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紅外光裝置偵測血氧濃度  連結手機利遠端就診
新知
第1796期
紅外光裝置偵測血氧濃度 連結手機利遠端就診
2024-10-18
【記者黃詠欣報導】根據我國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指出,超過84.7%老人患有一項以上的慢性病,而慢性病患者多為慢性傷口所擾,若未處理完善,導致反覆發炎嚴重恐截肢或死亡。然而目前臨床主要依賴醫師主觀經驗視診,僅能看到傷口表面狀況,無法提供最適化療程。因此,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林志隆帶領團隊研發「基於多光譜光源血氧影像偵測之微型化遠端醫療傷口癒合階段辨識系統」,首創以彩色血氧影像客觀分析慢性傷口,量化皮下組織血液循環狀況,並榮獲「2024未來科技獎」。17日至19日,2024未來科技館將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 (簡稱台北世貿一館)展出本成品。 目前臨床主要依賴醫師視診,僅能看到傷口表面狀況,無法提供最有效的治療方式,而常被使用的市售醫療儀器——雷射都卜勒血流儀是一種桌上型裝置,約斥資200多萬,卻只能偵測血氧濃度,因重量緣故也不好攜帶。團隊成員、成大顯示電路及生醫創意系統應用實驗室博士生呂宥憲表示:「目前醫療在用的儀器沒有這麼方便、多功能。」 為了改良現有儀器,團隊研發出可攜式血氧偵測裝置,重量僅180公克。此裝置使用多光譜光源上的LED燈打紅光與紅外光照射傷口,取得皮膚反射光影像後,計算傷口及周邊肌膚血氧濃度,量化肉眼不可見的皮下組織血液循環狀況。「關鍵是我們開發去除環境光的演算法。」呂宥憲說明,團隊為還原紅光及紅外光拍出的影像,把環境光視為雜訊取出,耗時兩、三個月訓練人工智慧模型。此裝置除了可以自動分析傷口影像,更突破現有技術,評估傷口癒合階段,加速判斷患者是否需回診清除傷口。 同時團隊為了實現遠距醫療,讓醫師能線上追蹤傷口,開發手機應用程式連結裝置,能方便傷患居家使用,即時拍攝傷口上傳雲端平台儲存,醫生則可透過平台了解傷口狀況,提供最適合的敷料與療程,線上提供醫囑,有效降低傷患就診頻率與負擔。 本系統已獲得台灣專利,也進入成大醫院測試,並收集臨床數據與護理人員的反饋進行調整。對於是否繼續優化研究成果,林志隆表示想改良兩個層面,一個是增加新功能,讓系統也能判別燒燙傷情況,另一個則繼續減輕裝置重量,使其更方便。新華醫院內科醫生黃旭加認為,可攜式血氧偵測裝置在臨床訓練下會愈來愈進步,未來有望替代人員去分析、觀察傷口。
南臺科大研發變速發電裝置 改善波浪能不穩定性
新知
第1795期
南臺科大研發變速發電裝置 改善波浪能不穩定性
2024-10-04
【記者蔣若暄報導】談及再生能源,多數人會想到太陽能或風能,若能掌握易被忽略的波浪能,有可能在新興能源開發領域搶占先機。南臺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瞿嘉駿帶領系上學生張宸豪、楊凱仲、張耿豪及陳宇晟,以變速概念出發,共同研發「波浪可變速發電裝置」,奪下《2024全國海洋能源創意實作競賽》大專組佳作,打破傳統波浪能發電限制。 在提倡開發永續能源的浪潮下,研發團隊看準波浪能的巨大潛力,試圖突破現今發電不穩定的困境,張宸豪補充道:「波浪的不穩定性高,效率也波動比較大。」因此,研究團隊打造能適應不同波浪強度的發電裝置,藉此提升效率。 「我們借鑑腳踏車的變速裝置,透過三組不同的轉速比增加發電量。」楊凱仲點出核心概念,在浪較小時先以低速檔轉動,待增強後切換到中速與高速檔,帶動鏈條並傳送能量到增速機構推動發電機。「有點像汽車的變速箱。」張宸豪以汽車由低速檔起步比喻,先利用輕的鏈條帶動傳動軸,當阻力變小,再切換成高轉速以帶動發電機。 由於經費有限,購買市面上的齒輪還要進行加工,因此團隊選擇硬度、韌性和耐用性更高的PETG材質,利用3D列印技術製作增速機構中的齒輪組。