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殯葬轉型:環保葬推行道阻且長
專題
第1705期
殯葬轉型:環保葬推行道阻且長
2019-06-19
【專題記者林宛賢、林子淇、劉苑杉、郭又華綜合報導】走入幽靜花園,悼念者們不必穿梭於一方方的墓碑,也不需在納骨塔位前悼念往生者,腳下的土地與眼前的美景,都是往生者與自然合而為一後,靜靜的安息之處。 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廣「樹葬、海葬」等統稱為「環保葬」的殯葬形式,主打不造碑、不佔土地空間,並搭配優惠政策等手法,引起民眾對環保葬的關注與需求。然而環保葬實施數年後,隨之而來的問題,不禁引發各界揣測,「環保葬」究竟是不是也在「葬環保」?<b>環保葬形式多 樹葬使用率高綜合政策考量與業者規劃,目前殯葬方式可粗略區分為傳統土葬、戶外骨灰土葬、納骨塔安葬及環保葬(或稱自然葬)等形式。其中,政府大力推廣的環保葬又可細分為公墓內的樹葬、花葬與灑葬,以及公墓外政府規劃的植存地與海葬,其中以樹葬比例最高,家屬亦能按照往生者的遺願或各自訴求進行選擇。一般而言,環保葬需將遺體進行火化,二次處理及研磨後,使其成為更細小的顆粒,才能進行環保葬。目前公墓內的樹葬及花葬,皆在植物旁鑿洞,並將往生者的骨灰倒入蓋土,待一兩年骨灰分解後,同塊土地才可再將另一位往生者的骨灰倒入;灑葬則是將往生者骨灰撒入政府所規劃墓地中。公墓外植存則多為私人墓園,其方式也與樹葬相似;海葬則是將往生者的骨灰撒入大海中。<b>環保葬問題多 仍需環境修復成本根據「內政統計查詢網」數據,2006年僅有246人選擇環保葬,截至2018年共有7743人,顯示國人對環保葬的接受度愈來愈高。然而,不少殯葬業者卻對「環保葬絕對環保」的說法提出質疑。私立青潭花園公墓負責人曾瑞凱指出,環保葬對於環境未必友善,若將骨灰傾倒在青潭公墓的植存地,骨灰在接觸水氣後會結成塊,造成土讓硬化,使土壤無法使用。工作人員每半年需翻攪土壤一次,接著再覆蓋新的土壤才能再讓下一位往生者使用。 私立青潭花園公墓除了規劃土葬區、靈骨塔塔位,亦設立植存區,家屬能將骨灰倒入其中,惟需工作人員定期翻攪土壤。 圖/林子淇攝宜蘭縣立殯葬管理所組長李建新坦言,由於早期環保葬設計不良,樹葬與灑葬各有缺失。早期家屬需將往生者骨灰放入盒子中再進行樹葬,墓園土壤經雨水沖刷後,會使盒子較難腐蝕,骨灰更因受潮而與土壤結成塊。「以前樹葬後會在上面種樹,可是我們推行幾年下來發現,樹種了會死掉。」李建新解釋,人體骨骸火化後會產生強鹼,對土地造成傷害。雖然灑葬可減輕土地結塊問題,但李建新表示依舊會污染土地。「火化完的骨灰埋在土裡並不會被分解。」位於高雄的寶唐人本禮儀社張家駿以高雄兩處環保樹葬墓地:旗山景福堂、深水璞園為例,指出兩地需輪流使用,靜待土地休養,待一處樹葬空間飽和後,才開放另一處供民眾使用。他表示,已飽和的樹葬墓地會結成塊,無法使用,大約兩年便需重新翻土、鋪草皮、並種植新樹木,方能重新活化土地。雖較少業者提供「海葬」服務,但它也是環保葬的選擇之一。「內政統計查詢網」最新數據顯示,海葬僅佔選擇環保葬民眾中的3.7%。