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注新血 青農耕出新芽苗
你對於農業的了解有多少?點擊圖片進入遊戲,測試你的農業力!【專題記者葉穎樂、柯宜妤、林曉榆、陳星彤綜合報導】台灣農業缺工、糧食自給率低的狀況日漸嚴重,為此政府釋出許多農業政策、編制農民培育計畫,或以產學合作的方式鼓勵青年從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今年4月16日正式實施「農業專案貸款」政策,旨在放寬相關申貸規定,協助青年農夫投入農業經營。然而,他們和傳統農夫在農務上的概念是否能互相承接?究竟青農改變農業的力量是什麼、從農狀況與期望的落差又是什麼呢?現有的政策能夠符合青農的需求與期待嗎? 現今青年農夫對於農業的概念與傳統方式不同,在這樣的趨勢下,政府又該如何透過政策符合青農的需求呢?(圖/林曉榆攝)<b>依循天然農法 打造自身品牌清晨五點的天空甫破曉,張証盛便抵達淡水天元宮附近的農田開始一天的耕作。身為長子的他曾是名日本料理師傅,但眼見父親年紀日漸增長,本來就時常回田裡幫忙的他,最後決定放棄原有工作,全力幫助父親打理田地。 天微亮,張証盛便開始一天的耕作,他選擇種植冷門但價值高的品種,逐步打造自有的品牌 ——「長野安心蔬菜園」。(圖/陳星彤攝)走入田裡,除了一般常見的絲瓜、長豆、田菜根等蔬菜,還能看見形形色色的胡蘿蔔、日本洋蔥、蘋果苦瓜等較為特殊的農作物。張証盛透露,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吸引客戶,他選擇種植這些冷門但價值高的品種,逐步打造出自有品牌 ——「長野安心蔬菜園」。雖然比起其他農友,張証盛販售的蔬菜較貴,但他說:「賣的都是無毒的蔬菜,不噴灑農藥」,所以很多消費者還是願意買單。藍姆路・卡造則來自花蓮富里鄉吉拉米代部落,他大學畢業後毅然決定返回家園,幫助部落發展,最終決定致力生產生態米。由於部落從農人口多,加上稻田位於秀姑巒溪最上游,他便看準環境優勢,強調農產品的有機與天然,「我認為這麼純淨的地方,正適合打造屬於部落的獨特品牌。」但是,如何與部落裡較年長的農民溝通則是藍姆路・卡造所遇到的挑戰。起初藍姆路 ・卡造試圖說服部落裡的長輩放棄有損環境污染的種植方法,改採日本的綠生農法(註1)。但由於此方法資材昂貴,也無法在短期內看到立即的效果,因此老一輩接受的意願並不高,「很多長輩認為只要農作物漂亮、產量高,賣得出去就可以了」。 來自花蓮富里鄉吉拉米代部落的藍姆路・卡造,大學畢業後決定返回家園,幫助部落發展,最終決定致力生產生態米。(圖/林曉榆攝)後來藍姆路・卡造便決定改變策略,不再強硬說服長輩改變,轉而從居民熟悉的傳統耕作方式結合新觀念發展更注重保育的有機耕種法——哈拉農法(註2)。哈拉(Hara)除了是產區的地名,同時也是當地保育類「台東間爬岩鰍」的阿美族語。藍姆路・卡造指出部落裡的老人希望往後的子子孫孫都可以看見哈拉,他以這樣的單純訴求,積極和長輩們溝通,才讓大家漸漸接受新嘗試。藍姆路・卡造也表示實施哈拉農法後,成功讓一些消失數十年的生物重新出現,這讓部落裡所有人都非常興奮,也是他實行有機耕種的意外收穫。(註1:綠生農法的特點在於不使用農藥,而是用菌種改善土壤及水稻的對病蟲害的抵抗力。)(註2:哈拉農法不使用化學肥料,雖會使用有機的苦茶粕防治福壽螺,但因苦茶粕會傷害水中生物,對於劑量及使用方法都相當注意。)<b>跟上科技時代 翻轉傳統農業觀念 「把你栽培到研究所,你竟然回來做農夫。」這是梁勝智當初決定從農時聽到的第一句話。這句話顯露了長輩對農業的刻板印象,更代表父母對孩子的期許與失落。梁勝智求學時曾在台北生活14年,但主修圖文傳播的他無法單憑攝影工作有穩定收入,他便回到彰化經營19號農場。梁勝智坦言,曾因父母的質疑和爭執動搖過,但「說服關心你的人才能好好做事情」,他語重心長地表示不讓家人擔心很重要。對從小有務農經驗的梁勝智而言,返鄉務農自然是他轉換跑道的優先選擇。相較傳統耕作方式,他選擇蓋溫室,以「偏向有機」的方式栽種高經濟價值的番茄。之所以說偏向有機,是因為梁勝智還是會在安全、合理的範圍內使用農藥,但採收期間就絕對不會用藥。