裝置的研發過程也碰到設計上的阻礙,楊凱仲以鏈條張力為例:「第一版的鏈條過鬆,浮筒擺動時軸不會轉動。」透過調整鏈條長度,並改變浮筒端和傳動軸端兩顆齒輪之間的距離,最終讓傳動軸順利運作,耗時近四個月完成。 「大家還是著重在容易取得的再生能源。」瞿嘉駿談到波浪能屬於較破碎、易被忽視的能量來源,但透過傳動裝置可以整合其能量。他希望透過更複雜、創新的機構,開發不被重視的微弱能量,如波浪能、小型風機擺動時所產生的動能等,充分取用原先較少被使用的能量。 「這個團隊設計多段驅動的變速機構,有效利用波浪的能量。」大葉大學風力發電教育與訓練中心主任吳鴻筠分析此裝置,並提醒長期放置海上也可能導致損壞,防水與防鏽的措施都要再考慮。談到未來研究方向,張宸豪希望能讓此發電裝置普及,應用至河川或其他水域,但河水流速較快,必須調整目前擷取能量的方式,他說:「可以改成葉片的形式,讓水流帶動葉片旋轉發電。」
機械裝置喻徒勞經驗 陳欣孟刻劃社會現象
藝文
第1786期
機械裝置喻徒勞經驗 陳欣孟刻劃社會現象
2023-11-22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當你完成一件事後,再回望,會發現那些看似徒勞的努力都充滿詩意。」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陳欣孟於11日在S7美術館舉辦個展《Home Run》,以水管、不銹鋼、燈管等媒材結合機動裝置,探討自身觀察到的社會現象,以及生活中徒勞行為所蘊含的意義。 陳欣孟舉辦個展《Home Run》,11日於S7美術館開幕,作品皆融入機械裝置進行設計。 圖/張雅媜攝陳欣孟常因應展場空間而改變作品規模與內容,與展覽主題同名作品〈Home Run〉即是為此展場特製的新作。主題「Home Run」是棒球術語中全壘打的意思,打者奮力擊球後繞壘一圈回到原點得分,讓陳欣孟聯想到,創作有時也是奮力拚搏後仍無進展,過程看似徒勞卻實有收穫。 與展覽主題同名作品〈Home Run〉,以水管模擬日光燈安裝在展場周圍,其中游動的小魚品種也稱作「日光燈」。 圖/張雅媜攝以水管裝水,放入小魚並打上藍光,安裝在展場周圍。作品〈Home Run〉看似照明用的日光燈,但觀者仔細觀察,則可見魚鱗反射的微小光點在其中悠游。陳欣孟說:「這種小魚怕生,人若靠近便會游走,因此觀眾若想看清光點,就會跟著小魚一起環繞展場。」透過觀眾在展場兜圈的行為,除了能呼應展覽概念,更讓觀者思考徒勞中蘊含的意義。觀眾北藝大美術學系碩士歐鈞淞說:「魚作為展覽作品中唯一的生命體,在水中游的姿態讓我感受到豐富的生命力而不覺得徒勞。」 作品〈00:00〉使用齒輪結合鍊條組成動力裝置,其中四個齒輪即代表午夜12時的四個數字0。 圖/張雅媜攝而日常觀察也提供陳欣孟許多創作靈感,作品〈00:00〉即發想自孩童玩小汽車的過程。「原地轉動的齒輪看似無趣、徒勞,卻是使小汽車前進的動力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解釋,不斷滾動的齒輪帶動鏈條上的小汽車,緩慢的前進又返回起點,這樣周而復始的移動,就像人們日復一日地度過午夜12時的經驗。陳欣孟也以此作品比喻重複且瑣碎的工作,其實都是讓成果順利產出的重要關鍵,別具意義。 陳欣孟將小汽車結合動力裝置,在其移動時的動能轉換過程,探討徒勞可能的意義。 圖/張雅媜攝而作品〈掉幀〉則是描述現代人長時間觀看電子螢幕的現象。他將細長的日光燈垂直於地面,成排設置在牆面上,使其依序亮起,同時發出似敲擊鍵盤的聲音,以模仿打字時的閃爍游標。整排燈管皆亮起後,則開始以不同頻率閃爍,當速度變慢時,觀眾便能感受到類似「掉幀」的視覺效果,如同螢幕發生卡頓的瞬間。陳欣孟說:「人們在依賴科技的習慣下,對閃光的感知已疲乏。」於是他將掉幀現象重現於展場,讓觀者反思自身與科技的依賴關係。「我創作並沒有想傳達什麼特定的觀點,而是希望引起他人的反思與討論,就像在池塘丟入石頭而能泛起漣漪。」陳欣孟說。觀眾北藝大美術學系碩士林君達認為此展作品讓其有種與作品相互觀看、對話的感受,他說:「就像找魚的行為其實意義不明,但在虛無的互動中提供了開放、多義的解讀,讓我思考藝術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震盪之前》再現工廠景象 重組廢棄物緬懷消逝記憶
