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生活
第1804期
實境解謎探索東門市場 清大融合科技與地方文史
2024-12-20
【記者林以晴報導】由國立清華大學服務科學研究所「服務科學導論」課程中的五位學生所組成的「幕後報社」團隊,14日舉辦「竹塹秘影—東門市場實境解謎」活動,邀請民眾跳脫觀光客的角度來探索東門市場,深入了解市場的歷史與文化。 參加者以手機進行解謎遊戲,化身時空探險家,穿越回1980年代破解失蹤案件的真相,跟隨地圖指示在東門市場穿梭,任何招牌、日曆、圖案都可能成為解謎關鍵。遊戲融入東門市場的興衰歷史,結合趣味小故事呈現,讓參加者更投入其中。參加者清大學生甲君(化名)分享,他認為最困難的關卡是尋找「綜合廣告社」的招牌,「因為提示說是書店旁邊的廣告社,我一直被『書店』限縮,再加上那個招牌的字體比較藝術,花了很多時間才發現。」他說。透過實境解謎,參加者也對東門市場產生新的印象,清大職員姜欣辰分享道:「以往只會待在一樓吃美食,因為這次活動,才第一次走到二、三樓,發現不一樣的風景與店家。」 幕後報社團隊成員,清大服務科學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學生鍾宜娟分享,團隊在東門市場場勘時,恰巧參加了一場導覽,因此有機會了解市場的歷史文化,希望能將這些故事分享給原本只為美食而來的民眾。因此團隊在遊戲中融入了歷史小知識,如新竹市第一座手扶梯位於東門市場、興盛時期使用水桶裝錢等故事。從遊戲設計到活動執行,都由團隊親自參與,清大服務科學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學生陳亞其說道:「除了參考我們以前玩過的實境解謎內容外,也考證了相關史料。」他提到,實際去拜訪合作單位,並用自身力量建構整個活動,是課堂中無法學到的。鍾宜娟也認同道:「當籌備與執行過程中,遇到出乎意料的狀況時,如何臨場反應,是我新學到的課題。」 幕後報社團隊將東門市場作為專案對象,利用課堂中學習到的行動設計理論,先定義問題「如何推廣東門市場的歷史與文化?」,再發想解方。清大服務科學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學生陳煒承表示,以具趣味性的遊戲形式推廣東門市場文史,較能引起興趣,而因東門市場的空間結構複雜,才決定以實境解謎的方式呈現。課程指導教授,清大服務科學研究所教授林福仁認為這種新的解謎形式,可以加深參與者對東門市場的理解,並吸引更多人用新穎的方式體驗這個場所,他也期待道:「希望學生能將這次實際執行的經驗,內化為自己的能力,並持續發展與調整。」 雖然幕後報社是因課程成立的小組,但對於團隊未來發展,陳亞其樂觀地認為,既然團隊已組成,未來就還有發展的空間,他說道:「這次我們舉辦了簡單的場次,對於資深的玩家來說可能不夠過癮,之後會想設計更難的題目,甚至朝不同場域發展實境解謎。」鍾宜娟也表示,因為服務科學研究所是跨領域系所,有許多機會接觸到不同的專案,每一次都是驚喜,若有機會他都願意去嘗試。而林福仁也期望幕後報社的實境解謎能與東門市場繼續合作,發展成系統性、季節性推出的專案,吸引更多人拜訪,推動地方文史發展。
體育
第1801期
王偉哲奪金憶父母反對 撞球運動盼反轉觀感
2024-11-29
【記者張恩爾桃園報導】113年全國大專院校撞球聯賽18日至22日於桃園市九號颱風撞球館舉行,依據比賽規則分為九號球及十號球兩種項目。公開男子組九號球及十號球冠軍分別由僑光科技大學的王偉哲、台北海洋科技大學的郭奕涵獲得。而女子組兩個項目皆由宏國德霖科技大學拿下冠軍,九號球冠軍為洪欣妤,十號球則由李亭誼奪冠。 撞球九號球的規則為選手須用母球(白球)撞擊球台上號碼最小的球,並在擊中最小號碼球後,將九號球合法擊入球袋者,即為勝利。而十號球的規則與九號球極為相似,只是在將球擊入球袋的過程中需指定要擊入的球袋(中袋或底袋),比賽時長超過一小時,並且一天通常需進行好幾場賽事,是十分考驗體力與專注力的體育項目。 