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當娃娃車內裝的是寵物 尚待檢驗的大毛孩時代
專題
第1764期
當娃娃車內裝的是寵物 尚待檢驗的大毛孩時代
2022-04-07
【專題記者顏婕儒、李昀璇、陳楷霖、許如鎧綜合報導】根據內政部與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統計,台灣自2018年起,貓犬新增認養登記數量超車新生兒,差距更是連年擴大。時至2021年,全年新生兒出生數為15萬3820人,創下史上新低;全年登記的寵物貓狗則高達22萬8971隻。數據更進一步顯示,近年可能出現毛孩登記數量一舉超越幼年人口(註)的黃金交叉,將台灣逐步帶入「毛孩當道」的時代。註:幼年人口,係指0至14歲之人口 寵物和新生兒歷年登記數量 資料來源/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 資料整理/許如鎧 圖表製作/許如鎧寵物數量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節節攀升,在這個世代中邁入主流,然而流浪貓犬的問題依然在社會角落暗流湧動,為環境安全埋下不定時炸彈,飼養不當引發種種問題的案例更是屢見不鮮。台灣參差的飼主素質,貌似未能跟上毛孩數量增長的速度,在飼養教育不盡完善的環境,毛孩們的幸福似乎仍舊是個未知數。台灣的飼主,真的準備好了嗎?養兒育女成本高 毛孩成家庭新寵兒「我覺得養小孩要慎重非常地多,就是他沒有辦法說養就養。」飼主簡嘉誼坦言,有時一個念頭便能將毛孩帶入自己的生活,養育孩子則不然,經濟壓力、時間成本、教育規劃等重擔會接踵而至,可能讓自己難以喘息。飼主Annie則以自身經驗解釋,「小時候媽媽當過夜保姆,需和嬰兒睡同一間房間,讓我從國中時期就經歷新生兒媽媽的日常,痛苦的感覺至今歷歷在目。」這些經歷讓他認為,比起會哭鬧的幼兒,養育毛孩不僅能享受照顧、疼愛孩子的感受,更能同時兼顧生活品質,保有喘息的空間,不必犧牲自己的自由。「養小孩很花錢,投報率可能是負值,養壞了還要出來道歉。」飼主許湘寧直言,養育孩子所花費的時間成本過於龐大,可能讓父母難以兼顧工作,更甚者,未來搬遷或生涯規劃都必須考量到小孩的教育與成長。而飼主葉佐駿認為,一個健全的孩子需要一個健全的家庭,父母雙方的愛缺一不可,即便只是缺少一方,都可能讓孩子誤入歧途,這也代表養育者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成本去陪伴孩子,「從照顧時間和難易度來說,小孩的養育門檻真的比較高。」社團法人臺灣寵物家庭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李庭吾針對「養寵物不養小孩」的現象說道:「如果都需要陪伴,可能養寵物就是比較容易去達成的目標。」他認為,在不婚不生主義漸漸盛行的背景下,少子化、高齡化都為寵物市場帶來大量需求,因為毛孩的養育費用不僅較幼兒省錢,他們的表現有時甚至比孩子更貼心,在較低的成本下能獲得陪伴與慰藉,毛孩可能在不久將來取代幼兒,成為養育對象的首要之選。 毛孩嘟嘟緊挨著飼主葉佐駿,在他們之間並不存在階級制度,而是如家人般親密無間的關係。 圖/許如鎧攝飼養毛孩成趨勢 寵物課程、服務漸興起飼養毛孩成為主流後,政府和民間也分別祭出相應措施。為增加大眾飼養責任,台北市動物保護處自2014年起開辦「貓犬學校」,讓飼主帶著貓犬一同上課,學習培養和寵物間的默契、寵物肢體語言和寵物才藝訓練等等。台北市動保處動物管理組技士陳玫雅表示,過去部分民眾會因寵物無法管教,而將其送進動物之家棄養,為了降低此情況,希望藉由飼主教育課程,從源頭著手改善。事實上,目前全台僅北市與社區大學合作辦理飼主教育相關課程,其他縣市則略顯消極。對此,陳玫雅樂見各縣市也能辦理相關業務,若能將飼主教育觀念擴展至各地,有助於減少不良飼養情況,進一步降低棄養和流浪動物問題。毛孩數量持續上升,也帶動寵物寄養服務市場。根據農委會統計,目前各縣、市合法提供寵物寄宿服務業者逾4300家。曾將寵物送進寵物旅館托養的Annie分享,照護人員不僅會在寵物報到時,立即傳送寵物進房的影片,也會提供即時影像,讓他能隨時觀看房內狀況。此外,他也表示館方曾給予專業飼養建議,例如攜帶毛孩習慣的物品、玩具和零食等,可以讓牠們透過熟悉的味道減少緊張感。寵物旅館提供無微不至的呵護,使Annie感到十分放心,也同時滿足他對寄養服務的需求。寵物相關產業的興起,似乎顯示有越來越多的飼主重視飼養品質,不過許多飼主對此反而持否定態度。Annie直言目前台灣對飼主的教育並不完善,導致棄養、放養、虐待事件層出不窮。簡嘉誼也感嘆平時鮮少獲取專業飼養知識,讓他深感台灣對飼主教育與指導的不足。寵物數量的增長似乎只帶動了寵物產業的蓬勃,卻無法促進飼主觀念的提升,在正確觀念宣導不周的情況下,看似完善的硬體設施形同虛設,種種飼養問題依然在台灣層見迭出。錯誤觀念成引信 失職飼主燃多重問題抱持錯誤飼養觀念的飼主並不在少數,隨著養寵物的人數遽增,不了解或不在乎如何正確飼養毛孩的主人也越來越多,對社會及寵物的負面影響因而倍增。不少公園的景象能反映此情況。近年來,越來越多民眾將寵物帶至公園散步,伴隨而來的卻是更多未經處理的寵物排泄物,無論在水泥地還是草叢,如地雷般埋藏其中的便溺隨處可見,本應作為綠地的公園也因此淪為寵物的大型廁所。此外,園內也能看到眾多飼主將寵物的牽繩鬆開甚至卸下,讓毛孩能夠自由地奔往心之所向,這樣的場景雖然看似愜意,實則暗藏危機。臨床獸醫師陳映華表示,平時再怎麼乖巧的寵物,也可能在受外界刺激的情況下失控,產生攻擊、暴衝等攸關寵物自身以及民眾安危的舉動。 有不少犬隻習慣在外大小便,若飼主未如規定清理,將造成環境日益惡化。 圖/陳楷霖攝另一方面,飼養相關資訊不流通也間接影響動物權益,許湘寧表示,很多飼主連牽繩、餵食等基本觀念都不了解,最終只能自行上網查找。但網路資訊參差不齊,錯誤、不完全正確的消息也對寵物造成威脅,陳映華指出,即便症狀相同,仍須針對每隻個體差異對症下藥,若僅憑網路指引隨意治療,容易對寵物帶來二度傷害,他直言,「若盡信網路言論來決定治療方式,出了事網友也不會負責。」錯誤資訊同樣影響飼主對寵物的管教方式,李庭吾指出,過去網路上流行一種名為「狗老大」的寵物教育手段,指示飼主可透過懲罰等手段向寵物建立權威,避免其「爬到自己頭上」。即便近年來「狗老大」已因歐美提倡「人寵平權」被推翻,台灣卻仍有飼主藉由網路得知後將其奉為教育準則,損害寵物權益,「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狗老大』的作法只能抑制卻不能根絕問題,甚至可能導致寵物做出更大的反彈。」此類行為不僅對環境造成影響,更進一步傷害社會和諧。李庭吾認為,目前台灣仍有過半民眾沒有飼養寵物,若他們的生活因飼主之不負責受到影響,易對飼主及寵物群體產生負面觀感,「像現在還是有很多房東不願意讓飼養寵物的家庭入住,一定就是曾經有過不好的經驗。」事實上,《動物保護法》、《廢棄物清理法》以及各縣市關於寵物的自治條例都已明訂不清理排泄物、不繫牽繩等行為均屬違法,多數綠地也矗立告示牌,提醒飼主應盡責任,甚至擺有寵物專用垃圾桶方便飼主利用。農委會也曾發布〈犬隻飼養與照顧指南〉,教導民眾如何正確飼養動物,再加上貓犬學校、寵物旅館等措施逐漸完備,台灣飼主的觀念理應與時俱進,但現在看來,不管是對外的社會共榮,抑或是對內的毛孩照護,台灣飼主仍有一大段路需要努力。 因應寵物數量攀升,許多公園皆設有狗便清潔箱,望能養成飼主隨手清理狗便的正確觀念,同時維護市容。 圖/陳楷霖攝飼主責任、毛孩訓練雙管齊下 共創寵物友善環境「國外有一些領養單位會要求飼主要先去上課,然後再去領養,我覺得這個是現在台灣比較欠缺的一塊。」擁有近十年訓犬經驗的寵物訓練師小善(化名)說明。許多新手爸媽在小孩未出生前就會購買嬰兒用品、佈置嬰兒房,並且參與相關課程,養寵物也應抱持同樣的心態,而非一時興起。飼主應該針對所養品種以及寵物本身個性,做出相對應的管理。葉佐駿舉例,自己與親戚皆飼養皮膚對天氣變化較敏感的西高地白㹴,因觀念落差導致飼養方式不同,「我家狗狗的毛很白很蓬鬆,但親戚的狗就是沒什麼毛,然後皮膚都是紅紅的,因為那個皮膚病已經嚴重到不太能救了。」除了飼主對於寵物的認知外,動物本身也需要接受行為教育。以養狗為例,小善表示,四個月是幼犬大腦發展的黃金期,也是犬隻社會化的關鍵,假如此時未受到應有的教育,很可能導致日後出現攻擊性。李庭吾提及,寵物如果沒有辦法在人類社會中生活,飼主就容易出現棄養的念頭,進而造成流浪動物猖獗。對此,他也建議法律規範應明訂,「假如今天棄養一隻狗要十萬塊錢,然後你需要上六周的強制性課程,之後在身分證資料上面備註他曾經棄養過狗,我相信他們可能會再去想一下,而不會這麼容易的去做一個棄養。」 如今許多人選擇飼養毛孩取代生兒育女,不過因飼主責任教育不全,流浪動物問題也接踵而至。 圖/顏婕儒攝談及飼主觀念缺失的現象,曾經營六年寵物友善餐廳的阿牛媽媽(化名)認為,法令無法做到滴水不漏,若希望將問題徹底根除,除了非法繁殖業者的杜絕、飼主端「終養不棄養、結紮不放養」觀念的落實,下一代飼主生命教育的施行,才是真正的長久之計。「所謂的生命教育,就是教導幼童怎麼樣尊重生命、愛生命愛動物,其實就算是一個愛的宣導。」他補充說明。寵物數量增加儼然成為未來趨勢,現在的小孩終將成為下一代飼主,唯有從源頭做起,讓所有人都擁有健全的心態,才能創造一個對毛孩友善的環境。目前國內已有逾四分之一的家戶飼養寵物,為提升毛孩福祉,農委會畜牧處新設立「寵物管理科」,並於4月2日啟動。農委會主任委員陳吉仲表示,政策方向將會讓寵物獲得像人一般的照顧,負起毛小孩「從出生到死亡所有階段全面照顧」的使命。期望毛孩一生的食、衣、住、行、育、樂,都有完整的配套,未來也會制定專法保護寵物權益,全面落實飼主責任。在寵物數量逐年攀升的背景下,飼主觀念的培育已成台灣勢在必行的任務。然而,既有飼主偏差觀念的矯正、未來飼主生命教育的推廣都注定是條漫漫長路,唯有透過政府的積極指引,搭配毛孩父母們的共同參與,方能讓飼主的素質追上高漲的寵物數量,將未來的台灣打造成人寵共榮的世界。
無聲辯駁的牠—禁養比特犬能遏止人犬衝突嗎?
專題
第1763期
無聲辯駁的牠—禁養比特犬能遏止人犬衝突嗎?
