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竹藝融當代馬戲 劇團訴社會議題
藝文
第1641期
竹藝融當代馬戲 劇團訴社會議題
2016-12-14
舞者奮力攀爬而出,背景投影「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其上的布條寫「正視歷史,還我正義」。圖/圓劇團提供【記者李奇芸台北報導】低鳴的男聲迴盪在劇場,書生翻開歷史的扉頁,如同穿越時光般,日治時期社運、人文的黑白照片映入眼簾。《如果你還在》由「圓劇團」創作,10日在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中正堂上演。連結歷史脈絡,以當代馬戲結合竹子工藝,闡述人民面對社會的態度,道出對世界的深沉吶喊。表演者挑起竹竿後,分別穿上白色馬褂與西裝,開啟兩個時代的對話。白球在扁擔上來回滾動,或被拋出、跳躍於兩位舞者的雙手、肩膀,透過舞者間默契的傳遞,保持扁擔平衡,表達社運中眾人「團結」的意象。民國77年,原住民為爭取土地權走上街頭,是第一次的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為表達原住民遭文化摧殘的痛苦,舞台上的竹簾投影出當時其從南部徒步到台北抗議的過程。舞者從一旁緩慢地爬出,神情凝重地表達當時抗議者心中的痛苦、辛酸。「現在原住民的自覺類似日治時代蔣渭水領導的民族文化啟蒙、議會請願運動所激發的台彎民族意識。」導演、舞者林正宗認為,這正是作品連結兩個不同時代的關聯,透過歷史讓人們更能看清當下。 「還我土地運動」投影結束後,表演者將竹簾放倒,舞者痛苦在地上掙扎。圖/圓劇團提供劇中一幕舞者隱匿於竹簾後,展現空中皮條特技,透過穿過簾幕的微光,能夠看見舞者的肢體及影子的光影流動。竹簾前投影的則是華光社區土地拆遷的影像,一台台怪手剷平百姓的家園,一切瞬間化為烏有,「那是種很痛苦的情緒表現,十幾年的家園刹那就不見了,抗議也徒勞無功。」舞者、台戲民俗技藝學系學生盧慶晟說道。華光社區位於國立中正紀念堂東側,89年時即被政府劃定為都市更新地區,歷經居民多年抗議,仍舊在102年被強制拆除。當時參與聲援抗議的五位學生、居民也被以妨害公務的罪名被起訴判刑,引申為後來的「華光五人案」。 舞者在竹簾後展示皮條特技,透過竹簾透出的光影能看見舞者的肢體動作。圖/圓劇團提供劇末,多顆橙黃的發光球體在黑幕中左右擺動,象徵時光不斷流轉,也如同人民勇於發聲的精神化作盞盞明燈,喚醒所有生存在社會下的大眾。「社會運動有不同的發聲方式,不一定要上街頭抗議。」舞者、台戲民俗技藝學系學生葉時廷認為,以當代馬戲的特技表演加入原創性的元素去敘事,也是另一種關注社會的方式。日治時期是社會運動的開始,受到文化啟蒙的台灣人開始爭取權利。儘管時空不同,到了現代,人民對社會的展望卻有類似的方向。觀眾許洳翡表示,舞者利用白繩綑綁自我、吊掛,搭配竹簾投影摧殘家園的畫面,以馬戲方式帶出沉重議題的省思。觀眾黃鈺婷則表示,以竹子、馬戲手法呈現表演讓人耳目一新,劇中許多符號也需要觀眾用心思考才能了解。
變裝遊行熱翻大稻埕 國際藝術節再創新文化運動
藝文
第1605期
變裝遊行熱翻大稻埕 國際藝術節再創新文化運動
焦點
2015-10-21
