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804期
《要不要開展燈》弱化視覺感知 引觀眾感受灰暗空間
2024-12-20
【記者林芷彤高雄報導】步入展場,光線瞬間被抽離,取而代之的是包裹全身的黑暗。就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的蘇睿豪與葉姵萱,14日起在寶德旺藝廊舉辦展覽《要不要開展燈》。透過窗簾阻隔光線,兩人刻意弱化視覺感知,讓觀眾自行選擇如何感受作品。 「要不要開展燈是一個問題,既是對我們也是對觀眾。」葉姵萱說明他們將展場設置為一個黑暗的環境,增加觀看難度,藉此引導觀眾透過身體其他感官,探索作品與空間的氛圍。蘇睿豪補充,這次展覽將觀看的主導權交給觀眾,讓每個人自由選擇方式體驗作品,而不同的觀看方式可能帶來截然不同的感受與解讀。 「滴——滴——」聲音迴盪於空間之中,蘇睿豪的裝置作品〈Boardcast〉結合廢棄的電子板和印刷刀模,透過電路板的導電特性,使類比訊號隨機流動並生成聲音。蘇睿豪分享,作品靈感源自他在印刷廠的成長經驗,他指出,喪失功能的廢棄物件往往激發他各式情感,如惋惜或失落,這使他對汰換物件感到著迷。此外,他也試圖探討不可量化的感知是否能以聲音的形式被「建檔」保存。蘇睿豪認為聲音具有喚起記憶的特質,他舉例,觀眾在展場中聆聽到的聲音,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再次響起時,可觸發觀眾對此展覽感受的回憶。 葉姵萱的〈在橋下〉靈感取自通勤行經的高架橋底部空間。在某日行經的途中他無意間發現橋下擺放著一張沙發,「我不禁開始思考,這張沙發是怎麼被擺進去的?生活在那裡的人又是如何使用它?」在遠觀與想像的過程中,他創作出結合錄像與小說的作品。小說以第一人稱視角重構他對橋下生活的想像;錄像則以無聲的方式呈現他實地進入橋下後的觀察。葉姵萱表示,起初他認為橋下的生活方式接近原始,與自己的日常形成強烈對比,但實地觀察後,他發現對方同樣生活在現代。對於彼此來說,雙方的生活可能都帶著某種不真實感,進一步促使他質疑自己是否也在依循某種模板生存。 光線是兩位藝術家創作中的重要元素,兩位藝術家皆認為,在黑暗的展場中,微弱的光線從縫隙中滲透,模糊了黑與白的界限,為空間增添了一層未知與模糊的「灰」。蘇睿豪與葉姵萱透過創作回應此現象,不管是轉譯行為中必然丟失的訊息,又或是高架橋下的社會邊陲地帶,皆在展現平日不易被察覺的空間或物件。 觀眾楊佳恩分享,因為展場中光線被刻意抽離,需近距離觀看作品才能看清細節,因而使他更為專注。此外他提到,〈在橋下〉的影像中聲音被抽離,但與〈Boardcast〉的背景聲響結合後,畫面帶給他一種日復一日的枯燥感受。華梵大學攝影與VR設計學系助理教授沈裕融表示,空間中光線透過縫隙微微滲入的設計,讓他聯想到導演蔡明亮的電影《臉》中的一幕:主角用黑色膠布封閉窗戶,直到光線僅剩一條條細縫,直到一切被吞沒於黑暗之中。他認為黑暗此時賦予光線一種造型性,原先用來打亮空間的光,化為可見線條充斥於環境。
藝文
第1803期
以童趣元素隱喻現實暴力 李兆起藉繪畫詮釋文學意涵
2024-12-13
【記者林偌甯台中報導】「在大眾想像中,鳥在空中飛翔,象徵自由,但展中的牠卻被束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李兆起即日起於台中毛刺空間,舉辦個展《想要勾著一些樹和鳥》。李兆起結合歷史文學與個人觀察,運用壓克力顏料和裝置展現對當代社會與自我生命歷程的無力感。 談起展覽理念,李兆起表示他習慣先以直覺創作,再分析作品意涵。他提到作家羅貝托.博拉紐(Roberto Bolaño)與馬利歐.巴爾加斯.尤薩(Mario Pedro Llosa)筆下對政治暴力和權力爭鬥的描繪,使他反思當前社會危機。為此,李兆起以「無力感」為題,在作品中融入童趣元素與低對比色調,運用簡化、平面化的畫作構圖,塑造童真的外表,隱喻現實中的多重暴力。