2022-03-17
【專題記者顏婕儒、李昀璇、陳楷霖、許如鎧綜合報導】「二十年後,台灣街上可能就看不到比特犬了。」坐落山邊的犬舍之外,鼎沸的犬吠聲在偏僻的鄉間道路不絕於耳,10多分鐘也不見停歇。跟隨犬舍老闆的引導,我們膽怯地步入犬舍,只見十餘隻比特犬被牽出放風,映入眼簾的不是猛犬的凶神惡煞,而是狗兒因貪玩撒嬌的模樣。在不少人眼中,比特犬卻是殺人不眨眼的冷血殺手。強健的四肢、銳利的獠牙與凶惡的眼神總是吸引著人們的目光,牠們好似一群天性嗜血的猛獸,民眾的恐懼感也在街談巷語之間逐漸擴散,反對飼養比特犬的呼聲在台灣此起彼落,牠們彷彿成為全民公敵,而比特犬禁養令的說法也在這樣的氛圍下應運而生。隨著法令祭出的明朗化,出乎民眾與政府意料的棄養現象在各地逐漸出現,曾經威風八面的比特犬,如今卻成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燙手山芋。一把名為禁養令的火,在試圖燒盡犬隻傷人現象的同時,似乎也燒出飼養秩序的混亂與部分飼主的草率。究竟為什麼被喻為人類摯友的狗,會淪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呢?  犬類行為專家王昱智説:「比特犬主要的工作性質就是所謂的鬥犬,基因裡面就是跟狗打鬥,所以比特牠不是真的要養來咬人的。」 圖/許如鎧攝攻擊力強遭禁養 比特犬將絕跡台灣 「5比特犬瘋狂撕咬 1歲男『骨頭外露』面目全非」、「4歲童被比特犬瘋狂啃咬!母捨身救兒被『咬斷雙臂』不幸慘死」、「比特犬疑遭棄養現蹤嘉義山區 咬死3土狗」。比特犬攻擊人或其他動物引發嚴重死傷,在國內外皆為媒體關注的重點,比特犬飼主謝偉忠說:「可能標題就是比特犬又闖禍了、又有比特犬咬傷人之類的,那大家就會覺得比特犬很兇。」媒體如此頻繁地報導,容易使社會對比特犬的恐懼逐漸深化。 比特犬為數種鬥牛犬類的總稱,一開始是作為「鬥犬」目的所培育出的狗種,因此基因裡就存在好鬥的特質,加上本身咬合力強以及絕不輕易鬆口的個性,在台灣被列為危險性犬隻(註一)。而雄性比特犬平均體重約30公斤,雌性則落在22至25公斤之間。其實早在民國90年,農委會即規範體重23公斤以上的大型犬隻,出入公共場所時應由成年人伴同,並以長度不超過1.5公尺的鍊繩牽引,而包含比特犬在內的具攻擊性品種,或是有攻擊紀錄的犬隻,則應戴上口罩作為防護。註一:依農委會公告,危險性犬隻指以下品種及與其混血之犬隻: (一)比特犬:美國比特鬥牛犬、史大佛夏牛頭犬、美國史大佛夏牛頭犬。(二)日本土佐犬。(三)紐波利頓犬。(四)阿根廷杜告犬。(五)巴西菲勒犬。(六)獒犬:西藏獒犬、鬥牛獒犬、義大利獒犬、波爾多獒犬。然而,即便祭出犬隻飼養規範,狗攻擊人的事件依舊不斷上演,農委會畜牧處動物保護科科長鄭祝菁表示,「如果被比特犬攻擊,通常就是死亡。」考慮到比特犬兇猛的天性,農委會在去年修正「指定禁止飼養輸入或輸出之動物」公告事項,規定比特犬及其混血犬隻,包括美國比特鬥牛犬與美國史大佛下牛頭犬,於今年3月1日起禁止飼養及進口,已飼養者也須在明年2月28日前至地方主管機關(例如:台北市動物保護處)登記,違者依規定最高可罰新台幣25萬元。此外,繁殖業者種犬依現有規範最多僅能7年7胎(註二),且下一代犬隻不得再進行繁殖。註二:依「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規定,提供繁殖的特定寵物,滿一歲以上始得進行交配、繁殖,超過七歲者應為其絕育;而終生繁殖胎次,不得超過七次。 此為3個月大的比特犬。依據新法規定,唯有曾登記飼養過比特犬的飼主才能購買及代養。 圖/顏婕儒攝<b>棄養數節節攀升 流浪比特犬成社會隱患  根據聯合新聞網等媒體報導,法規公布後,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嘉義縣等地紛紛出現流浪比特犬的蹤跡。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研究倡議專員賈皓婷則以全國收容系統的數據說明,法令公告前全國收容的比特犬總量為31隻,而截至3月16日為止,此數字已攀升至81隻。台灣比特犬被丟棄的情形是否達到「潮」的程度或許有待商榷,但情形比起過去更為嚴重已是板上釘釘。比特犬流浪在外,除了對自身帶來危險,也對外界造成負面影響。賈皓婷說明,流浪犬隻若未得到妥善的飲食及醫療照顧,再加上路殺(註三)等因素,死亡機率將大大提升。亞興犬舍負責人鄧清芸則指出,由於比特犬的強勢性格,使其在外佔盡求偶優勢,更大比例的混血浪犬將承襲比特犬的壯碩體格,再加上難以預測的個性,種種因素為台灣本就嚴重的流浪狗問題增添疑慮。不僅如此,由於比特犬較不親近其他物種,失去飼主控制的比特犬成了其他家畜、動物的威脅。據TVBS報導,嘉義縣去年12月初便曾發生流浪比特犬咬死3隻家犬的案例;今年初,新竹縣也曾傳出流浪比特犬攻擊家貓的消息,再再顯示比特犬遭遺棄在外會對社會造成危險。註三:動物因道路致死現象。 具有多年飼養比特犬經驗的鄧清芸表示,一旦被比特犬咬傷,當務之急是固定狗頭,「鎖喉、抱頭,讓他的四隻腳懸空。」如此便能阻止牠甩動,減少撕裂傷並拖延時間,找人求救。 圖/許如鎧攝<b>弊端層疊釀棄養 比特淪為喪家犬<b> 突如其來的棄養現象絕非一日之寒,就台灣犬隻而言,寵物登記與晶片植入式屬強制規範,根據《動物保護法》規定,犬貓未辦理寵物晶片登記,可罰3000到1萬5000元罰鍰。針對此法規,賈皓婷直言,「在台灣,我們不覺得有被落實得很徹底。」飼主若未自發攜帶犬隻前往登記,執法單位也難以主動追查取締,而政府亦未因此頒布相關配套,導致包括比特犬在內的未登記犬隻長期遊蕩於灰色地帶,讓台灣飼養環境陷入消極放任的泥濘。在犬隻登記難以落實的情況下,「私人繁殖」(以下簡稱私繁)逐漸在暗處興盛。根據資深飼主與鄧清芸透露,私繁並非傳統的非法繁殖場,而是源自一般民眾的非法途徑。飼主通常會將家中正值發情期的比特犬PO上臉書社團,並且在貼文中寫上公開徵伴,待毛孩生下數胎,飼主便會將幼犬再次發上社團送養,而收養者則私下包紅包給送養者做為謝禮。鄧清芸指出,「比特犬的成交金額都是在兩萬上下(合法繁殖場),可是非繁(非法繁殖)的,不要說一萬啦,五六千塊都有。」如此低廉的價格,也讓此類飼主不甚珍惜這些「身世不詳」的比特犬,更因牠們大多來歷不明而未作登記,在禁令頒布後,不少飼主因害怕麻煩而棄之如敝屣。此外,對新法規不熟稔也是飼主遺棄比特犬的可能原因之一。鄧清芸就曾於公布法令後收到客戶來電要求送還犬隻,詢問原因才發現其將法令誤解為「3月1日後每個人都不得飼養比特犬」。他同時也點出流言對於飼養意願的影響,「有太多人,包括我的客戶聽到左鄰右舍說這種狗要禁養了,叫他趕快抓去收容所或送別人。」賈皓婷則認為,雖然農委會公告內容已十分清楚,但仍須更強烈地宣導及教育民眾,「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認真地去了解這份公告的真正含意。」不當飼養成人犬衝突關鍵 專家、動團盼提升飼主責任比特犬造成死傷的新聞屢見不鮮,每每出現便在台灣掀起軒然大波,卻不見得能讓大眾真正認識牠們。謝偉忠分享,在與比特犬Syako相遇之初,對牠們的認識僅源自新聞,「兇殘」、「暴戾」的刻板印象深烙心底,相見時甚至帶著懼怕的心態,卻沒想到Syako的表現相當親人,甚至與家中其他寵物打成一片,這令人「錯愕」的表現更讓他在一夕之間轉念,謝偉忠更坦言:「我很感謝我遇到這隻狗,幫我把對比特犬的標籤拿掉。」「我覺得狗的個性,九成是可以被訓練跟教育的,不能因為牠的犬種,就認定牠。」談及禁令,謝偉忠感嘆地說。就他和Syako相處兩年多的經驗,比特犬和過往飼養的其他犬種並無二異,甚至可說相當親人,和他過去從媒體與大眾說法接受到的訊息大相逕庭。而社團法人台灣愛狗人協會理事長顏杏娟也認為,飼主的飼養方式會影響比特犬是否受控,「真的沒有不好的狗,只有不好的飼主。」然而,狗無法言語,更無法為自己的行為辯護,所有的輿論和責任也因此指向這群「保持緘默的殺人犯」。謝偉忠建議政府應瞭解飼主如何飼養兇猛犬隻,並評估其能力,「因為出問題的是人,不是狗。」若能在法規中規範飼主考核或認證的機制,便得以在確保大眾安全的同時,保障各犬種的生存權和人們的飼養權。賈皓婷則強調,唯有落實《犬隻飼養與照護指南》的普及與法制化,進而解決台灣目前大量鏈養、籠養犬隻的現象,才能改善飼主不當飼養問題,藉由促進動物福利減少人犬衝突。「台灣就是一個太容易養狗又很容易丟狗的國家。」王昱智認為,政府應加強飼主對寵物的責任教育,並落實寵物登記和晶片施打的規範,再透過課程教學或加重罰則等方式,以杜絕棄養問題,提升國內整體飼養品質。 對於比特犬的棄養狀況,農委會畜牧處動物保護科科長鄭祝菁表示,「要養這類特殊犬種的時候,就知道他的危險性,並負起飼主責任。」 圖/許如鎧攝Syako依偎在謝偉忠身旁,露出無辜大眼撒嬌討摸,人狗關係緊密的畫面,對比多數媒體報導中,孤獨鏈在門外的比特犬們,又是另一種景象。比特犬傷人,究竟是天性所致,還是飼養不當?禁養令下,犬隻傷人事件是否也會隨著比特犬逐年凋零而不復存在?未來,比特犬將消失於街頭,遭棄的流浪動物卻仍可能流連街巷角落中,唯有政府積極引導觀念並落實法規、飼主負擔飼養責任,方能建立人犬共榮的環境。 比特犬Syako靜靜地倚著謝偉忠,斗大的眼透出無限的忠誠與依賴,殊不知自己已經成為禁令之下的末代比特犬。 圖/謝偉忠提供
青農夢攏是假? 返鄉少年仔在田間的產銷困境
專題
第1749期
青農夢攏是假? 返鄉少年仔在田間的產銷困境
2021-05-19
【專題記者詹和臻、陳卓希、邱海鳴、江俊緯綜合報導】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碩士班畢業的劉育昌,眼睛閃閃發亮地講起他的「青農夢」,他對於有機農業的憧憬,來自大學的課堂。當時,教授甩著畢業學長種植的有機葡萄,直接摘一顆放進嘴裡,說:「這才是真正的農產品。」劉育昌聽完教授的話,當下熱血沸騰,想要種出同樣令人安心的農產品。「沒有家裡撐腰,真的要看運氣、機率。」他談到幾年前草創時的艱辛歷程,無奈地說道:「收支打平就是真的很好,感謝天、感謝地了。」努力加上運氣,現在的劉育昌逐漸打出個人品牌,收入也慢慢穩定。但是,並非所有青農都跟劉育昌一樣幸運。同樣是農業相關科系畢業的阿華(匿名),緊握微薄的新台幣3萬元,憑著一股年輕人的衝勁,傾盡所有熱情於農業,作物卻被颱風與豪大雨無情地摧殘,使得他連續九個月都零收入,「幫人打工賺吃飯錢,大概每天只有100元。」三餐都無法溫飽,他只能收拾包袱,黯淡退場。夢醒了,迎向青農而來的困境是資金不足、租不到合適的農地、連續不斷的天災、病蟲害、還不出的鉅額貸款等,青農們背負著種種現實的壓力,將自己的人生當作籌碼,奮不顧身躍進深不可測的大賭局。<b>農業入行門檻高 青農不易尋覓資金、土地為減慢農村人口高齡化的速度,政府過去十餘年積極推動青年返鄉計畫,祭出許多補助、訓練計畫鼓勵青年回鄉從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將青年農民定義在18至45歲之間,並且建立青年農民輔導平台,提供技術、資金、土地等資源。而為了協助青農穩健經營,並擴大規模栽種,政府設立「百大青農輔導計畫」,每兩年遴選一次,每次約選出100多位「百大青農」,進行重點培訓。而青農的類型又可分為農二代和非農二代:農二代指具有農村戶口、80年代後出生的農家子弟;非農二代則有諸多可能身份,像從其他行業轉型務農的勞工,或農業相關科系畢業、選擇從農的學生等。兩者間,非農二代的青農所遇困境更為龐大。擁有資金和土地是青農成功與否的關鍵。農二代因家族已奠定農業工作基礎,所以技術較好上手,且多數有自家土地,免去尋找農地的步驟,他們投身農務的前期,會比非農二代者順利。身為農二代、高雄市大寮區青年農民聯誼會副會長洪明偉表示,目前青農的數量以農二代為大宗,家裡有農地,通常一、兩年就能立足,「但沒資本的五、六年都不一定站得起來。」 手中握有多少資金與土地,是青年返鄉後,能否立足農業的重要基礎,也決定了青農在務農初期能承擔多少風險。 