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09期
重現在美情景 李珮瑜憶駐村時光
焦點
2019-10-17
【記者黃雪瀅高雄報導】美國西岸有大面積的沙漠荒地,佈滿約書亞樹,往上散開的葉片如煙花一樣,是約書亞樹的特徵。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的李珮瑜,去年八月在美國洛杉磯18街藝術中心駐村,為了重現當時在美國經歷的感受,於12日起舉辦個展《美國時間》,連結當地經驗對他在藝術創作上的啟發。 翻開所拍的照片,原來約書亞樹國家公園園區是黃色的,與記憶中的粉橘色不一樣。 圖/黃雪瀅攝李珮瑜將展場分為三個展間,展間內容為美國餐廳與植物的靜物擺設、約書亞樹國家公園場景的再現,以及從美國流浪漢的姿態聯想到親密經驗的呈現。他表示,幼時養成的靜物素描,是對事物思考的起點,「會去想物品這麼擺設的原因。」經過美國的駐村經驗,他也開始從觀察中結合自身經驗,並獲得感受。他說:「這次展覽主要對當下獲得的感受進行描述,以視覺呈現感覺。」將感覺的形塑過程具體化。在展間當中,李珮瑜也規劃重現穿越洛杉磯約書亞樹國家公園的記憶。將身子放低,穿越擺放展品的平台,進入到粉紅色的空間後,轉過身,約書亞樹國家公園通過他的回憶呈現出來。他解釋,印象中的那片荒地,若沒有車輛經過是一片很寧靜的大地,充滿粉橘色的色調,很溫暖、很感動。而當時的他是回頭觀看整片荒地,他說:「我希望觀展者體驗穿過再回頭看的身體感受,體會那時的身體經驗。」 進入李珮瑜記憶中的約書亞樹國家公園園區之前,需要低下身越過,再轉過身,才能看到浩大沙漠上的陶製約書亞樹。 圖/黃雪瀅攝在李珮瑜回憶中的沙漠荒地有許多岩石,他希望在展場擺出記憶中鬆軟的岩石型態,他原是想以保麗龍等材質作為媒材,但他發現大型的單人沙發「懶骨頭」更能表現出那股鬆軟的視覺,因此,他為岩石挑選纖維包裹在懶骨頭外。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纖維組的廖妤珺接受李珮瑜的委託,編織出作品所欲傳達對石頭樣態的感受,廖妤珺認為,纖維一般比較容易讓人聯想柔軟的事物。回國後,形狀怪異的約書亞樹也開啟李珮瑜對樹的凝視,樹幹的生動姿態令他著迷,使他開始對植物產生熱愛。他將千年木與雞蛋花這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嫁接在一起,並稱為「台灣影子的約書亞樹」。他回想首次看見約書亞樹,是透過何明桂藝術家的畫作〈Joshua Tree(約書亞樹)〉,但並未體會到對約書亞樹的意義。在美國實際見到約書亞樹後,他回國又重見這幅畫,才驚覺原來過去就已經從藝術家的目光見過此種樹。 李珮瑜說明,未見到真實的約書亞樹之前,已經從畫認識藝術的約書亞樹,那時的他還未獲得畫所帶來的意義。 圖/黃雪瀅攝展場的末端,兩大棉被垂掛在白燈下,如老舊的棉被正在陽台曝曬。李珮瑜觀察到舊金山的街景中有許多美國流浪漢,他們用雙手環抱自身,這樣的擁抱動作在他的注視下凝結並深深吸引他,擁抱時肌膚相觸的黏膩感,也讓他聯想起與愛犬——逼逼之間擁抱的親密經驗。而觀展民眾劉嘉煇在與棉被貼近接觸後,則想起幼時躲在母親懷裡撒嬌所獲得的安全感。 白燈下,棉被就在陽光下曝曬。李珮瑜通過棉被的蓬鬆感描繪與愛犬肌膚接觸的感受。 圖/黃雪瀅攝
藝文
第1691期
別出「新」裁 南藝大手織布展融古今
2018-12-05