民眾扮裝出席1920年代變裝遊行。 圖/蘇奕菲攝【記者蘇奕菲台北報導】17日「1920年代變裝遊行」將首屆「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的氣氛炒到最熱!民眾帶著復古、當代、跨文化等創意元素前來參與,重現當年「狂騷、咆哮」的精神。由在地社區自主發想、籌辦的藝術節,希望串聯起相隔百年的兩個20年代,打造西元2020年的大稻埕新文化。「思劇場」藝術總監張哲龍騎乘三輪車載著金鐘影后朱芷瑩,與創意扮裝的民眾一齊繞行大稻埕,將巷道擠得水洩不通。大稻埕日新國小的資優班學生,事先研究1920年代有哪些名人,自行設計服裝造型,當天裝扮成孫中山、居禮夫人、愛因斯坦等人物參與遊行。現場還有「朱宗慶打擊樂團」表演、「公平貿易繭裹子」和「花生騷」服裝走秀、《大稻埕》電影播放等活動。1920年的10月17日,蔣渭水在大稻埕成立「台灣文化協會」,為台灣打開面向世界之窗,引入「狂騷的1920年代」精神。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發起人之一周奕成指出,1920年代是人類近代史上文化創造力最燦爛的年代,而在台灣歷史上能夠代表這個年代的地方就是大稻埕。透過時代的連結,「大稻埕與世界的每個都市、每個國家,就能夠產生共感。」(註1)以1920年代為主題的變裝遊行至今是第四次舉辦,張哲龍指出,「這不只是一個懷舊的意味,希望可以放眼未來。」社區原本計劃到2017年才要將變裝遊行擴大爲國際藝術節,但在張哲龍大膽的提議下,決定要在今年就開辦。周奕成說:「我想或許是台灣不能等了,青年世代一定要起來。」(同前註)「大稻埕骨子很硬、固執,想要完成事情就會團結一致。」張哲龍認為,每年的變裝遊行都讓大稻埕居民更加認同社區,「大稻埕人已經具備了辦活動的能力,藝術節是把它彙整在一起。」「大稻埕戲苑」、思劇場、茶店、咖啡廳等許多在地團體透過「大稻埕公民會議」的討論,自主發起、籌辦首屆「大稻埕國際藝術節」,與政府補助經費所舉辦的活動截然不同。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由「蔣渭水文化基金會」思劇場和「1920's書店」主辦,集結15個大稻埕歷史街區、300位藝術家,40多個民間團隊自發募資,舉辦100多個活動,包含讀書會、展覽、講座、音樂會、市集、戲劇等,例如《埕市意巷》油畫特展、《三牲祀》混種電音音樂會、《1920’s時尚與台北》講座、《台灣新文化運動史跡》導覽、《寶島賣藥秀》美國爵士音樂會、《分水嶺》偶戲表演等,活動持續到本月底。「首屆藝術節是先衝再說。」張哲龍希望未來能加強藝術節本身的論述,向國外藝術家邀演更多活動。他認為國際知名的法國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d'Avignon)和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都是當地民眾聚集向心力的節慶,也是世界各地關注的藝術盛宴,希望大稻埕未來能成為台灣的亞維儂或愛丁堡。他期許大稻埕國際藝術節能把1920年代的精神融入當下及不遠未來,回應年輕人關切的議題與生活型態,打造2020年的「新文化運動」。上排左:由日新國小學童帶領變裝遊行(圖左一),也有一位男子綁白色頭帶、抱著幼童,用擴音機大喊「同胞要團結!團結真有力!」上排中:張哲龍在藝術節攤位前。上排右:服裝秀。中排左:演員朱芷瑩以1920年代美國「搖擺女郎」(Flapper Girls)風格造型亮相。中排中:眾多民眾參與遊行,現場水洩不通。中排右:搖擺舞教學吸引大量民眾。下排左:張哲龍在遊行隊伍中騎乘復古三輪車。下排中:日新國小資優班學生各自扮演自己的1920年代偶像。下排右:大稻埕一角的男女共舞。  圖/蘇奕菲攝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活動網站註1:資料來源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