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社論】運動員的「振奮」該被限制嗎? 以黑豹旗冠軍戰全壘打看棒球場「潛規則」
2024-11-21
生活
夜拆天橋引眾怒 北市府主張改善交通安全
焦點
2024-11-21
影音
反對《憲訴法》修正案 百位律師上街抗議
2024-11-21
影音
青年探索文化根源 藝術節續寫新埔故事
2024-11-20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5
校園
服務中心搬遷惹議 中興住宿生控權益受損
2024-11-15
國際
美大學推校園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專題
第1704期
缺席藝術品的歸位 重建臺灣藝術史
2019-06-13
1926年,陳澄波以一幅〈嘉義街外(一)〉入選帝國美術展覽會,成為臺籍畫家第一人,這份榮光振奮當時台灣美術界。其後,陳澄波串聯全島畫友組成臺陽美術協會,集合一批重要的台灣畫家。台灣藝術史現代化的開端,即是以這群日治時期前輩藝術家為先鋒。近百年後,這批畫家的作品已大多流散民間,不復當年榮景。畫布顏料會因時光流逝而失色,藝術家事蹟亦會隨之湮沒,蒐集早期台灣藝術品,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行政院在2017年將台灣藝術史重建計畫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由文化部執行,著手蒐集散落的台灣前輩藝術家作品,以作品為線索,召喚被遺忘的歷史,開啟重建台灣藝術史的工程。蒐藏藝術品看緣份 在時間洪流中找尋與保存【專題記者徐卉馨、吳佩容、林莉庭、范莛威綜合報導】「二十幾年前台灣政府對美術還不太重視。」楊三郎美術館館長、楊三郎之子楊星朗嘆道。他表示,父親希望喚起大眾關注台灣美術,便主動贈送廖繼春、李梅樹等人的四幅作品給當時的政府單位,畫作卻未受到妥善典藏。楊星朗回憶:「廖繼春、我爸爸他們的畫在那裡淋雨。」楊三郎在失望之餘,決心自力經營美術館。楊三郎美術館目前藏畫一百二十多幅,皆是楊三郎之作,作品保存狀況也相當完整。但是如楊三郎這般,有能力自己開設美術館的台灣藝術家畢竟佔少數,因此多數藝術作品通常由藝術家家屬交付畫廊代理策展、保存,或是捐贈給基金會、國立美術館等單位。 楊星朗為楊三郎之子,十六歲離開台灣赴美讀書,直至四年前方才回到台灣,接任楊三郎美術館館長。 圖/吳佩容攝「蒐藏藝術品是要看緣分。」尊采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尊采)負責人陳菁螢提到,他剛成立畫廊的前幾年,正值藝術市場瘋搶陳澄波畫作的所有權。當時在朋友輾轉介紹下,他才有機會登門拜訪陳澄波家屬,陳菁螢看見牆上懸掛多幅舊畫,注意到並非出自陳澄波之手,卻具有統一的風格,他好奇地詢問,陳澄波孫子回答:「那是媽媽(陳澄波次女陳碧女)的作品。」那一批舊畫從未有外人聞問,原來畫作的故事是,陳澄波發現陳碧女深具藝術天分,親自教女兒作畫,直到二二八事件爆發,陳澄波在嘉義火車站被槍決,彼時,陳碧女才就讀高中。無人敢對政治犯家屬伸出援手,陳碧女帶著弟弟拆掉門板作擔架,將父親遺體帶回家。自此,陳碧女不再作畫。「這個這麼有天份的女畫家後來就不再畫畫了,那些畫就好像進入一個時空膠囊一樣,它就停在那裡,停在陳澄波過世的那一年。」陳菁螢感嘆。「當時我聽完,便請求家屬將陳碧女的畫作交給我,不管畫況、數量如何,我都想將它展出。」陳澄波家屬雖詫異,卻也相當感動,將陳澄波和陳碧女的畫作一併交由尊采展出。