藝文
第1776期
《震盪之前》再現工廠景象 重組廢棄物緬懷消逝記憶
2022-12-22
〈偏軸華爾滋〉垂掛的炭筆隨旋轉軌跡在純白牆面劃下一道道黑色弧線,牆面如同一幅繪畫作品。 圖/何予攝【記者何予綜合報導】「在我的作品中,隨機性一直都蠻重要的,我希望它是浮動的,甚至是會壞掉的。」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的鄭文豪創作《震盪之前》,在2022臺北美術獎獲得入選獎。作品自12月10日至2月19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室3A、3B展出。鄭文豪重新組裝拾得廢棄物並結合動力裝置,重現過去家中工廠機台的身影與聲響,藉以緬懷隨時代淘汰的家庭記憶。麥克風架裝設著規律旋轉的馬達,上方以銅條綁著炭筆,隨著旋轉軌跡在純白的牆面上劃下一道又一道黑色弧線。展期間,鄭文豪會不定期更換動力裝置〈偏軸華爾滋〉炭筆並微調麥克風架擺放位置,讓痕跡慢慢佈滿純白的牆面。「重點是在空間中留下一些痕跡。」鄭文豪重視廢棄物隨時間消耗殆盡的過程,因此在作品中使用炭筆、陶土塊、泡泡水等物件,藉此讓物件隨時間與過程消耗的特性被呈現在展場中。 鄭文豪重視廢棄物隨時間消耗殆盡的過程,因此使用陶製指頭。陶土塊在敲擊琴鍵時會產生碎裂,每次敲擊的位置、精準度和重量都會隨時間發生變化。 圖/何予攝鄭文豪將馬達、中古鋼琴、大型機具拆卸下的風管組合成複雜的大型拼裝物〈暗渠迴旋〉,透過凸輪裝置(註)和陶土製手指在琴鍵上敲擊,不和諧的音符與馬達敲擊響鈸的聲響貫徹展間。他透過拼裝動力機械和樂器,呈現工廠消失前吵雜、混沌的環境聲。「一開始以為他要彈奏什麼曲子,仔細聽又沒有,可是會意識到他在高音和低音的安排上還是有一點順序。」現場觀眾劉書妤表示,樂器聲響以及運轉中的機械讓他聯想到規律運行的宇宙。註:凸輪透過設計的不規則輪廓曲線,可使從動件產生預期的運動規律或傳送動力,被廣泛運用於各種自動化機械裝置中。鄭文豪家中曾經營傳統產業工廠,後因產業轉型被迫淘汰,轉為經營中古鋼琴買賣。「工廠一樓大型機具在運轉的同時,二樓會有工整的音律在彈奏,聲響是非常混雜的。」鄭文豪透過此展將記憶與過往的感官經驗融入創作,將其轉化為作品〈暗渠迴旋〉,他表示,記憶中混雜的身體感受,遠大於拼裝藝術作品的複雜程度,「那個吵雜、混沌環境的消失,確實對我有影響。像是有個身體記憶消失了。」他說。 〈暗渠迴旋〉中撿拾來的物件雖被丟棄,卻仍留有部分功能。鄭文豪保留其剩餘功能性並重新組織其用途,例如兩側的拐杖和斷掉的木製椅腳仍作為支撐功能被使用。 圖/何予攝「我不是要把它重現出來,而是用我會的語言去表達消逝的部分。」鄭文豪以自己的成長背景作為材料,希望透過作品呈現出物件隨時間變得無用的過程,來回應自家工廠隨時代淘汰的過往。他也認為,即便廢棄物重新組裝後無法產生實用價值和意義,但當觀眾思考作品帶給自身的感受,這個存在狀態就是有意義的,「雖然它們被丟棄了,可是在這刻又被我拉回來。」他說。 炭筆留下的黑色線段如同五線譜,與空間中的聲音相互呼應。展期間,鄭文豪會不定期更換炭筆並微調麥克風架擺放位置,讓痕跡慢慢佈滿純白牆面。 圖/何予攝
以金屬網喻社會束縛 《網。魍…暮之慾》探長者情慾
藝文
第1776期
以金屬網喻社會束縛 《網。魍…暮之慾》探長者情慾