在本屆賽會獲得男子十號球冠軍的郭奕涵在決賽擊敗德霖科大的魏宸祥,郭奕涵賽後表示,因為工作關係已經很久沒有比賽,所以比賽過程中其實非常緊張。談到如何調適緊張的心情,郭奕涵說明:「我會一直提醒自己什麼時間點該做什麼事,以此來調適身心靈,因為撞球到最後比的就是心態。」撞球除了考驗心態,同時也相當消耗選手的體能,拿下女子組九號球冠軍洪欣妤提到,撞球選手的訓練除了球桌上的技術外,也包含體能訓練,例如慢跑、手部肌肉訓練等等,自己每天訓練時長都會超過七個小時。 現今許多人仍對撞球存有刻板印象,認為撞球館是不良份子的出入場所,王偉哲對此也有深刻的體悟,他表示,一開始家人非常反對自己往撞球這條路發展,經過反覆的溝通,自己也慢慢打出成績後才獲得家人的認同。中華民國撞球協會秘書長莊曜霖也說到,早期都認為不愛唸書的孩子才會去打撞球,不過現在的觀念慢慢開始轉變,透過舉辦各個層級的比賽,協助學校成立球隊,讓撞球深入基層,「讓家長發現打撞球的孩子不會學壞,了解打撞球不見得是一個負面的行為。」 撞球在過往是非常熱門的運動,不過近年來逐漸式微,除刻板印象外,最大的原因是國際賽停辦。莊曜霖表示,台灣是世界撞球的強權,在亞洲運動會(以下簡稱亞運)一共拿下過22面獎牌,國際賽有亮眼的成績自然而然會有很多人想打撞球,「不過2010年的亞運是最後一屆舉辦撞球項目,奧運也沒辦過撞球,因此就越來越少人去打撞球,所以在那之前(2010年)算是全盛時期。」 不過莊曜霖也提到,那些奪牌選手在退休之後成為教練,將技術和經驗傳承下去,也成功培育出很多優秀的年輕選手,例如今年的亞洲青少年撞球錦標賽就是由台灣選手獲得冠軍,他也補充,2030年的亞運將重新舉辦撞球項目,期望透過國際賽的好表現讓更多人從事這個運動。另外撞球場的環境也改善許多,《菸害防制法》的推動讓原本煙霧瀰漫的球館轉變成無菸的環境,莊曜霖期望透過運動場所的進步和國際賽場的表現,讓撞球再度成為熱門運動。
生活
第1799期
新科技助防災害教育 防汛營盼提升學生行動意識
2024-11-15
【記者周元曦桃園報導】桃園市政府水務局於9日至10日,與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有限公司和國立臺灣大學水工試驗所合作,舉辦為期兩天的「桃園市政府113 年度防汛青年營」。活動旨在藉由邀請桃園大專院校學生,增加學生對於水利防災的關心與行動力,進而吸引桃園在地青年,在未來成為社區防汛志工的一員。 主辦方水務局副總工程司蘇鴻表示,每次風雨來臨,容易造成桃園地區淹水,因此學生學習如何防範十分重要。「目前桃園社區的防汛志工都是由已退休的叔叔阿姨擔任,所以主辦方希望,防汛的知識和經驗能夠拓展到年輕人。」蘇鴻解釋道。營隊課程包含靜態與動態,前者包括認識水環境的講座,後者包括無人機操作、社區防災避難圖的設計以及戶外地形探勘。 營隊開始時,由國立臺灣大學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博士柯凱元帶領學生分組進行戶外地形探勘,尋找並拍攝隱藏的資源點與災害點。其中一組學生將一座小型滯洪池拍攝下來,並把照片貼在地圖上。照片旁亦註明滯洪池作為資源點,能在暴雨來臨時,控制洪水蔓延的速度。另外,其他學生以同樣模式,標註倒塌的樹木為災害點,並記錄樹木會成為逃難時的潛在阻礙。現就讀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學生孫鈺涵喜歡結交朋友,他認為活動中最有趣的就是此環節,「我們一起尋找哪裏危險、哪裏安全,過程可以增加同儕之間的相處時間。」他說道。 此外,活動強調「新科技」的運用,透過教導無人機,讓營隊學子有不一樣的體驗。只見操作的學生帶著初次使用的緊張,但臉上依然難掩興奮。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學生李旻宴表示,無人機可以在水災發生時,從天空視角分析災點的嚴重程度。除了新型科技的操作,活動還讓學生發揮創意。學生針對小孩、年長者與年輕人的不同需求,用膠帶與便條紙貼出一間避難收容所,甚至有組別在收容所中設立祈禱室,讓台灣社會上不同信仰的人們在遭遇水災時,能夠有一個提供心靈慰藉的場所。 