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大學事】大學入學簡章新設轉系限制 學生質疑留下本系生成效
2024-11-29
生活
【社論】高房價時代:小宅崛起與年輕世代的購屋困境
2024-11-29
國際
皇后大學安裝減碳設施 學生疑建設成本過高
2024-11-29
校園
學生創意發想東華夜市 攤位數量動線有待改善
2024-11-29
校園
國軍教召租借政大校園 學生憂影響校安秩序
2024-11-29
新知
中山發現新物種 鰕虎魚研究登國際期刊
2024-11-29
藝文
改編經典劇本重建時空 《女僕》探階級差異
焦點
2024-11-29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631期
演員化身孤島 聚散映人際互動
2016-10-05
【記者李恩台北報導】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學生及講師譚天1日於台藝大戲劇系實驗劇場演出戲劇作品《島An Island》,融合舞蹈及戲劇描繪人心的孤獨,以及對外界連結的渴望,探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 《島》為國立台藝大戲劇系學生及講師譚天的戲劇作品。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提供《島》以舞蹈貫穿全戲,並以藍、綠、土黃三種顏色妝點服裝,呈現島嶼藍天、綠地以及土壤的視覺意象;演員們也隨著海浪的背景音樂擺動及收放手腳,完整詮釋島嶼盎然的生命力。戲劇進行過程中,演員們每一次的肢體接觸,都代表每一座「孤島」的相遇,然而伴隨而來的卻是分離,聚離之間反映人與人的相處模式。劇的末端,演員們紛紛褪去衣物,蛻變為一座座的「島」,成為獨立的個體,最終在人際的連結中發現真實的自我。「在捷克的演出就像個青少年一樣,充滿很多刺,帶有著許多不確定性,仍需要更多的修補。」身兼編劇及演員的譚天表示,相較於在捷克的首演,接受許多當地表演者的評論及建言,回到家鄉重新詮釋劇作也讓他有了新的啟發,探討人際關係的面向也著墨更深。西元2015年《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公開的敘利亞小男孩死後被沖上岸的照片,標題寫著「如果這都不能改變歐洲對難民的態度,那什麼才可以?」譚天看過後認為,躺在岸邊的小男孩,雖然引起世界悲憫的哀痛,但小男孩卻感受不到,只能像個無法與外界連結的孤島,任由海浪沖刷著,也因此帶給他「島」的意象概念。 演員以肢體展現島嶼生命力。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提供譚天也認為,舞蹈所展現的不只是藝術,更是一個故事,因此在《島》中,演員們以肢體的擺動取代傳統的戲劇表現手法,超越口語的表達意境,而學生們從捷克首演到台灣重新演出的過程中,也逐漸從被老師帶領的身分,成為與他一同演戲的優秀表演者。演員台藝大戲劇系學生張尹劭表示,回到台灣演出時,大家的默契及對彼此的信任感都有進步。同為演員的台藝大戲劇系學生黃偉翔則說:「不同於捷克的演出,我們想表達的不只是介紹台灣,而是展現出一個人心療癒的過程。」觀眾國立海洋大學運輸科學系學生賴仕杰表示,看完演員們詮釋的飄島後,他體悟到生存之際仍需保有對人生的熱忱;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學生鄭晴云則表示,對演員們以肢體動作配合著海浪拍打聲流動,由此展現島嶼相聚分離感的場景感到印象深刻。 以靈感來源「敘利亞男孩死後靜躺於沙岸」做開場對白。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提供此劇於4月時獲「2016捷克國際戲劇院校藝術節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Theatre Schools) 」邀約於捷克首次演出,該藝術節特約評論家洪扎・紐格伯爾(Honza Neugebauer)對此劇也於「2016捷克國際戲劇院校藝術節導覽」中表示,導演以豐富的象徵符號,帶給來自不同文化的觀眾多重意涵的解讀方式。獨特的海島意象讓大多處於內陸歐洲國家的觀眾,能以戲劇角度認識台灣。 《島》4月獲「2016捷克國際戲劇院校藝術節」邀請於捷克演出,展現台灣島嶼意象。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提供 全體表演者於演出結束時謝幕。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