根據《殯葬管理條例》,家屬需將研磨處理後的骨灰拋灑至政府規劃的海域,且需離港口防波堤的半徑六公里外才能舉行海葬。然而,曾瑞凱認為特意駕駛船舶出海,早與環保理念相去甚遠,不僅出海成本高,且大多業者無遵循政府規定拋撒骨灰,加上政府取締效果有限,因此他對海葬持保留態度。「海葬更不衛生、安全,且合法實施海葬的機率非常低。」張家駿表示,因出海費用高昂,許多家屬沒有依法申請海葬,所以都會「自己偷偷丟入海裡、河邊。」對此,內政部殯葬管理科科長唐根深認為,若民眾選擇政府定期舉辦的聯合海葬,除了不需負擔高額出海費用,也不需擔心部分業者違法問題。<b>邊推邊學 政府看好環保葬未來「當初推環保葬是希望能夠善用土地資源,環保葬也是世界潮流。」唐根深表示,環保葬於2001年推動,當時的遺體火化率只有70%,納骨塔塔位數量充裕,環保葬並非只為解決塔位數量不足的問題。目前全台各地(含外島)共有18個縣市實施「環保葬」,當中只有五個縣市:新竹縣、新竹市、嘉義市、澎湖縣與連江縣雖尚未執行。這些縣市目前處於規劃、招商階段,也會慢慢跟上環保葬的腳步。唐根深透露2008年環保葬共669件,佔全台死亡人數0.47%;雖2019年數據尚未出爐,但估計使用環保葬人數成長至7%。「同仁在實施初期不知道環保葬會有什麼問題,但近期發現問題後,各縣市會互相討論學習。」唐根深透露,雖然環保葬能加強土地利用,但過程中尚存土地鈣化等疑慮。他認為環保葬不需額外建立人工設施,相較其他葬法依然最環保,而納骨塔、土葬的空間也不如環保葬能重複使用。為了解決骨灰受潮結塊的問題,近幾年新設的環保葬墓園皆採用空隙較大的砂礫土,將骨灰研磨後直接撒入洞穴中。李建新觀察園區骨灰狀況後表示,現在已無土地結塊現象。由於土壤鹼性較高,宜蘭縣立殯葬管理所的園區需每三年重新翻動且更換土壤。在重新翻動土地的過程中,樹根會遭到破壞,且土壤長期處於強鹼的區域下容易死亡,因此現以「自然葬」取代「樹葬」一詞,並已停止在環保葬後重新植樹的做法。根據臺灣殯葬資訊網,骨灰主要成分為磷酸鈣,需經過分解才能有效被植物的根部吸收,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主任黃裕銘在文中指出,骨灰應埋在地面下20至30公分處,也就是所謂的「淺層埋葬」。若骨灰磨得更細,並拌入溶磷菌、菌根菌與花瓣、樹葉等有機物,能加速骨灰分解。另外,砂礫土比黏土更適合規劃為環保葬用地,因前者為乾性土質,可使骨灰較不易遇水凝結成塊。<b>民眾接受度尚低 傳統觀念成阻力由於政府針對環保葬提供較多補助,部分家屬因經濟誘因選擇環保葬。以台北市富德公墓、陽明山第一公墓環保葬為例,無論往生者戶籍地是否在台北市,家屬皆不需負擔園區使用費(各縣市政策不同)。此外,地方政府也會針對環保葬發放補助金,相對於傳統葬法可以節省經費支出。儘管如此,目前火化後使用納骨塔人數仍較高。以最新2015年的數據為例,全台環保葬雖有9136件,但使用納骨塔人數多達18萬5642人,遠比傳統土葬及環保葬多。針對環保葬推行困難的原因,民俗專家張育智觀察,環保葬在民間的接受度不高,早年信奉傳統佛教、道教的民眾深受「入土為安」觀念影響,認為環保葬無安生之地。