相對弱勢,要求他們承擔風險、爭取改變是不容易的。」石川優實說。目前,日本的職場文化對女性的儀容規範仍存在不友善之處,她希望政府盡快採取法律措施,讓各方媒體和教育機構不再灌輸學生帶有偏見的價值觀。
遊走法律邊緣 無所適從的寵物禮儀業者
生活
專題
第1674期
遊走法律邊緣 無所適從的寵物禮儀業者
2018-04-11
【專題記者林宸佑、劉芳妤、謝羽蓁、謝佩如綜合報導】愛寵臨終,你會如何處理?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統計資料顯示,民國106年全台家犬及家貓數量約為250萬隻,較104年增加約20萬隻。隨著國人擁有寵物的比例逐年增加,牠們的身後事也受到重視,寵物殯葬業者應運而生。然而,卻因法律規範並不完備,導致難以界定寵物殯葬業者的合法與正當性。 民國96年至106年全國犬貓數量調查結果。圖/劉芳妤製<b>相聚與離散 那些對毛小孩的真心話吉娃娃「小花」陪伴江曉惠(化名)12個年頭,隨著兒女長大,各自在外地讀書,家裡總是空蕩蕩。但她深知下班後,總有個家人在門口搖尾守候。「雖然我們沒有共通語言,但我們卻能懂彼此,這似乎比人和人之間更親密。」小花對江曉惠來說,早已是家庭一員。她坦言,若一個人去公園散步總感覺尷尬,帶著小花去反而自在許多,「有時候可能是一種偽裝,讓自己也讓他人覺得我沒那麼孤獨。」然而,甜蜜相聚終有結束的一刻。某天,小花的猝逝讓江曉惠措手不及,她急忙連絡寵物禮儀公司辦理小花的後事。江曉惠選擇將小花集體火化,每週固定帶牠最喜歡的食物至寵物墓園祭拜,希望小花在天之靈能好好安息。但無法親眼看見小花火化過程,令江曉惠惋惜,擔憂火化處理過程是否合理。拉布拉多犬「阿尼奇」陪伴主人許淑慧十多年的時光,四十多公斤的牠,待人可相當熱情。在牠生命尾聲,不只後腳無法正常行走,嘴巴周圍也罹患惡性腫瘤。「如果將寵物視為自己的家人,便希望牠能有尊嚴地走到生命盡頭。」阿尼奇離世後,許淑慧將牠交給自己信賴的寵物禮儀公司個別火化,並海葬骨灰送阿尼奇最後一程。近年來,飼養寵物的人數越趨增加,根據諮商心理師尹雪梅觀察,人對寵物有一種特殊的情感依賴。她解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常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且彼此之間會互相評價,因而讓人覺得這樣的關係無法確實掌握。 但人心中其實都會有對愛和感情的渴望,在我們的文化裡,人與人之間較不擅長表達情感,也不見得會得到善意的回應,因而將這樣的情感轉移到寵物身上。隨著環保意識及動物權益抬頭,傳統觀念認為家寵死亡,應該「貓死吊樹頭,狗死放水流」的習俗至今逐漸消弭。台中某園地寵物善終服務經理林捷提到,民國105至106年寵物後事每月約為120件,民國103至104年每月約為100件,顯示飼主對寵物後事的處理需求有成長趨勢。<b>愛寵離世 寵物禮儀業者怎麼做?至於寵物身後事該如何處理呢?玖隆寵物生命禮儀有限公司行政助理小陳(化名)表示,當寵物離世後,飼主通常會主動來電詢問,考量由專車接送或自行運送寵物遺體至禮儀公司。若以專車接送,進到飼主家中便會進行請靈儀式,「喊著牠的名字,跟牠說我們要帶牠回來,請跟著我們走。」小陳提到,部份飼主會將寵物比照人類辦理,飼主也會詢問是否需要靜置遺體進行八小時的助念,而禮儀公司亦尊重飼主意願。