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臺師大推媒體素養劇本殺 引民眾反思資訊倫理
生活
第1804期
臺師大推媒體素養劇本殺 引民眾反思資訊倫理
2024-12-20
【記者吳恒儀台北報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透過產學合作計畫,開設全台首創媒體素養劇本殺工作坊,引領學生們將資訊素養、新聞倫理及公共輿論等社會議題融入原創劇本之中。14日,協辦單位臺師大媒體素養教育基地於校內文薈廳共同發表劇本殺成果,透過沈浸式的遊戲體驗,激發民眾思考現代媒體科技如何影響社會。 作品《百障館謀殺始末—迷霧秋夜》(以下簡稱迷霧秋夜)是工作坊中唯一由學生團隊打造,且遊戲難度為四組之最的劇本殺。《迷霧秋夜》由來自臺師大大眾傳播研究所的中國留學生于建濤帶領創作。故事講述高三學生受到校園霸凌後離奇消失,案件受到社會各界關注,玩家在撲朔迷離中一步步挖掘真相的過程。 于建濤說明,《迷霧秋夜》受到媒體審判現象的啟發,參考中國案例,將涉及隱私的刑事案件放到公共網路上討論時,各種參與媒體在案件線索一步一步被揭露時會如何行動。「比如說受害者的家屬、警察、網友,還有一些意見領袖,會發表什麼看法,影響到受害者的名譽。」于建濤說道。劇本設計除需兼顧趣味性,同時更強調新聞報導如何影響網路輿論與對受害者造成的二次傷害。 玩家不論在《迷霧秋夜》裡還是現實中,既是大眾媒體的接收者,同時也是資訊的製作者和傳播者。創作成員臺師大圖文傳播學系大四交換生陳靜表示,在自媒體生產時代,民眾如何去使用媒介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不只是學生,全民皆需具備鑑別虛假消息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制止錯誤資訊的傳播和生產。玩家臺師大生命科學系的小明(化名)在參與《迷霧秋夜》後表示,希望能體驗到更完整的《百障館謀殺始末》劇本。「了解事情的全貌之前不要亂下判斷,一些偏激的言論會對他人造成傷害。」他在遊戲結束後說道。 來自民眾組的作品《你給我記著》劇本圍繞著六位不同背景的記者爭相挖掘真相的故事,強調新聞道德與假資訊判斷的重要性。「記者內心的掙扎跟新聞道德出現兩難,那把尺如何拿捏?」創作者林吟霙說道。每一位記者內心都有不同的掙扎矛盾,角色在身為記者的專業素養和一己私慾之間做出選擇,影響劇情走向,成就多重結局的劇本。林吟霙表示,閱聽人在閱讀新聞報導時應注意片面報導的可能,「他可能只讓你知道該讓你知道的,或者是想讓你知道的,但真的是全面都是這樣嗎?」他說道。 隨著《百障館謀殺始末》等媒體素養能力劇本殺的推出,臺師大大眾傳播研究所長蔣旭政表示,教育如同種下一顆種子,在參與者的心中發芽、茁壯,進而影響更多人。媒體素養在資訊爆炸的現代,伴隨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從我們滑開手機的一刻開始,都是媒體素養的一種。」林吟霙說道。媒體素養並非只是一個口號,而是要落實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成為一名對資訊傳播負責任的數位公民。
台大理工科不採學測國文 師生盼改革國文素養教育
校園
第1771期
台大理工科不採學測國文 師生盼改革國文素養教育
2022-11-17
【記者梁家柔綜合報導】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於10月25日公告112學年大學繁星推薦暨申請入校系參採學測科目,許多頂尖大學的理工科系紛紛不採納學測國文。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部份理工科系也在112學年開始不參採學測國文,作為臺灣具指標性的大學,此改制也再次引發國文教育改革的討論。根據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公布的資料,112學年採納學測國文成績的校系共減少31所,包含臺大、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中興大學等頂尖大學的部分理工科系。其中,台大化工系過去的篩選標準包含國文須達頂標,112學年卻改為完全不採計學測國文。對此,台大化學工程學系系主任廖英志說明,自108課綱後,申請入學的一階甄試出現招生不足額的問題,為了提升學生申請的意願,決議112學年不採計國文。他無奈地說:「其他理工科系陸續不採計國文,我們也只能順應潮流。」 