圖/邱海鳴攝非農二代的高雄型農(註一)陳葵娟回憶過往,他因一次工作意外導致身體內傷,決定與丈夫從高危險的消防工程事業轉職務農,「剛回來的時候,因為收成不夠家裡開銷,我就把結婚的首飾、金飾都賣掉。」但因承租農地、作物種子、網室的材料等細項費用可觀,使他們剛起步便遇到入不敷出的困境。註一:「型農」等同高雄地區的青農,是高雄市政府創立的培育計畫。集結生產、加工到品牌產銷的各路青農,組織「型農大聯盟」,以農二代為主要成員,希望延續台灣農業人才。全職務農需要一定的資本,沒資本的青年多半選擇使用農委會提供的「青年從農創業貸款」,但耕作前幾年難有穩定收入,所以欠債屬於常態。政府因應此狀況提出多方補助政策,像溫網室、農機具和有機栽種等,皆有相對應的補貼。但政府的美意,並不能真正紓解青農的財務負擔。為避免種植農作物初期就遭高溫、豪雨侵襲,諸多青農會選擇搭建溫網室。執行溫室農業超過20年的菜農林春生,以種植蔬菜的成本,分析青農的初期耗資:一分地面積的溫室造價約200萬,政府補助三分之一,扣除稅額後,實際補助30多萬。還款期限為十年,就算是還沒有穩定收入的青農,扣除補助後,一年也得想辦法還10多萬債務。百大青農蔡協良補充,青農為了搭建溫室且支付債務,多半需貸款,但貸款需用土地、房屋作為抵押品,「青農會有抵押品借錢嗎?很多人最後都得靠爸媽的老本。」他說道,新進青農前兩、三年不會有穩定收入,許多人撐不到三年就跑掉,剩下的債都是父母幫忙還。而有家族傳承的農地,青農就不必耗時找地、負擔高額租金。「我算蠻幸運的,這塊地是我爺爺之前在種荔枝的。」百大青農廖學智站在六個足球場大的鳳梨田間笑說。他雖有家庭資源,但初期仍因不熟悉用藥,導致鳳梨遭病蟲害,損失百萬。他分享歷來經驗,大面積栽種考驗技術,高風險使諸多青農卻步,「大面積種賺得多,但賠也都是幾千萬。」青農以小面積栽種為常態,屏東縣青年農民聯誼會會長陳朝源提出另外一個原因:當今土地資源有限,找地不易,青農難以租到足夠面積的地。然而,就算有大面積租地,青農也難以負擔昂貴租金。以台糖租地為例,承租2甲(註二)地一年的費用為25萬,青農至少要兩到三年才能有穩定產銷,青農沒收入期間,一個月也得付2萬餘元。註二:1甲= 10分= 2934坪= 0.96992公頃,範圍約為一座足球場、大型體育館。陳朝源補充,諸多青農懷抱生態永續意識,投身做有機種植,但適合有機栽種的土地比一般農地更難尋,需考量周邊環境,避免鄰田噴藥後,隨風傳遞造成污染。高雄青農黃宣翡,5年前從程式設計行業投入農業,前年才開始租地、耕種,貸款300萬,承租6.4分地,種植有機蔬菜,「目前還沒有收入,很難熬。」黃宣翡坦言,種有機蔬菜的收成量較少,但成本龐大,前期要先整地、牽水電、建立生態,將青蛙引進田棲息、增加土壤蚯蚓數量,這些皆是農務的隱形成本。 諸多青農偏好選擇對環境友善的耕種方式,但不使用農藥,就會有病蟲害問題。與病蟲共存的同時,如何保持作物的品質與價格,是青農必然要面對的難題。 圖/邱海鳴攝<b>跳過傳統管道 青農自產自銷提高淨利青農除了要克服資金問題和找土地,還得面臨銷售難題。百大青農陳育旗解釋,農民主要的銷售通路為拍賣市場和行口(註三),兩者皆為台灣傳統、具規模且穩定運行的銷售通路。農民提供作物後,拍賣市場會依數量或行情定價,所以農民獲得的收益不固定。註三:果菜市場營業區塊又分為拍賣區、行口區。拍賣區由果菜市場的運銷公司主導;行口則由各個批發店家組成,裡頭攤位名稱就叫行口。高雄型農洪明偉舉例,高麗菜就是典型價格起伏大的作物,因為種植門檻低,且兩個月就能收成,拍賣市場的收購量也龐大,因此吸引大量農民種植。若收成期碰上好價格,高麗菜量大的農民,可獲益上百萬,「可是賠的話,也是好幾百萬,農業很像在賭博。」「台灣七成以上的農產品,都是送去果菜市場給行口,給攤販喊價。」身為農二代的洪明偉提到,父母也都採用傳統產銷模式。 傳統果菜市場的交易模式以拍賣為主,價格會隨農作物產量與品質波動,導致農民收入不穩定。圖為農民在行口領取農產品銷售收入。 圖/邱海鳴攝隨著行銷意識興起,多數產量不高的青農,會選擇創立品牌,避開拍賣市場的競爭。目前種植2.3甲鳳梨田的洪明偉,在鳳梨農中算是小農,為了避免價格波動,他創立自己的品牌,以網路宅配為銷售通路,產銷到售後服務一手包辦,「我不用給那些盤商操控價格,這樣辛苦比較值得啦!網路產銷的產量還可以小一點。」自營品牌除了能宅配、小規模販售外,外銷也是主要選擇。種植6甲鳳梨田的廖學智表示,一半的作物會採外銷,因為大面積種植的成本,比起小農來得高、產值穩定,適合大規模通路,以保障固定收入。「不過大面積不一定就賺得多,我朋友全部擺攤自己賣就贏我啦。」他說道,外銷還得扣除抽成,直接面對消費者的行銷反而最有利潤。廖學智以自身經驗舉例,朋友1甲地的作物,高於自己4甲地的產值。因為朋友全靠自己跑市集銷售,免去通路成本,淨利就相差近兩倍,廖學智說:「自己擺攤價格還不會受限,我賣15塊,他能賣30塊。」屏東青農陳朝源也採擺攤行銷,他認為,自己擺攤販賣雖利潤較高,但耗費的時間和體力也加倍,所以青農得自行評估隱藏成本的多寡。身為農二代的蔡協良,則是堅守傳統產銷模式。他認為,理想的銷售通路,應該是批發與宅配並行,「但是宅配一開始沒辦法做,要先批發賺錢了,再玩宅配。」如果將作物寄去利潤較低的行口,品質高也可以得到好價錢,下一步再將農產品單價拉高,直銷宅配到消費者手上,更能提高獲利率。<b>有機產品銷售通路少 品牌經營、作物品質穩定成關鍵現在青農以小農居多,其中有高比例選擇有機耕作,卻仍在摸索生存之道。根據農委會統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106年,全台耕地面積約79萬公頃,有機農田卻佔不到1%面積,在農業中只屬極少數,相對地,銷售通路也面臨不夠完善的困境。「有機的成本高、產量少,放出去的產物,不見得能碰到同等消費等級的市場。」高雄型農劉育昌感慨有機農的現狀,有機農作需要耗費更多人力,種植成本是一般傳統農法的兩倍。從農超過十年的陳葵娟表示,至今都不覺得能穩定銷售,作物價格仍會受拍賣市場漲跌影響,只能加強管控作物品質,拉攏固定客戶,以網路行銷、宅配的方式,維持收入。 台灣農地多為小面積耕種,田與田之間相隔緊密,青農若採有機農法,在種植端須避免鄰田污染等問題。生產成本高使價格抬升,到了銷售端,還得面對消費者不買單的困境。 圖/江俊緯攝政府近幾年積極開拓有機市場,學校團膳經辦阿華提到,現在學校的營養午餐、有機超市等,都能保障有機農的產銷通路。且合作的農民都需簽合約,等同保障農民有固定且穩定的收入,「至少確定我種的東西會賣給誰,不用擔心菜的價格是預期外的surprise(驚喜)。」另外,透過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也是青農產銷的另一趨勢。「怎麼種和怎麼賣都一樣重要。」身兼加工業和通路商的百大青農彭昱融表示,從生產到加工都屬於農作專業,某作物原本一斤50元,但加工成果乾類產品後,一小包就可以賣超過80元。加工後的農產品,不僅能滿足人們喜好,還可串聯產業,使經濟效益提升。不論選擇什麼產銷通路,青農都須做好品牌經營,以及提升作物品質。目前銷售通路穩定的廖學智提到,他初期投入農業時,也面臨找不到銷售商的問題,「沒有廠商敢要我的東西啊!」經過不斷精進種植技術,有好的作物,並且打出品牌名聲,外銷商才會持續合作,同時也帶來固定的客源。<b>本科生從農比例低 田間缺少專業人才 想打拼出一塊農地,要面對的不只是農作。蔡協良認為,即使他受過七年的農業教育,卻遠不能稱做從農業「畢業」,「從環境、氣候,再來農藥化學式、有機資材、微生物,再來加工、學行銷,工業行銷、農業行銷。我們現在的農業生物科技,你學得完嗎?」「自己在時間觀念和技術又還不純熟,應變能力不足,策略、做法也不足。」曾務農失敗的阿華以自身經驗解釋,在農田中實踐農業理論需要一定的磨合期,如何掌握好所學知識,並在適當的時機點運用,對這些本科出身的青農是關鍵。洪明偉談到,農業科系畢業後實際從農的比例很低,「印象中不到5%。」青年返鄉計畫鼓勵所有背景的青年返鄉從農,卻沒有針對農業本科系學生提供專業工作計畫,以及專為他們制定的誘因,讓許多農業科系的學生寧可去考取公務員,或到生物科技業上班,「政府花了好幾億吧,鼓勵其他行業的人回來務農,農業本科的(學生)卻一直走。」也因此,大部分青農都是從其他行業轉來,對農業專業非常陌生,再加上沒有上一代給予的土地、經驗,要在農業生存相當困難。對此,青農陳朝源也表示,青農的存活率只有三成多,而現存的青農也有約六成技術「不到位」。 一位對農業有興趣的青年,在嘉義一處溫室學習實務經驗。對於想從農的青年,習得專業技術、產出高品質作物,才能真正在農業領域發光發熱。 圖/林良懋提供實際上,自95年政府推出「漂鳥計畫」和「園丁計畫」,鼓勵青年返鄉務農後,許多地方都有開設多種農業課程,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與各地農業改良所也會指導作物種植方式。洪明偉說明,地方政府開設的課程很多樣,包括找銷售通路、建立品牌等,不是只有種植的教學,而各地農業改良場則開設針對特定作物的短期課程。但這些課程的內容也常為人詬病沒有與時更新,百大青農陳育旗批評,課程專業度不足,諸多基礎課程與20、30年前教的相同,沒有隨環境現狀改變,參與課程的人多半是抱持交朋友的心態參加。不過,這也反映「上課」是農民互相交流、尋找人脈的地方,除了能與他人交換耕種經驗外,種鳳梨的廖學智以自身為例,他就是在上課時,認識現在配合的內銷通路商,來擴展自己農產品的銷售管道。然而,除了這些提供給務農者的課程外,台灣卻沒有從零開始的農業人才培育。以同樣面臨農業人口老化問題的韓國為例,韓國為鼓勵青年從農、培育後繼者,從70年代開始推行相關輔導措施,對農學院畢業生、返鄉青農發放低利貸款,以及提供半年的農業課程,也建立三年制的農漁學院。韓國透過正規的農業教育課程,讓受補助的13萬農學院學生,其中九成投入農業工作。此外,日本栃木縣也成立農業大學,以為期三年、每天六小時的課程,培訓專業的草莓農。相較之下, 102年屏東縣政府也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共同開辦屏東農業大學,設立120小時的初階班、72小時的菁英班,教導欲從農者農業概況、品質管理、品牌行銷等。然而,屏東農業大學並非正式大學,不包含在正規的教育制度之內,因此,難成為吸引學生進入農業的契機。<b>農業教育需納入經營意識 非執著種植技術導向回過頭來,除了培育未來的農業人才外,提升現存青農的技術水準也是重中之重。學校團膳經辦阿華說道,政府應該從需求端區分農民,給予不同教導。現在學校提供的農業教育,皆是種植技術導向,像園藝作物、農藝作物、病蟲害管理等課程,缺乏系統分類。阿華提到,若能重新整合教學模式,從消費者、需求端為導向,可使經營意識更清楚。他舉例,如果學校開設外銷班、團膳班,專門培育某通路的人才,學生畢業後即可掌握通路的門檻,「這批人才就能直接提供給供應商,農民和廠商不是就皆大歡喜嗎?」除了開設給農民的課程外,政府透過設置交流平台,也能促進農民之間互助互惠。高雄市政府農業局主任秘書梁銘憲分享,高雄型農大聯盟注重農業整合,會將通路、加工、生產線的農民匯聚在一起,讓上下游產業有機會交流,更希望促進彼此合作的機會。不可否認的是,務農就像在賭博,各自憑運氣,但還是有可以評估自己要不要入行的方式。從工廠作業員轉行務農的型農林料得則呼籲,要評估好自己適不適合當全職農民,「如果你的薪水超過50萬,不要來務農。」他認為,如果薪水低,倒是可以借貸50萬、租一分地嘗試看看。 對於懷抱著農耕理想的青年,該如何引導他們投入農業,並協助他們在農田間營生,是未來台灣農業發展的一大課題。 圖/邱海鳴攝此外,對於那些懷有遠大青農夢的青年,百大青農蔡協良指出,沒有任何農業背景的人,可以先去當農業師傅(註四),至少每個月會有穩定的收入。他說明,擔任農業師傅除了能夠進農業改良場與農會訓練外,也會接觸到很多農作物的種植方式,在替人耕種時更能認識到不少人脈,為將來自己種田時打下一定基礎。註四:依據農委會「改善農業缺工措施計畫」,各地農會可以依照需求聘用農業師傅,依各轄區不同作物之農忙時期,靈活調度農務人力協助支援。蔡協良鄭重地建議想返鄉的青年,蒐集完相關資料後,沉下心來分析利弊,並且釐清完整的流程,算好成本再下決定。「所以,要來當青農嗎?歡迎啊!要死一起死啊!」他調皮地笑說。
