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生活
第1638期
耆老傳古調 原民族歌詠文化傳承
2016-11-23
【記者張寬逸台北報導】選手穿著鮮豔的服飾,嘴裡唱著高亢但又充滿濃濃部落情的族語歌曲。「第二十一屆北區大專學生原住民族族語歌唱比賽」19日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行,為熱愛原住民歌的學生提供舞台,以故事性為主軸將代代相傳的古調、族服和舞蹈結合,展現原住民文化與歌曲的感染力。比賽主題「耆老與歌」,強調族語歌曲與部落裡長輩之間的關係。總召集人、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學生樂冷・羅法妮奧認為,部落的古調是由耆老口傳至今,所以歌與老人十分緊密。透過比賽,參賽者會學習不同的族語歌,同時成為學生回到部落的契機,跟長輩們學習古調,讓文化能繼續流傳下去。族語歌唱比賽除了為學生打造表演的舞台,也讓大學生認識原住民文化與部落的現況。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的彼霖・伊得表示,身為太魯閣族的他,為了學習賽夏族文化而參加了他們的十年大祭。他說道:「看到賽夏族人對祭典的堅持和完整性,讓我非常感動。」原住民祭典保存不易,因為日本政府深怕祭典最後會演變成武裝抗議,所以停辦許多祭典,唯有少數像賽夏族願意跟政府協調,才將祭典順利流傳。由於原住民沒有文字,很多的神話、祖訓和聚會,都用樂舞傳唱,除了能保存族語,還具有辨別其他族群的差異。世新大學拿珊瑪谷社、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的黃劭文說道:「阿美族的歌是領唱的方式,像海浪一般。透過歡樂的吟唱,可以紓解身心上的勞累。」除了減輕身心疲勞的工作歌之外,祭典歌最能看出各族特色。彼霖提到,「賽夏族的祭典歌使用大量召喚的祭詞和答哀,希望祖先能到場,並消除賽夏族過去不對的行為。」和一般的歌曲比賽不同,族語歌唱比賽強調表演形式與故事性。榮獲冠軍的世新呈現阿美族農忙後的聚會,首先由女性演繹農忙的過程,再藉由唱歌忘去疲勞,最後是聚會的歡樂,圍圈的舞蹈、高亢的歌聲,一位男性族人領唱,其他人跟著附和,搭配成四部和音,將阿美族的文化完整呈現。 世新大學拿珊瑪谷社的表演「老人家的歌」,呈現農忙後聚會的情形,彼此唱歌互相慰勞。 圖╱張寬逸攝 輔仁大學努瑪社的表演的播種祭歌,所有人佇立並遙望遠方,展現出賽夏族祭典的莊嚴。 圖╱張寬逸攝 輔仁大學努瑪社在台上演出爺爺奶奶為孫子換上族服,提醒住在外面的年輕族人不要忘記族的文化。 圖╱張寬逸攝輔大的表演訴說年輕族人對是否該回到部落而感到迷惘,而這也是許多部落面臨到的問題。即使早期台灣的社會結構對原住民極為歧視,都市的就業機會仍使他們選擇離開部落,久而久之便與部落疏遠,也讓他們的後代產生文化認同問題。彼霖認為,年輕族人不能接受自己的文化,是因為民族意識未被點醒。接觸原住民社團能讓原住民大學生更加認識自我,至於是否回去部落,「取決於他們有沒有勇氣去面對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