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走進彩繪巷弄──你的旅途,我的生活
專題
第1699期
走進彩繪巷弄──你的旅途,我的生活
2019-04-18
【專題記者林宛賢、林子淇、劉苑杉、郭又華綜合報導】走進老舊村落,一幅幅色彩鮮豔的畫作映入眼簾,三三兩兩的人們隨意在村莊內走動、參觀,這或許是許多人對於彩繪村的印象。繼台中的彩虹眷村爆紅後,台灣各地村落紛紛模仿,並增至80座以上。遊客或許只將這些彩繪村當成一個拍照打卡的景點,但對於居民而言,彩繪已漸漸滲入生活,帶來影響。<b>遍地開花的彩繪村台中彩虹眷村掀起全台各地彩繪風潮,完全是個意外。2008年退伍軍人黃永阜得知自身所居住的村落面臨拆遷命運,突發奇想開始在村內揮起畫筆。彩繪畫作曝光後,引起附近嶺東科技大學和弘光科技大學師生們的注意。經過他們多方奔走,部分彩虹眷村順利保存。彩虹眷村現已晉升為人氣觀光景點,目前也有文創公司進駐,販賣文創周邊商品,並將部份收益轉為營運彩虹眷村的資金。 台中的彩虹眷村為彩繪村的發跡地,至今仍有許多遊客慕名而來觀賞黃永阜的畫作。 圖/林宛賢攝負責台中彩虹眷村營運、彩虹文創公司設計師林揚凱表示,在黃永阜的彩繪畫作曝光後,許多村落里長曾向黃永阜取經,「他們希望能以彩繪的方式,讓村子活絡起來。」爾後,許多村落紛紛模仿其彩繪形式,全台大大小小的彩繪村也如雨後春筍般先後增至80座以上。對於彩繪村遍地開花的現象,交通部觀光局技術組科長王智益認為,許多彩繪村落汲取台中彩虹眷村的成功案例,以當地特色為作畫內容,少部分則以卡通人物為特色。他也補充,觀光局並未主動編列預算或推動彩虹眷村相關項目,但若地方政府申請,觀光局則會在審查後決定是否核准。雖彩繪村成功帶動人潮及觀光收益,但由於過於氾濫,觀光局近年來明文規定,不再受理彩繪村的補助。<b>彩繪牆內的百樣情從大眾的角度看來,彩繪村數量過多,社區彼此差異性不高,但對當地居民而言,當初繪製村落的動機未必出自觀光商業考量。繽紛的顏料讓社區變得更美觀,也為居民的生活增添不一樣的色彩。最初受到台中彩虹眷村的啟發,新竹縣軟橋彩繪村的創作者吳尊賢從2010年開始作畫,「希望給村裡帶來一些遊客,陪陪老人家說話。」他補充,由於近年來軟橋人口嚴重流失,村裡僅剩長者,加上軟橋是通往張學良故居和山上露營區的必經道路之一,因此他期望能藉由彩繪的形式,為老舊村莊添加色彩,吸引觀光人潮駐足。吳尊賢的畫作中,融合許多客家特色文化,包含客家俗諺以及客家人農耕過程,「希望能以不那麼嚴肅的方式,教導遊客一些客家文化。」 受到台中彩虹眷村啟發的吳尊賢,將軟橋在地的客家特色會至於牆上,供遊客欣賞、拍照。 圖/林宛賢攝位在高雄後安社區的彩繪村,起初不是為觀光而規劃。社區整體彩繪可大致分為兩部分,除了公共區域結合社區意象的圖案外,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李文星也將私人巷子旁的圍牆漆上各種卡通人物。李文星提及社區位處工業區,週末了無人煙,因此以彩繪來美化社區,增添生命力。他解釋:「建立彩繪巷是因為姪子姪女愛看卡通人物,不是為推動觀光,爆紅完全是無心插柳。」<b>敞開大門 遊客為社區添新色彩繪社區的居民多為年長者,社區老舊房子伴著繽紛彩繪,與都市的繁忙氛圍大不相同,遊客願意為此停留、拍照與朋友分享。在彩繪社區裡,許多居民時而散步、整理花草,時而和鄰居閒話家常、做社區服務,偶爾他們也會與遊客相互交流。「我們很歡迎遊客來呀!都把他們當家人!」軟橋彩繪村當地居民許興爐表示,因為觀光人潮眾多,所以選擇在軟橋彩繪村開設手工披薩店,接待前來休息的旅客。他更解釋,以往遊客目的地都是上游的露營區或張學良故居,但自從村莊披上彩繪新衣後,許多遊客便將軟橋彩繪村當作旅途中繼站,停車駐足小歇片刻。「我可以從遊客口中知道外地的事,也喜歡別人來跟我聊天。」居住在台南市銀同彩繪社區的莊千惠表示,彩繪之後很多遊客會打擾他們的生活,民宿附近偶有機車油門製造低頻噪音和廢氣,大人小孩也常在當地熱門景點「貓咪高地」駐留,小巷子只要三五人交談便會非常吵雜,里長更因此貼出「請勿喧嘩」標語。整體而言,遊客大多守規矩,居民也希望社區能更熱鬧,因此很歡迎遊客來到社區。