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翻轉釉藥與陶土關係 陳寬重塑物件觀看視角
藝文
第1804期
翻轉釉藥與陶土關係 陳寬重塑物件觀看視角
焦點
2024-12-20
【記者林偌甯新竹報導】「辯證物的邊界與自主性,鬆動平滑物件的細縫,找尋觀看的新視角。」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陳寬,自12日起於國立清華大學澤空間舉辦個展《在裡面的在外面》,他解構陶瓷的材料與功能,拓展釉藥依存陶土的印象,向觀看物件的既有方式發起挑戰。 陳寬對陶器毛孔的延伸想像,起源於德羅斯特效應(Droste effect),呈現圖像在畫中無限循環的模式,彷若無盡宇宙一般,他說:「這種觀看方式很有趣,所以我進而將陶罐表面的毛細孔,想像成無限個小陶罐。」作為保護或裝飾陶器的塗層「釉藥」,自古以來皆被視為陶土的附屬品。但陳寬以德羅斯特效應的思考方式,試圖顛覆釉藥存在的意義。因此他在〈甜蜜坑洞的反轉〉中,以陶土燒製蜂蜜罐卻不上釉,反而將黃色的釉料化作蜂蜜置於容器內,明示陶罐為釉料而存在,翻轉兩者間固有的主次關係。 陳寬過去主要創作「抽象陶瓷」,以陶瓷的造型、線條承載感性主題,但製陶過程需嚴謹考慮陶土性質,與高溫收縮造成變形等因素。陳寬認為建構事情就是一種素描,素描透過線條與明暗呈現結構與光影,而製陶則以形態和材質展現概念,兩者皆需事先理性規劃,才能讓作品自然流露感性意涵。在〈素描:明度實踐〉中,陳寬混合高嶺土、霞正長石、碳酸鈣與石英為釉藥,置於九片黑鐵上燒製。他藉由微調碳酸鈣與石英的比例,使燒製後的釉料呈現不同硬度與明度,呼應素描中明暗交錯的筆觸,同時凸顯釉料在窯中展現的藝術性。 「燒製時的升溫曲線像釉料的構圖,決定它的肌理和顏色。」陳寬製作〈背景中的圖形:溫度素描〉時,將同一帖釉料置於耐火磚與防火棉砌成的三個立方體,以三種溫度製出型態各異的釉藥塊,並壓印在素描紙上。壓印過程中的姿勢、手勢與物件隨機交織,打破傳統素描形式,體現釉藥的繪畫性。 除了挑戰陶土與釉藥的依附關係,陳寬也嘗試抽離物件的功能性。策展人李碩瑜提到:「陶除了作為功能性的物,能不能在物的基礎上具更多想像?」作品〈黑色海綿〉由泥漿包裹的波浪海綿與防撞箱組成,乍看之下像是藝術家佈展時遺留的雜物。波浪海綿作為保護與運輸藝術品的載體,被製為陶瓷後,只剩下造型。藝術家由此思考轉換材質後的海綿,是否仍具備作品的意涵。觀者林君達欣賞陳寬以詼諧手法揭示觀看的慣性,「從海綿的鬆軟過渡到陶瓷的堅硬,指向保護與易碎特質之間的矛盾,十分有趣。」 哲學家梅洛.龐蒂(Merleau-Ponty)曾說:「內與外是相互滲透的流動狀態。」這讓陳寬發現,釉料施於陶土外層時,仍保有其保護特質,陶土與釉藥之間並無明確的主從關係,反而能各自成為藝術的主體。陳寬故將此觀看角度轉化為作品〈槍與彈殼〉,排列整齊的「蛋殼」與作品名稱形成雙關,並以蛋殼的主要成分碳酸鈣象徵釉料;一旁未上釉的槍械失去具攻擊性的扳機,呈現出兩物件和平共存的景象,「獨立本身未必有意義,沒必要把關係看得那麼對立。」他補充道。
《靈魂詩》映渾沌內心 徐宇謙創作中梳理自身情感
藝文
第1787期
《靈魂詩》映渾沌內心 徐宇謙創作中梳理自身情感
2023-11-30