2022-12-21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於開幕當天與策展人蔡詩萍、藝評家鄭治桂、蔡志榮與北藝大教授郭弘坤進行展覽座談會。 圖/林玟君攝【記者林玟君綜合報導】「人年紀大時應該真實地面對自己,而不是變成社會要求你做的樣子。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於17日到27日,在國立中正紀念堂四展廳舉辦個人展覽《網。魍…暮之慾》,該展結合油畫、錄像、裝置與舞蹈,呈現《記憶。拼貼》和《暮之慾》兩系列作品,表達人到暮年時對慾望的盼求以及面對社會束縛的心理狀態。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將舞蹈表演融入展覽當中,他在交錯的金屬網中舞蹈,表現內心的束縛與掙扎。 圖/李昕提供李昕將自己編織的金屬網懸掛在展場,使網子好像飄浮在他的油畫作品前。他將金屬網比喻為人生外部的束縛與掙扎,他說:「像是學校、家庭、社會工作等,都給我們很多的限制。」李昕同時以「網」字的諧音「魍」,隱喻人在追尋慾望時內心受到的束縛,他補充,「我們渴望愛與被愛,想要有名、有權利、有錢,但這些慾望會讓你不自由。」李昕結合兩字,表現出他追求慾望時,受到外在「網」和內在「魍」限制的心理狀態,因此他將展名命名為《網。魍…暮之慾》。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將自身編織的金屬網從平面的油畫世界裡延伸出,並使其交錯飄浮於展場中。 圖/林玟君攝系列作品《記憶。拼貼》中,李昕在〈花漾年華〉裡將他20歲時的舊照片輸出在畫布上,留下照片人物的眼神和臉部輪廓,保留他年輕時的風采,他解釋,「只有攝影做得到一瞬間的停格,而繪畫它只能慢慢堆疊而成。」隨後他再用油彩顏料完成整幅作品,並在畫中畫下許多玫瑰花,緬懷他逝去的青春。「我用現在的我來看我20歲的自己。」李昕認為,年長者多少有想回到過去的慾望,但青春已無法回溯,他以繪畫融合舊照片的方式,將過去與現在的自己跨時空地結合,以滿足重返青春的渴望。 〈花漾年華〉裡的人物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20歲時的自己,他將過往拍攝的照片輸出於畫布,保留眼神、臉的部分線條,再用油彩顏料填充完成整幅畫作。 圖/林玟君攝在系列作品《暮之慾》中,李昕展現人到暮年時對於愛與慾的追求,他在〈天堂之慾〉裡畫出男女身體相互糾纏的畫面,觀眾林先生說:「李昕的作品是相當赤裸的,他表達出那種對性、情愛和在這些慾望下的痛苦。」李昕認為,隨著年紀的增長,年長者的情慾被認為是羞於啟齒的,「你要有長者的風範,可能要打太極拳、散步或者說養養貓,就是符合社會的期待。」透過繪畫作品,李昕勇敢表達出在他所處的保守時代裡難以被討論的情慾議題。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在〈天堂之慾〉裡畫出男女身體相互糾纏的畫面,探討女性到暮年之時的愛與慾。 圖/林玟君攝觀眾林先生說:「這些金屬網雖然阻隔,但又可以穿透,我看見他(李昕)想破網而出。」策展人蔡詩萍認為,展覽中的金屬網像是現實對生命的牽制,同時也是對李昕創作的試煉,「知道自己從網裡看世界,不怕別人怎麼從網眼看自己,這是從容自在的的自由。」他說。
龍華科大創臉控輪椅 助手腳失能者自主行動
新知
第1776期
龍華科大創臉控輪椅 助手腳失能者自主行動
2022-12-21
臉控裝置及利用其之電動車由龍華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學生周家毅、劉堃葦、林宏柏、張岫昇、胡儀安、何慶福共同研發,該作品於高雄國際發明暨設計展 (KIDE) 中榮獲金牌。 圖/團隊成員提供【記者林玟君綜合報導】市面上的輪椅以手動和電動遙控式為主,需仰賴使用者的肢體操控,但對於手腳皆有功能障礙的人來說,仍須依靠他人的協助推動輪椅。龍華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學生團隊研發「臉控裝置及利用其之電動車」,採用非侵入式貼片貼於臉頰兩側,以肌電訊號(註一)控制輪椅移動,讓手腳有障礙的患者,能透過臉部咀嚼肌的不同咬合方式自主操控輪椅。註一:肌電訊號為人做動作時肌肉收縮所產生的訊號,代表肌肉活動的狀態。