【記者徐卉馨嘉義報導】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纖維組聯展《手織布作爲服裝的向度》,展品材質均為手織布,以藝術服裝為主,包含織品作品。藝術家透過各自研究中外歷史服裝,結合現代生活經驗來創作,融合於織法與剪裁,展現出織品美感,也展出多項以女性經驗出發的作品。展覽於1日在嘉義好思當代文創藝術館開幕。手織布不同於織法制式、組織極為緊密的工業布,自由的織法與寬鬆的組織,凸顯線材的性質與外觀,創作者也可嘗試更多特殊設計。南藝大應藝所學生周穎萱作品〈1+1+1〉。作品運用棉、麻與蠶絲線,以三層織法織出大小、形狀與顏色均不同的圖樣,結合在同一塊布面,而最上層的黑白格紋的布料,則營造出鏤空效果。 周穎萱作品〈1+1+1〉,三層織技法呈現出層疊結構,展現手織布可自由創作的特色。 圖/徐卉馨攝南藝大應藝所學生邱敬婷藝術服裝〈現代藍衫〉的手織布,運用客家織品裡廣泛應用的藍染,聚焦於紮染與縫染等布面表現手法。邱敬婷表示,作品以他的客家身分與女性經驗出發,在縫製時參考傳統藍衫寬鬆的方衣版型。觀眾、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學生陳冠良表示,服裝設計相當耐看,且可以感受到創作者加入的客家元素。然而邱敬婷不停留於探討傳統藍衫的歷史,進一步嘗試「新藍衫」的各種可能性。下擺、袖子長度均以現代著裝習慣來設計,且區別於傳統藍衫緊窄、壓縮住喉嚨的領口,改以寬鬆領口的設計,象徵著現代女性應有的發聲權利。 邱敬婷作品〈現代藍衫〉袖子、下擺的長度與領口寬度設計都符合現代人生活習慣。 圖/徐卉馨攝藍底布料綴滿白色花朵,意寓對美好生活的祈求,南藝大應藝所學生白綾釗的藝術服裝〈寄情物語—肚兜上衣〉,不同於現代運用肚兜元素的服裝,多為呈現女性曲線與柔媚的禮服,他希望肚兜上衣回歸到日常生活中,所以將肚兜綁帶的位置放低、放鬆,設計成女性可以在一般場合穿著的寬鬆服裝。「我不想呈現完全女性化的作品。」白綾釗說明,現代女性應可以選擇更中性、穿著自在的服裝。 白綾釗作品〈寄情物語—肚兜上衣〉他也釐清歷史中肚兜其實並非女性專屬。 圖/徐卉馨攝 「跟爸爸開車出遊,在路上看到亂開車的,都會說『嘿查某欸(那是女的)』」 南藝大應藝所學生劉盈妡說。他的作品〈11〉以自身生活經驗為發想,創作出女性開車時使用的袖套,作品融入黑色、修身、鬆緊交叉運用的歌德風元素,袖套上緣採荷葉邊設計,同時呈現女性溫柔與俐落的印象。 劉盈妡解說作品〈11〉,以冰絲線手織製作的袖套,自述理念為「剪裁與裝飾代表著身為女性的驕傲與溫柔。」 圖/徐卉馨攝展覽中呈現手織布多元的運用手法,策展人、南藝大應藝所張思敏說明,目前纖維藝術領域中手織布仍多停留於平面應用,很少會繼續發展成服裝或者立體結構作品,「從線材延伸想像至服裝,突破了藝術與工藝應用的界線。」他也表示,希望引導觀眾從手織布的層層結構,進一步關注到服裝一片片的剪裁結構,擴大對服裝的想像。
新知
第1670期
養菇新法增產值 護膚療傷抗老化
焦點
2017-12-21
【記者謝宜臻高雄報導】以綠褐色姿態片狀延展在土壤或岩石表面,「雨來菇」為富含蛋白質及維生素B群的藻類。近期慈濟科技大學農業生醫研究中心團隊發現雨來菇具醫療功效,以「天使眼淚培養裝置」育種,並開發「具傷口修復能力的天使眼淚纖維膜」,創造雨來菇更大經濟價值。 綠珠狀的雨來菇經裝置培育後直徑可達10至20毫米,視覺與生醫效果皆佳。 圖/慈濟科技大學農業生醫研究中心提供雨來菇學名為葛仙米藻(Nostoc commune),又稱「天使的眼淚」,含有超過50%的蛋白質及豐富維生素B群,在「天使眼淚培養裝置」中呈晶瑩綠珠狀,研發團隊成員、慈濟大學護理學系學生戴瑞瑩說:「循環系統會輸入營養液,並透過打氣讓雨來菇不停滾動,防止因疊在一起而互相壓傷。」指導老師之一、慈濟科大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副教授耿念慈補充,研發團隊以裝置控制燈光等環境因素,刺激雨來菇的外鞘生長,使其不斷長出新的群落,讓雨來菇生長情形較自然繁殖或傳統農耕佳。 裝置內的雨來菇與下方對照組相比生長良好,並經由裝置打氣而不停滾動,較不會因相疊而互相壓傷。 圖/謝宜臻攝 外鞘內含數十至數千個念珠狀結構,念珠狀細胞釋出後遇到適宜環境,會重新形成外鞘。 圖/慈濟科技大學農業生醫研究中心提供耿念慈表示,雨來菇只生長在無汙染的土地,生長地水源須含有機質與礦物質,若以天使眼淚培養裝置人工培育,能維持較穩定品質與產量。