【記者李雨羲綜合報導】以色彩勾勒情緒起伏,在渾沌中描繪出靈魂的千百種形態。來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的徐宇謙,於11月27日起舉辦個展《靈魂詩 The inner flesh》,透過油彩與素描,形塑出靈魂的樣態,並試圖進入難以觸及的內在世界。 徐宇謙個展《靈魂詩The inner flesh》於11月27日起至12月1日舉辦於北藝大美術系館南北藝廊二樓。 圖/李雨羲攝「我究竟為何而悲傷?為何而愛?我至今仍然無法為他們找出一個解釋。」徐宇謙表示,他所想像的內心世界相當渾沌,無法透過確切言語去形容它的樣貌,因為內心情緒並非清晰獨立,更多是以相互堆疊且混亂的狀態存在。因此,他想藉由此次創作,在繪畫過程中沉澱自己,再梳理出不同瞬間的感受。 徐宇謙在展場中穿插素描與油彩兩種媒材,油彩厚重且凝固速度較慢,用以表達長時間的情緒,而素描則如同拍照一般,捕捉瞬間的心情。 圖/李雨羲攝「我們總是傾向於把所有無法以外在物質描述的事物歸類於靈魂。」徐宇謙認為內在世界中的精髓便是靈魂,而每一瞬間狀態都不盡相同的靈魂,讓人們無法以準確的物理條件去感知,只能隱約體會到它的存在。因此,在〈Chaotic〉中,徐宇謙將靈魂與現實分別以團塊和水流去做對比。水流象徵著現實事件在我們眼前上演並前進著,而我們的內在則是渾沌地滯留在一旁,看似靜止,其實情感仍不斷地相互抵銷又重新組合。 徐宇謙將素描畫作佈置在展場的角落,並以不同的深淺與層次呈現,藉以引導觀眾的視覺動線。  圖/李雨羲攝除了形態之外,徐宇謙更將自身情緒入畫,透過不同色彩的堆疊,紀錄在創作過程中出現的情感。在〈Misty〉中,雖然徐宇謙未畫出明確主題,但他嘗試將自己對於世界的觀察與理解,連結色彩與情緒,呈現在作品之中,「世上的歷史與文明都成了生活中的一環,也在間接影響著我。」觀眾北藝大美術學系Cora(化名)表示,他在展覽看見與平時截然不同的徐宇謙,「我想像中的他是心如止水,但從他的畫中卻看見了更多的暗湧。」 徐宇謙分享自己替作品命名時,經常以作畫時的情感連結作為主題,像是〈Misty〉便源自於作畫時聆聽的Ella Fitzgerald《Misty》。  圖/李雨羲攝「紅具有很多的意思,苦的、痛的、慾望的,甚至是戰爭的沉重。」徐宇謙解釋,作品中大量使用的紅色元素,是為了表達戰爭的血腥與沉痛。在籌備過程中他也透過閱讀《摩洛哥流謫》一書,啟蒙了自己對於戰爭的關注與了解,再加上恰逢「以巴戰爭」,更間接加深徐宇謙對於文明情感的複雜性,並將其透過「紅色」投射在作品之中。 過去徐宇謙較常以原色表達純粹的情感。接觸了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的作品後,才意識到情緒的複雜性,進而嘗試使用更多色階去創作。  圖/李雨羲攝「詩精簡卻文意盎然,畫直觀卻富含情感,他們與靈魂在我的展覽中網狀交織。」談及展覽命名緣由,徐宇謙表示靈魂總是自由而不受拘束,就像詩一般靈活跳躍,而畫則給予了靈魂穿梭的空間。觀眾北藝大美術學系陳同學(化名)表示,自己在觀展的過程中與徐宇謙的作品十分有共鳴,好像也能在這些畫作之中看見類似於自己靈魂的模樣,「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像徐宇謙一樣混亂的內心世界,差別只在於我們如何去表達它。」
重返1985創作現場 北藝大回顧展引大眾反思藝術自由
藝文
第1767期
重返1985創作現場 北藝大回顧展引大眾反思藝術自由
2022-10-05