李旻宴坦言,學校其實有很多防汛相關資源和講座,只是疏於宣傳。同時他認為網路上每個人都可以為防汛盡一份心力,「我們時常在網路上看到哪裡有淹水,但如果大家能即時更新退水情況,其實可以減少許多網路上的恐慌。」蘇鴻在談及未來願景時希望營隊能邀請不同年齡層,以及學習領域的民眾來參與,像是除了防災與工程學系的學生外,這次還有華語文學系等非防災專業科系的學生。營隊未來也將加入本地高中生及銀髮族。活動集結在地青年,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行動力,像是當學生們被問及是否願意成為防汛志工時,他們都保持正面態度。「如果未來有機會,我會想要擔任志工。」營隊學員之一的孫鈺涵笑著點頭說道。
校園
第1797期
暨大推跨領域課程 望填補科技領域教師缺
焦點
2024-10-25
【記者吳妤潔報導】據《聯合新聞網》報導,近年來國內師資缺乏,以國中資訊科老師最為不足。國立暨南大學教育學院長陳啓東說明,若用全國國高中校數計算,約有超過1000位資訊科教師缺口。因應此問題,暨大教育學院與資訊工程學系合作,陸續開設相關課程提供學生修讀,並計劃於下學期正式開始,嘗試替解決科技教師荒開闢新徑。 陳啓東表示,資訊科技已是108課綱正式課程,為培養相關領域教師人才,系所原本就設有教育科技和數位學習的課程,如今與資工系合力開設資訊課程,期望學生能拓展專業項目。為了讓教育學院學生更容易接觸工程、科技知識,暨大在課程設計上也特別調整難易度,「從基礎開始去引導教育學院的學生,學習這個資訊科技怎麼樣融入教學。」 代課暨代理教師產業工會理事長黃湘仙指出,國內風氣習慣將文、理組貼標籤,但以國中資訊科所需的師資專業度而言,學生若有意修習相關課程、用心備課,即使非資工背景出身,也能勝任資訊科老師的工作。他認為暨大的做法能滿足少子化對師資的需求,也符合當今教育現場的趨勢,「師資(老師人數)減少,但是課程多元(學生學習的課程變多)的狀況下,一個老師基本上盡量都要有兩個專長。」 跨修資工課程的暨大教育學院學士班師資培育學生吳煥棊表示,院內結合資工系授課的立意良善,若此模式成功,未來也可向其他學校推進。但他也說:「學校在引導學生往資工、資管系走的同時,也要讓他們的本心還是回來當老師。」資訊科教師短缺的問題仍需從根本解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師資培育學生彭宇銨則說:「如果修整個學程或雙主修,對師培生負擔太重,學生修習資工系後,可能就往這個方向走。」他認為教育業對理組而言還是比較低薪的產業,暨大的做法可能讓學生從教職流向資工業界。 深究單項科目師資缺乏的現象,主要原因在於薪資福利和教育環境。私立曙光女子高級中學資訊科老師蔡嘉訓分析,「薪資福利就是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理工科的漲幅大,但教育界幾乎沒有在調薪,去年雖然有調了4%,但相比之下落差是很大的。」他也提到,近年新聞常出現老師受到學生或家長投訴、指控霸凌的案例,他坦言,這些現象都會影響教育產業的氛圍。吳煥棊也認為,政府應提供教師更多保障,避免原本有意願進入教職的學生因為對管教學生卻步,最終不進入教育界的惡性循環。 彭宇銨則以師培生的角度建議,「現在正式老師那麼難考的情況下,在體制上可以去完善培訓到教甄的過程,協助學生更容易達成目標。」對此,黃湘仙直言,政府在師培政策上應更加彈性,「教育學程會有一個專業學門跟一個教育學分,以往在專業科目,設定的學分數一定要學到那個系所的每一個基礎,那他(學生)如果可以拿到這些學分,為什麼還會在教育現場?」政府必須根據教育現場的狀況思考現行制度的可行性,才有機會改善教職人才流失的困境。
新知
第1796期
張祐嘉研發氧化銅奈米管 降低高電流產氫反應
焦點
2024-10-18