毛小孩說不出的苦痛 資訊不透明釀寵物醫療爭議
專題
第1748期
毛小孩說不出的苦痛 資訊不透明釀寵物醫療爭議
2021-05-05
對飼主而言,毛小孩如同一家人,當寵物需要就醫,飼主必定承擔一定程度的心理壓力。圖中的貓被固定四肢,準備進行手術。 圖/春天動物醫院提供【專題記者林子頊、吳季柔、徐宇昕、王崴漢綜合報導】「那時候(開刀過程)很緊張,但當我們知道腫瘤是良性,開完刀後只要照顧好就沒問題了,不知道為什麼後來牠突然就走了。」李小姐(化名)在訪談中數度哽咽,憶起逝去的寵物貓李木木,至今他仍無法平復情緒。術前,李木木血檢(註1)指數一切正常,身上的腫瘤接受外科手術切除,術後僅須服藥便能康復。「他(獸醫師)要我們餵什麼藥我們就餵什麼,雖然感覺牠(李木木)很不舒服但我們還是照餵。」李小姐談到,李木木術後歷經三次回診,在第三次回診前突然身體不適,各項血檢指數異常飆高,最終在安寧治療下,李木木離開李小姐一家人。註1:寵物開刀前必須接受血液檢查,檢視本身健康狀態,評估是否適合此項手術。台灣近年飼養寵物的比例逐年上升,從事趨勢分析的時勢股份有限公司曾於2018年推測,台灣寵物數量有機會在2020下半年超過15歲以下孩童數。寵物市場快速擴張,相對應的醫療需求不斷增加,而藏身於寵物醫療現場的問題也浮出檯面。 近年寵物市場擴張,寵物醫療需求也快速提升。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公開資料,全台目前登記開業的動物醫院有1923家。(圖為示意照,非當事醫院) 圖/王崴漢攝李木木當時大約六歲,明明應是身體健壯的年歲,卻在接受一般腫瘤切除手術後離世。李小姐拿著醫師開的藥丸求助過往看診的另一間醫院,礙於醫師無法僅從藥丸判斷藥物成分,李小姐至今不曉得當時李木木到底吃了什麼藥,「我們只有拿到血檢證明書跟收據,裡面寫著開刀用了哪些器材、多少錢,不會給我們藥名。」瀏覽網路上有關寵物醫療爭議的文章,其中一部份的癥結,在於飼主無法取得醫療過程的相關書面文件,包括獸醫師填寫的診療紀錄,或手術過程的影像資料。若不幸發生醫療事故,飼主無法取得客觀證據,將有損權益,更遑論釐清事故真相。<b>獸醫師法規範不周 醫病資訊落差加劇獸醫師理應是毛小孩的守護天使,然規範不完善的《獸醫師法》導致動物醫療品質參差不齊。飼主在無法仰賴法律保障的窘境下,每一次診療都充滿變數。 寵物醫療會處理到不同品種、體型的寵物,由於寵物醫療未設有健保制度,獸醫師依自身財務能力使用不同醫療設備。 圖/王崴漢攝台北市議員楊靜宇曾任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簡稱全聯會)副理事長,他認為現行《獸醫師法》規範不周,如第12條規範診療、檢驗紀錄應記載飼主姓名、動物種類與體重、診療日期、發病情形、診斷結果及用藥與治療情形等。制度看似詳盡完整,但楊靜宇道出藏匿其中的漏洞:「主管機關沒有設立(診斷紀錄)標準格式,這往往是爭執點引發的所在。」楊靜宇補充獸醫師培育教學包括病歷填寫,但職場慣例又是另外一套。全聯會統籌各縣市獸醫師公會,也提供現行動物診斷證明書範本。楊靜宇查閱此範本時,發現文件僅以「診斷結果」概括發病情況、用藥與治療情形,恐有診斷書不夠詳盡且資訊不透明的問題。此外,《獸醫師法》第11條也規定獸醫師若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提供診斷書及檢驗證明書給飼主。然而根據多數飼主的就醫經驗,規模較小的動物醫院通常不會主動提供診療證明,即便飼主主動向院方要求診斷書或是藥單,卻少有獸醫遵守規定,提供完整診斷紀錄。飼主Dolly(化名)的遭遇即為一例,他因寵物狗Lulu的皮膚搔癢問題就醫,卻遭遇不佳的醫療經驗,更纏上官司。Dolly透過醫院粉絲專頁留言評論,質疑獸醫自售洗劑、用藥過重,導致Lulu嚴重脫毛、抽搐無力,他同時指控院方造假Lulu的血檢報告書,宣稱牠患有犬隻少見的「血巴東蟲症」(註2),卻遭到獸醫以妨害名譽告上法庭。蒐集證據時,他發現院方未提供任何收據與藥單,「我回去跟他要收據,我要了三遍。」後來Dolly親自去動物醫院,他判斷當時因有其他客戶,院方不便拒絕,才能順利取得收據。註2:血巴東蟲症(Hemobartonellosis) 是一種犬貓傳染病,感染多以貓為主,犬隻感染機率較小。感染後寄生在紅血球的細胞外,進而引起貧血。相較於收據,藥單可以提供飼主寵物用藥的資訊,對於寵物術後康復更加重要。立法委員洪孟楷關注寵物醫療問題,他點出資訊透明度會影響寵物用藥安全,許多飼主曾向他反應因擔心藥品會影響寵物健康,希望索取藥單,「(寵物)用藥後反應奇怪,(飼主)無法確定是副作用,還是劑量錯誤、醫生診斷不精準。」對於飼主而言,藥單、收據與診斷證明書不只是醫療現場的紀錄,更是毛小孩的平安符。為了寵物的安危,飼主會盡力吸收醫師說的資訊,但只有口頭說明並不足夠。李小姐無奈道出飼主心聲:「證明文件至少要給我們,才好去別間看是什麼情況。」「當下真的很慌,慌到醫院說什麼都會說好好好。」李小姐說。對於非專業的飼主而言,視同家人的寵物因病送醫,心裡早已六神無主,就診時儘管對獸醫口中的專業術語似懂非懂,他們也只能全盤接受。面臨如此資訊不對等的情況,飼主即便想爭取權益也求助無門。<b>獸醫難言的苦衷:公開完整病歷恐曲解<b>專業考量事實上,關於獸醫是否確實提供相關診療紀錄,尚有動物醫院繳出不錯的成績單。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動物醫院會於完整病歷詳述飼主主訴(註3)及神經學、影像學等檢查紀錄,同時記載手術過程及後續治療,飼主可向醫院索取基本病歷,藥單也清楚列出藥物作用及可能的副作用。而除了文字紀錄,台中春天動物醫院更拍下手術程序,院長林棠棣表示:「我們讓飼主可以看到手術流程,遇到爭議時,就需要用當下的照片比對,單眼相機可以多角度清楚記錄。」註3:飼主描述寵物的異常行為以及持續時間。 獸醫師與飼主在手術前須經過充分討論,包括為何要動手術、預期結果、有無預料之外的可能等,飼主同意後再簽手術同意書。 圖/王崴漢攝現行《獸醫師法》未強制規範動物醫院如何提供診療紀錄,導致各家動物醫院服務品質不一。細究部分獸醫師為何不傾向提供完整藥單,楊靜宇指出,獸醫師除了擔心自身醫療專業被競爭同業參考挪用,更深層的隱憂,是害怕飼主考量費用落差,自行持藥單前往藥局配藥,「他(配藥)沒有診斷費沒有掛號費,所以價差會很大。」楊靜宇說明,現今動物醫療多涉及慢性疾病,寵物須定時回診,由獸醫師依情況調整用藥,「不是看一次就吃五年。」他透露,先前就曾有飼主回診幾次後向醫院索取藥單,自行前往藥局配藥,結果自家寵物於七個月後過世,飼主反而針對獸醫師開立的藥單提出告訴。除此之外,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院長張芳嘉進一步談到,並非每位飼主皆熟稔醫療專業,在發生糾紛當下,飼主通常已認定過程有醫療疏失。當飼主要求院方提供完整病歷,背後看不見的是獸醫師必須承擔名譽受損風險,獸醫師也擔憂飼主誤會醫療手法。張芳嘉認為,將完整病歷提交調查單位更合理。 若飼主誤解獸醫師診療手段,恐將不愉快的就醫經驗分享至網路平台,影響獸醫師個人名譽。(圖為示意照,非當事人) 圖/王崴漢攝<b>寵物只是「物品」 飼主救濟管道阻礙重重「我希望至少能明確讓我們(飼主)知道有申訴的管道,不會遭遇太多困難。」李小姐說。醫療資訊不透明已經是寵物醫療現場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發生爭議的主因。然而,當產生醫療糾紛時,申訴管道卻仍受不健全的制度所困,飼主只能被迫打退堂鼓。寵物在法律規定上仍屬於無生命的「物品」,飼主若尋求法律救濟,僅適用消費申訴或民事訴訟。目前寵物醫療爭議主要由地方政府的動物保護處(簡稱動保處)協助救濟,在正式提出申訴前,動保處會協助院方和飼主溝通,若無法達成共識,飼主可以向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提出消費申訴並進行調解,地方動保處和獸醫公會也會協助調解過程。在寵物醫療爭議的消費申訴上,院方須提供醫療過程的完整資訊,然而,在沒有明確規範寵物醫療記錄細項的情況下,也難以確保資訊完整度,影響調解結果。「和解就不會探究太深的原因,如果真的要探究原因,就要走民事訴訟了。」張芳嘉說。若不滿結果,飼主可以向法院提出民事訴訟。不過,民事訴訟費用高且耗時,張芳嘉強調法律以物品看待寵物,所以即使飼主在法庭中勝訴,能得到賠償也不多,他說:「現在很多人都把寵物當成家人對待,但是就法律現實層面,(寵物醫療疏失)沒有精神賠償 。」<b>資訊不透明成爭議主因 寵物醫療環境從何改善?飼主尋求醫療協助時,會遇到的問題百態。當診療過程不透明,造成雙方醫療資訊落差,我們該如何從源頭減少不必要的醫療糾紛,打破獸醫和飼主間的層層高牆?解方一:增修法規 確保醫療資訊紀錄完整「目前法條規定獸醫師不得拒絕填發診斷書跟檢驗證明書,但各位有看到所謂診斷書的標準嗎?」楊靜宇認為《獸醫師法》應仔細規定醫療行為紀錄的格式。而立法委員洪孟楷與飼主、獸醫師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討論後,也於近日推動《獸醫師法》第11條的修正草案,內容提及,獸醫師不得拒絕填寫病歷摘要、提供影像紀錄和其他診療證明文件,修正目的便是希望能讓飼主拿到更完整的醫療資訊,維護寵物醫療權益。當飼主和醫院產生醫療糾紛、不幸走上法律途徑時,完整的醫療紀錄才能作為充分的證據,供法官進行判決。另一方面也是保護獸醫師權益,輔助獸醫師的說詞,讓資訊更加公開透明。此外,獸醫相關法規與人醫仍有落差。「人醫有《醫師法》限定醫師資格,還有《醫療法》規範醫療行為、醫院分級、設備規範等院所相關規定,但寵物卻只有《獸醫師法》。」楊靜宇認為除了現有的《獸醫師法》外,政府應增設《動物醫療法》,規範獸醫的醫療行為,給予飼主更多保障。<b>解方二:建置<b>雲端病歷登錄系統 促醫療資訊流通通常寵物會有定期回診的醫院,但也可能因醫療資源不足,或寵物在非看診時間發病,飼主就需將寵物帶至設備較完善或是全天營業的醫院。然而,現今缺乏完整的寵物看診紀錄系統,接受轉診的獸醫只能透過飼主口述或簡陋的手術及用藥紀錄判斷問題,導致寵物進行重複的醫療行為,不僅浪費資源,也可能拖延動物急救的時間。「人醫可依醫療系統的紀錄向中央申請經費,但是動物醫院沒有健保,缺乏民眾查詢公開資訊的功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也無權力調閱資料。」楊靜宇點出雲端系統建立的困難處包含法源問題,他認為訂立《動物醫療法》不但能嚴謹規範醫療行為,也可建立完善的獸醫醫療系統。完整的醫療紀錄系統不僅簡化轉診流程,獸醫也有更明確的依據判斷後續療程。另一方面,明確的紀錄更保障飼主及獸醫的權益,在面對醫療糾紛的訴訟時,讓雙方有足夠證據進行審判。<b>爭議當前 動物法醫可成解套?當發生醫療疏失,寵物不幸在醫療過程喪生,飼主希望透過動物法醫解剖遺體了解真相,卻由於相關資源和制度發展尚未成熟,處處碰壁。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助理教授黃威翔專精動物法醫病理,是台灣第一位動物法醫,也組成台灣唯一的動物法醫小組。他提到,目前動物法醫的發展才剛起步,僅負責解剖動保處委託的疑似虐待動物案件的動物遺體。「目前制度發展及檢驗量能還不夠完善,針對醫療糾紛案件,處理起來會比較為難。」黃威翔說明,由於動物法醫不具公權力,無法強制從動物醫院取得寵物完整病歷,前端醫療資訊不完整,也會造成後端法醫分析困難。而解剖的費用須由飼主自行支付,且調查過程耗時,若結果不如預期,飼主也難以接受。「我們一直想做但也不能做。」他無奈說道。此外,由於缺乏寵物遺體保存設備和明確程序,遺體常交由飼主自行處理,後續若希望透過解剖釐清真相、爭取權益,但遺體保存方式錯誤,導致細胞壞死,就算能將寵物送往動物法醫檢驗,仍無法得到準確的檢驗結果。建立完善的動物法醫系統首先必須有足夠的市場需求,和充足的動物病理專業獸醫投入,才有機會推動並設立動物法醫的申請機制和規則。「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楊靜宇坦言。 臺大獸醫學院教授張芳嘉表示,目前正與動物法醫黃威翔討論能否成立動物法醫鑑定中心,屆時除了執行法院委託的業務,同時也受理飼主對寵物檢驗的需求。 圖/王崴漢攝<b>破碎中重建信任 醫病關係待修補「到底是你專業還是我專業?」獸醫師不滿飼主Q(化名)的質疑而回應道。至於飼養四隻貓的Q,在醫療資訊不對等、尋求協助無門的情況下,他也難以信任獸醫師。寵物醫病關係越趨緊繃。「醫病關係就是要雙方信任,這部分跟人醫是一樣的,但動物不會講話只能靠飼主溝通。」張芳嘉強調良好醫病關係的重要性。張芳嘉認為在進行醫療行為前,院方應展現專業,如實稟報執行手術的判斷標準、術中可能產生的狀況和應對方式,及術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以利飼主評估是否同意醫療行為。林棠棣也建議飼主在發生問題時,主動搜尋相關資料彌補資訊落差,將看見的問題及產生的疑慮向獸醫提出,並且尊重雙方的溝通過程。法律疏漏釀成的不信任,漸漸築起獸醫師與飼主的隔閡,或許修正法律和制度仍無法完全改善當前破碎的醫病關係,但至少能逐步搭建醫病間信任的橋樑,讓醫療現場的每一步踏實而穩健。 動保意識逐漸抬頭,法律卻沒有因此跟上腳步,飼主重拾對獸醫師的信任,想必是條長遠的路。 圖/王崴漢攝