肌電訊號經過濾波特徵擷取之後,可觀察出動作型態。團隊成員周家毅表示,臉部有多種傳遞訊號的位置,「因為我們都會吃東西,咀嚼肌這邊的肌肉一定比較大,用咬合的話,訊號會比較明顯。」因此,團隊選擇將電極貼片貼於使用者的臉頰兩側,透過偵測到的肌電訊號傳遞至裝置的開發板(註二)控制輪椅行駛,當裝置分析出左右咬合的訊號後便會下達指令,「它會控制電動輪椅說你該前進或你該後退了,還是你該左轉或你該右轉了。」周家毅補充。 團隊使用可拋棄鈕扣式電極貼片,並將貼片貼於使用者的咀嚼肌處,再藉由偵測到的肌電訊號來控制輪椅移動。 圖/團隊成員提供註二:開發板為進行嵌入式系統開發的電路板,包括中央處理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數據通路/匯流排和外部資源接口等一系列硬體組件。為區分使用者日常生活的臉部活動,如大笑、吃飯、說話等,團隊運用能過濾雜訊的模組(註三)進行判別,周家毅說:「它(模組)可以做訊號的截取和放大,比較好分辨說訊號到底是有沒有咬合,有沒有想做什麼動作之類的。」另外,團隊也使用非侵入式電極貼片,降低使用者肌肉損傷和發炎的風險。註三:模組是指由數個基礎功能元件組成的特定功能組件,可用來組成具完整功能的系統、裝置或程式。模組通常都會具有相同的製程或邏輯,透過更改組成元件可調適功能或用途。「有時候我們一側的咬合肌收縮,對側通常也是跟著收縮的。」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陳適卿認為,此裝置若要成為正式醫療等級的器材,仍須再做多重臨床驗證。對此,團隊指導老師張志聰回應,若使用者有意識地做左右咬合,即使會一同帶動肌肉收縮,但兩側力度仍相差不小,因此團隊以設定標準數值的方式辨別前進方向,「比如說能量是1到10,我們以5作開關,那你咬下去的時候,你右邊是6,左邊是2,那就會啟動右邊這個開關。」他解釋。 臉控裝置藉由電極貼片上偵測到的肌電訊號控制輪椅移動,利用判別左、右咀嚼肌的咬合讓手腳不方便的患者能靠自身力量操控輪椅。 圖/團隊成員提供考慮到在臉部貼上電極貼片較不美觀的問題,團隊計畫將貼片改良成口罩式的裝置,並以無線的方式接收訊號,提升整體裝置的舒適度。張志聰期望此裝置能與現有輪椅廠商合作降低生產成本,讓更多使用者的家屬能夠負擔,同時也節省人力。台北醫學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林玨赫則建議,裝置能以使用者的需求為核心,針對個別使用者的殘存功能做設計,「像是對於舌頭功能比較好的患者,或許就可以用舌控裝置來推動輪椅。」
監控系統結合視聽技術 遠端通報強化居家安全
新知
第1775期
監控系統結合視聽技術 遠端通報強化居家安全
2022-12-14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電競數位遊戲與動畫設計系學生遊三明、楊千鋒、昌家銳在指導老師蔡慧貞和陳建宏的帶領下,以「I CARE U 居家安全警示系統」參加第十三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榮獲銀牌。 圖/蔡慧貞提供【記者林玟君綜合報導】目前台灣市面上大多數的安全防護監測系統需要長時間的人力監測,一旦有人為疏忽便無法即時給予使用者協助。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電競數位遊戲與動畫設計系師生團隊研發「I CARE U 居家安全警示系統」,利用AI人工智慧技術,透過影像、語音辨識等功能,讓被動監視化為主動預防,給予使用者即時的應對處理。此系統榮獲第十三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銀牌。「假設今天有人從床上跌下來,那監看的人他去上個廁所回來,畫面根本沒有什麼變化,很難發現到有人跌到床下。」團隊指導老師蔡慧貞指出,一般的安全警示系統,常因人為疏忽而有漏看畫面的狀況發生,且若只裝設一台監視器,也會有視覺死角的問題。