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大反性侵聯盟辦行動週 多形式展校園對話
【記者黃暐喬報導】波特蘭大學(University of Portland,以下簡稱波大)學生反性侵聯盟(Students Against Sexual Assault, SASA)於10月25日至31日舉辦「秋季行動週」。藉由療癒登山、創傷照護講座、安全派對指南、「你當時穿什麼?」展覽、旗幟展示等舉行為期一周活動,盼喚醒學生對性侵議題的反思。
波大學生反性侵聯盟舉辦秋季行動週,並透過多種形式活動讓學生認識性侵防治與保護等議題,並盼為那些希望被傾聽、被看見的學生提供社群支持。「此次秋季行動週,我們希望兼顧社群感、學生倡議和性侵教育,並儘量觸及校園所有族群。」學生反性侵聯盟共同主席艾瑪・懷利(Emma Wylie)說道,性侵議題可能引發部分人的創傷回憶,因此團隊在規劃活動時特別注重氛圍的友善與安全,透過提供食物、貼紙與徽章等方式,讓學生願意停下腳步參與,較少接觸此議題的人也能理解性侵的普遍性與防護的重要。另一位學生反性侵聯盟共同主席茱莉亞・維特科夫斯基(Julia Witkowski)補充:「學生可依自己的舒適程度參與,無論僅是路過觀察,或停下腳步進一步了解,我們只希望人們能夠自在。」 「秋季行動週開始前,我們和波大戶外探索團隊(Outdoor Pursuits Program)合作舉辦自然療癒登山活動。我們前往森林公園,進行短程健行、伸展、書寫與享用熱茶。」艾瑪說明,透過自然療癒的共同行動,讓參與者在放鬆與分享中產生連結,建立社群歸屬感。「我們舉辦創傷知情照護座談會,並邀請業界人士分享經驗,也準備了派對緊急聯絡資訊與防止飲料被下藥的傳單,讓學生在輕鬆活動中也能提升安全意識。」艾瑪說道。學生反性侵聯盟攜手校內二手時尚社,把衣服放在桌上展示,進餐廳的學生可以直接看到。「它打破了衣著會導致性侵的迷思,社會仍太常將衣服與『暗示同意』或『挑逗』劃上等號,用此來合理化性侵行為。」波大學生瑞姆・阿爾沙班(Reem Alshaban)說明道。波大學生里夫・蘭德爾(Reive Randall)則分享,我討厭那些以女性該穿得更保守來合理化性暴力的說法,這個展覽正好揭穿了這種偏見。「我們希望藉由這個展覽直接挑戰這種責怪受害者的思維,以服裝作為視覺提醒——衣著不代表同意。」茱莉亞補充說明道。 「旗幟展示」活動設於波特蘭大學學術廣場,草地上插滿千面旗幟。「我們在校園草坪插上1000面旗幟,象徵性侵案件的發生、報案與定罪情況。」艾瑪說道。根據現場告示,每1000起性侵案件中,約有994名加害者仍逍遙法外。白旗代表未報案件,淺藍旗象徵報案但未定罪,深藍旗則代表最終被判刑者,全場僅有六面深藍旗,呈現司法與現實的落差。里夫說:「那些旗幟讓人看到性侵議題的普遍性。」瑞姆則指出,旗幟以具象方式呈現出多數加害者未受懲罰的現實,強烈的視覺對比讓學生停下腳步思考。瑞姆認為,性侵議題仍深深影響許多人,但校園討論仍然不足,「唯有持續對話,才能喚起更多人的意識。」他說道。
「希望參與者能感受到被支持與理解,並透過多元的活動形式,讓不同背景與需求的學生都被照顧與看見。」艾瑪說道。茱莉亞表示,期盼參與者無論投入哪項活動,都能感受到更緊密的社群連結。他強調,團隊願意傾聽、看見並支持每一位成員,無論是倖存者,或是彼此關懷的同伴。瑞姆分享,秋季行動週讓他更清楚地意識到,倖存者需要的並非短暫的安慰,而是能長期陪伴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