農藥實名制困難重重 制度與實務落差大
專題
第1745期
農藥實名制困難重重 制度與實務落差大
焦點
2021-04-07
【專題記者詹和臻、陳卓希、邱海鳴、江俊緯綜合報導】「頭家娘,啊我酪梨要用什麼藥?」農民熟門熟路地走進農藥行,望向陳列於櫥窗裡琳瑯滿目的農藥,這是南部農藥行的日常。 北部早已沒有人務農,巷弄中,農藥行除了迴盪整日的電視聲外,偶有常客來採買自家用的園藝藥劑,順道嘮家常。 圖/邱海鳴攝農藥行的主要任務,是針對農民的需求販售藥物,並教導用藥方式,讓農民除去作物病蟲害時,也保持外表美觀以利販售。農民與農藥行之間有著互信互助的聯結,因此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1月突襲式公告,7月將正式實行農藥實名制政策時,農民第一時間就趕到農藥行詢問。「現在要實名制,我們(農藥行)麻煩,農民更是不懂。」屏東縣植物保護商業同業公會(以下簡稱植保公會)理事長郭永俊拿出一本登記簿,上頭記載農民的姓名、電話與地址。他表示,實名制是政府的美意,希望從源頭控管食品安全,但目前沒有完善的配套措施,更缺乏與農民溝通,「政府把食安的壓力都放在業者身上。」他憤慨地說。政策無配套 實名制增業者經營壓力 農藥實名制政策規定,農藥經銷商與業者必須以POS系統(註一)登記農民身分證字號、作物和病蟲害名稱,並每天向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以下簡稱防檢局)陳報農藥產銷記錄,用以追蹤農藥流向,間接管理農藥殘留的問題。註一:銷售時點情報系統(point of sale,POS),是一種廣泛應用在零售業、餐飲業、旅館等行業的電子系統,主要功能在於統計商品的銷售、庫存與顧客購買行為。實名制雖立意良善,但多數農藥經銷商持反對意見。屏東縣植保公會監事朱正文舉例,像家庭園藝、農地種電(註二)都需要除草,但因實名制僅限農民身份,且需登記種植作物、病蟲害,阻斷諸多農藥需求者的管道,「實名制沒有對應的配套,總不能寫種電除草吧?」註二:農地種電是政府為了發展太陽能產業推動的政策,在農地建設太陽能板,讓閒置的農地發揮最大作用。 農藥實名制強制農民購買農藥需提供身分證字號,用以追蹤藥物流向,卻忽略實際務農的問題。 圖/邱海鳴攝郭永俊提出另一反對理由,從三年前開始,購買農藥就需登記姓名、聯絡電話和地址,並造冊管理;批發商和果菜市場也都會登記農民出售的作物,掌握貨源方便追查。而即將施行的實名制要求出示身分證字號,不免有矯枉過正疑慮,且使農民擔憂隱私外漏,「農民年紀都比較大,對身分證這種個資都很敏感。」過去實名制為宣導性質,但今年變為強制政策,不僅影響農民,對農藥行更是一大衝擊。「我們(農藥行)當然反對啊!現在就已經在做了,突然說要增加POS系統,又要身分證,那之前做假的?」位於大稻埕的農藥行許老闆(匿名)說出諸多同行心聲。農藥經銷商立穎有限公司業務林俊吉補充<b>,現在近八成農藥行沒有年輕人,並超過一半沒裝電腦,農藥商得從手寫登記轉而適應電腦操作。面對實名制,屏東縣農民陳志雄堅定表示,農民絕對願意配合政府的政策,但現在農藥制度有諸多與實務相衝突的現象,尚未被看見和解決,「比起要不要拿身分證,我們只要作物賣得出去就好了。」 約莫下午四點,果菜市場開始傳來此起彼落的叫賣聲,來自四面八方的農民聚集於市場,登記姓名及作物後,交由果菜市場販賣。 圖/邱海鳴攝農藥管理制度不完善 農民難取得有效藥劑 「明明很多農藥是同成份,但濃度不同,就沒辦法噴在同個作物。」郭永俊以農藥「陶斯松」為例,濃度48%可以噴在稻米,但毒性較低的40.8%卻不行。農民陳志雄也說:「我也想用低濃度的,對人體比較好啊!」但礙於需要登記種植作物,農藥商只能賣給農民對應該作物的藥,可見農藥管制不夠完善。屏東縣植保公會常務理事許曹乙舉例,大白菜與高麗菜雖然是同一菜種,用藥卻不能通用,「只因為這藥登記在大白菜,沒有登記在高麗菜啊!」滿福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星叡解釋,農委會規定,農藥僅限用於有登記的植物,只要藥商不願花錢登記多種作物,就會讓有效藥劑只能使用於特定作物,而沒登記的作物,只好不斷重複使用已產生抗藥性的農藥。「農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加重農藥量或密集使用,一個是依照規定使用,然後因為病蟲害嚴重而沒有收入。」黃星叡無奈地說。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以下簡稱毒試所)退休研究員楊秀珠談到,政府有推行「農藥延伸使用」,農民可申請擴大農藥適用的作物種類。例如農民在種植番茄時,發現特定藥物可治某疾病,便可向政府申請,「農民應該要講出來讓政府知道,覺得必要就會幫他們做評估,而且不用錢。」「有在延伸使用應該選擇要變多才對啊!」但許曹乙反駁,成功延伸使用的藥物佔比不高,且申請流程冗長。新藥還在送檢時,舊藥可能因為政策限制、作物出現抗藥性等原因,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困境,因此農民能用的農藥種類越來越受限。黃星叡以多年接觸農藥議題的經驗分享,只要合法推薦用藥有效,實名制就不會遭受那麼大的反彈。但目前大部分的推薦用藥都效果有限,無法精準改善作物的病害,所以農民被逼著提高藥物濃度、使用頻率,導致作物的農藥殘留量倍增。不精準的用藥制度,等同逼農民使用無效藥劑施作,黃星叡感嘆,農民為了保住收成,難免會使用未登記在該作物、但可以有效防治病蟲害的藥劑,「嚴格說起來是違法的,但是不噴又不行,會沒有收成。」在惡性循環下,實名制將導致農民無法取得有效藥劑,成為務農的一大阻礙。採收期規定難執行 農民違法護生計除了缺乏有效推薦用藥,農藥上標示的「安全採收期」,也為政策與務農間的模糊地帶。安全採收期規範農民,藥物施用後需隔多久時間才可採收,目的為降低殘留於作物上的農藥量,讓消費者食用不會有安全疑慮。在毒試所教導配藥技術20餘年的楊秀珠解釋:「採收期是有它的意義的,農民貿然去噴、去採,是不是對自己、對產品都會有問題?」安全採收期經過層層檢驗把關,目的就是保障農民和消費者健康。而他也提到,農藥實名制更可加強防治農民使用非法藥物,「農民抗議說沒登記的藥就不能買了,但那本來就不能用啊!」屏東縣農民古先生(匿名)對此提出癥結,現今規範的安全採收期並不符田間實際採收期。他曾因作物的藥物殘留量過高沒通過檢驗,事實上,藥品從噴灑到採收最快三天至一個禮拜,「那像小黃瓜這種每天都要採收的作物怎麼辦?要我噴後放三天讓它爛掉?」他透露,因為制度缺乏與實務配合、變通,農民會為生計而違反規定,「我問櫃檯小姐(採檢單位)這樣怎麼辦,他說:『被抓到算你衰!』」郭永俊分析,政府推行實名制不只是打壓農藥,另一方面是為推行有機農業。有在從農的許曹乙說明,有機農作在台灣的市佔率僅不到1%,「台灣小農居多,一塊田都種三、四樣,病蟲害很多,有機不適合。」也因台灣這樣密集且繁雜的農耕模式,讓農業工作者認為實名制窒礙難行。許曹乙談到,因為土地作物種類多,所以噴農藥時容易污染其他鄰近作物,導致出貨作物的農藥殘留量違規。就算有實名制也難以追溯真正農藥噴灑的源頭,「如果一塊田上種五樣要怎麼噴?防檢局跟我說:『那就噴有機的!』」朱正文道出他從防檢局收到的回覆。 台灣勞力密集式的耕種方式,再加上作物種類繁多,並不適合大面積農藥噴灑,也難以管控農藥流向與殘留藥劑的源頭。 圖/江俊緯攝農藥污名化 大眾認知不足「實名制讓農民只能造假。」郭永俊預測,如果農民沒辦法取得需要的農藥,就會謊報種植作物的名稱,助長不法藥物或讓更多農藥在檯面下販售。而農民能合法使用的農藥數量也不多,屏東縣植保公會監事朱正文解釋,新藥需農藥商花錢做試驗才可核准使用,但通常礙於時長,農民會重複使用舊藥。造成農民無藥可用的原因,可從制度面看起。台灣農藥管理為登記制,農藥商向防檢局提出新藥劑申請,經由毒試所進行檢驗,「要兩年,兩百萬。」楊秀珠提及試驗過程耗時且成本高。郭永俊補充:「一家花錢試驗後,所有廠商都能跟著用,那誰會願意(當花錢的人)?」即使經過繁瑣、嚴謹的試驗過程,但大眾對農藥的認知不足,仍無法消弭消費者對於農藥的懼怕心態。「消費者只要一聽到農藥就覺得是毒藥,農藥不是毒藥啊!它是來幫農民解決問題的。」美林植物保護有限公司經理曾祥義強調,當農民合法使用藥劑,加上遵守政府規定的安全採收期,即為安全用藥。至於電視新聞、農委會常提及作物被驗出「不可使用的農藥」,其實不一定會對人體或環境不好。此類沒有經過試驗核准的藥物可分成兩種:禁用農藥、未核准使用農藥。禁用農藥通常毒性較強,人類攝取可能危害健康,或殘留於環境許久。至於未核准使用的農藥,農傳媒創辦人汪文豪舉例,有支藥物能同時使用於杭菊和茶葉兩種作物,抑制相同的病蟲害,但是藥物僅合法登記於市場廣大的茶葉,因此,未登記的杭菊為未核准使用。諸多媒體不懂其中差別,直接下「毒杭菊」這類誤導消費者的標題,使大眾恐慌、更使農民不滿,「很多記者分不出這些差距,未核准使用不代表它很毒。」汪文豪說。農藥管理為消費者導向 犧牲農民權益 民國108年台灣全面禁用農藥「巴拉刈」,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曾表示,考量巴拉刈對人身安全有無法回復之影響,且曾民眾飲用巴拉刈自殺的案例,再加上具有可替代藥劑,所以為了不讓民眾再食用巴拉刈自殺,因而禁用。「那我為了防止別人跳樓自殺,以後就不要蓋大樓。」曾祥義認為,農藥的功能是保護農作物,應該以對植株、環境的傷害程度去訂定農藥規範,而非因為極少數人誤用而禁止。實際上,巴拉刈在溶於水後可被土壤分解,且相較現行的替代藥劑「固殺草」,巴拉刈殘留時間短,對作物與土壤傷害也更小。曾任防檢局局長的黃㯖昌也說:「我當局長時公開反對過禁用巴拉刈,因為那是農民需要的,是最好的除草劑。」台灣農藥的毒性分級是根據對人體的傷害,而非對環境的危害。「其實農藥沒那麼可怕,吸最多的是我們欸!」農民陳志雄坦言,有些藥已經販售十多年,早跟土地和平共存,但「劇毒農藥」的標籤不僅讓民眾害怕,也讓政府禁止劇毒農藥更加名正言順,卻犧牲掉環境與農民的權益。在消費者意識抬頭後,政府也漸以消費者角度制定農藥規範,「因為一講到食安,沒有一個官員敢去說服消費者說農藥是安全的。」曾祥義無力地嘆了口氣。「不斷禁止與限制農藥的使用,反而讓農藥愈用愈多。」