【記者姚孟汝報導】工業革命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上升,許多科學家開始研究如何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工業燃料或化學原料。就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學生張祐嘉在教授洪崧富的指導下,發表「疏水性分子修飾之氧化銅奈米管催化劑促進安培級二氧化碳還原反應之探討」論文,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利用電催化技術進行二氧化碳還原反應,將其轉化為具價值的經濟產品,榮獲傑出科技獎學金肯定。 電催化是一種使用電能促進二氧化碳還原的技術。銅在電催化技術中,是目前唯一能有效生成二碳以上、高工業應用價值產物的金屬催化劑,如乙醇、乙烯等。「然而銅催化劑在二氧化碳反應的表現不是很好。」張祐嘉補充道,因其不穩定的缺點,以至於仍有許多改進空間,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下,張祐嘉參考過去文獻,並嘗試多種反應濃度、溫度及反應時間的條件,成功合成出效能較佳的氧化銅奈米管作為催化劑。 一般的氧化銅奈米管在二氧化碳還原反應中,可能會面臨水在電解還原後產生氫氣,而氫氣會佔據催化劑表面,與二氧化碳競爭進行化學反應的位置,降低還原效率。因此本次實驗在氧化銅奈米管內外側增加疏水性的小分子,創造出疏水的通道。「疏水性小分子可以類比為我們身體的絨毛結構」張祐嘉補充道,這些小分子能使水不容易滲透或附著其上,降低產氫反應,幫助二氧化碳有效參與。 另外,科學家們為了能夠提高二氧化碳還原反應的效率,致力於提升實驗的電流密度以提高反應速率,然而銅催化劑在高電流密度下往往會降低其穩定性,造成乙烯產能下降。張祐嘉分享,本次實驗的氧化銅奈米管在每平方公分1安培的高電流密度下,仍維持一定的乙烯產量,並有效抑制氫氣的生成。 談及未來規劃,洪崧富表示,他們將持續設計不同的催化劑,突破目前的催化活性。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兼研發處副研發長兼計畫營運組長潘俊仁說:「無論是在創新性還是未來的應用上,我都期待這項技術的後續發展。」但他提醒,實驗室的突破性研究若要轉為應用在商業,許多工程與成本問題會是阻礙,因此仍需更多的測試。
生活
第1796期
北署特展重現「大人」樣貌 領民眾認識新文化運動
2024-10-18
【記者李宸緯台北報導】 2024新文化運動月從1日起以「北署很有事」為題,在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以下簡稱紀念館)和大稻埕地區舉行為期一個月的系列活動,推廣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歷史記憶。今年跳脫傳統特展形式,結合AI和AR技術,應用於「警察大人」上,生動呈現當時故事,讓民眾更加貼近日治時期警察與民眾間的日常生活。 1920年代的台灣新文化運動,為臺灣重要的文化覺醒時期,透過民主發聲、文化講座、社會運動等,引領民眾重新認識自我。而在民眾的自發下,推廣當時臺灣影劇、文學、音樂等領域的成果,是具現代性啟蒙的新文化思潮年代。 12日在大稻埕地區舉辦的音樂會市集,便融合新文化運動元素,如藉由市集攤位展示治警事件、二林事件、議會請願運動等社會運動書集,講述新文化運動的歷史背景。音樂會負責人陳冠恩表示,與大稻埕地區店家合作,傳承歷史外也能活絡當地的經濟。 紀念館的前身正為北署,在此展出「南無警察大菩薩:台北北警察署特展」,透過回顧北署警察的歷史,帶領民眾了解百年前「警察大人」包羅萬象的能力,從日本警察制度的誕生、訓練警察的過程,再到警察透過戶口調查、環境衛生、保甲制度來牢牢控制民眾等生活大小事。此外,今年更結合AR技術,生動重現當時警察的言行舉止,將歷代北署長與警察的樣貌栩栩如生地呈現給觀眾,觀眾透過按鈕問答互動,了解更多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社會事件。