「我們現在面臨著一個大威脅,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忽視它。」他補充道。 「我喜歡文學具有的時間感和豐富內容。」李兆起說道,為呼應文學複雜的層次,他嘗試在畫布上隨機塗抹、打磨礦物粉,堆砌作品的厚度與質感。他將任意灑落於畫布上的礦物粉視作草圖,「不打草稿會不知道畫面要畫些什麽,礦物粉(在畫布)上面的隨機樣態幫我決定畫面。」作品〈小薩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倒霉的〉取自作家尤薩的《酒吧長談》(Conversaciones de bar),李兆起藉礦物粉與樹脂形成的不規則、斑駁痕跡,呼應小說主角小薩在20世紀祕魯動盪中的掙扎心境。 李兆起除了揉合壓克力顏料與礦物粉作畫,也透過讓仙人掌快速生長的種植方式「嫁接」,隱喻當代強勢文化侵略弱勢文化的常態。他說道:「嫁接是把仙人掌的頭切掉,再移植到另一株台木上,就像砍掉你的頭,換上別人的頭,讓你為它生長。」由於仙人掌外型酷似飛彈,李兆起遂將其擬態為武器,反思當代社會的威脅與衝突。 畫作〈遠離名為進步的天使〉引用瓦爾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對保羅.克利(Paul Klee)作品〈新天使〉(Angelus Novus)的詮釋:「天使背對未來,面向過去,看到歷史中的廢墟,卻被「進步」的風暴推著他向前,所以無力改變。」李兆起認為,災難不斷重演,人民在不同時代持續被政權壓迫,觀察者無法改變現狀的無力感正與「天使」相呼應。他在裝置與畫作中重複使用斷裂的房屋和手指等符號,串聯藝術家與天使共有的無力感。房屋象徵歸屬感,但畫中建築被分割,暗示社會不安;被切割的仙人掌則轉化為斷裂的手指,暗喻被侵襲的生活。 大學畢業後,李兆起經歷數份工作,深刻體會求生存時必須承受的不合理壓力,再將這份無奈體現於〈失敗的戰車〉。作品呈現出古代戰車的場景,但李兆起特意將駕馭戰車的馬匹,替換成一群被鐵鍊束縛著脖子的犬型戰士,象徵無法掌控自身生活方向的處境。觀展民眾張婷表示,作品中的留白為他帶來更多想像空間,「生而為人,進步未必是每個人的終點。」觀者小明(化名)則對作品〈Sweet Go〉提出見解,他認為作品中描繪的狗既想尋找出口又懼怕外界干擾,反映藝術家渴望突破創作卻難以接納他人建議的矛盾心境。
新知
第1796期
紅外光裝置偵測血氧濃度 連結手機利遠端就診
2024-10-18
【記者黃詠欣報導】根據我國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指出,超過84.7%老人患有一項以上的慢性病,而慢性病患者多為慢性傷口所擾,若未處理完善,導致反覆發炎嚴重恐截肢或死亡。然而目前臨床主要依賴醫師主觀經驗視診,僅能看到傷口表面狀況,無法提供最適化療程。因此,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林志隆帶領團隊研發「基於多光譜光源血氧影像偵測之微型化遠端醫療傷口癒合階段辨識系統」,首創以彩色血氧影像客觀分析慢性傷口,量化皮下組織血液循環狀況,並榮獲「2024未來科技獎」。17日至19日,2024未來科技館將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 (簡稱台北世貿一館)展出本成品。 目前臨床主要依賴醫師視診,僅能看到傷口表面狀況,無法提供最有效的治療方式,而常被使用的市售醫療儀器——雷射都卜勒血流儀是一種桌上型裝置,約斥資200多萬,卻只能偵測血氧濃度,因重量緣故也不好攜帶。團隊成員、成大顯示電路及生醫創意系統應用實驗室博士生呂宥憲表示:「目前醫療在用的儀器沒有這麼方便、多功能。」 為了改良現有儀器,團隊研發出可攜式血氧偵測裝置,重量僅180公克。此裝置使用多光譜光源上的LED燈打紅光與紅外光照射傷口,取得皮膚反射光影像後,計算傷口及周邊肌膚血氧濃度,量化肉眼不可見的皮下組織血液循環狀況。