陳菁螢說:「我只是覺得,不能讓這些畫作淹沒在時間的洪流中,我必須將它保存下來,必須讓大眾看到。」後來的展覽相當成功,各界均驚喜於一位深具才華的女藝術家重新面世,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也蒐藏了一批陳碧女的畫作。靈光不消逝 藝術品見證歷史當陳澄波和陳碧女的畫作並陳,可以感受父女的足跡跟隨時間走動,「陳澄波畫什麼,陳碧女就畫什麼,陳澄波畫長榮女中,陳碧女就畫長榮女中。」陳菁螢回憶道。透過畫作,多年後的今日,觀者得以一窺這些作品背後的故事,觀察父女兩人從不同角度描繪相同事物,並從中體會父親帶著女兒寫生的感動。北美館典藏管理組組長方美晶,經手石川欽一郎畫作入館的前置工作,他也講述畫作的故事:石川欽一郎長期深耕台灣美術教育,與來台首位弟子倪蔣懷之間師生情誼深厚。爾後,倪蔣懷創辦美術研究所,石川欽一郎為表鼓勵,創作多幅畫作贈與倪蔣懷,這批作品已在今年初收入北美館。方美晶說:「因為這些作品,歷史上就多了一個見證。」談及蒐羅實體藝術品,對於建構台灣藝術史的意義,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典藏管理組組長薛燕玲回到美術館建立的初衷,他說明藝術作品及其相關檔案的作用:「見證整個文化藝術發展,甚至是社會與歷史發展的重要佐證。」他也提及當代的藝術創作還是持續在活動、發展,「創作源源不斷,它們還是會是我們蒐藏的範圍,永遠蒐藏不完。」 國美館典藏管理組組長薛燕玲表示,會根據藝術品的創作歷程、風格轉變、對藝術史的影響等因素,去判斷是否蒐藏。 圖/林莉庭攝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長、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白適銘說:「作品研究、實體收藏對藝術史有直接且重大的意義。」他說明,藝術史研究範圍也包括材質、顏料、畫布、裝裱、展示空間,並非只關心畫面本身的內容,也注重藝術作品和外在世界的關係。他補充道:「藝術不只是完成後的面貌,可能更重視經過。」藝術史的建構過程中,研究、出版資料,蒐集、典藏、修復作品,都是重要的工作,白適銘說:「一個藝術家一生中到底做了多少作品,沒有人知道。」他指出,可能連家屬都未必能完全掌握。研究完整的藝術家創作歷程,乃至其中一件藝術品,從草稿到最終完成的脈絡,都需要關照。畫作雖可以轉為數位資料,也有相關文獻、文字紀錄可供檔案研究,白適銘則表示:「藝術史研究如果只是數位化資料的研究,就很可惜。」他也進一步釐清,沒有藝術作品實物,難以理解實際創作的技法。政府資金挹注 書寫台灣藝術史國立台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長期典藏台灣藝術品, 根據國美館《107年國立臺灣美術館及所屬單位決算》,截至2018年,館內藏有1萬6067件典藏品,並依照1940到1980年代臺灣美術發展的重要藝術創作為蒐藏主軸,該年增加了5066萬8770元預算,主要用於購置、受贈典藏品,共計新增 229 件作品。國美館是文化部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主要執行單位,典藏管理組組長薛燕玲說明館方典藏政策:「以台灣藝術家所創作出來的作品為主要蒐藏對象。」他並進一步解釋,國美館長程計畫即以收集台灣藝術品為目標,再以四年為一期設定中程計畫,陸續收集台灣藝術史中各時期的作品。對於台灣藝術史重建計畫中,國美館扮演的角色,薛燕玲則說:「特別是著重在補強。」