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專案規劃師王力緯表示,以往都是用蔣渭水、林獻堂等社會運動分子一方來說故事,今年則改以壓迫方的警察視角呈現。除了使用AR技術還原歷史背景,也用更多影像代替文字以加強故事性,王力緯說:「今年嘗試以北署長為樣本,以AI做出浮世繪風格的展品,希望新穎的呈現方式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前來觀展的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學生鄭又瑄分享,「歷史跟現代科技結合,顛覆原本年輕人認為看展過於負擔的想法。」歷史與科技的融合,創造新的看展體驗。 鄭又瑄提及,首次接觸新文化運動是從高中歷史課本,而展覽中的史料在課本中都沒有看過,讓他在觀展後更深入了解當時的時空背景。鄭又瑄舉例,我們所熟知的蔣渭水、林獻堂等人在當時舉辦夏季學校,致力於讓更多年輕人有學習的機會。「前人在新文化運動對台灣做出許多人文貢獻,正因為有他們的努力才有現代進步的社會。」鄭又瑄補充道。新文化運動月讓過去只能從課本上學習到的內容,透過新樣態的展覽呈現出不同風貌。而王力緯也期許,以新文化運動月作為開端,未來青年能更有意願參與此類文化活動,並激發想要了解這片土地故事的意識。
新知
第1796期
紅外光裝置偵測血氧濃度 連結手機利遠端就診
2024-10-18
【記者黃詠欣報導】根據我國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指出,超過84.7%老人患有一項以上的慢性病,而慢性病患者多為慢性傷口所擾,若未處理完善,導致反覆發炎嚴重恐截肢或死亡。然而目前臨床主要依賴醫師主觀經驗視診,僅能看到傷口表面狀況,無法提供最適化療程。因此,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林志隆帶領團隊研發「基於多光譜光源血氧影像偵測之微型化遠端醫療傷口癒合階段辨識系統」,首創以彩色血氧影像客觀分析慢性傷口,量化皮下組織血液循環狀況,並榮獲「2024未來科技獎」。17日至19日,2024未來科技館將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 (簡稱台北世貿一館)展出本成品。 目前臨床主要依賴醫師視診,僅能看到傷口表面狀況,無法提供最有效的治療方式,而常被使用的市售醫療儀器——雷射都卜勒血流儀是一種桌上型裝置,約斥資200多萬,卻只能偵測血氧濃度,因重量緣故也不好攜帶。團隊成員、成大顯示電路及生醫創意系統應用實驗室博士生呂宥憲表示:「目前醫療在用的儀器沒有這麼方便、多功能。」 為了改良現有儀器,團隊研發出可攜式血氧偵測裝置,重量僅180公克。此裝置使用多光譜光源上的LED燈打紅光與紅外光照射傷口,取得皮膚反射光影像後,計算傷口及周邊肌膚血氧濃度,量化肉眼不可見的皮下組織血液循環狀況。「關鍵是我們開發去除環境光的演算法。」呂宥憲說明,團隊為還原紅光及紅外光拍出的影像,把環境光視為雜訊取出,耗時兩、三個月訓練人工智慧模型。此裝置除了可以自動分析傷口影像,更突破現有技術,評估傷口癒合階段,加速判斷患者是否需回診清除傷口。 同時團隊為了實現遠距醫療,讓醫師能線上追蹤傷口,開發手機應用程式連結裝置,能方便傷患居家使用,即時拍攝傷口上傳雲端平台儲存,醫生則可透過平台了解傷口狀況,提供最適合的敷料與療程,線上提供醫囑,有效降低傷患就診頻率與負擔。 本系統已獲得台灣專利,也進入成大醫院測試,並收集臨床數據與護理人員的反饋進行調整。對於是否繼續優化研究成果,林志隆表示想改良兩個層面,一個是增加新功能,讓系統也能判別燒燙傷情況,另一個則繼續減輕裝置重量,使其更方便。新華醫院內科醫生黃旭加認為,可攜式血氧偵測裝置在臨床訓練下會愈來愈進步,未來有望替代人員去分析、觀察傷口。
影音
第1795期
《超智域》登場 勾勒與AI共生的未來
2024-10-04