「關鍵是我們開發去除環境光的演算法。」呂宥憲說明,團隊為還原紅光及紅外光拍出的影像,把環境光視為雜訊取出,耗時兩、三個月訓練人工智慧模型。此裝置除了可以自動分析傷口影像,更突破現有技術,評估傷口癒合階段,加速判斷患者是否需回診清除傷口。 同時團隊為了實現遠距醫療,讓醫師能線上追蹤傷口,開發手機應用程式連結裝置,能方便傷患居家使用,即時拍攝傷口上傳雲端平台儲存,醫生則可透過平台了解傷口狀況,提供最適合的敷料與療程,線上提供醫囑,有效降低傷患就診頻率與負擔。 本系統已獲得台灣專利,也進入成大醫院測試,並收集臨床數據與護理人員的反饋進行調整。對於是否繼續優化研究成果,林志隆表示想改良兩個層面,一個是增加新功能,讓系統也能判別燒燙傷情況,另一個則繼續減輕裝置重量,使其更方便。新華醫院內科醫生黃旭加認為,可攜式血氧偵測裝置在臨床訓練下會愈來愈進步,未來有望替代人員去分析、觀察傷口。
新知
第1795期
南臺科大研發變速發電裝置 改善波浪能不穩定性
2024-10-04
【記者蔣若暄報導】談及再生能源,多數人會想到太陽能或風能,若能掌握易被忽略的波浪能,有可能在新興能源開發領域搶占先機。南臺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瞿嘉駿帶領系上學生張宸豪、楊凱仲、張耿豪及陳宇晟,以變速概念出發,共同研發「波浪可變速發電裝置」,奪下《2024全國海洋能源創意實作競賽》大專組佳作,打破傳統波浪能發電限制。 在提倡開發永續能源的浪潮下,研發團隊看準波浪能的巨大潛力,試圖突破現今發電不穩定的困境,張宸豪補充道:「波浪的不穩定性高,效率也波動比較大。」因此,研究團隊打造能適應不同波浪強度的發電裝置,藉此提升效率。 「我們借鑑腳踏車的變速裝置,透過三組不同的轉速比增加發電量。」楊凱仲點出核心概念,在浪較小時先以低速檔轉動,待增強後切換到中速與高速檔,帶動鏈條並傳送能量到增速機構推動發電機。「有點像汽車的變速箱。」張宸豪以汽車由低速檔起步比喻,先利用輕的鏈條帶動傳動軸,當阻力變小,再切換成高轉速以帶動發電機。 由於經費有限,購買市面上的齒輪還要進行加工,因此團隊選擇硬度、韌性和耐用性更高的PETG材質,利用3D列印技術製作增速機構中的齒輪組。裝置的研發過程也碰到設計上的阻礙,楊凱仲以鏈條張力為例:「第一版的鏈條過鬆,浮筒擺動時軸不會轉動。」透過調整鏈條長度,並改變浮筒端和傳動軸端兩顆齒輪之間的距離,最終讓傳動軸順利運作,耗時近四個月完成。 「大家還是著重在容易取得的再生能源。」瞿嘉駿談到波浪能屬於較破碎、易被忽視的能量來源,但透過傳動裝置可以整合其能量。他希望透過更複雜、創新的機構,開發不被重視的微弱能量,如波浪能、小型風機擺動時所產生的動能等,充分取用原先較少被使用的能量。 「這個團隊設計多段驅動的變速機構,有效利用波浪的能量。」大葉大學風力發電教育與訓練中心主任吳鴻筠分析此裝置,並提醒長期放置海上也可能導致損壞,防水與防鏽的措施都要再考慮。談到未來研究方向,張宸豪希望能讓此發電裝置普及,應用至河川或其他水域,但河水流速較快,必須調整目前擷取能量的方式,他說:「可以改成葉片的形式,讓水流帶動葉片旋轉發電。」
藝文
第1786期
機械裝置喻徒勞經驗 陳欣孟刻劃社會現象
2023-11-22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當你完成一件事後,再回望,會發現那些看似徒勞的努力都充滿詩意。」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陳欣孟於11日在S7美術館舉辦個展《Home Run》,以水管、不銹鋼、燈管等媒材結合機動裝置,探討自身觀察到的社會現象,以及生活中徒勞行為所蘊含的意義。 陳欣孟舉辦個展《Home Run》,11日於S7美術館開幕,作品皆融入機械裝置進行設計。 圖/張雅媜攝陳欣孟常因應展場空間而改變作品規模與內容,與展覽主題同名作品〈Home Run〉即是為此展場特製的新作。