另外,他也會透過微生物、優勢菌種的輔助,讓作物免於病蟲害。 梁勝智只要有機會都會到希望廣場擺攤,讓更多人認識他和家人共同經營的「19號農場」。(圖/陳星彤攝)三年前毅然辭去軟體工程師職位的陳幸延,來到宜蘭員山鄉成為一名科技農夫,開啟人生的新階段。他雖然也會參與耕作,但更多的是扮演輔佐角色,透過遠端科技幫助當地小農解決農耕問題。他與朋友合夥開發軟體,提供土壤濕度、當天氣候、施肥建議、當季病蟲害等資訊,讓較無經驗的青農得以依循,老農民也可以更精確地掌握作物狀況。陳幸延起初是設計應用程式(APP),但使用者需要特意點開程式,導致使用率不高。後來他發覺農友會一直看LINE、用LINE傳訊息,於是他改用LINE的官方帳號功能,將資訊推播給農友。他也提到,相較APP比較被動式的偵測,如今農友只要輸入種植作物與地區,系統便會提供相對應的資訊,「我們希望提供更符合需求、更客製化的服務。」 陳幸延近來改用LINE官方帳號,希望能更主動、客製化地提供農務相關資訊。(圖/陳幸延提供)<b>官方促農業創新 課程與認證雙管齊下行政院農委會於民國100年設立農民學院,與各地試驗改良場所合作,提供農業研究、教育、資源的整合平台。其中,農委會將課程分為入門、進階及研習等類別,讓有意從農者與在職農民都能找到合適的學習管道。梁勝智便表示會透過農委會農民學院的課程,獲取農作栽培的資訊。他指出農業的類別非常廣泛,針對想栽種的作物選擇相關課程,深入了解需要什麼土壤、環境、時節,以及會有什麼病蟲害,才可以大大減少失敗機率。藍姆路・卡造則是參加農改場的課程,他提到現在政府大力推動青農培育,相關課程非常豐富,政府都會根據當地需求提供課程,資訊取得不成問題。不過陳幸延也補充,雖然年輕農友熱衷報名課程,但傳統農民仍不太能接受新型態農法,幾乎沒有上課的意願。隨著越來越多農民採用天然農法,農委會也肯定不使用化學物質、保護水土資源與生態平衡的栽種方式,民國96年開始實施的「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便將有機農業及其產品納入驗證項目。但梁勝智指出,取得有機農產品認證的花費並不低,每種蔬菜都需個別認證,且一個認證每年都是萬元起跳,要審慎考慮是否划算。畢竟取得認證後,還要投入許多精力與成本來打響知名度,品牌才能維持下去。對此,農委會技正(註3)楊承叡表示傳統批發市場講求低價,確實不利有機農產品銷售,因此提供電子商務的培訓課程,讓農友得以架設銷售平台,透過網路宣傳自有品牌。藍姆路・卡造則認為有機認證程序太過繁複,且儘管政府有補助費用,但得待認證通過後才能拿收據核銷,很多農戶根本不願意去籌這筆錢。藍姆路・卡造還提到認證往往僅有限制劑量,但他的核心概念是維護週邊環境,生態的反應難用數字衡量,只要一丁點藥劑都可能殘害生物,「比起花錢認證,恢復過往生態景象的說法,其實更容易說服老一輩。」(註3:在行政系統中,技正為專業技術類的最高職位,屬於8至9職等的公務人員。)<b>政府貸款、輔導及補助 程序繁瑣不易申請為協助擔保能力不足,難以貸款籌措資金的農漁業者,政府機關、農業行庫及農漁會共同成立「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民國73年起開放農漁民申請。但張証盛指出,農信保雖然打出低利息、無擔保貸款,但申貸程序與條件繁瑣,實際上很難成功申請貸款。農委會也從民國102年起推動「百大青農輔導計畫」,為獲選的青農提供技術與產銷輔導、設備補助、農業貸款等協助。但張証盛提到,遴選標準主要是企畫書,比起務農經驗,文筆似乎更加重要。楊承叡對此表示,農委會評選時,除了重視計畫可行性,更希望獲選人成為標竿,帶動周遭的青年農民,因此申請人若經常參與當地的交流活動,便會大大加分。除了書面審查之外,農委會將透過面談了解申請人對生產與管理的實務能力,也會在各地成立專案輔導小組,掌握務農的實際狀況,這些小組同時也負責受理百大青農的申請。此外,陳幸延認為政府評估設備補助案時,往往講求產量,不利小農申請。楊承叡指出畢竟政府的財政與資源有限,只能做出取捨。