進行上主要分為兩個面向:第一是尚未蒐藏的藝術家,例如陳進、李石樵、陳植棋,第二是針對已蒐藏的藝術家,補齊尚未有藏品的作品分期。以台灣藝術史研究的對象而言,白適銘說:「誰具有代表性?非談誰不可?這很難說。」他補充,藝術史建構不一定以人為中心,並且每一件作品都有各自的價值與意義,藝術史關照的角度可以更多元,也說道:「為沒有歷史的人書寫歷史,歷史不是只服務社會菁英,有權力的人。」白適銘建議,政府需要建立國家級單位作為彙整的角色,然而他也認為中央與地方應妥善配合,並說:「不是美術家一生只畫一、兩張代表作。」一位藝術家的作品有各個分期,依照作品的價值與意義來選擇蒐藏地,建立層級關係,如國家級單位、地方級單位、家屬、蒐藏家都各自負責部分典藏工作。公立機構典藏流程繁複 民間機構力圖整合資訊藝術品所在之處,可能在公共機構或私人場所,舉凡美術館、蒐藏家、藝術家本人或家屬。白適銘說:「家屬要不要捐贈視個人意願。」他也不諱言,蒐藏在家的作品保存條件若不完善,可能面臨毀損。此時,家屬亦可以考慮分批捐贈給信任的美術館。無論公立或民間機構,蒐集藝術品均非易事。目前國美館透過購藏、捐贈、移撥(如附註)以及青年徵件(如附註)四種管道取得作品。館方根據館內研擬的典藏計畫,由館內蒐藏研究小組對作品進行研究、訪視,並進行初步作品編目。最後針對作品邀集合適的專家學者,召開典藏審議會,以決定最終是否蒐藏該作品,薛燕玲補充到,若是捐贈的作品,尚有簽報、學術審查會的程序。 <b>註:移撥<b>係指將財物移轉至同級政府機關,或將財物贈與非同級政府機關。<b>註:青年徵件<b>蒐藏對象以具中華民國國籍、45歲以下為限,讓符合條件之青年藝術家範圍擴大,作品方面以視覺藝術類作品為主,媒材技法與創作形式不拘。購藏之作品包含繪畫、攝影、雕塑、複合媒材、新媒體藝術、觀念藝術等類項,題材與形式多樣。 「交涉過程中有些藏家,初次接觸公立美術館的機制,就會覺得我們的要求較囉唆。」方美晶點出與藏家溝通的難處,公立機構複雜的典藏機制需要藏家配合,館方需格外注重溝通的功夫。「公部門是行政體制,有很繁複的典藏制度。」具有豐富交易經驗的陳菁螢也指出。 北美館典藏管理組組長方美晶認為,典藏工作需團隊合作,美術館的招牌與同仁的努力都很重要。 圖/林莉庭攝至於民間機構的典藏狀態,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柏解釋,主要工作便是統計分佈在全台的陳澄波畫作,透過許多研究案與展覽發掘私人擁有的畫作,並與私人蒐藏家溝通能否取得作品的圖檔,以作為出版陳澄波全集的素材。然而,陳立柏說:「蒐藏家幾乎都不願讓人家知道他手上有陳澄波的作品。」他表示,經常需耗時很久才能取得蒐藏家同意,目前仍陸續與幾位蒐藏家溝通,請他們提供畫作資訊與圖檔。而畫作在網站上登錄後,便會有公立美術館或畫廊提出申請,希望能借去展覽,也會有學者提出研究需求。陳立柏說明,此時基金會便會協助接洽私人蒐藏家,詢問他們是否願意暫時出借畫作以供展覽、研究所用。針對台灣典藏前輩藝術家的現況,陳立柏也指出,目前台灣尚缺乏大型的國家級美術館,而已成立的公立美術館規格未臻完善,他說:「因為他們對前輩藝術家的研究都不夠。」藝術品取得不易 蒐藏之路漫漫無期尊采在爭取到展出陳澄波的展覽後,奠定了以台灣藝術史為脈絡的典藏方針。陳菁螢表示,尊采主要蒐藏台陽美術協會、紀元畫會兩大系統的藝術家,包括楊三郎、李石樵、李梅樹、洪瑞麟、張萬傳、廖德政、陳德旺等人,作品媒材則以油畫與水彩為主。對政府推動台灣藝術品蒐藏,他表示贊同:「公部門比如美術館,若蒐集起來會很好,因為影響力會很大。」然而,陳菁螢指出,在進行典藏政策研究上,美術館研究人才不足,亦無法進行全面性的田野調查,導致公部門在收購作品時,不知作品究竟散落何方,無法掌握作品確實、全面的分布現況。