主題「Home Run」是棒球術語中全壘打的意思,打者奮力擊球後繞壘一圈回到原點得分,讓陳欣孟聯想到,創作有時也是奮力拚搏後仍無進展,過程看似徒勞卻實有收穫。 與展覽主題同名作品〈Home Run〉,以水管模擬日光燈安裝在展場周圍,其中游動的小魚品種也稱作「日光燈」。 圖/張雅媜攝以水管裝水,放入小魚並打上藍光,安裝在展場周圍。作品〈Home Run〉看似照明用的日光燈,但觀者仔細觀察,則可見魚鱗反射的微小光點在其中悠游。陳欣孟說:「這種小魚怕生,人若靠近便會游走,因此觀眾若想看清光點,就會跟著小魚一起環繞展場。」透過觀眾在展場兜圈的行為,除了能呼應展覽概念,更讓觀者思考徒勞中蘊含的意義。觀眾北藝大美術學系碩士歐鈞淞說:「魚作為展覽作品中唯一的生命體,在水中游的姿態讓我感受到豐富的生命力而不覺得徒勞。」 作品〈00:00〉使用齒輪結合鍊條組成動力裝置,其中四個齒輪即代表午夜12時的四個數字0。 圖/張雅媜攝而日常觀察也提供陳欣孟許多創作靈感,作品〈00:00〉即發想自孩童玩小汽車的過程。「原地轉動的齒輪看似無趣、徒勞,卻是使小汽車前進的動力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解釋,不斷滾動的齒輪帶動鏈條上的小汽車,緩慢的前進又返回起點,這樣周而復始的移動,就像人們日復一日地度過午夜12時的經驗。陳欣孟也以此作品比喻重複且瑣碎的工作,其實都是讓成果順利產出的重要關鍵,別具意義。 陳欣孟將小汽車結合動力裝置,在其移動時的動能轉換過程,探討徒勞可能的意義。 圖/張雅媜攝而作品〈掉幀〉則是描述現代人長時間觀看電子螢幕的現象。他將細長的日光燈垂直於地面,成排設置在牆面上,使其依序亮起,同時發出似敲擊鍵盤的聲音,以模仿打字時的閃爍游標。整排燈管皆亮起後,則開始以不同頻率閃爍,當速度變慢時,觀眾便能感受到類似「掉幀」的視覺效果,如同螢幕發生卡頓的瞬間。陳欣孟說:「人們在依賴科技的習慣下,對閃光的感知已疲乏。」於是他將掉幀現象重現於展場,讓觀者反思自身與科技的依賴關係。「我創作並沒有想傳達什麼特定的觀點,而是希望引起他人的反思與討論,就像在池塘丟入石頭而能泛起漣漪。」陳欣孟說。觀眾北藝大美術學系碩士林君達認為此展作品讓其有種與作品相互觀看、對話的感受,他說:「就像找魚的行為其實意義不明,但在虛無的互動中提供了開放、多義的解讀,讓我思考藝術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藝文
第1776期
《震盪之前》再現工廠景象 重組廢棄物緬懷消逝記憶
2022-12-22
〈偏軸華爾滋〉垂掛的炭筆隨旋轉軌跡在純白牆面劃下一道道黑色弧線,牆面如同一幅繪畫作品。 圖/何予攝【記者何予綜合報導】「在我的作品中,隨機性一直都蠻重要的,我希望它是浮動的,甚至是會壞掉的。」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的鄭文豪創作《震盪之前》,在2022臺北美術獎獲得入選獎。作品自12月10日至2月19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室3A、3B展出。鄭文豪重新組裝拾得廢棄物並結合動力裝置,重現過去家中工廠機台的身影與聲響,藉以緬懷隨時代淘汰的家庭記憶。麥克風架裝設著規律旋轉的馬達,上方以銅條綁著炭筆,隨著旋轉軌跡在純白的牆面上劃下一道又一道黑色弧線。展期間,鄭文豪會不定期更換動力裝置〈偏軸華爾滋〉炭筆並微調麥克風架擺放位置,讓痕跡慢慢佈滿純白的牆面。「重點是在空間中留下一些痕跡。」鄭文豪重視廢棄物隨時間消耗殆盡的過程,因此在作品中使用炭筆、陶土塊、泡泡水等物件,藉此讓物件隨時間與過程消耗的特性被呈現在展場中。 鄭文豪重視廢棄物隨時間消耗殆盡的過程,因此使用陶製指頭。陶土塊在敲擊琴鍵時會產生碎裂,每次敲擊的位置、精準度和重量都會隨時間發生變化。 圖/何予攝鄭文豪將馬達、中古鋼琴、大型機具拆卸下的風管組合成複雜的大型拼裝物〈暗渠迴旋〉,透過凸輪裝置(註)和陶土製手指在琴鍵上敲擊,不和諧的音符與馬達敲擊響鈸的聲響貫徹展間。