當寵物遺體送到殯儀館後,會先依宗教區分為「佛、道教」及「基督、天主教」兩種不同處理方式。前者較為複雜且需要祭品,後者則以禱告方式簡單與寵物告別。 寵物禮儀業者會依不同宗教信仰,提供相異處理方式;通常佛、道教的儀式比基督、天主教複雜許多。圖/林宸佑攝飼主與愛寵告別完,業者會先火化遺體。火化又區分為個別火化及集體火化(將動物遺體集中焚化),價格則依寵物重量計算。集體火化約落在新台幣1500元至4500元之間,個別火化一般以5000元為基準,隨寵物重量增加而加價。火化後飼主可選擇多種紀念方式,小陳說明,最為傳統的便是將寵物送進納骨塔,以便長年追思。有些飼主希望讓寵物留在身邊,業者便建議他們將寵物骨骸裝入骨灰罐帶回家。然而,若長輩介意家中存放骨灰罐,則可採用植葬方式。將骨灰倒入土壤中與植物一同生長,由業者先行照顧,數年後取回栽植於家中。近年來環保意識漸趨抬頭,選擇灑葬及樹葬的飼主也逐漸增加。灑葬即將磨碎的骨灰直接灑在灑葬區,而後鋪上花瓣或覆土,而樹葬則是將骨灰埋入樹穴中。小陳也觀察到,現在的飼主在寵物火化後,多崇尚直接入土或留在身邊,「塔位區比較少再進來。」待寵物後事告一段落,業者在每年清明及中元節也會舉辦超渡法會,替在另一個世界的毛小孩祈福。 寵物後事處理費用一覽表。圖/謝羽蓁製<b>寵物焚化設備的三角題 誰來監管?根據「台灣動物新聞網」統計,目前全台大約有25家民間寵物殯葬業者,提供火化和下葬服務。然而,人的後事處理尚有《殯葬管理條例》規範,寵物後事至今仍無明確的法條規定,致使亂象叢生。愛寵離世後,寵物殯葬業者通常會進行火化處理。玖隆董事長特助朱豪良指出,使用火化設備必須經過環境評估,依法取得固定汙染源操作許可證。但國內擁有合法火化設備的寵物殯葬業者少之又少,小陳進一步說明,未取得許可證的業者,由於無法符合空氣汙染排放標準,「就會把爐設得非常遠」,甚至將屍體和垃圾一起焚燒。而玖隆因取得合法操作許可,便直接在室內興建火化設施。即使取得許可證,但朱豪良談到,政府每年針對火化設備,進行PM2.5、戴奧辛、砷、鎘、汞等空汙排放檢測,每次檢測費用高達三、四十萬元。政府除非接獲檢舉,平時並不會主動稽查違規業者。即使查獲不法行為,政府仍以罰單方式處理,「開一次單也不到我們一次檢測的費用」,小陳無奈地說著。朱豪良補充,火化設備對於環境而言是不環保的,處理設備才是重點。該設備必須處理燃燒所排放出的硫化氫、硫化氧等汙染氣體,減低空氣汙染。但一套設備動輒千萬起跳,不少業者難以負擔,便直接排放廢氣於空氣中,影響環境品質。 隨著民眾擁有寵物比例增加,人與寵物間的情感更為緊密,使得寵物後事越趨受到重視。圖/林宸佑攝針對寵物火化問題,文化大學寵物禮儀師培訓認證班講師范班超也指出,焚化爐設置仍是業者個別處理,而伴隨的空汙問題目前無法可管。他經問卷調查發現,不少業者其實樂意接受政府合理監管及更新硬體設備,「但重點是到底誰來負責監管?」焚化爐管理歸屬為環保署,但動物議題又歸屬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物保護科,於是寵物焚化爐的設置位處灰色地帶,無人管轄。除了設備難以控管,寵物火化的責任歸屬也是一大難題。集結許多殯葬相關資訊,提供民眾查閱的「台灣殯葬資訊網」執行長林明河表示,許多縣市政府其實並沒有完善的火化及殯葬規劃。「誰來火化?」他說明,大部分縣市政府沒有專門為寵物火化的焚化爐,因此需要委託民間單位進行火化。