他點出資訊蒐集需要與私人機構、藏家各方合作,「蒐藏的困難度在於要有很多資訊串聯,才能知道圖在哪裡。」私人機構會協助募集作品,尊采亦受託幫忙留意畫作資訊。同時陳菁螢也觀察到美術館收購作品的困境,由於政府開始推動典藏計畫起步較晚,故美術館購買畫作時,多數知名前輩藝術家作品在藝術市場上價格驚人,限於經費,美術館難以大量從民間購藏。對此,陳菁螢說:「一年撥一億也收不了多少件代表性的。」李石樵美術館館長黃明政也形容,「弱勢的藝術家遇見弱勢公立美術館,如同兩個乞丐要彼此分享美食一樣。經費嚴重不足!」政府起步雖晚,卻正趕上時機。陳菁螢觀察目前台灣的藝術市場,正值許多畫家、藏家第二代或第三代間的世代交替時期。在此期間,藝術家家屬、藏家的家族中重新分配作品所有權,此時作品即可能會重新回流到藝術市場,陳菁螢建議道:「預算一定要多,趁此時還有機會。」但他也提醒,作品雖回到市場,在轉手的過程中價格可能又被抬高,若沒有趁早收入美術館,未來收購會更困難。在美術館收購作品上,薛燕玲指出議價的困難。走過重重程序後,館方與學者肯定作品典藏價值,並在典藏審議會時決定收購價格,最後與藏家交涉,但他說:「我們訂的底價對方沒辦法接受,就談不成。」館方與藏家會進行三次議價,仍然可能談判破局,無法順利成交。在台灣藝術史重建計畫的資金挹注下,陳菁螢雖明顯感受到官方的積極動作,然而終究因經費不敷收購市場上交易的藝術品金額,而導致美術館的選擇有限,無法顧及到藝術史各時期發展,反而以畫作知名度、美觀度為標準。對此,他說:「因為文化部給美術館經費有限,變成美術館收圖的品味標準跟市場一樣。」 收購藝術品和收集相關資訊皆須經歷重重困難,楊三郎美術館雖不需經歷上述困境,在經營上卻也因近年臺灣藝術風氣不盛行而難以維持。 圖/吳佩容攝臺灣藝術史建構:不讓藝術品成為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以臺灣出生的、臺灣社會養成發展的人,以及他的文化藝術演進,後來他因為這塊土地發生的事記錄下來的,這叫臺灣藝術史。」陳菁螢用將近30年的時間,傾注心力重建臺灣藝術史,為的便是留下前輩藝術家的生活記憶,以及對他們所處時代的紀錄。當現代科技發達,許多作品都能夠在網路中看見,那為何需要耗費眾多資源建構起臺灣實體藝術品的歷史脈絡?薛燕玲說明,「網路的圖檔你的應用會更寬廣沒有錯,可是事實上你可能沒有辦法真切感受到,當你實際見到這個作品,跟它面對面去對話的時候,那種感覺是不一樣的。」目前在研究臺灣藝術史時,無法親眼見到作品是學者面臨的一大困擾,雖說透過數位檔案能大略觀察藝術品整體樣貌,但卻會限制學者的想像。「當看到原作你會看到那個筆觸、肌理、材質, 甚至看到人性、人的溫度 。因為那是活生生的東西。」白適銘表示,若只以影像或圖像進行研究,「所有東西都平掉了。」許多藝術品散落在各處,而目前文化部和福祿基金會皆開始著手相關計畫,「藝術品就不會變成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不會在這樣的過程消失或被破壞。」白適銘提及對當前藝術史建構的看法。以藝術家為經、作品為緯,建構藝術史有賴政府與民眾的重視,需要投入物力與人力,保存反映臺灣時代脈動的藝術品。追述過往缺席的藝術家與缺失的記憶,企圖歸還歷史的真貌,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亦是一場漫長的追尋。在時代不止息的洪流中,述說島嶼的前世今生,建構獨特的台灣藝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