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堆疊紀錄科學視角 《參照系》探索地景樣貌
藝文
第1739期
堆疊紀錄科學視角 《參照系》探索地景樣貌
2020-12-09
【記者徐嘉璟綜合報導】地景的影像由上萬顆方粒構成,一下聚攏一下擴散。就讀德國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Academy of Fine Arts Leipzig)的蘇郁心創作紀錄片《參照系》參與2020年台北雙年展,展至明年3月,透過人類科學家、科學觀測儀器與數據視角,呈現不同觀點的地景樣貌,開啟觀眾對生存環境的想像。《參照系》的畫面橫跨高空、地表及淺層地殼,蘇郁心攜手科學家,以不同角度和尺度呈現人類在「臨界區」的活動。「臨界區」是人類可以觀察或到達的地方,會隨著新事物的發現而不斷擴展,所以沒有固定疆界。蘇郁心表示,作品紀錄科學家在立霧溪的觀測活動,講述人類探索自然的過程,「而不同領域的科學家有不同的信仰和實驗方式。」各領域的科學家以不同方式探究世界,拼湊出我們已認知的地景。 紅色框線為地質探測的關注焦點,而觀眾在鳥瞰的觀看尺度中,可以看出觀察點和周遭環境的關係。 圖/徐嘉璟攝水紋、激流和河谷的畫面層疊交錯,映出科學家不同尺度的溪流勘測。多組影像輪流投射在螢幕上,觀眾在短時間內只能觀看部分畫面,以局部的影像拼湊、遙想立霧溪的壯麗,藉此強調肉眼觀看的侷限性。蘇郁心補充,他以空拍機、GoPro拍攝不同尺寸的風景,無論經由肉眼或是儀器的鏡頭,都是科學家了解環境的一種方式。而各式儀器的監測畫面,寫著不同單位和屬性的數值,顯現不同科學看待地景的觀點差異。 科學家在觀察野外時,會挑選自己感興趣的主題,蒐集不同尺度的資料,如岩石紋理、溪谷結構等。 圖/徐嘉璟攝蘇郁心解釋,科學儀器雖增添我們對自然的了解,但也只是一種模型或詮釋方式。他說:「我覺得沒有任何一種科學觀點可以代表世界。」故除了河流,蘇郁心也在展場放映一組地質影像,觀眾站立在三組屏幕之間,凝視前方肉眼可見的岩石紋路,時而轉向左側觀望由地震波轉換的漸層色塊,時而撇向右方鳥瞰地貌全景。觀眾由三方視角「參照」未知的地殼面貌,向下擴展人對地球的垂直認知。 對於同一地點,投影幕分別顯示不同形式的監測畫面,引領觀眾參照不同視角,拼湊出更全面的地景觀點。 圖/徐嘉璟攝「然而,觀測者的位置又在哪呢?」蘇郁心在紀錄片中提出疑問,同時眼前的河流也疊上一層綠色的數據點,就不具專業知識的觀眾來看,點可能標明地理座標,或表示河流深度。觀眾吳尚沂說:「我好像被吸入數據構成的畫面裡。」他認為,數據顯現的世界讓他感到陌生,但他知道那可能真實存在,是單憑人類能力無法看見的另一種樣貌。 蘇郁心同時羅列出觀測站照片和河流畫面,並於把虛擬數據點加到實體河流上,組合各種觀看地景的觀點。 圖/徐嘉璟攝 儀器將地理特徵濃縮成點,當大量的數據點聚集,觀眾可看清原來溪谷的輪廓,而其輪廓又存有縫隙,是一種不同於肉眼觀察的視角。 圖/徐嘉璟攝由於資源不足,現今人類開始關切地表環境,而若想解決生存問題,得先用更全面的觀點,了解腳下的土地。觀眾黃麗華說:「我們沒有完全了解地表發生什麼事。」他認為,透過儀器觀看河流,使他能夠跳脫人類視角,完整看清周遭環境。而蘇郁心運用錄像切入科學,呈現不同視角的觀察,就是想打開觀眾對世界的另一番想像。
客製化氣象預報 觀測站助農事決策
新知
第1719期
客製化氣象預報 觀測站助農事決策
2019-12-25
【記者張珮慈綜合報導】農業中,耕種、採收等工作會因天氣變化而充滿不可預期的變數。由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及農藝學系、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科學學系研究所與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學生組成的「天氣探長」團隊,研發「智慧化農業升級―農事氣象通」系統,結合觀測站與氣象預報,可顯示農田即時溫度、溼度等資訊,提供農民適合進行施肥、除草等農事的時機。 現今臺灣的傳統農業,在各項務農程序中,例如播種、施肥與採收等,十分仰賴天氣情況。 圖/張珮慈攝此系統中,觀測站可量測當地氣溫、氣壓、溼度等氣象資訊,並結合攝像頭,隨時拍攝作物生長情形。由於觀測站為直接設於農田中,各儀器便能回傳當地第一手資訊,並配合氣象預報模型,依不同作物類型提供未來16天的客製化氣象資訊,團隊學生黃熠程解釋,如此便能協助農民決定哪一日的天氣適合施肥、灑藥或採收。  團隊將觀測站直接設置於農田,各種觀測儀器便能直接偵測到當地氣溫、氣壓等資訊。 圖/黃熠程提供此外,觀測站收集到的資訊皆可透過低耗能的窄頻物聯網(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傳輸至電腦及雲端,而農民只消透過手機APP便可查看。「提供農友專屬的農田預報,可避免發生如施肥後大雨來襲,而前功盡棄的情況。」團隊學生蔡東佑說,他認為即時掌握環境變化,在農事生產上便能與大自然取得平衡。 觀測站回傳的資訊結合團隊獨有的氣象預報模型,農民可直接使用手機APP查看。 圖/黃熠程提供黃熠程說:「由於近年來台灣在推動智慧農業,同時也看到許多新聞報導提到因氣候變遷而導致大量農損,便決定研發這項系統。」而團隊與南投縣仁愛鄉某一茶園合作以測試系統。系統的預測功能使農民面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時,得以及早準備因應措施,如年初時天氣乾燥,農民查看此系統的氣象預報模型後,得知未來兩周皆不會降雨,便決定由運水車將水運上山,以解決乾旱問題。研發過程中團隊對於如何控制電力輸出構思許久,由於農田中不易安裝插座與電線,「於是我們透過行動電源來提供電力。」黃熠程表示說,藉由控制觀測儀器量測的時間間距,以精確掌握用電量。此外,蔡東佑提到,團隊也不斷嘗試在不損害效能的狀況下降低設備的複雜程度,除方便農友架設,更能減輕其負擔。團隊未來預計加入植物病理學相關應用,例如以特殊藥劑吸引農田中所出現的害蟲,以提高施放農藥的準確度,亦希望能與農藥製造商等產業合作,以此整合農業產業鏈。「我覺得天氣對農民的影響非常大,此系統可以依農作物種類提供相應的資訊,對農民應十分有益。」民眾柯麗鳳說。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