他透過拼裝動力機械和樂器,呈現工廠消失前吵雜、混沌的環境聲。「一開始以為他要彈奏什麼曲子,仔細聽又沒有,可是會意識到他在高音和低音的安排上還是有一點順序。」現場觀眾劉書妤表示,樂器聲響以及運轉中的機械讓他聯想到規律運行的宇宙。註:凸輪透過設計的不規則輪廓曲線,可使從動件產生預期的運動規律或傳送動力,被廣泛運用於各種自動化機械裝置中。鄭文豪家中曾經營傳統產業工廠,後因產業轉型被迫淘汰,轉為經營中古鋼琴買賣。「工廠一樓大型機具在運轉的同時,二樓會有工整的音律在彈奏,聲響是非常混雜的。」鄭文豪透過此展將記憶與過往的感官經驗融入創作,將其轉化為作品〈暗渠迴旋〉,他表示,記憶中混雜的身體感受,遠大於拼裝藝術作品的複雜程度,「那個吵雜、混沌環境的消失,確實對我有影響。像是有個身體記憶消失了。」他說。 〈暗渠迴旋〉中撿拾來的物件雖被丟棄,卻仍留有部分功能。鄭文豪保留其剩餘功能性並重新組織其用途,例如兩側的拐杖和斷掉的木製椅腳仍作為支撐功能被使用。 圖/何予攝「我不是要把它重現出來,而是用我會的語言去表達消逝的部分。」鄭文豪以自己的成長背景作為材料,希望透過作品呈現出物件隨時間變得無用的過程,來回應自家工廠隨時代淘汰的過往。他也認為,即便廢棄物重新組裝後無法產生實用價值和意義,但當觀眾思考作品帶給自身的感受,這個存在狀態就是有意義的,「雖然它們被丟棄了,可是在這刻又被我拉回來。」他說。 炭筆留下的黑色線段如同五線譜,與空間中的聲音相互呼應。展期間,鄭文豪會不定期更換炭筆並微調麥克風架擺放位置,讓痕跡慢慢佈滿純白牆面。 圖/何予攝
藝文
第1776期
以金屬網喻社會束縛 《網。魍…暮之慾》探長者情慾
2022-12-21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於開幕當天與策展人蔡詩萍、藝評家鄭治桂、蔡志榮與北藝大教授郭弘坤進行展覽座談會。 圖/林玟君攝【記者林玟君綜合報導】「人年紀大時應該真實地面對自己,而不是變成社會要求你做的樣子。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於17日到27日,在國立中正紀念堂四展廳舉辦個人展覽《網。魍…暮之慾》,該展結合油畫、錄像、裝置與舞蹈,呈現《記憶。拼貼》和《暮之慾》兩系列作品,表達人到暮年時對慾望的盼求以及面對社會束縛的心理狀態。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將舞蹈表演融入展覽當中,他在交錯的金屬網中舞蹈,表現內心的束縛與掙扎。 圖/李昕提供李昕將自己編織的金屬網懸掛在展場,使網子好像飄浮在他的油畫作品前。他將金屬網比喻為人生外部的束縛與掙扎,他說:「像是學校、家庭、社會工作等,都給我們很多的限制。」李昕同時以「網」字的諧音「魍」,隱喻人在追尋慾望時內心受到的束縛,他補充,「我們渴望愛與被愛,想要有名、有權利、有錢,但這些慾望會讓你不自由。」李昕結合兩字,表現出他追求慾望時,受到外在「網」和內在「魍」限制的心理狀態,因此他將展名命名為《網。魍…暮之慾》。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將自身編織的金屬網從平面的油畫世界裡延伸出,並使其交錯飄浮於展場中。 圖/林玟君攝系列作品《記憶。拼貼》中,李昕在〈花漾年華〉裡將他20歲時的舊照片輸出在畫布上,留下照片人物的眼神和臉部輪廓,保留他年輕時的風采,他解釋,「只有攝影做得到一瞬間的停格,而繪畫它只能慢慢堆疊而成。」隨後他再用油彩顏料完成整幅作品,並在畫中畫下許多玫瑰花,緬懷他逝去的青春。「我用現在的我來看我20歲的自己。」李昕認為,年長者多少有想回到過去的慾望,但青春已無法回溯,他以繪畫融合舊照片的方式,將過去與現在的自己跨時空地結合,以滿足重返青春的渴望。 〈花漾年華〉裡的人物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20歲時的自己,他將過往拍攝的照片輸出於畫布,保留眼神、臉的部分線條,再用油彩顏料填充完成整幅畫作。 