林明河也指出,寵物死亡歸在農業局掌管,火化則交由環保單位處理;並非像人的死亡及火化,統一由各縣市政府的民政單位負責,「這是政府有點亂的地方。」<b>簽約停看聽 買永久塔位當心權益受損即便相關法規尚未明訂,寵物禮儀業者間競爭仍激烈,「搶生意」遂成另一大亂象。朱豪良指出,當寵物臨終,部份寵物殯葬業者會和動物醫院合作,協助辦理寵物後事。這之中存在一套抽傭機制,大部分的費用落入動物醫院口袋,業者僅取得微薄費用。對業者而言,要到院接送並進行火化不合成本。因此,民眾常會被業者推銷周邊禮儀商品,甚至購買永久塔位,「一個塔位七、八萬就賺回來了。」然而,寵物禮儀公司若建塔位,提供民眾貯存寵物骨灰,商業登記屬於「倉儲業」,實際上並未在專屬於寵物禮儀法規下營運。小陳直言,賣給民眾永久塔位實為非法行為,「簽永久如果土地倒閉了呢?或是有人檢舉,那間公司就不見了呢?」寵物骨灰的去向將成未知數,因此小陳認為,以「一年一約」方式與客戶簽約方屬合理。 寵物禮儀公司常會建置納骨塔,供民眾貯存寵物骨灰。但若業者推銷購買永久塔位,可能導致權益受損。圖/林宸佑攝此外,目前有許多業者設立寵物納骨塔。但林明河擔心,現在連人類後事都逐漸走向自然葬,反觀寵物體型小、骨灰少,若為推動寵物友善政策而設立納骨塔,使用率會不高。再加上存放在納骨塔,每年需花上一筆費用,會降低民眾使用意願。他建議,各縣市政府應制定好相關自治法規,設立專門火化及統一灑葬的土地,不需設計太過繁瑣的處理流程,讓民眾在處理寵物後事上更加便利且受到保障。要營運寵物殯葬業,范班超說明,目前寵物殯葬業者可申請「特定目的事業用地」解決土地使用問題。但朱豪良談到,有些業者在登記為農業用地或宮廟用地的土地上,直接做起寵物後事生意,造成「農地非農用」的情形。據《自由時報》報導,台中市大肚區的康慈寵物樂園,多年在農業區範圍違規經營殯葬服務業,去年遭市政府強制拆除,後續亦衍生骨灰遷移問題。<b>寵物臨終專法不明 台中自治條例年底上路目前沒有全國性規範,僅有台中市政府通過「台中市寵物屍體處理及寵物生命紀念業管理自治條例 」,預計於今年年底正式實施。該條例強制在台中的寵物身亡後一律火化,不能隨意丟置於垃圾車;寵物殯葬業服務者更必須取得寵物禮儀師培訓班認證。雖然台中創下全台首例,明定寵物身亡需火化處理,但台中某園地寵物善終服務經理林捷表示,飼主若重視寵物的權利,便不會將其任意棄置,「會亂丟的還是會亂丟」。因此,他認為是否遵守條例,取決於飼主對動物的重視程度。雖然台中即將施行自治條例,但在設置焚化爐方面,仍有政府權責與法規不明的問題。林捷表示,寵物禮儀業至今沒有行業別,因此無法籌組工會,更難向政府或立委施壓。在寵物臨終專法未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下,許多相關業者難以適從,「即使去跟行政單位講,他們也會說沒有看到這個需求,就是因為孩子(寵物)們沒有選票。」小陳認為,政府應制定一套明確法令,告知業者該如何合法營運寵物禮儀業。目前更極需對焚燒寵物屍體,所造成的空氣汙染源進行管控,訂定申請合法焚化設備牌照的標準,並且對設備定期檢測。如此一來,不僅能保障業者營業的權利,也象徵政府對於動物保護權益的重視。 環保意識抬頭,更多人以「植葬」紀念愛寵,讓骨灰與土壤中的植物一同生長,數年後再轉由飼主栽植。圖/林宸佑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