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影音
中藥產業人才缺 衛福部修法引爭議
2024-11-28
體育
【社論】運動員的「振奮」該被限制嗎? 以黑豹旗冠軍戰全壘打看棒球場「潛規則」
2024-11-22
生活
夜拆天橋引眾怒 北市府主張改善交通安全
焦點
2024-11-22
校園
命名甄選日程延誤 南大更動流程引質疑
2024-11-22
新知
微型偵測分析患者生理數據 AI照護助居家善終
2024-11-22
校園
學生鑽漏洞未戴安全帽 中正嚴格取締成效有限
2024-11-22
新知
嘉大研發大豆飼料 成馬糞海膽復育新解方
2024-11-22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669期
許馨文個展尋《根》 現東西藝術差異
2017-12-13
【記者劉蘭辰台北報導】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學生許馨文9日在紫藤廬展出《根。記憶蔓延》個展,以23組作品,透過鉛筆、書冊、漂流木、枯枝與細根等媒材,記錄年初到北京交換學習所感,探討自身創作與族群文化的「根源」。許馨文自中央美術學院返台後,對兩岸看待傳統東方和西方當代藝術的差異深有感觸,「有些東西我們努力要拋棄,但它其實在我們血液中是丟不掉的。」他把物件比擬為自己的身體,用物品特性來表達矛盾心境,並思考我們根植於哪些生活經驗成長,又該如何在兩岸甚至東西方間找到自己的座標。 許馨文創作並思考我們根植於哪些生活經驗成長,又該如何在兩岸甚至東西方間找到自己的座標。 圖/劉蘭辰攝《彼岸》系列於刺繡框填入漂流木、環氧樹脂與特製石膏,對應同是山水畫面的《小景》系列,呈現許馨文想像的兩岸風景,「我也在風景中漫遊,不斷摸索生命與創作根植何處」。觀眾、台藝大書畫藝術學系博士生范墨表示,《小景》利用多媒材跳脫傳統水墨平面結構,令人耳目一新。兩作間有一擺件名為〈座標〉,藝術家用裁成條狀的法文書頁綑綁漂流木,並在上端圓形木框中勾出五芒星,形容藝術家迂迴的藝術學習之路。鉛筆在某角度下觀看會瞄準五芒星尖角,指涉許馨文不斷在創作過程中尋找自身文化定位與焦點。 鉛筆在某角度下觀看會瞄準五芒星尖角,指涉許馨文不斷在創作過程中尋找自身文化定位與焦點。 圖/劉蘭辰攝一旁由繡花框、書頁與樹根組合的〈根的連結 I〉則關注台灣藝術文化除兩岸元素外,還源於哪些範疇。許馨文將法文書《藝術史的偉大日期》(Les Grandes Dates de l’histoire de l’art)裁成微細樹根,對應台灣植物日日春的細根,藉東西方的「根」描述自己吸收養分時的困惑,「我們在學校都學西方藝術理論,但法國藝術史真的可以跟自身文化背景對話嗎?」觀展民眾蕭郁凡認為,此作最能讓他感受外來與在地文化相遇的火花。 由繡花框、書頁與樹根組合的〈根的連結 I〉則關注台灣藝術文化除兩岸元素外,還源於哪些範疇。 圖/劉蘭辰攝台藝大美術學系教授劉永仁指出,此次展覽表現藝術家在兩岸居住後對文化與空間的調適,並具濃厚東方山水畫特色,與紫藤廬古樸氣氛分外相襯。許馨文則表示,本次創作投注許多心力黏合異質素材,並延續過去展品以種子為題,如今發出細根,未來新展可能會冒出嫩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