圖/林玟君攝在系列作品《暮之慾》中,李昕展現人到暮年時對於愛與慾的追求,他在〈天堂之慾〉裡畫出男女身體相互糾纏的畫面,觀眾林先生說:「李昕的作品是相當赤裸的,他表達出那種對性、情愛和在這些慾望下的痛苦。」李昕認為,隨著年紀的增長,年長者的情慾被認為是羞於啟齒的,「你要有長者的風範,可能要打太極拳、散步或者說養養貓,就是符合社會的期待。」透過繪畫作品,李昕勇敢表達出在他所處的保守時代裡難以被討論的情慾議題。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生李昕在〈天堂之慾〉裡畫出男女身體相互糾纏的畫面,探討女性到暮年之時的愛與慾。 圖/林玟君攝觀眾林先生說:「這些金屬網雖然阻隔,但又可以穿透,我看見他(李昕)想破網而出。」策展人蔡詩萍認為,展覽中的金屬網像是現實對生命的牽制,同時也是對李昕創作的試煉,「知道自己從網裡看世界,不怕別人怎麼從網眼看自己,這是從容自在的的自由。」他說。
新知
第1776期
龍華科大創臉控輪椅 助手腳失能者自主行動
2022-12-21
臉控裝置及利用其之電動車由龍華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學生周家毅、劉堃葦、林宏柏、張岫昇、胡儀安、何慶福共同研發,該作品於高雄國際發明暨設計展 (KIDE) 中榮獲金牌。 圖/團隊成員提供【記者林玟君綜合報導】市面上的輪椅以手動和電動遙控式為主,需仰賴使用者的肢體操控,但對於手腳皆有功能障礙的人來說,仍須依靠他人的協助推動輪椅。龍華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學生團隊研發「臉控裝置及利用其之電動車」,採用非侵入式貼片貼於臉頰兩側,以肌電訊號(註一)控制輪椅移動,讓手腳有障礙的患者,能透過臉部咀嚼肌的不同咬合方式自主操控輪椅。註一:肌電訊號為人做動作時肌肉收縮所產生的訊號,代表肌肉活動的狀態。肌電訊號經過濾波特徵擷取之後,可觀察出動作型態。團隊成員周家毅表示,臉部有多種傳遞訊號的位置,「因為我們都會吃東西,咀嚼肌這邊的肌肉一定比較大,用咬合的話,訊號會比較明顯。」因此,團隊選擇將電極貼片貼於使用者的臉頰兩側,透過偵測到的肌電訊號傳遞至裝置的開發板(註二)控制輪椅行駛,當裝置分析出左右咬合的訊號後便會下達指令,「它會控制電動輪椅說你該前進或你該後退了,還是你該左轉或你該右轉了。」周家毅補充。 團隊使用可拋棄鈕扣式電極貼片,並將貼片貼於使用者的咀嚼肌處,再藉由偵測到的肌電訊號來控制輪椅移動。 圖/團隊成員提供註二:開發板為進行嵌入式系統開發的電路板,包括中央處理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數據通路/匯流排和外部資源接口等一系列硬體組件。為區分使用者日常生活的臉部活動,如大笑、吃飯、說話等,團隊運用能過濾雜訊的模組(註三)進行判別,周家毅說:「它(模組)可以做訊號的截取和放大,比較好分辨說訊號到底是有沒有咬合,有沒有想做什麼動作之類的。」另外,團隊也使用非侵入式電極貼片,降低使用者肌肉損傷和發炎的風險。註三:模組是指由數個基礎功能元件組成的特定功能組件,可用來組成具完整功能的系統、裝置或程式。模組通常都會具有相同的製程或邏輯,透過更改組成元件可調適功能或用途。「有時候我們一側的咬合肌收縮,對側通常也是跟著收縮的。」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陳適卿認為,此裝置若要成為正式醫療等級的器材,仍須再做多重臨床驗證。對此,團隊指導老師張志聰回應,若使用者有意識地做左右咬合,即使會一同帶動肌肉收縮,但兩側力度仍相差不小,因此團隊以設定標準數值的方式辨別前進方向,「比如說能量是1到10,我們以5作開關,那你咬下去的時候,你右邊是6,左邊是2,那就會啟動右邊這個開關。」他解釋。 