《事件是一所學校:轉型中的藝術教育》,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從歷史事件出發舉辦的一場回顧展覽。 圖/林玟君攝【記者林玟君綜合報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於9月23日在關渡美術館舉辦《事件是一所學校:轉型中的藝術教育》回顧展覽。其中,由三位北藝大美術學系學生林峻銳、張大仁、劉妍蓁組成的「素描事件臨摹小組」,從1985年的「素描事件」(註一)出發,假想在事件當下的自己會有什麼樣的創作,促使大眾反思當年的藝術教育與歷史。註一:1985年的「素描事件」是北藝大於1985年舉辦名為《drawing show’ 85》的素描展覽,引發廣泛討論與迴響。在仍處戒嚴時期的1985年,藝術創作的空間相較於現在侷限,北藝大美術學系講師謝牧岐說明:「當時想要學藝術的學生們其實選擇不多,師院體系都是說要培養老師,沒有一所學校專門說我要來培養藝術家。」《drawing show’ 85》這場展覽打破大眾對素描的既定印象,學生不再使用單一的繪畫工具,而是混合多種材料進行創作,繪製的對象也跳脫傳統石膏雕像、水果等靜態物品,嘗試結合不同的動態元素。非典型的藝術創作,讓大眾開始思考「素描為何」,開闊當時台灣藝術教育的前景,重新建立對素描的定義。在展區二樓,「素描事件臨摹小組」展出一系列的實驗性創作,他們以1985年的「素描事件」為核心,研究1985年前後的七位教師、八位學生的訪談影片,並閱覽相關書籍後,讓學生以實際參與的方式,跨時空重訪當年的時代背景,想像自己是置身當時的學生,會有什麼樣的藝術創作。劉妍蓁以「米糠油中毒事件」(註二)為背景,創作〈劉文繡結束不了的1980〉,作品由三本獨立刊物和一幅繪畫組合而成。故事與繪畫中的角色因食用米糠油,造成背部潰爛,劉妍蓁在創作過程中思考:「事件到現在40年,患者身體裡其實還是殘留蠻多毒素的,它會遺留到後代,患者臉上都長滿了瘡疤,那些瘡疤是會發臭的。 」他希望以此作品,帶領觀眾反思當時的社會案件帶給受害者的影響。註二:「米糠油中毒事件」又稱為「多氯聯苯中毒事件」,民眾因食用被多氯聯苯污染的米糠油而中毒,為台灣史上最嚴重的食油危機。 劉妍蓁以「米糠油中毒事件」為背景,虛擬出一段故事。圖中的男孩文豪因食用米糠油而造成背部潰爛。 圖/林玟君攝張大仁的作品〈獨處的時刻〉,將畫作結合風和光,並以投影、木材、現成物為媒材,製造出隨機抽動且線條各異的光影,跳脫以往靜態的呈現,加入更多立體、帶有動感的元素。他假設自己若身為1985年的學生:「我也許會使用不同的材料,但不變的是對素描概念的探討,以及思考素描對自身創作的意義。」他也希望透過動靜結合的作品,能帶給觀眾沈靜、引人凝視的空間氛圍。 〈獨處的時刻〉利用室內、室外的物件,配合風和光影,引發觀眾對於場所、空間、動作、情境的想像。 圖/林玟君攝觀眾陳學宏分享:「看似一般的石墨以及紙張,透過描繪的深淺製造出不同的陰影,看似非常真實的紋路,好像賦予白色的畫紙生命。」 策展人郭昭蘭也期望:「觀眾進到這個展場的時候,能夠親臨歷史性的複雜度,能夠理解到歷史的現場有很多不同的力量同時在進行。」 透過展覽中不同層次、時空的作品,能讓觀眾意識到豐富的藝術歷史,並以此為基石,拓展更寬廣的自由創作道路。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