因此,團隊以AI取代人為監管畫面,透過影像辨識,將意外事件區分為輕、中、重等程度,並根據不同狀況做出個別的應對措施,團隊學生楊千鋒補充,「像是比較重度的事件,它就會主動去撥打119並馬上用簡訊通知意外發生者的家屬。」 「I CARE U 居家安全警示系統」以AI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為核心框架,透過影像識別、語音辨識,一旦偵測到意外事件的發生,便會即時發出訊號並通知親屬,化被動監視為主動預防。 圖/團隊成員提供此系統也利用語音辨識的功能,將人在發生意外所發出的聲音,納入區分事件輕重程度的考量,蔡慧貞說明,「人跌倒時有時會用喊的,不然就是發出『啊』等慘叫聲、跟我們正常講話是不一樣的。」另外,系統也配備手環等穿戴裝置感測人的體溫及震度,並將手環感應出的數據與系統傳回的聲音波紋做比對,媒合多重條件區分事件程度,藉此減少誤判的機率。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健康促進與銀髮保健系主任任曉晶建議,此系統若能在傳送警示通知時配有提醒音效,將可避免畫面雖出現警示通知卻仍有錯過的狀況發生。同時,他也肯定此系統能依照不同事件給予適當的主動警示功能,「不會只要有發生問題時就發警示,造成最後都不知道警示是真的還是假的。」  「I CARE U 居家安全警示系統」以AI人工智慧技術取代人為的方式監管畫面,透過影像辨識的功能,將意外事件區分為輕、中、重等程度,並能根據不同的狀況做出個別的應對措施。 圖/團隊成員提供考慮到室內沒有開燈的狀況,蔡慧貞希望未來能在系統監視鏡頭上裝置紅外線(註),讓系統即使在沒有光源的條件下,也能夠去辨識事件狀況。團隊指導老師陳建宏則期望,系統不只能提供給家中有年長者、孩童的人使用,也能裝設在健身房、飯店等公共場域,讓人們在安全上有更多保障,「在人很多的地方,可能無法注意到每一個安全細節,這項系統自動提醒的功能,將會是一個很好的發展。」註:紅外線肉眼不可見光的特性,適合在黑夜或是暗處為監視攝影機提供輔助照明,搭配監視攝影機其影像感測器對紅外線的感光能力,在缺乏可見光的情況下亦能獲取清晰明亮的圖像。
投影再現拆遷現場 《曠日廢時》映都更家屋記憶
藝文
第1775期
投影再現拆遷現場 《曠日廢時》映都更家屋記憶
2022-12-14
《曠日廢時》展場位在南海藝廊中,介於室、內外之間的開放式空間「後方水泥地」,過去堆放在此處的部分閒置物品,也被邱靖婷留下作為展品。 圖/何予攝【記者何予綜合報導】走進南海藝廊深處一塊連通室內、外的水泥地,播放中的影像和現場堆置的雜物重疊,難以辨認何者才是作品。「now playing... 鬧著玩 / 現正播放中 」是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的衛星展。其中,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邱靖婷的系列作品《曠日廢時》以拆遷現場為主題,於11月29日至12月11日在南海藝廊的「後方水泥地」展出。錄像投影在窗框和門板上,內容關於邱靖婷友人家在大園航空城被拆遷的屋子。作品〈曠日廢時〉中,邱靖婷不以紀實手法紀錄現場,而是將沉重的現場氣氛結合友人口述的記憶和田野調查進行編導拍攝。「沒有想要太貼近,希望讓我或是看到的人,都可以去想:如果一個空間發生這樣的事情,那我們還可以怎麼想?」邱靖婷將現場觀察到的破磚殘瓦結合過去農田的景觀,配上踩碎玻璃的聲響和吃西瓜畫面等意象,傳達家屋的記憶將不復存在,藉此呈現家屋面對拆遷時的脆弱。 大園過去作為農業用地時多種植西瓜,邱靖婷友人與其母親皆提及過去在這棟房子內一起吃西瓜的回憶,因此西瓜成為劇本中的重要意象。 圖/何予攝展場上方,投影著循環播放的影像〈the day we meet〉,是關於桃園後寮一帶因興建體育園區被拆遷的巫家聚落。