臉控裝置藉由電極貼片上偵測到的肌電訊號控制輪椅移動,利用判別左、右咀嚼肌的咬合讓手腳不方便的患者能靠自身力量操控輪椅。 圖/團隊成員提供考慮到在臉部貼上電極貼片較不美觀的問題,團隊計畫將貼片改良成口罩式的裝置,並以無線的方式接收訊號,提升整體裝置的舒適度。張志聰期望此裝置能與現有輪椅廠商合作降低生產成本,讓更多使用者的家屬能夠負擔,同時也節省人力。台北醫學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林玨赫則建議,裝置能以使用者的需求為核心,針對個別使用者的殘存功能做設計,「像是對於舌頭功能比較好的患者,或許就可以用舌控裝置來推動輪椅。」
新知
第1775期
監控系統結合視聽技術 遠端通報強化居家安全
2022-12-14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電競數位遊戲與動畫設計系學生遊三明、楊千鋒、昌家銳在指導老師蔡慧貞和陳建宏的帶領下,以「I CARE U 居家安全警示系統」參加第十三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榮獲銀牌。 圖/蔡慧貞提供【記者林玟君綜合報導】目前台灣市面上大多數的安全防護監測系統需要長時間的人力監測,一旦有人為疏忽便無法即時給予使用者協助。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電競數位遊戲與動畫設計系師生團隊研發「I CARE U 居家安全警示系統」,利用AI人工智慧技術,透過影像、語音辨識等功能,讓被動監視化為主動預防,給予使用者即時的應對處理。此系統榮獲第十三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銀牌。「假設今天有人從床上跌下來,那監看的人他去上個廁所回來,畫面根本沒有什麼變化,很難發現到有人跌到床下。」團隊指導老師蔡慧貞指出,一般的安全警示系統,常因人為疏忽而有漏看畫面的狀況發生,且若只裝設一台監視器,也會有視覺死角的問題。因此,團隊以AI取代人為監管畫面,透過影像辨識,將意外事件區分為輕、中、重等程度,並根據不同狀況做出個別的應對措施,團隊學生楊千鋒補充,「像是比較重度的事件,它就會主動去撥打119並馬上用簡訊通知意外發生者的家屬。」 「I CARE U 居家安全警示系統」以AI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為核心框架,透過影像識別、語音辨識,一旦偵測到意外事件的發生,便會即時發出訊號並通知親屬,化被動監視為主動預防。 圖/團隊成員提供此系統也利用語音辨識的功能,將人在發生意外所發出的聲音,納入區分事件輕重程度的考量,蔡慧貞說明,「人跌倒時有時會用喊的,不然就是發出『啊』等慘叫聲、跟我們正常講話是不一樣的。」另外,系統也配備手環等穿戴裝置感測人的體溫及震度,並將手環感應出的數據與系統傳回的聲音波紋做比對,媒合多重條件區分事件程度,藉此減少誤判的機率。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健康促進與銀髮保健系主任任曉晶建議,此系統若能在傳送警示通知時配有提醒音效,將可避免畫面雖出現警示通知卻仍有錯過的狀況發生。同時,他也肯定此系統能依照不同事件給予適當的主動警示功能,「不會只要有發生問題時就發警示,造成最後都不知道警示是真的還是假的。」 「I CARE U 居家安全警示系統」以AI人工智慧技術取代人為的方式監管畫面,透過影像辨識的功能,將意外事件區分為輕、中、重等程度,並能根據不同的狀況做出個別的應對措施。 圖/團隊成員提供考慮到室內沒有開燈的狀況,蔡慧貞希望未來能在系統監視鏡頭上裝置紅外線(註),讓系統即使在沒有光源的條件下,也能夠去辨識事件狀況。團隊指導老師陳建宏則期望,系統不只能提供給家中有年長者、孩童的人使用,也能裝設在健身房、飯店等公共場域,讓人們在安全上有更多保障,「在人很多的地方,可能無法注意到每一個安全細節,這項系統自動提醒的功能,將會是一個很好的發展。」註:紅外線肉眼不可見光的特性,適合在黑夜或是暗處為監視攝影機提供輔助照明,搭配監視攝影機其影像感測器對紅外線的感光能力,在缺乏可見光的情況下亦能獲取清晰明亮的圖像。