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許多熱門科系,像是化學工程學系、機械工程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等皆在112學年放棄參採學測國文。 圖/潘彥廷提供對於自身科系不採納學測國文,台大化工系的陳柔妍表示此舉反而能招到更對準校系專業的學生,「就我身邊的人來看,有些人就算在自然科領域表現優異,也會因為國文不好而無法進入理想科系。」然而,台大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的應嘉倪則對招生進來的學生品質抱持懷疑態度,他觀察到目前學生普遍閱讀素材來自網路及社群媒體,不採計國文將可能使學生的表達過度口語、粗俗化,或是難以判斷正確資訊。雖然台大理工學院部分科系放棄參採學測國文,然而,台大目前的必修科目仍有「大學國文」,必須修滿至少3學分以上才能畢業。校方對於語文教育的態度不一,恐令學生無所適從。對此,台大中國文學系主任劉正忠認為國文必修仍有其必要性,「國文逐漸不是理工科必考科目,多少會影響高中學生的國文學習意願,因此大學國文更應該幫助學生加強國文素養的提升。」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劉正忠表示,理工校系紛紛不採計國文是招生制度變革下的局部現象,也是為了和其他校系生源做出區隔的招生策略。 圖/潘彥廷提供理工科系不採納國文雖成趨勢,然而廖英志仍強調語文在理工學科領域上的重要性,「我們需要語文去和他人溝通研發成果或是介紹產品,所以理工科系偏重的是敘事和申論能力。」而就讀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的潘彥廷則認為,高中國文課程實用度低,而大學國文更應著重於口語表達、論文撰寫的技巧,以及資料整理能力的培養。談及大學國文課程的調整,劉正忠提到,近年來大學國文不斷嘗試改革,希望能貼近大學生使用國語文的需求,以增進學生在專業科目上需應用的語文能力。大學繁星與申請入學參採學測科目的改變,也對高中國文課程規劃產生影響。國立新竹女子高級中學國文科教師張茵婷認為,若理工科系不採計國文成趨勢,對高中生來說無疑是減少課業壓力。但他強調國文包含的語言表達和語文理解能力,皆是各科系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因此,張茵婷也提出高中端的因應對策,「課綱內的課本內容可以鬆綁,並重新設計更活化的高中國文課程,否則部份課本內容其實離學生生活經驗遙遠。」劉政忠則補充,過去高中國文科改革多由高中老師和大學中文系教授共同討論,未來也應納入理工領域教授的意見,以理解理工科系學生須具備的國文素養能力,盼能讓國文教育更貼合各領域的需求。
【社論】從選戰看媒體亂象,新聞從業人員需要素養教育嗎?
校園
第1769期
【社論】從選戰看媒體亂象,新聞從業人員需要素養教育嗎?
2022-10-25
九合一選舉將至,為了贏得選票,各方人馬不斷互揭瘡疤,從抄論文到戰學歷,候選人的各種黑歷史湧現,但這種花絮超越政策的選舉新聞,有助於選民理解候選人嗎?新聞作為資訊傳遞的重要媒介,這個時代,新聞從業人員還能做好「守門人」的角色嗎?守門人(gatekeeper)理論為傳播學理論中,新聞媒體篩選並編輯訊息的過程,但現今的媒體人真的有做好準備,擔起這項責任嗎?我曾任報社電子報時薪人員,工作內容是將網路上蒐集到的資訊,透過「改寫」變成一篇網路新聞,不需任何採訪與查證。篩選訊息的標準,以閱聽眾有無興趣為最高原則,點閱率至上。然而,我深知,新聞不該是這樣,媒體缺的從來都不是需要一份工作的人,而是懷抱專業與理想的人。在這個強調互動性的社群時代,從按讚、留言、分享數,即可得知哪些主題最熱門。論文抄襲就是比政策辯論更吸睛,於是多數媒體一窩蜂追逐,排擠壓抑其他值得被關注的議題。新聞從業人員都知道,「垃圾新聞」會被唾棄,但讀者謾罵的留言越多,討論度越高,互動性也增強,反而強化媒體影響力。邊罵邊看已成為讀者的慣性,但不能變成媒體墮落的藉口。當媒體養成閱聽眾的壞品味,不該反過來責備他們有不看的權利,而是應從源頭做出改變,重新培養理性客觀的新聞環境。要成為一名醫師,需比一般人受更多年的大學教育,加上臨床、實習、國考等流程,人們相信,「醫生需要教育,因為他關乎到生命。」然而,記者的工作其實也關乎生命,文字的力量以及新聞發布後所產生的社會漣漪不容小覷。過去多少因為新聞報導而衍生出網路霸凌,導致當事人輕生的事件,都是媒體殺人的鐵證。選戰固然重要,但新聞從業人員更應思考,社會需要什麼樣的新聞?接受過素養教育的媒體人,理解新聞的本質是客觀報導、揭露真相,而非渲染情緒、撕裂社會。媒體作為有能力篩選資訊的社會公器,應該更擔起新聞守門人的職責,不要成為網路流量的奴隸。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