邱靖婷刻意在兩件作品的投影機前擺放半透明材質的抽屜櫃和窗框,使投影產生模糊的、間隔的效果,「我覺得人不可能真的看清楚一個東西,畫面中的時空現在不可能長這樣,可能是繼續拆或不見了。」邱靖婷認為,作品只能捕捉並呈現一個特定片段,但現實仍在持續發生中。 〈the day we meet〉拍攝大園巫家聚落拆除後的廢墟狀態,因展出場地上方和巫家建築屋頂皆使用塑膠波浪板,因此選擇將影像投影在上方。 圖/何予攝南海藝廊從2017年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收回後維持著閒置狀態,直到這次展覽才重新整頓、開幕,但不久後又將面臨都更的命運。「場勘時這裡堆滿雜物,只有一個人可以通過的空間。」當時的邱靖婷看到展場與其作品中拆遷現場的共通點,明明仍是可用空間,卻被人為擱置,因此將這塊「後方水泥地」與作品連結,將整個空間佈置為一件作品,除了兩件影像作品外,展場角落還有印製在布料上的攝影圖像,邱靖婷說:「我選擇布料去做,是因為它會穿透,一定會看到這個環境裡的東西。」 邱靖婷將拆遷現場景象印製在布料上,披掛在場地原先閒置的木材。後方材質紋路會隱約從織物纖維間透出,和影像交疊。 圖/何予攝「在白盒子(註)裡不管放什麼東西,作品都會直接成立,但我關注的東西,放在那邊真的適合嗎?」邱靖婷在《曠日廢時》中實踐自己對於展場的反思,希望作品能和事件現場更靠近,並與展場本身產生連結。觀眾黃茂善認為,展場整體可以視作一件更大的作品,讓觀者得以進入藝術家重新建構的空間,對拆遷現場產生共鳴,「能跟場館現實進行一些因地制宜的對話,我覺得是蠻不錯的嘗試。」註:白盒子(White Cube)一詞常被用來指涉現代主義式的美術館展覽場,大多是白色的展牆,形成一種低干擾、無個性的標準展場空間。 邱靖婷為三個面臨拆遷命運的屋子作詩〈末日與腳印〉,並錄製自己讀詩的聲音。觀者可以選擇拿起耳機聆聽,或以自己的聲音感受此詩作。 圖/何予攝
植物染結合車縫 鄭致廷以即興染布回溯生命記憶
藝文
第1773期
植物染結合車縫 鄭致廷以即興染布回溯生命記憶
2022-12-01
藝術家鄭致廷於開幕當天進行導覽,與觀眾分享每件作品背後不同的故事。  圖/林玟君攝【記者林玟君台北報導】染液滲透進布料參差的紋路裡,一雙手在其中探索布塊與自身的連結。藝術家鄭致廷於11月26日到12月8日在濕地紅樹林A區舉辦展覽《蛋殼堆疊的陸黏液拖行的路》,展覽作品為鄭致廷就讀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研究所期間開始的創作,以植物染(註)結合車縫法,並配合即興折疊手法完成。他透過染布,嘗試尋找自己與親人間的片刻記憶。註:植物染,是一種用天然植物染料,經過提取、製液及上色等一系列工序將織物進行染色的手工藝技術,是天然染的一種,與化學染色相對的概念。「整個過程(染布)就很像蛋殼從一顆蛋中破除,然後再慢慢拾起蛋殼。」鄭致廷解釋,在染好布塊後,看著布料上即興產出的圖案,再摸索出布塊傳達的意涵,這就如破殼而出的過程,因而以此命題。作品〈含羞草・大腿骨〉為鄭致廷試圖與過世父親連結的創作,他的父親是一名推拿師,以手整治人們錯位的關節脊椎,鄭致廷在染完這件作品後,在布料上看見了脊椎骨的圖案。鄭致廷從母親口中得知,父親生前最大的遺憾,是無法將自身的技術傳承給女兒。鄭致廷卻認為,即使父親無法將推拿技術傳承給他,但父親「手的能力」卻被變相地繼承下來。鄭致廷說明,「爸爸做推拿,我做植物染工藝,我們都透過手摸索這個世界,透過手去感受這個世界。」 藝術家鄭致廷身後的作品為〈含羞草・大腿骨〉,藉由即興創作後,布料上呈現出的脊椎骨形狀,讓他聯想到身為推拿師的父親。 圖/林玟君攝鄭致廷將這件作品結合裝置藝術,配合從布塊背後投射的光源,試圖呈現植物染料細膩的色彩變化。展覽主視覺設計者方玉如說明,打光後產生的陰影能反映鄭致廷面對父親時的心境,並呈現出他與父親陰陽兩隔的關係。展覽中的裝置藝術也使用懸吊設計,方玉如補充,「製造一種浮浮的感覺,呈現碎片從天上落下或是從地上昇華,代表有一些事情被他(鄭致廷)消化了,有些可能沒有。」 