藝文
第1775期
投影再現拆遷現場 《曠日廢時》映都更家屋記憶
2022-12-14
《曠日廢時》展場位在南海藝廊中,介於室、內外之間的開放式空間「後方水泥地」,過去堆放在此處的部分閒置物品,也被邱靖婷留下作為展品。 圖/何予攝【記者何予綜合報導】走進南海藝廊深處一塊連通室內、外的水泥地,播放中的影像和現場堆置的雜物重疊,難以辨認何者才是作品。「now playing... 鬧著玩 / 現正播放中 」是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的衛星展。其中,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邱靖婷的系列作品《曠日廢時》以拆遷現場為主題,於11月29日至12月11日在南海藝廊的「後方水泥地」展出。錄像投影在窗框和門板上,內容關於邱靖婷友人家在大園航空城被拆遷的屋子。作品〈曠日廢時〉中,邱靖婷不以紀實手法紀錄現場,而是將沉重的現場氣氛結合友人口述的記憶和田野調查進行編導拍攝。「沒有想要太貼近,希望讓我或是看到的人,都可以去想:如果一個空間發生這樣的事情,那我們還可以怎麼想?」邱靖婷將現場觀察到的破磚殘瓦結合過去農田的景觀,配上踩碎玻璃的聲響和吃西瓜畫面等意象,傳達家屋的記憶將不復存在,藉此呈現家屋面對拆遷時的脆弱。 大園過去作為農業用地時多種植西瓜,邱靖婷友人與其母親皆提及過去在這棟房子內一起吃西瓜的回憶,因此西瓜成為劇本中的重要意象。 圖/何予攝展場上方,投影著循環播放的影像〈the day we meet〉,是關於桃園後寮一帶因興建體育園區被拆遷的巫家聚落。邱靖婷刻意在兩件作品的投影機前擺放半透明材質的抽屜櫃和窗框,使投影產生模糊的、間隔的效果,「我覺得人不可能真的看清楚一個東西,畫面中的時空現在不可能長這樣,可能是繼續拆或不見了。」邱靖婷認為,作品只能捕捉並呈現一個特定片段,但現實仍在持續發生中。 〈the day we meet〉拍攝大園巫家聚落拆除後的廢墟狀態,因展出場地上方和巫家建築屋頂皆使用塑膠波浪板,因此選擇將影像投影在上方。 圖/何予攝南海藝廊從2017年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收回後維持著閒置狀態,直到這次展覽才重新整頓、開幕,但不久後又將面臨都更的命運。「場勘時這裡堆滿雜物,只有一個人可以通過的空間。」當時的邱靖婷看到展場與其作品中拆遷現場的共通點,明明仍是可用空間,卻被人為擱置,因此將這塊「後方水泥地」與作品連結,將整個空間佈置為一件作品,除了兩件影像作品外,展場角落還有印製在布料上的攝影圖像,邱靖婷說:「我選擇布料去做,是因為它會穿透,一定會看到這個環境裡的東西。」 邱靖婷將拆遷現場景象印製在布料上,披掛在場地原先閒置的木材。後方材質紋路會隱約從織物纖維間透出,和影像交疊。 圖/何予攝「在白盒子(註)裡不管放什麼東西,作品都會直接成立,但我關注的東西,放在那邊真的適合嗎?」邱靖婷在《曠日廢時》中實踐自己對於展場的反思,希望作品能和事件現場更靠近,並與展場本身產生連結。觀眾黃茂善認為,展場整體可以視作一件更大的作品,讓觀者得以進入藝術家重新建構的空間,對拆遷現場產生共鳴,「能跟場館現實進行一些因地制宜的對話,我覺得是蠻不錯的嘗試。」註:白盒子(White Cube)一詞常被用來指涉現代主義式的美術館展覽場,大多是白色的展牆,形成一種低干擾、無個性的標準展場空間。 邱靖婷為三個面臨拆遷命運的屋子作詩〈末日與腳印〉,並錄製自己讀詩的聲音。觀者可以選擇拿起耳機聆聽,或以自己的聲音感受此詩作。 圖/何予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