住在後安社區彩繪巷附近的廟公柯結在表示,「很多遊客稱讚畫作很好看、與原作相似。」他也認為繽紛彩繪可讓社區變得更有活力,居民也不必大費周章跑到其他地方,便能一睹彩繪村模樣。起初彩繪牆走紅時,後安社區每日會有幾十輛遊覽車到訪,廟裡的廁所也因遊客的使用變得髒亂。雖然人潮帶來不便,他仍然希望外地人的到來增加社區的熱鬧度。 台南銀同社區的景點旁是狹小街道,三五人聊天音量就會很大,因此里長貼出公告提醒遊客。 圖/林子淇攝雲林虎尾頂溪社區是曾受到國內外媒體關注的彩繪社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休閒遊憩系副教授、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地方創生委員梁大慶與其學生,是此社區的彩繪內容規劃者。梁大慶表示,許多初期規畫以翻新社區窳陋空間及修復危牆為目的,並非想要帶動觀光人潮。翻新過程中,他與當時的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蘇坤福探討社區營造的可能性,後將社區景點及農產特色融入設計中,化為社區中隨處可見的彩繪及裝置藝術。「當時我們在一位阿嬤的牆壁上畫了天使,她很生氣的抗議:這不是要我趕緊升天嗎?」梁大慶回憶,在工程進行時,儘管大部分居民支持此項工程,但依然有少數居民反對,需持續進行溝通。經過師生們不斷與社區發展委員會及居民多方討論,了解他們的喜好與需求後,梁大慶表示「阿嬤高興得要我們在另一道牆也畫畫!」「像有位賣蒜頭的阿嬤,最高紀錄在一天就賣了一萬元的蒜頭給觀光客!」頂溪社區在觀光上的成功出乎梁大慶的預料,後續他也帶著數屆的學生回到社區,加強行銷企劃與修復彩繪牆,為居民帶來了微型經濟的可能。當地農民蘇江漢也因觀光客的湧入,在家門口賣起自耕的番茄,與觀光客互動的同時也推廣了社區的農產品。 頂溪社區在最初進行社區營造時,是以整理窳陋空間為目的進行設計的。圖中壁畫本為危牆,在翻新過程中也成為了村內藝術作品的一部分。 圖/梁大慶提供<b>彩繪村與居民的距離 觀光客湧入彩繪村,進而影響當地產業與居民生活並非常態。梁大慶也提到,虎尾科大也有許多師生在其他社區嘗試以彩繪形式進行社區營造,然而這些嘗試並未如頂溪社區一樣吸引到源源不絕的遊客。許多彩繪村居民未能感受到彩繪前後的明顯變化。他評論,許多彩繪村缺乏創作主軸,且未與當地文化或農產品特色結合,「不是底蘊的文化,所以就沒什麼人願意去。」雲林二崙湳仔彩繪村居民王安全表示,村子成為觀光景點後並沒有為生活帶來太多變化。「沒有人做觀光客生意,就沒有影響啊!」與其他雲林的彩繪村情況類似,北溪剪紙彩繪村、虎尾堀頭彩繪村、斗南石龜社區等彩繪村,都沒有以觀光客為服務對象的商店。究其原因,除了村中居民大多年事已高,恐怕也因為觀光人流過少,不足以支持任何型態的商業活動。除了上述的彩繪題材問題,台北淡水老街附近的福佑宮,於2016年進行彩繪改造,但精緻的彩繪卻不被社區認同。由於彩繪圍牆已有近300年歷史,居民普遍的反對聲浪較大。當地居民林加豐表示,因為淡水老街本身人潮熱絡,因此彩繪的出現並未對生活造成太大影響。 淡水福佑宮的歷史將近300年,廟方耗資上百萬元彩繪斑駁圍牆,但外界批評此舉是「破壞古蹟」。 圖/劉苑杉攝<b>居民決定彩繪村價值對於彩繪村的價值,遊客持有不同意見。造訪台南市銀同社區的遊客高于捷認為,當地彩繪適合有孩童家庭,或是想體驗獨自旅行的遊客。他表示,遊客來到彩繪村,除了拍照,無法在當地獲得其他體驗。他坦言結果與預期有些許落差,「展示面積應擴大,若能多點變化,前來參觀的遊客在視覺感受上也會比較豐富。」對於部分人批評彩繪村不該畫卡通圖案,高于捷不以為然表示,若要吸引不同年齡層的遊客,彩繪不一定要以在地建築、生活型態來展現,對遊客而言彩繪的豐富度才是關鍵。對此,造訪桃園蘆竹區坑口村的蕭安智認為,雖然各地彩繪村的差異性不大,村子牆面上的故事同樣都描繪早期農業時代的圖像,如水牛、打穀機、農田等,但正因為這些圖能展現居民生活,所以讓人放鬆心情。全台灣的彩繪村都有些共通點,他們的前身多半為工業區、老舊社區或是人口流失嚴重的村莊,大多景色單調、了無生機,因此居民們希望能在牆面漆上繽紛圖案,增加視覺上的豐富度,遊客進而可能造訪社區,和當地居民交流,帶動當地生氣。比起彩繪村能為居民帶來多少觀光收入,他們更重視社區是否更加活潑,希望遊客的拜訪能為現有的日常注入活力。
