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5
校園
服務中心搬遷惹議 中興住宿生控權益受損
2024-11-15
國際
美大學推校園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大學事】強颱災損致通勤困難 師生盼大學視災情自主停課
2024-11-15
國際
馬大服儀指南多次惹議 學生呼籲校方修改穿衣規定
2024-11-15
國際
伊朗女大生脫衣抗議 頭巾令再引衝突
2024-11-15
校園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15期
新詩述自由重要性 林薇晨籲眾關注香港
2019-11-28
【記者劉書妤綜合報導】揮旗吶喊、硝煙彌漫和警民對峙,這是近期香港街頭常見的場景。今年剛從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畢業的林薇晨,以7月時對反送中運動的心情,創作新詩〈粵語課〉,希望群眾關注香港時事,這首詩也拿下第十五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組三獎。 反送中事件使林薇晨認知到自由對於台灣和香港的珍貴性,因而創作新詩〈粵語課〉,作品獲得第十五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組三獎。 圖/林薇晨提供詩作開頭描寫教學粵語的課堂場景,林薇晨因喜愛香港歌曲而開始學習粵語,對他來說,這幾個月的反送中事件如一門現實的粵語課。林薇晨提到,香港的政治與文化本就難以切割,他也說:「都是因為香港有高度自由的政治背景,香港的藝文創作才能如此蓬勃。」因此,〈粵語課〉未直接描寫衝突場面,而講述香港文化中的經典明星,例如張國榮、王菲和陳奕迅。後半段話鋒一轉,「可是香港有時又很遠很遠/遠到只是一則新聞頭條」,暗喻部分人士對反送中事件漠不關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學生林予茜觀察,很多人並未重視香港現況,他說:「這首詩最大的張力在於它的對比,雖然只是『很近很近』、『很遠很遠』的差別,卻點出這座島嶼上人們矛盾的心態。」讀者謝佳璇則認為,這首詩委婉地呼籲大家為香港發聲。而結尾再次回到課堂,林薇晨寫下「當教師說:學習語言的第一件事情/記得發出你的聲音」,他強調,人人都能為了自己渴求的生活有所作為。政大長廊詩社的社長、傳院大一大二不分系學生黃奕馨說:「練習對不公義的事發聲,即使難免怯懦,我們不能習慣黑暗,認為噤聲是理所當然。」每個人的力量或許微小,凝聚在一起也不失為一股巨流。無論是持續關注、參與或發起連署皆可,重點是不因習慣而對現況麻痺。對林薇晨來說,〈粵語課〉描寫7月時香港的情況,他並未想以這首詩概括整起反送中事件。林薇晨說:「事情不斷地發展,但我的作品已凝結在當時的時空。」他指出此首詩寫於四個月前,過往的事態與現今已不可同日而語。比起詩作,他更希望讀者直接關注香港和台灣的時事,若讀者閱讀此首詩後,感到憂傷或義憤填膺,他期盼這些情緒轉化為聲援的力量,而不只讓思緒停留於詩作。 林薇晨的寫作靈感多來自生活,遇到感受深刻的事情,他便會提筆紀錄。 圖/林薇晨提供附錄:〈粵語課〉◎林薇晨當年的粵語課我們坐在課堂上諦聽遙遠的香港教師的方框眼鏡偶爾反光映照出九龍塘的模樣當教師說:三碗半牛腩飯一百碟粵語九聲也會色香味俱全.我們練習將口形撐開開出一朵一朵洋紫荊花吸引語言的飛鳥前來從那漂浮於海上的香港小鳥略微呢喃偶爾拍著自由的翅膀離開粵語偶爾離開我們又回來每次銜著一點香港.香港有時很近很近近到就在耳朵裡哼一首歌陳奕迅、王菲、張國榮、藍奕邦、my little airport在過於心酸的青春的深夜裡那些男男女女以粵語陪伴需要電台的人.可是香港有時又很遠很遠遠到只是一則新聞頭條彷彿彼岸的命運將不會降臨在我島報社的相機拍到那些抗議與傷痕說粵語的香港人以粵語指控、求告、呼籲我們能夠說些什麼?(我們能夠幫忙他們說些什麼?)(我們能夠幫忙我們說些什麼?)社會是一間七嘴八舌的教室緘默如何能夠等於美德.然而在現實的粵語課上嘴唇業已衰敗成枯枝語言只是停棲在枝椏上的鳥兒歛著理應蓬勃的羽翼唱不起來飛不起來飛起來的只有橡膠子彈、催淚瓦斯、胡椒噴霧只有嘩嘩然的水柱灑成漫天滂沱大雨因為有些時候雨傘也難以抵禦時代的沖擊.當年的粵語課我們坐在課堂上努力聽講聽完整個春天與夏天最後學到的東西或許不多唯有一件事情難忘當教師說:學習語言的第一件事情記得發出你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