【記者李香霆、林偌甯、林芷彤桃園採訪報導】無人機在夜空自由翱翔,排列各種桃園代表圖樣,展現科技與人文攜手的美好光景。 2024桃園科技藝術節以「超智域:一場人與AI的競賽」為主題,運用沈浸式AR互動與生成式AI技術,引領民眾思考人與AI的關係。策展人羅禾淋說:「今年的主題其實是呼應,我們這陣子人工智慧興盛的這個年代。」他近一步說明,展覽要讓大眾思考人類不能只等人工智慧變得極度聰明的時候,才去思考人跟AI的關係。 藝術家潘保源的作品《換個姿勢》,在居家空間中放置自動化的躺椅、鍵盤等傢俱,模擬沒有身體的AI雖然可以進行人類的日常活動,卻無法用「身體」感受世界,展現AI對人類來說依舊是本質上的「他者」。潘保源表示,AI與人類在根本上的不同是沒有身體 ,如果我們跟不同宗教文化都會有理解上的困難,那何況說到我們人跟AI這種完全不一樣的存在。 作品《語意》由三部影像組成,左側螢幕中的舞者擺動身體,將動作的訊息編碼傳遞給右側的機器人,AI機器人則藉此模仿人類的一舉一動。中央的螢幕則紀錄著人與AI的親密對話。《語意》傳達如果人類過度依賴AI,可能面臨失去自主性的風險。藝術家黃姿婷希望藉此讓大家思考,AI技術對於人類的生活和存在方式會有什麼影響?在人類與AI越來越模糊的邊界之中,如何找尋出自我跟技術的平衡。 在科技快速發展下,AI不僅作為工具使用,也讓人們開始反思,人類獨有的思考與創造力是否不再特別。觀展民眾蘇逸安認為,網路世代充斥難以分辨虛實的資訊,已難以界定真假之分。當AI的共情能力逐漸趨近人類,人也逐漸滿足於AI的完美,那麼人類還剩下哪些競爭力?潘保源說道:「當AI變成一個邏輯運算跟處理速度都比我們還要強,但又同時可以模擬出和我們一樣的情緒,或者說我們跟他討論東西的時候,你發現他給你的反饋比你的同儕還要好,我可能沒辦法接受人類在這上面的瑕疵。」 展覽中的各類藝術作品,呈現AI在創造上的無限可能。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下,人們需要思考與AI間的連結與差異,才能探索與人工智慧和平共生的未來。
生活
第1788期
北藝大生「犇」向新市場 藝術創業玩轉新媒體科技
2023-12-06
【記者陳婕柔台北報導】「藝術創業受眾較小,但希望這次融合科技後能讓更多人願意碰觸藝術。」犇藝獎參賽成員莊恩齊表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於2日首辦犇藝節活動,決選團隊裡有兩組以新媒體科技為題材拿下二、三名,他們嘗試用熟悉的藝術結合商業思維,並在犇藝節中呈現藝術創業的成果展演。 首屆犇藝節與Underground Studio合作規劃策展,以綠植融入場佈設計,建立永續經營理念。 圖/北藝大創新育成中心提供「北藝大很多學生從來沒想過創業,而多數民眾也很難理解藝術,所以犇藝節用簡單的創業形式讓大家了解『藝術即生活』。」北藝大創新育成中心育成經理林錦德表示,校內大部分學生僅會創作,沒有足夠商業思維,所以近年校方融入多元程式設計與創業輔導課程。「光影魔匠工作室」獲選犇藝獎第二名,團隊打造一款餐廳經營遊戲,運用可愛、活潑畫面親近大眾。電影系出身的楊悅誠表示,自己曾想用電影呈現漫畫地下城的故事,卻一直無法完整詮釋,「其實電影視覺特效與遊戲科技理念越來越像,剛好有專精美術與音樂的朋友願意合作,才有〈地窖食堂〉這部作品。」然而負責美術設計的杞欣庭卻也感受到藝術與大眾之間的隔閡,「初衷是想讓大家都喜歡我們創建的世界,但我們又無法掌握玩家喜歡的元素。」他點出團隊目前的難題是開拓市場。第三名的2ENTER 貳進團隊擁有主攻美術、程式、編寫遊戲以及3D影像設計成員,作品〈Data-Verse Taipei 02〉將巨量資訊化為圖像,透過VR眼鏡將作品投射到民眾目光中,場景包含北藝大附近的北投溫泉、北漂學子常佇足的台北車站等等,成員莊恩齊說:「這些都是我們的生活軌跡,想讓大家體驗轉個彎就能遇見不同日常。」他針對藝術創業的困境補充,新媒體藝術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來佈展、購買器材,儘管犇藝節有獎金,仍支撐不起創業的開銷。 2ENTER 貳進團隊將迷因、彈出式廣告等現代網路元素加入作品中,增進藝術與大眾共鳴。 