若一般民眾存在風水考量,則難以接受環保葬。環保葬要成為未來葬法首選仍有努力空間,雖政府關心環保葬如何創造環境永續,但家屬更關注環保葬是否挑戰華人祭祖傳統。即使有補助,許多人依然對環保葬望之卻步。宜蘭縣立殯葬管理所推行環保葬十餘年,李建新認為民眾對於環保葬的接受度依然不高。他表示選擇採用環保葬的家屬,大多為了配合政府遷移政策,才會把早期的祖先移出,進行二次環保葬。往生者遺願也對家屬選擇影響甚大。曾瑞凱舉例,青潭公墓目前植存三位往生者中,其中一位往生者「生前堅持用環保葬,因為他不想麻煩子孫。」家屬前往環保葬現場,發現與想像不符,本猶豫是否要使用傳統葬法,但最終仍選擇遵循其遺志。「其實我們是知道環保葬,也願意選擇,可是最重要的還是要尊重往生者的意願。」民眾林延璋表示,當初父親過世時,家中確實有討論是否選擇環保葬,但由於父親生前較重視傳統,對於「留全屍」的觀念較為堅持,最終他們選擇作罷。此外,李建新表示信奉天主、基督教者,選擇環保葬的比例較高。往生親人採用樹葬的林巖益分享,大姨生前受洗為基督徒,家屬希望以緬懷方式取代繁瑣的祭拜流程,因此決定以樹葬的方式在屏東里港安置大姨的骨灰。「家屬看到的不是冰冷的墓群,而是如同公園一般乾淨的環境。」雖然環保葬無法立碑祭祀,或有違華人慎終追遠精神,但隨著時代變遷,國人不斷接受新的生死觀,部分台灣人的宗教信仰不如從前深刻,因此有愈來愈多人傾向使用環保葬,但林巖益認為骨灰直接回歸塵土最貼近自然,且環保葬不會有衛生問題,也不會佔據大量空間。他相信在政策推動下,未來會有愈來愈多人接受環保葬。家中同樣有往生親人採用樹葬的蘇慧齡則認為,樹葬反而最符合華人傳統觀念中「塵歸塵,土歸土」的葬法。他認為現今社會繁忙,家中子女越來越難擠出時間前往祭拜往生親人,若放置於納骨塔中,反而加重心理負擔,「你就會覺得有個東西在那邊,你一定要去看他(往生親人),還要常常擔心有沒有人去打掃、去照料塔位。」蘇慧齡認同樹葬符合環保訴求,家屬也認同葬禮一切從簡,但對於環保葬是否為未來趨勢的態度則保留,「最主要還是看大家的信仰,不可能強迫每個人接受。」 現在許多墓園重新設計後,園區外觀靜雅,家屬面對往生者的心態也從「敬而遠之」轉變成思念、緬懷。 圖/林子淇攝<b>環保葬再改良 盼達殯葬永續根據內政統計查詢網資料顯示,目前全台約有800多萬座骨灰存放設施(含納骨塔、環保葬位等),估計可再持續供國人使用逾十年。曾瑞凱認為現行環保葬未必能解決土、火葬面臨的問題,「現行骨灰集體存放是比較好的方式,目前也有體積較小的骨灰罈。」他表示,一個納骨塔塔位能容下兩個小型骨灰罈,可以有效活化現有空間。 部分業者認為將骨灰二次火化,置入縮小容積的骨灰罈也能增加單一面積土地的利用率,讓納骨塔的空間更有餘裕。 圖/林子淇攝事實上,每種葬法各有利弊,但足夠的配套措施能盡量補其缺失。雖火化進塔仍是殯葬的主流,但未來仍有空間不足的隱憂。政府若能盡快針對環保葬研擬更完善的政策,便可達到真正的殯葬永續,落實環境友善。對此,唐根深說:「知道更多知識、善盡規劃責任,是政府必須做到的。」他期盼政府能從學問中找出解決辦法,進而使更多人選擇環保葬。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