屏東縣九如鄉果菜批發市場檢驗實驗室研究員郭哲孝認為,近年來農藥在消費者眼中妖魔化,因此政府不斷禁止使用農藥,或下修農藥殘留量,卻沒有提供可替代的新藥給農民使用,會導致農民為了達到原先的效果,提高噴灑農藥的頻率,反而與農藥減量背道而馳。 許多農民考量自身年紀大、種植面積廣,無法自行噴農藥,因此會請專業農藥代噴,代噴人員時常一個上午要跑許多農田。 圖/邱海鳴攝依據毒試所公告的農藥使用資訊系統,農委會將農藥的作用機制編號,並建議農民不應連續使用相同代碼的農藥,以免讓害蟲產生抗藥性,來延長農藥有效使用壽命並降低成本。再加上合法農藥愈來愈少,也造成農民在選擇農藥時,面臨無藥可選的困境。郭哲孝也補充,近年來防檢局推薦用藥名單更動頻繁,但農村地區時常因通訊設備不齊全,或對科技產品不熟悉,導致政府與農村形成資訊落差。未收到訊息的農藥行,還是推薦舊藥給農民使用,或是農民根本不知道規定改變,仍使用舊藥噴灑,最終被檢測出農產品不合格。「農民不是不接受,是沒辦法做啊!」朱正文雙手一攤,神情窘迫地說。實名制顯露原有政策問題 農藥觀念教育成解方農業工作者普遍認為,當今農業政策是以消費者為定位,忽視實際從農的狀況。對於即將上路的農藥實名制,農民和農藥行紛紛指出「缺乏配套措施」為最大弊端。農藥實名制討論會議4月1日在立法院紅樓展開,農委會在陳報管道、政策輔導期上做出讓步,也承諾給予每人上限1萬5000元的電腦設備補助金。但對於農民來說,最大的難處並非實行農藥實名制,而是實名制顯露出既有農藥政策錯誤。「希望像日本一樣,制定容許殘留量。」屏東縣植保公會的許曹乙認為,除了提出更多可使用農藥給農民,當前單一作物匹配特定農藥的限制,應該要改成僅限制農藥殘留量,規定作物不可以被檢驗出超過一定劑量,並由政府列出合法藥物,讓農民自行依照需求使用。屏東縣九如鄉果菜批發市場特助陳政綱則以自身經驗分享,果菜市場透過主動幫農民檢驗農藥,並以檢驗結果提供不合格的農民施藥輔導。若檢驗通過則給予合格標章,除了是對品質的肯定外,若之後因故被政府檢驗不合格,則可以作為佐證請求複驗,「缺配套其實是缺了一個緩衝期。」陳政綱說。郭哲孝也談到,實名制的重點不應只是開罰,而應該給予農民輔導的空間跟額度。他舉例,長效藥的安全採收期長達兩到三個月,如果政府願意在三個月內給農民兩到三次的複驗次數,並予以農藥施作輔導,「我覺得農民就會願意接受吧。」「也許政府應該把放在實名制政策的心力,用在建立農民、消費者或農藥業者的一個(對農藥)觀念會好一點。」農藥行許老闆(匿名)則感嘆,比起透過農藥實名制強制限縮農藥使用,最應該著手改變的,是一般民眾對農藥的恐懼與不解。回到最直接受衝擊的農民立場。夕陽時分,餘暉落在一位農民身上,他在果菜市場嘈雜的聲音中怒斥,「農藥實名制不可能啦!」他轉身騎上摩托車,揚長而去。 清晨,農民戴上面罩行走於檳榔樹間噴灑農藥,藥物飄散在空氣中,呈現一片霧濛。農民是接觸農藥的第一線,政府把關用藥安全之餘,更應該了解農民實務上所遇問題。 圖/邱海鳴攝
劃破蘭陽田地線 千棟農舍陰影下的農村生活
專題
第1703期
劃破蘭陽田地線 千棟農舍陰影下的農村生活
2019-05-30
【專題記者劉信秀、涂葦慈、蕭佳宜、徐佳渝、黃郁期綜合報導】「我小時候每天從羅東騎腳踏車到宜蘭,十公里的距離中看不到幾棟房子,整個路上都是漠漠水田,非常美麗。」從小在宜蘭長大的李寶蓮,娓娓道出兒時的家鄉印象。然而,隨著西元2006年雪山隧道(後簡稱雪隧)通車、台北通往宜蘭所需時間縮短,廣闊的農地出現各形各色、高矮不一的建築物,宜蘭縣成為全台灣農舍數量最多且密度最高的城市。一幢幢農舍深嵌在綠油油的農田間,成為宜蘭地區既和諧又衝突的景象。宜蘭農舍林立 遼闊水田景緻不再根據宜蘭縣政府統計,2016年宜蘭縣已有8484棟農舍,和2006年雪隧開通時的2611棟相比,十年間農舍數量成長超過兩倍。「有些朋友兩三年會來(宜蘭)一次,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經常都找不到我家在哪裡,都說『又跟上次都不一樣了』。」在宜蘭從事友善耕作近二十年的賴青松觀察,雪隧開通後,他的田地周圍逐漸矗立許多農舍,過去一覽無遺的水田景象不復從前。監察院在2018年「宜蘭農舍案調查報告」中指出,2017年宜蘭縣農牧戶口數僅有2萬8123戶,2000至2018年間卻核發高達6138件農舍使用執照,相較於彰化、雲林等農業大縣,農牧戶口數雖都超過七萬人,農舍使用執照數卻只有3000件以下。種種數據顯示宜蘭地區農舍氾濫,已是不爭的事實。農舍不僅使原本廣闊的農地景觀變得支離破碎,更影響當地農民的生活,並汙染生態環境。瓦礫入田廢水入渠 農舍影響農業與生態「田裏頭剛開始我看到這些東西真的非常生氣餒!你蓋房子已經擋到我的陽光,我已經很不愉快了,只有四個字嘛以鄰為壑,你不要的東西通通往田裡丟,田裡是垃圾堆置場嗎?」談及自己最重視的農地因鄰地興建農舍備受影響,賴青松難掩激動情緒。他指出工人興建農舍時,常將鋼釘、磁磚、鋼板模等建材棄置於鄰近農田。然而,農人習慣打赤腳行走於田地間,若不慎踩到廢棄物,恐有安全疑慮,「我只要一靠近農舍、我就會心裡先自我警戒。穿雨鞋、下田戴手套,田裡會摸出甚麼都不一定。垃圾袋啦、各式各樣水管啦……。」 賴青松提到自己下田時常會撞見興建農舍所用的建材或磁磚,讓他耕作時始終戰戰兢兢。 圖/賴青松提供「農舍蓋起來之後,你住進去的人總是要洗澡、洗碗、煮飯吧?這些水怎麼辦?一定是往外排。」宜蘭在地青年農夫方子維提出,農舍興建後排放的廢水,也是問題之一。他解釋,農舍排出的廢水,可能經由上游渠道流入下游農地,連帶影響食安。守護宜蘭工作坊創辦人李寶蓮也提到,長期下來,家庭廢水造成的汙染,可能與噴灑農藥一樣可觀,「農人打藥並不是每天打喔,他是有病蟲害、有必要的時候才打。可是汙水這件事情,他是無時無刻、每天都在排,而且會隨著農舍數量增多,我們的灌溉水質就一定會受影響。」此外,方子維也嘗試以生態角度,分析農舍林立對農地環境造成的影響。他說明,常見的田地水鳥,會啄食害蟲,並在田中排泄,使農田更加肥沃,維持田間生態的平衡。方子維進而指出,「當一片土地是完整的,中間長出了一個房子,這個房子你從生態角度來講,水鳥看到有一個東西在那,他就不來這。」建築物興建對自然生態的衝擊,不容忽視,但對渴望到宜蘭體驗田園生活的民眾而言,追求生活品質與維護生態環境,恐怕難以兩全。 鐵製鷹架環繞尚未興建完成的建物,混雜泥土、石頭及各種塑料的廢物堆置於田間。 圖/涂葦慈攝農舍取得規範寬鬆 民眾為田園夢大興農舍根據《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規定,欲興建農舍者須先取得農民身分(註1),且持有土地面積不得小於0.25公頃。法律也明定,為了保護農業生產環境,每人名下僅能擁有一戶農舍,面積不得超過農地總面積的百分之十,其餘百分之九十,須為完整農業用地。在宜蘭地區務農近十年的曾文昌坦言,取得農民身份並不困難,再者,非農民身份者若想擁有農舍,還能透過老農配建(註2)管道,或向持有農舍使用執照超過五年者購買(註3)。「住農舍的話就變成說,他可以去規劃他的想法,比如說想要養狗、做車庫,或者是想要種種東西,他可以去圓一個農夫的想法。」宜蘭地區不動產業者張雅音分析,許多民眾之所以購買宜蘭農舍,是期望能自主設計居住空間,藉此追求較好的居住品質,並實現田園生活的夢想。宜蘭縣員山鄉員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勝樂表示,許多宜蘭人年輕時前往台北發展,退休返鄉後欲購買農舍,改善家人的生活與居住環境,「身為一個農民的孩子,你會想讓爸媽過好一點的生活,這是天經地義的。」「我們這邊離台北太近了,有點像後花園。早期從台北下來買的話,很便宜,一千多萬就很漂亮很大間。」張雅音補充,地價和交通吸引外地民眾購買宜蘭農地、農舍,再加上規範較為寬鬆,造成農舍數量過多,最終成為有心人士哄抬地價的手段。(註1)農民身分:根據現行法律,只要申請人擁有農保、第三類健保或繳交實際從農計畫等三個證明中任一項,便符合農民身分。(註2)老農配建:2000年1月28日《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前,農民所持有的農地適用舊法規,不論土地面積大小皆可興建農舍。因此買方可購買老農農地,並以老農名義申請建照及農舍使用執照,待取得執照後再進行所有權移轉。(註3)持有農舍超過五年者:買方須向一般農民購買農地,並以農民名義申請建照及農舍使用執照,待取得農舍使用執照滿五年後再進行所有權移轉。農舍引炒地風氣 農田頻繁過戶成亂象「都會區大量人口想要來宜蘭圓一個田園夢,就蓋了豪華別墅起來,那漸漸地這個成為趨勢之後,房仲當然就起來了,地價就被炒起來了。」方子維無奈地說道,居高不下的地價導致欲從事農業工作者買不起農地,也讓土地閒置,無法發揮生產價值。「農地如果只是農作物在移轉,其實根本沒有獲利,如果農地是做農業使用的時候,他基本上幾乎沒有什麼炒作空間可言。」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助理教授戴秀雄說明,作為農業用途的農地並無法在轉售中獲利,然而農舍為原有土地帶來的附加價值不一,許多人便藉由交易,從中獲取利益。 宜蘭縣農地買賣交易頻繁,經過農田時,更可以看到用兩根木架支撐的農地出售看板。 圖/劉信秀攝根據2018年宜蘭縣宜蘭地政事務所統計,購買宜蘭一公頃的農地至少須3600萬元新台幣以上,「那個地價是務農的人買不起的,這個也會引誘很多在務農的人,把他的農地賣掉,因為獲利太大。」李寶蓮坦言,務農收入並不可觀,居高不下的地價吸引部分農民將田地售出,導致農地交易頻繁。政策頻改致地價擺盪 農舍興建數量下降近年來,宜蘭農舍成長數量已漸趨緩,2018年宜蘭縣縣政統計通報指出,農舍核發使用執照已自2014年的674件,逐年遞減至2017年的194件。而農舍興建數量下降的關鍵,在於搖擺不定的政策方向,以及政策改變引發的土地價值波動。2015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後簡稱農委會)函釋地方政府「興建農舍經營計畫書」,規定農舍應配置於農地邊界及臨接道路,以保留農地最大耕地面積(後簡稱「臨界臨路」)。該政策在時任宜蘭縣縣長林聰賢推動下,抑制竄升的農舍交易量及衍伸問題。「跟風水有關,它要蓋在(田)中間,前面兩排龍柏,還要有停車場,後面有風水池、生態池,種荷花養鯉魚,這才是豪華農舍啊!」前宜蘭縣農業處處長楊文全坦言,購買農舍者大多重視風水,因此「臨界臨路」的規範,有效降低民眾興建豪華農舍的意願。有鑑於違規農舍遍布,2017年繼任宜蘭縣代理縣長吳澤成,在其任期內拆除三棟分別位於礁溪鄉、員山鄉及五結鄉的重大違規農舍,試圖解決農舍數量濫長問題。 楊文全分享擔任宜蘭縣農業處處長,經手宜蘭農舍議題的經歷,當談到農舍問題該如何解決時,語氣盡是無奈。 圖/徐佳渝攝然而,後上任的代理縣長陳金德,於2018年訂定「宜蘭縣農業用地申請興建農舍審查作業要點」,放寬農委會規定,使農舍興建的位置不再須臨界臨路。此舉不僅放寬農舍規定,更讓原本已經低迷的農舍市場死灰復燃。今年(2019年)3月農委會擬修訂《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將「臨界臨路」規範,提升至中央法律位階,以嚴加控管農舍的興建。農舍規範朝令夕改,使土地價值捉摸不定,導致新建農舍數量減緩。田園生活不若想像 農舍屋主與在地居民難和平共存「我從小就是看著宜蘭的水田長大,而這樣的農村地景啊,其實對我一輩子影響都蠻大的,我也很懷念我小時候宜蘭的樣貌 。」李寶蓮道出宜蘭地景改變對自己帶來的衝擊和失落。宜蘭農舍氾濫造成的傷害,似乎無法隨著農舍增長量的減緩而復原。自小在宜蘭長大的石學儒,赴台北求學前,和務農的家人居住在宜蘭一幢農舍裡,將近19年。他觀察到雪隧落成後三四年間,自家附近方圓一公里內,多了五棟用途不一且非農用的農舍。而石學儒小時熟悉的田園景緻,也隨著越來越多農舍的出現逐漸不如往昔。「有點可惜,農舍代表當地的經濟有在發展,但就人文社會的背景來看農舍,我認為過多農舍為鄉村注入了太多文明,破壞鄉村原有的風情,映入我眼中的風景不再那麼舒適。」石學儒感嘆。 