〈蛋殼堆疊的路黏液拖行的路〉為藝術家鄭致廷的植物染裝置藝術作品,將懸吊的布料比喻為人類破殼出生後的蛋殼碎片。 圖/林玟君攝鄭致廷創作的順序與常見的「先構想再創作」不同,他先浸染布塊完成創作,再從完成的作品中思索圖案與自身的連結。鄭致廷在染料選擇上也加入巧思,以植物染料取代化學染料,他點出植物染料的特性,「就算他是藍色,其實裡面的分子有紅色,有黃色,也有黑色。所以你看的時候,他不會那麼的單一、死板。」另外,他利用車縫法的特質製造布料上的圖案,「車縫機車過去的壓力會讓布非常緊實,車縫線又很細,很細的線那邊是染不到的。」他說。鄭致廷以植物染結合車縫法,再配合即興、折疊的方式,豐富藝術作品的色彩與紋路。 藝術家鄭致廷在染料選擇上,使用植物染料取代化學染料進行藝術創作。植物染料會受到空氣濕度、紫外線等不同環境因素的影響,能夠呈現出細膩的色彩變化。 圖/林玟君攝「與生命最相關的液體就是血液,他(植物染料)並不是我外部的東西,而是在我身體裡流動的。」鄭致廷說。他的植物染作品大多與生命議題相關,因而將植物染料比喻為血液,並以染料重新整理他生命路途上的記憶。觀眾謝宜蓉則分享,「我好像在這些作品裡可以看到,他(鄭致廷)與他家人那種血液裡的連結。」
一同尋光吧! AR作品融關渡文化於光藝術節
藝文
第1770期
一同尋光吧! AR作品融關渡文化於光藝術節
2022-11-02
圓環型的燈光裝置,是由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陳昱伶、李芷綺、王可可、洪伊妘製作的互動作品〈尋光〉中的主燈。 圖/洪伊妘提供【記者何予綜合報導】在圓環型主燈周圍散佈著帆船造型的小燈,觀眾拿著手機穿梭其中與之互動。作品〈尋光〉在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舉辦的關渡光藝術節《濟濟》中展出。本屆光藝術節首次跨出校園,於10月28日在關渡中港河碼頭開幕。新媒系的學生陳昱伶、李芷綺、王可可和洪伊妘,受關渡宮沿路掛設的燈籠和碼頭所啟發,結合光藝術裝置與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技術,設計了一套互動遊戲,製作出作品〈尋光〉。觀眾下載APP後,可以跟著遊戲腳本化身為「守燈人(註)」,將手機鏡頭對準主燈周遭的小光船後,便可透過APP捕捉小燈裝置上的「光精靈」,再將鏡頭對準主燈回傳光精靈身上的能量,以點亮裝置,為中港河碼頭的船舶引路。註:在遊戲腳本中,體驗者將成為守燈人的角色,帶著行動裝置,在AR中捕捉光精靈。王可可分享,因關渡宮鄰近北藝大校區,在創作發想期間,團隊會相約在關渡宮和關渡中港河碼頭周遭區域漫遊以尋求靈感。陳昱伶則說明,在某次閒逛時偶然看見整排燈籠延伸至關渡宮的景象,「我們覺得那個光指引到某個方向,可以解讀為希望。」他們也因此受到啟發,並將此概念轉化為現在的作品〈尋光〉。 〈尋光〉創作團隊自行開發手機APP,讓參觀民眾可以透過行動裝置參與虛擬實境,與作品互動。 圖/洪伊妘提供策展人、北藝大新媒系專任講師林書瑜說明,這次展覽以關渡本身的地景、人文、歷史作為創作發想,也曾邀請地方文史工作者陪伴學生認識關渡。展名《濟濟》也是取自音樂人鍾永豐和陳明章為關渡所譜寫的《關渡之歌》,連結對土地和在地生態的情感。〈尋光〉作品中的光精靈,以招潮蟹、彈塗魚、鴿子等形態出現,也是從關渡自然公園的棲息生物找到靈感。現場觀眾謝昕亞表示,在「尋光」過程中,十分期待最後點燈的瞬間,也在遊戲體驗中認識到關渡當地的捕魚環境,加深對關渡的印象。他認為,藉由體驗互動的作品,參與者能更投入在展覽中,因此如果有特定想傳達的議題,互動式藝術裝置是合適的傳播形式。陳昱伶也點出,非互動式作品觀看方式只有一種,但互動作品可以讓觀眾的角色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尋光〉團隊更希望,不只是展場與地景連結,作品本身也能與在地文化、民眾有所聯繫。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