暖冬補助成效有限 觀光仰賴地方特色發展
校園
影音
第1695期
暖冬補助成效有限 觀光仰賴地方特色發展
2019-01-03
【記者呂立竹、葉伸怡、李育軒綜合採訪報導】元旦連假民眾紛紛出遊,熱門景點湧入大批人群。近年來,台灣觀光景點重複性高,缺乏對民眾的吸引力。根據觀光局統計,近五年國人因出國而減少國內旅遊次數的比例從24%增長至33%,一旦碰上長假,民眾更傾向於至鄰近國家遊玩。因應此現象,政府推出擴大國旅暖冬遊方案,期盼能推動在地特色深度旅遊。宜蘭住宿業者謝莉媛透露,11月份的飯店住宿率提升約30%,但他認為真正想出國的民眾並不會在意1000元的國內旅遊補助,因此真正的長遠之計仍須多加建設本國的天然資源和天然景色,讓國人能多留在台灣旅遊。暖冬政策透過補助住宿費,期盼吸引民眾走入當地、體驗特色文化。此作法在短期內雖確實可提升旅客住房率,為旅宿業者帶來正面影響,但是否能達成推廣在地深度旅遊目標仍有疑慮。東南科技大學觀光系副教授吳怡彥提到,補助住宿費的方法較為表面,對地方的幫助有限。因此他認為,政府與其花費數十億元作為旅遊補助,不如結合文化部與農委會資源,善用經費於整理閒置空間等更有作用的地方。而國內觀光景點性質重複性高,若欲長期發展國內深度旅遊,可利用在地天然資源發展地方特色,增加遊客再訪意願。以宜蘭為例,政府結合溫泉與冷泉等當地指標性景點,推出特色旅遊行程吸引民眾來訪。宜蘭縣政府工商旅遊處觀光行銷科科長方彥仁表示,縣政府透過建立網路平台,讓業者與遊客自由選擇至宜蘭遊玩的遊程,並希望遊客能深度體驗當地景點。 為改善觀光體質,觀光局於去年宣布停建天空步道與彩繪村等一次性景點。然而暖冬政策同屬於短期計畫,較缺乏長遠影響力,若望達到推廣深度旅遊的目標,政府應聯手各級部門,運用經費於發展各地特色產業,帶動國人走入國內特色景點,跳脫走馬看花的旅遊型態。https://youtu.be/f_0e6UJlV7I
外語導遊不足  政府擬將考試回歸觀光局
生活
影音
第1666期
外語導遊不足 政府擬將考試回歸觀光局
2017-11-23
【記者陳潔慧、柯宜妤、林曉榆綜合報導】根據觀光局統計,近十年,來台旅客數量快速成長,光是2016年就高達一千萬人次,比十年前增加近七百萬人。但由考選部舉辦的導遊考試,一年只舉辦一次,加上題目艱澀,造成導遊供不應求。因此,立委與業者提案,希望將導遊考試回歸觀光局主辦。世新大學觀光學系蘇柏瑄表示,觀光局更理解產業的脈動,應較能即時因應旅遊業需求。近日,立法院初審通過《發展觀光條例》修正草案,若修正案順利通過,明年將是最後一次導遊國考。政府近年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使得東南亞來台遊客數成長至少一倍,但比起大幅增加的旅客,東南亞語導遊人數卻相對稀少。以越南為例,導遊與遊客數比例為1:8000,根本無法應付觀光產業的需求。另外,導遊考試含有大量專有名詞,及兩岸關係的條文與發展,儘管東南亞新住民擁有母語優勢,仍難以通過導遊國考。新竹縣新住民文化民俗技藝推展協會理事長范美蓉表示,法律規定等較文言的用詞不易理解,許多新住民考五、六次才考得上,但以母語帶團,他們其實有自信能做得很好。儘管許多質疑國考務實程度的聲音,仍有部分人肯定考選部的專業性,對觀光局重行銷的選材標準抱有疑慮。世新觀光系黃躍雯教授便指出,若是在現有制度下,讓觀光局參與設計考題和訓練,也許能改善目前考用不合一、題目冷僻的問題。台灣越藝傳承協會執行秘書阮氏眉也認為,考試勢必得嚴格,「擔任導遊就是代表台灣來推廣台灣的文化。」為改善導遊考選制度的缺失,政府應廣納多方意見,權衡題目的專業性與實用性,但當務之急恐怕是決定承辦考試的單位,才不會讓懷抱導遊夢的學子們無所適從。https://youtu.be/JoFw0g_k2ro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