三層樓裝潢典雅的農舍和農地比鄰而居,和一旁鮮綠的農作物相比,顯得格外突兀。 圖/黃郁期攝自農舍如雨後春筍般矗立於宜蘭田野間,除地景不復以往,在地居民的日常也有所變化。方子維表示,宜蘭農舍大多無人常住,表面看似燈火通明,實際只是屋主為防止竊盜發生所採取的因應措施,「我會覺得就算有人回來,好像也不太真的跟這個村子裏面的人去打招呼,就自己也會懷疑為什麼現在的農村變這樣,關係不是這麼地親近、會有點疏離。」 穿著阿公輩在早期最受歡迎的穿搭,方子維道出他對宜蘭農地的感情,並大方分享這幾年來的耕種經驗。 圖/徐佳渝攝「早期的人他們買的時候,都買很大間很漂亮,可能當成度假用,偶爾來一下,可是等他一個禮拜、兩個禮拜來的時候,那個草都長很高,很麻煩顧。」張雅音表示,不少屋主購買農舍後並不會常住,也不清楚如何照顧農地。此外,屋主對農業生活瞭解不足,易產生錯誤認知,曾文昌舉例,「像我之前有一個朋友,他搬來宜蘭,才發現原來農田是會噴農藥,就覺得怎麼會噴農藥,可是我就說你住在農業區裡面當然是噴農藥。」曾文昌提到,農民早起耕作的作息,常影響以度假為目的、居住於農舍中的民眾,雙方甚至可能產生衝突,「他(屋主)就會覺得說,你們幹嘛那麼早起床?你噴肥機很大聲,你為什麼那麼早噴?你不能十點再噴嗎?」賴青松也補充,農舍屋主常受農用機具影響生活而感到不滿,「他會叫你這個曳引機不能停在這邊,這個馬路都是泥巴,這樣很骯髒啊!」 曾文昌憶起朋友住進農舍時的狀況,坦言農地生活並不如外地人想像般容易。 圖/劉信秀攝「農夫的生活是跟他工作連在一起,他需要有地方洗菜、包水果甚至堆飼料,那偶爾會跑出兩隻老鼠……。」賴青松道出農舍存在的意義,正是因為農民的工作與生活密不可分。石學儒也回憶,「我印象中,在我家附近的務農者主要的交通工具都是腳踏車或雙腳。」他提到家中長輩的務農日常,經常離不開農舍,「農舍也象徵務農者與這塊地的一種聯繫,像是務農者已經在此生根了一樣。」政大地政系教授賴宗裕提到,《農業發展條例》(後簡稱《農發條例》)開放興建農舍的初衷,是將其認定為「農業生產不可分離的設施」,農民可放置農用機具,便利務農。然而,放眼望去,今日散落在蘭陽平原上的水泥建築,已背離當年《農發條例》第18條(註4)開放農地興建農舍的立法意旨。而農舍屋主與農民截然不同的生活型態,更使雙方無法在同一片土地上和平共存。(註4):《農業發展條例》第18條明定,取得農業用地之農民,經直轄市或縣 (市) 主管機關核定,於不影響農業生產環境及農村發展,得申請以集村方式或在自有農業用地興建農舍。 賴青松始終力守農地農用的原則,認為農民的工作、生活與農舍密不可分。 圖/黃郁期攝兼顧國土計畫與居住品質 學者盼集中農舍復土地機能「從嚴格的角度來看的話,耕地讓你能蓋房子本來就是一件不應該的事情。」戴秀雄表示,此舉打破政府的國土規劃權,內政部營建署訂定國土計畫,明確區分農業用地和住宅區,目的在於限制個人對土地的支配權。居住區以生活機能為考量,產業用地則因存在汙染或噪音問題,須與居住區隔離,避免不同使用性質的土地相互干擾。 土地使用分區與航空影像之疊圖。黃綠色區域為農牧用地,紅色區域為建築用地。圖中地點為宜蘭縣員山鄉深溝村附近,明顯可見許多農舍建築位於黃綠色農牧用地上。 圖片來源/國土規劃地理資訊圖台「其實在絕大部分國家包含英國、德國、荷蘭、法國鄉村,你會看到耕作區不會有零星的房子,頂多是放農具的地方。」戴秀雄以德國為例,說明當地農業用地及住宅用地分野相當明顯。「除非是在做國土計畫之前你就在那,否則就算你有多餘人口超出原本房子負荷,你都不能加蓋,你要自己去想辦法找到住宅用地住。」他提到,台灣的國土計畫起步晚於德國,《農發條例》第18條又開放耕地可興建農舍,導致以住宅功能為主的農舍散布在田野中。 宜蘭的建築散布於農田間,德國鄉村的建築有明顯的分區規劃,不隨意散落在農田之中。上圖地點位於宜蘭縣員山鄉深溝村附近,下圖地點位於德國巴伐利亞自由邦(Freistaat Bayern)的韋亞恩(Weyarn)附近。戴秀雄認為,抑制農舍濫長的根本之道,在於直接廢除《農發條例》第18條,禁止人民在農地興建農舍。「不廢除的話,我想國土計畫再努力大家都沒用,你沒有辦法說人家不合法,然後人家要申請農舍,你憑什麼不准?」他也建議,應參考國外鄉村的國土計畫,將重視居住品質需求者集中安排居住,發展「農村聚落」。他提到:「如果農村聚落發展完善,那你房子要蓋多漂亮,我覺得都再說。重點是(農舍)不要無規劃性的、無整體性亂散。」農村聚落的發展,將能恢復農業區的完整機能,並兼顧重視居住品質者的需求。「農村不能沒有農業,可是它也不是只有農業。」宜蘭農村地區矗立大量非農用農舍已成事實,但方子維堅信,「農村不能沒有農業,可是它也不是只有農業,每個人生活在這裡,有一個平衡在吧!」即便在農村,居民從事產業依然多元,除務農業,也不乏仰賴畜牧、工程維生的民眾定居。蘭陽平原上,種下秧苗與種下夢想的人們各自生活,「我不會責怪他們。」就如石學儒所言,包容或許是讓眾人在這片土地上和諧共處的良方。
毛小孩體能運動會 推廣動保觀念
生活
第1691期
毛小孩體能運動會 推廣動保觀念
2018-12-06
【記者蕭佳宜台北報導】爸媽們帶著「毛小孩」在草皮上奔跑、跳躍,穿越重重障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日於總統府前南、北廣場,以動物保育為主題,舉辦「微笑動物日—2018 動物保護友善環境嘉年華」。其中,首度舉行的「毛孩體能運動會」邀請飼主與寵物一起參與犬類敏捷賽,讓主人與毛小孩同樂。 報名參加「毛孩體能運動會」的飼主帶著寵物穿過各項障礙,要在最短時間內抵達終點。 圖/蕭佳宜攝犬類敏捷賽是犬類競技運動的一種,由一系列的障礙物,例如:隧道、A型障礙、連續障礙(Weave Poles)等組成。寵物需在主人的引導下,依照正確順序通過障礙物,完成比賽。正式的競賽中,主人不得以牽繩、玩具或零食引導寵物。但為了讓更多民眾認識、參與敏捷賽,「毛孩體能運動會」以推廣賽的形式進行,並且開放主人於比賽過程利用牽繩引導寵物通過障礙物。比賽以競速為標準,在最短時限內、完整通過所有障礙物的參賽者,即可贏得冠軍。比賽中不少狗卻步、在跨欄前駐足不前。主人們只好「拚盡全力」呼喊寵物的名字,吸引他們跳過跨欄或穿越隧道。參賽者賴哲毅與他飼養的傑克羅素犬Asuka,以23秒的佳績奪冠。有別於其他參賽者,賴哲毅是唯一沒有使用牽繩引導寵物的選手。除了憑藉過去比賽經驗,他指出訓練寵物也需要技巧。賴哲毅進一步舉例,在訓練過程中,在寵物做對動作的同時,也要及時給予獎勵、並且稱呼牠的名字。此外,飼主應時常觀察寵物的狀態,如果發現牠們的身體或心情有異狀,便要停止練習。他認為,寵物和人一樣,應該要讓寵物保持在開心的狀態,而不是被迫受訓,牠們才能自在地奔跑。由於台灣缺乏較空曠、適合犬隻自由奔跑的場地,賴哲毅表示,平時會以自製障礙物進行訓練。「毛孩體能運動會」不僅讓狗在空曠的草地奔跑,也能促進飼主與寵物之間的互動。他更建議政府除了舉行年度的活動、比賽,平日也能以主題式的教學活動,主動提供民眾教育、養育寵物的資訊以及合適的活動場地。 報名參加「毛孩體能運動會」的飼主帶著寵物穿過各項障礙,要在最短時間內抵達終點。 圖/蕭佳宜攝「微笑動物日」以動物保育、友善環境為主題。除了比賽和闖關活動,也邀請各縣市動物保護處以及民間動保團體擺設攤位,提升民眾的動保觀念。甫畢業於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輔大愛狗社的成員連若均認為,「微笑動物日」聚集許多動保團體,也吸引許多民眾到場參與,對於動保議題的推廣有實質的幫助。 「微笑動物日」邀請許多民間動保團體擺設攤位,幫助現場參與民眾認識動物保育議題。 圖/蕭佳宜攝現場除了分享一般大眾認知的伴侶動物相關之養育知識,也有許多和野生動物、經濟動物有關的推廣攤位,包括鯨豚保育以及解放「蛋雞」。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的學生陳芃瑄認為,透過關注不同議題的各式團體,不僅讓民眾對陌生的領域有所認識,更可以提升動物及環境保育的觀念。 志工高舉著倡導動物保護議題的標語,並向現場民眾宣導正確觀念。 圖/蕭佳宜攝 許多民眾帶家中的「毛小孩」到現場參與活動、互相交流。 圖/蕭佳宜攝
農業注新血 青農耕出新芽苗
專題
第1676期
農業注新血 青農耕出新芽苗
焦點
2018-05-02
你對於農業的了解有多少?點擊圖片進入遊戲,測試你的農業力!【專題記者葉穎樂、柯宜妤、林曉榆、陳星彤綜合報導】台灣農業缺工、糧食自給率低的狀況日漸嚴重,為此政府釋出許多農業政策、編制農民培育計畫,或以產學合作的方式鼓勵青年從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今年4月16日正式實施「農業專案貸款」政策,旨在放寬相關申貸規定,協助青年農夫投入農業經營。然而,他們和傳統農夫在農務上的概念是否能互相承接?究竟青農改變農業的力量是什麼、從農狀況與期望的落差又是什麼呢?現有的政策能夠符合青農的需求與期待嗎? 現今青年農夫對於農業的概念與傳統方式不同,在這樣的趨勢下,政府又該如何透過政策符合青農的需求呢?(圖/林曉榆攝)<b>依循天然農法 打造自身品牌清晨五點的天空甫破曉,張証盛便抵達淡水天元宮附近的農田開始一天的耕作。身為長子的他曾是名日本料理師傅,但眼見父親年紀日漸增長,本來就時常回田裡幫忙的他,最後決定放棄原有工作,全力幫助父親打理田地。 天微亮,張証盛便開始一天的耕作,他選擇種植冷門但價值高的品種,逐步打造自有的品牌 ——「長野安心蔬菜園」。(圖/陳星彤攝)走入田裡,除了一般常見的絲瓜、長豆、田菜根等蔬菜,還能看見形形色色的胡蘿蔔、日本洋蔥、蘋果苦瓜等較為特殊的農作物。張証盛透露,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吸引客戶,他選擇種植這些冷門但價值高的品種,逐步打造出自有品牌 ——「長野安心蔬菜園」。雖然比起其他農友,張証盛販售的蔬菜較貴,但他說:「賣的都是無毒的蔬菜,不噴灑農藥」,所以很多消費者還是願意買單。藍姆路・卡造則來自花蓮富里鄉吉拉米代部落,他大學畢業後毅然決定返回家園,幫助部落發展,最終決定致力生產生態米。由於部落從農人口多,加上稻田位於秀姑巒溪最上游,他便看準環境優勢,強調農產品的有機與天然,「我認為這麼純淨的地方,正適合打造屬於部落的獨特品牌。」但是,如何與部落裡較年長的農民溝通則是藍姆路・卡造所遇到的挑戰。起初藍姆路 ・卡造試圖說服部落裡的長輩放棄有損環境污染的種植方法,改採日本的綠生農法(註1)。但由於此方法資材昂貴,也無法在短期內看到立即的效果,因此老一輩接受的意願並不高,「很多長輩認為只要農作物漂亮、產量高,賣得出去就可以了」。 來自花蓮富里鄉吉拉米代部落的藍姆路・卡造,大學畢業後決定返回家園,幫助部落發展,最終決定致力生產生態米。(圖/林曉榆攝)後來藍姆路・卡造便決定改變策略,不再強硬說服長輩改變,轉而從居民熟悉的傳統耕作方式結合新觀念發展更注重保育的有機耕種法——哈拉農法(註2)。哈拉(Hara)除了是產區的地名,同時也是當地保育類「台東間爬岩鰍」的阿美族語。藍姆路・卡造指出部落裡的老人希望往後的子子孫孫都可以看見哈拉,他以這樣的單純訴求,積極和長輩們溝通,才讓大家漸漸接受新嘗試。藍姆路・卡造也表示實施哈拉農法後,成功讓一些消失數十年的生物重新出現,這讓部落裡所有人都非常興奮,也是他實行有機耕種的意外收穫。(註1:綠生農法的特點在於不使用農藥,而是用菌種改善土壤及水稻的對病蟲害的抵抗力。)(註2:哈拉農法不使用化學肥料,雖會使用有機的苦茶粕防治福壽螺,但因苦茶粕會傷害水中生物,對於劑量及使用方法都相當注意。)<b>跟上科技時代 翻轉傳統農業觀念 「把你栽培到研究所,你竟然回來做農夫。」這是梁勝智當初決定從農時聽到的第一句話。這句話顯露了長輩對農業的刻板印象,更代表父母對孩子的期許與失落。梁勝智求學時曾在台北生活14年,但主修圖文傳播的他無法單憑攝影工作有穩定收入,他便回到彰化經營19號農場。梁勝智坦言,曾因父母的質疑和爭執動搖過,但「說服關心你的人才能好好做事情」,他語重心長地表示不讓家人擔心很重要。