圖/2ENTER 貳進團隊提供參與犇藝節後,民眾對新媒體藝術創業有更多感想,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生江品萱表示,這個領域重視人與藝術間的感知,2ENTER 貳進團隊用即時運算帶給人對於未來的想像,「現在機器人可以寫程式,但它很制式,我做藝術時與人的互動才會有活著的感覺。」民眾張晉禎則表示,「藝術會隨著大家習慣的媒介而改變,藝術家的優勢也會隨之有更多元的發展可能性。」 北藝大學生路過書店穿堂,駐足在展品前,翻看犇藝獎競賽團體創作的過程。 圖/陳婕柔攝獲獎的兩組團隊在比賽中體悟到藝術融合商業的阻礙,而北藝大創新育成中心為了開拓學生商業視野,推動三項藝術創業課程,犇藝獎更是以公開徵件以及辦理工作坊的形式,提供師資顧問輔導,期盼大學生能自主跨領域合作,突破自身系所框架。「像是我們都很不熟悉怎麼處理稅務、怎麼成立公司。」楊悅誠希望北藝大能增強商業培訓課程的深度,讓團隊未來可以順利發展得更成熟。
生活
第1787期
台東音樂創作坊成果展 數位科技融原民回憶
2023-11-29
【記者吳玟錡綜合報導】台東縣政府首度舉辦「金曲聚落音樂會」,結合2023台東原住民音樂人特展(以下簡稱原民音樂特展)和三門音樂創作坊課程成果展示,於26日在台東縣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聚落熱鬧登場,讓民眾在觀展同時能聽到不同形式的原住民音樂現場演出。 13個影像播放機,佇立在台東地圖形狀的底部,影片沒有華麗的運鏡和剪輯手法,以定格在部落道路、海邊的日常畫面呈現。 圖/吳玟錡攝現場空間分為室內外,戶外廣場先展示三門課程的成果影片,呈現學生體驗原住民音樂,重新分解傳統樂器音色,和師長討論數位技術改編樂曲的過程。室內則分為兩層樓的展間,原民音樂特展策展人Andy(本名林盈禕)說明:「音樂本身就是沒有侷限的,展覽的初衷希望透過不同音樂媒介推廣原住民文化。」 鄭又銓提到「大家都知道原住民在音樂上的成就,但從來沒有人去盤點。」他很開心有個活動,能匯集展出不同年代的原住民金曲。 圖/吳玟錡攝二樓則是互動黑膠館,完整保留從過往到現代近千首的原住民歌曲,讓民眾體驗購買黑膠唱片的時「挑選」的過程,結合互動裝置,可以生成線上數位歌單帶回家聽。這個活動能接觸到不同年代的原住民歌曲,民眾鄭又銓說:「原住民跟漢人的文化界線在現代越來越模糊,所以我想藉由音樂了解過去部落的歷史脈絡。」擔任黑膠館的青年導覽員洪培斌描述:「許多居民在展間聽到家鄉部落民謠勾起生活回憶,忍不住手舞足蹈。」如同Andy提到的策展理念,「台東原住民音樂很重要的特點之一是這片土地。」原住民以前沒有文字,但以傳唱保留文化,對原住民來說,音樂如同血液,連結與身體、土地的情感。 謝宗翰描述課堂中年紀較大的長輩,雖然對數位科技、電腦操作不熟悉,仍很認真努力的學習,創作出特色歌曲。 圖/吳玟錡攝活動的其中一門音樂課程——原住民傳統樂器採集創作坊,其成果展演是用數位音樂取樣結合阿美族傳統樂器「竹鐘」的音色。中國科技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副教授謝宗翰舉例:「有位學生使用筆電不小心按到錄音,他就把錄到的話一直反覆播放,搭配竹鐘敲打聲響的細微變化。」兩者形成一種簡潔特殊的音樂節奏感。輔仁大學音樂學系的王晟維是布農族,這次擔任創作坊助教,他補充,「原住民音樂的元素分為語言和樂器。」而他是都市原住民,比較少接觸到族語,「許多部落的歌曲是老一輩口耳相傳,沒有特別被記錄或記載。」但他認為透過原住民流行歌能更快速學習族語。 民眾表達最喜歡的展區是黑膠互動館,讓年輕人體驗沒經歷過的黑膠唱片時代,用現代的科技方法重新去連結。 圖/吳玟錡攝王晟維表示自己參加後深受啟發,未來想透過系上所學的專業電腦軟體技術,將部落歌曲數位化,重新編曲創作。金曲聚落音樂會讓更多人認識台東的原住民音樂故事,也讓離開家鄉的原住民後代了解部落的文化底蘊,新舊更迭為部落譜出新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