研發團隊在實驗過程發現,雨來菇的修復功效有助傷口癒合,可進一步用於傷口敷料及面膜,因此研發「具傷口修復能力的天使眼淚纖維膜」。纖維膜研發團隊成員、慈濟護理學系學生張景惠指出,雨來菇的藻紅蛋白(Phycoerythrin)可抗老化、藻藍蛋白(Phycocyanin)則可抗氧化,兩者皆具修護功能,亦有阻擋紫外線的功效。 雨來菇在野外環境生長型態通常為多皺摺的片狀構造,生長環境須富含有機質與礦物質的水源。 圖/慈濟科技大學農業生醫研究中心提供 雨來菇萃取出的藻紅蛋白可抗老化、藻藍蛋白可抗氧化,皆具修護功能,可用於傷口敷料及面膜。 圖/謝宜臻攝「天使眼淚培養裝置」及「具傷口修復能力的天使眼淚纖維膜」分別在「2017高雄KIDE國際發明暨設計展」獲得金牌與銀牌,戴瑞瑩認為,因為自己就讀醫療相關科系,起初對研發裝置不甚熟悉,「我們覺得老師是給我們一個任務,因此我們很努力去學怎麼改裝機器。」他也期望透過裝置產出良好的雨來菇,造福更多人。
藝文
第1662期
反思人際 「塊莖」纖維展跳脫想像
2017-10-25
【記者薛惟中台南報導】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學生謝欣蓉、葉書聞等人以纖維創作,抒發對人際關係的反思。兩人作品在該所舉辦的展覽《塊莖》中展出。由於南藝大是全台唯二設有纖維藝術創作的學校,因此纖維藝術品可說是展覽的一大看點。其他參展學生黃彗恩指出,布料、紙張、植物,甚至金屬線條都是纖維,因此創作上不會受限。另一參展同學白綾釗也表示,纖維在日常生活隨處可見,「像身上的衣服也是。」謝欣蓉織出作品〈解讀的過程〉,一匹藍白色塊分明的布料摺疊整齊並堆置牆邊,成條布料越趨破碎並向牆上延伸,藍白色塊也愈來愈小,最後色塊解離成混雜的線,紊亂地交雜並垂掛牆沿及地上。謝欣蓉以成塊布料化為幾縷纖維的意象,比喻人際溝通過程中,原本清楚傳達出的意見,經由對方重新解讀後,可能和原意相差甚遠。 〈解讀的過程〉由堆疊在地上的布料延伸至牆面、牆沿,除了與空間結合出新意,也象徵人解讀訊息的過程。 圖/薛惟中攝觀眾、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學生黃至理對〈解讀的過程〉運用空間的手法印象深刻。他表示,展覽中其他作品少有結合空間展現新意,「但這個作品有和空間互動,帶來跳脫傳統的想像空間。」同樣以人與人之間溝通作為主題,葉書聞則以紙纖維為媒材,創作〈我逝去的〉。她編織出數十個小巧、底部有開口的器皿,將其垂吊於空中,排列成矩形。她以容器代表人們互相承接情緒、想法,孔洞則比喻溝通時,對彼此傳達的訊息及情感總會有所遺漏,而無法完全理解對方。 葉書聞以防水的紙纖維編織出〈我逝去的〉,且依照展場空間懸吊並排列成矩形,在展場中格外引人注目。 圖/薛惟中攝葉書聞分享,〈我逝去的〉並沒有固定的樣貌,她會依據展覽空間,在作品擺放方式上做不同的嘗試。本次〈我逝去的〉是第三次展出,前一次於戶外展出時,她將作品懸掛並綑成一把,作品會隨微風吹拂而轉動,「還會有小鳥飛來,然後停在上面!」葉書聞說。觀展學生、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學生邵逸心表示,最喜愛〈我逝去的〉以漏洞處理人際關係的手法,不僅能呼應創作理念,也讓她十分有共鳴。她說:「就算是再好的朋友,也會有難過、生氣、遺憾的事,不可能所有美好都留下來。」回憶累積的過程,就如同作品創作理念,必會有所缺漏。 〈我逝去的〉作品外觀如一個個小竹籃,底部卻有故意留下的孔洞,象徵人溝通時接收訊息必會有所疏漏。 圖/薛惟中攝此次纖維組的展覽媒材多元,如紙、線材、紡紗以及棉布;技法亦多變,如梭織、刺繡、藍染、拼布。南藝大應用藝術研究所教授吳佩珊指出,現代科技所製造的人造纖維十分容易取得,此次展覽便有許多作品是運用人工纖維來創作,而學生也都成功運用纖維特性來傳達自身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