對從小有務農經驗的梁勝智而言,返鄉務農自然是他轉換跑道的優先選擇。相較傳統耕作方式,他選擇蓋溫室,以「偏向有機」的方式栽種高經濟價值的番茄。之所以說偏向有機,是因為梁勝智還是會在安全、合理的範圍內使用農藥,但採收期間就絕對不會用藥。另外,他也會透過微生物、優勢菌種的輔助,讓作物免於病蟲害。 梁勝智只要有機會都會到希望廣場擺攤,讓更多人認識他和家人共同經營的「19號農場」。(圖/陳星彤攝)三年前毅然辭去軟體工程師職位的陳幸延,來到宜蘭員山鄉成為一名科技農夫,開啟人生的新階段。他雖然也會參與耕作,但更多的是扮演輔佐角色,透過遠端科技幫助當地小農解決農耕問題。他與朋友合夥開發軟體,提供土壤濕度、當天氣候、施肥建議、當季病蟲害等資訊,讓較無經驗的青農得以依循,老農民也可以更精確地掌握作物狀況。陳幸延起初是設計應用程式(APP),但使用者需要特意點開程式,導致使用率不高。後來他發覺農友會一直看LINE、用LINE傳訊息,於是他改用LINE的官方帳號功能,將資訊推播給農友。他也提到,相較APP比較被動式的偵測,如今農友只要輸入種植作物與地區,系統便會提供相對應的資訊,「我們希望提供更符合需求、更客製化的服務。」 陳幸延近來改用LINE官方帳號,希望能更主動、客製化地提供農務相關資訊。(圖/陳幸延提供)<b>官方促農業創新 課程與認證雙管齊下行政院農委會於民國100年設立農民學院,與各地試驗改良場所合作,提供農業研究、教育、資源的整合平台。其中,農委會將課程分為入門、進階及研習等類別,讓有意從農者與在職農民都能找到合適的學習管道。梁勝智便表示會透過農委會農民學院的課程,獲取農作栽培的資訊。他指出農業的類別非常廣泛,針對想栽種的作物選擇相關課程,深入了解需要什麼土壤、環境、時節,以及會有什麼病蟲害,才可以大大減少失敗機率。藍姆路・卡造則是參加農改場的課程,他提到現在政府大力推動青農培育,相關課程非常豐富,政府都會根據當地需求提供課程,資訊取得不成問題。不過陳幸延也補充,雖然年輕農友熱衷報名課程,但傳統農民仍不太能接受新型態農法,幾乎沒有上課的意願。隨著越來越多農民採用天然農法,農委會也肯定不使用化學物質、保護水土資源與生態平衡的栽種方式,民國96年開始實施的「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便將有機農業及其產品納入驗證項目。但梁勝智指出,取得有機農產品認證的花費並不低,每種蔬菜都需個別認證,且一個認證每年都是萬元起跳,要審慎考慮是否划算。畢竟取得認證後,還要投入許多精力與成本來打響知名度,品牌才能維持下去。對此,農委會技正(註3)楊承叡表示傳統批發市場講求低價,確實不利有機農產品銷售,因此提供電子商務的培訓課程,讓農友得以架設銷售平台,透過網路宣傳自有品牌。藍姆路・卡造則認為有機認證程序太過繁複,且儘管政府有補助費用,但得待認證通過後才能拿收據核銷,很多農戶根本不願意去籌這筆錢。藍姆路・卡造還提到認證往往僅有限制劑量,但他的核心概念是維護週邊環境,生態的反應難用數字衡量,只要一丁點藥劑都可能殘害生物,「比起花錢認證,恢復過往生態景象的說法,其實更容易說服老一輩。」(註3:在行政系統中,技正為專業技術類的最高職位,屬於8至9職等的公務人員。)<b>政府貸款、輔導及補助 程序繁瑣不易申請為協助擔保能力不足,難以貸款籌措資金的農漁業者,政府機關、農業行庫及農漁會共同成立「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民國73年起開放農漁民申請。但張証盛指出,農信保雖然打出低利息、無擔保貸款,但申貸程序與條件繁瑣,實際上很難成功申請貸款。農委會也從民國102年起推動「百大青農輔導計畫」,為獲選的青農提供技術與產銷輔導、設備補助、農業貸款等協助。但張証盛提到,遴選標準主要是企畫書,比起務農經驗,文筆似乎更加重要。楊承叡對此表示,農委會評選時,除了重視計畫可行性,更希望獲選人成為標竿,帶動周遭的青年農民,因此申請人若經常參與當地的交流活動,便會大大加分。除了書面審查之外,農委會將透過面談了解申請人對生產與管理的實務能力,也會在各地成立專案輔導小組,掌握務農的實際狀況,這些小組同時也負責受理百大青農的申請。此外,陳幸延認為政府評估設備補助案時,往往講求產量,不利小農申請。楊承叡指出畢竟政府的財政與資源有限,只能做出取捨。考量對整體產業的效益,農委會將產銷班、合作社、農企業列為優先補助對象,因為他們的農產量和面積較大,同樣補助一台機器,使用的效率更高。 陳幸延透過分析天氣和雨量的曲線圖,提供當氣候等資訊,讓較無經驗的青農可以有初步耕種方向,老農民也能更精確地掌握作物狀況。(圖/陳星彤攝)<b>鼓勵高中生從農  成績為標準引疑慮除了協助現任青農,培育未來農業人才也極其重要,其中在學學生即是重要的目標族群。為此,農委會去年首度推動「獎勵高中從農方案」,今年4月25日更宣布擴增獎勵科別,提供1,200個獎勵金名額,藉此鼓勵更多學生投入農業。楊承叡解釋,這代表今年8、9月入學的學生中,將有更多人能參與從農方案。他表示農委會希望透過此管道,讓高中生增加對農業職場的認識,畢業後能將農業相關科系或工作列入未來規劃的考量。但是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附屬桃園農工農場經營科一年級學生黃玟嘉透露,「申請從農方案最困難的是成績要在前50%。」從小在父親耳濡目染下,黃玟嘉立志長大要開農場,認為當農夫很有趣的他更希望未來能透過種植幫助「沒有東西吃的人」,並結合觀光來推廣農業。不過黃玟嘉難過地表示,由於學業成績沒有達到申請獎勵金的標準,即使找到機會參與農場實習,也無法得到農委會補助的獎勵金。桃園農工農經科科主任陳傳欣無奈感歎政策的成績門檻反而可能篩掉對從農有興趣的學生,他認為不應該限制成績,強調「智商並不是決定工作的首要條件。」他也對申請規定提出建議,認為可以進行農事操作測驗,以實務能力或操行成績作為標準。 桃園農工農經科主任陳傳欣反應目前計畫開放學生體驗的農場都以農業或畜牧的生產為主,若增加農產品加工、包裝行銷的課程不排除可以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圖/林曉榆攝)對於上述建議,楊承叡回應確實可以考慮列入方案,但他指出課程往往囊括實作,而操行也是學期成績的一個項目,在校成績應該有包含實作能力和操行。然而各校考試與實作的成績比重可能有所差異,加上方案剛實施不久,因此會再根據今年的報名情況與執行成效進行檢討與改善。<b>學生熱衷實習增加經驗   校方盼擴大媒合領域 桃園農工校園內設有田地與溫室,學生在學期間即有機會透過實際操作,學習農務相關知識。(圖/葉穎樂攝)立志未來推廣農業的農經科學生吳庭誼受限於現實條件,「我們家沒有農地,也沒有那麼多錢讓我畢業後可以直接從事農業推廣。」仍對農業有興趣的他,打算先尋找農場實習或基礎工作。吳庭誼認為靠一己之力很難經營一間農場,所以只能從頭開始,再等待合作機會,例如仿效小農制,幾個人合夥成立農場。同樣是農經科學生的游慧蓮則表示畢業後想到各個農場見習,接觸花卉、蔬果等不同領域,多方嘗試後才能更了解每種土壤、氣候適合的作物,再將技術帶回東南亞家鄉。此外,陳傳欣肯定獎勵高中生從農方案的好意,但目前計畫中開放學生體驗的農場都以農業或畜牧的生產為主,可是現今農業並非僅有種植與養殖這類的生產工作。他表示農委會不少政策都是針對中南部農校,課程傾向農業栽培生產的工作,但桃園農工學生其實較常往行政管理發展,例如農會、水利會總幹事,或者成為農業推廣人員。陳傳欣進一步表示,即使學生有意願從農,也不一定志在種植與養殖工作,因此獎勵政策若能延伸到農產品加工、包裝行銷等面向,可能會吸引更多學生參與。現任青農梁勝智則分享,雖然一般民眾普遍認為從農為基層工作,但糧食是民生必需品,妥善經營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以自身從攝影工作轉戰農業的經驗,鼓勵年輕人勇於嘗試、多方發展,「我等於完全轉換跑道,雖然很慌張,但很有成就感、累得很值得。」<b>政府力推學生農業政策 普及食農教育為根本為了培育更多青年農民,農委會105學年末已開始推動「新農民培育計畫」,其中又分為職場和學校兩端。除了上述的農信保、百大青農輔導,也有針對學校的政策。楊承叡表示,本學年度四所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國立宜蘭大學、明道大學)會有農業公費專班,錄取學生將學雜費全免,也可以申請多種補助金。另一方面,楊承叡提到行政院目前配合政府推動「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此途徑所有人都能申請,理念是參考國外的間隔年(Gap Year),讓學生高中畢業後先工作,「希望大家不要急著一路念上去,先找到志向、探索興趣。」根據此計劃,學生只要任職政府媒合的工作,除了原有薪水,每個月將額外獲得一萬元儲蓄金,累積後可作為升學基金或創業資本。楊承叡補充此方案不是針對農業,因此並非農委會負責,但農委會將配合計畫引薦農業類工作,全力協助對農業有興趣的學生,後續也有銜接到農業公費專班的配套措施。青農藍姆路・卡造從農數年,儘管有不少成果,但他仍表示銷售是一大挑戰,為堅持友善環境的農法,付出的人力與資材反映在產品價格無法壓低。他發覺許多消費者雖然支持天然耕作的理念,但常是一次性捧場,不一定會長期購買,「整個消費市場還是低價邏輯。」對於這些疑問,楊承叡表示,農委會一直推廣有機農產品,也有越來越多政策強調食農教育,便是希望消費者能更認識有機與友善的農業生產方式,理解安全的農產品高價的原因。楊承叡指出透過教育推廣上述理念,消費者若意識到支持有機農產品,也等於友善生態環境,花錢購買有機農產品的意願可能就會增加。對此,陳幸延也提出進一步的構想——讓農業成為社群互動,他正研發讓消費者使用LINE訂閱農民的系統,「相較於購買時才回頭看生產歷程,看著作物長大然後直接預購,會讓消費者更安心。」就長遠發展來說,陳幸延開設「開放農業基礎建設」計畫,期望架構穩定之後還能不斷擴建資料庫。他苦笑形容目前農業面對的是「沒有盡頭的問題」,並非特定幾個人有成果就解決或到達終點,而是要以開放的方式讓不同領域的專家持續投入貢獻,整體農業才能慢慢改善並逐漸成長。 陳幸延表示為了解食材開始務農,希望從中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圖/林曉榆攝)<b>用各自的方式付出 從農業改善生活身為部落裡唯一的青農,藍姆路・卡造致力於溝通,持續與長輩互動、了解彼此想法,經過多年的磨合終於和老一輩的農夫以注重保育達成共識,一同實行新農法。研發LINE推播功能的陳幸延也坦言,擔心尚不完善的資料庫會干擾老一輩農民的耕種程序,反而成為他們工作的負擔,因此透露還需花費一些時間,待系統更加完整後,才會正式開放服務。其實政府陸續推出了許多農業政策與計畫協助農業發展,立意與積極作為值得肯定,但由於執行上程序較為繁瑣,部分青農還是反映不易申請,也期望篩選標準能更加重視實務操作層面。不過,現有青農仍以可取得的幫助和有限的資源為基礎,藉由創造農業友善環境或結合科技專長,對台灣的農業做出貢獻。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不論是遵循傳統模式默默耕耘的農民,還是極力發掘新可能的青農,甚至未來想成為農業接班人的學生,剛開始或許都是為了自己的生活與個人目標才投入農業,但隨著從農的時間累積,激發出了更多的新想法與技術,並將農業帶往對環境更友善的未來。雖然過程中遭遇了不少困難,但他們辛勤努力的成果也將人們帶向更好的生活。畢竟,農業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無法分離。 有志於農業的青年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最後透過農業改善更多人的生活。(圖/林曉榆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