考量對整體產業的效益,農委會將產銷班、合作社、農企業列為優先補助對象,因為他們的農產量和面積較大,同樣補助一台機器,使用的效率更高。 陳幸延透過分析天氣和雨量的曲線圖,提供當氣候等資訊,讓較無經驗的青農可以有初步耕種方向,老農民也能更精確地掌握作物狀況。(圖/陳星彤攝)<b>鼓勵高中生從農 成績為標準引疑慮除了協助現任青農,培育未來農業人才也極其重要,其中在學學生即是重要的目標族群。為此,農委會去年首度推動「獎勵高中從農方案」,今年4月25日更宣布擴增獎勵科別,提供1,200個獎勵金名額,藉此鼓勵更多學生投入農業。楊承叡解釋,這代表今年8、9月入學的學生中,將有更多人能參與從農方案。他表示農委會希望透過此管道,讓高中生增加對農業職場的認識,畢業後能將農業相關科系或工作列入未來規劃的考量。但是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附屬桃園農工農場經營科一年級學生黃玟嘉透露,「申請從農方案最困難的是成績要在前50%。」從小在父親耳濡目染下,黃玟嘉立志長大要開農場,認為當農夫很有趣的他更希望未來能透過種植幫助「沒有東西吃的人」,並結合觀光來推廣農業。不過黃玟嘉難過地表示,由於學業成績沒有達到申請獎勵金的標準,即使找到機會參與農場實習,也無法得到農委會補助的獎勵金。桃園農工農經科科主任陳傳欣無奈感歎政策的成績門檻反而可能篩掉對從農有興趣的學生,他認為不應該限制成績,強調「智商並不是決定工作的首要條件。」他也對申請規定提出建議,認為可以進行農事操作測驗,以實務能力或操行成績作為標準。 桃園農工農經科主任陳傳欣反應目前計畫開放學生體驗的農場都以農業或畜牧的生產為主,若增加農產品加工、包裝行銷的課程不排除可以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圖/林曉榆攝)對於上述建議,楊承叡回應確實可以考慮列入方案,但他指出課程往往囊括實作,而操行也是學期成績的一個項目,在校成績應該有包含實作能力和操行。然而各校考試與實作的成績比重可能有所差異,加上方案剛實施不久,因此會再根據今年的報名情況與執行成效進行檢討與改善。<b>學生熱衷實習增加經驗 校方盼擴大媒合領域 桃園農工校園內設有田地與溫室,學生在學期間即有機會透過實際操作,學習農務相關知識。(圖/葉穎樂攝)立志未來推廣農業的農經科學生吳庭誼受限於現實條件,「我們家沒有農地,也沒有那麼多錢讓我畢業後可以直接從事農業推廣。」仍對農業有興趣的他,打算先尋找農場實習或基礎工作。吳庭誼認為靠一己之力很難經營一間農場,所以只能從頭開始,再等待合作機會,例如仿效小農制,幾個人合夥成立農場。同樣是農經科學生的游慧蓮則表示畢業後想到各個農場見習,接觸花卉、蔬果等不同領域,多方嘗試後才能更了解每種土壤、氣候適合的作物,再將技術帶回東南亞家鄉。此外,陳傳欣肯定獎勵高中生從農方案的好意,但目前計畫中開放學生體驗的農場都以農業或畜牧的生產為主,可是現今農業並非僅有種植與養殖這類的生產工作。他表示農委會不少政策都是針對中南部農校,課程傾向農業栽培生產的工作,但桃園農工學生其實較常往行政管理發展,例如農會、水利會總幹事,或者成為農業推廣人員。陳傳欣進一步表示,即使學生有意願從農,也不一定志在種植與養殖工作,因此獎勵政策若能延伸到農產品加工、包裝行銷等面向,可能會吸引更多學生參與。現任青農梁勝智則分享,雖然一般民眾普遍認為從農為基層工作,但糧食是民生必需品,妥善經營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以自身從攝影工作轉戰農業的經驗,鼓勵年輕人勇於嘗試、多方發展,「我等於完全轉換跑道,雖然很慌張,但很有成就感、累得很值得。」<b>政府力推學生農業政策 普及食農教育為根本為了培育更多青年農民,農委會105學年末已開始推動「新農民培育計畫」,其中又分為職場和學校兩端。除了上述的農信保、百大青農輔導,也有針對學校的政策。楊承叡表示,本學年度四所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國立宜蘭大學、明道大學)會有農業公費專班,錄取學生將學雜費全免,也可以申請多種補助金。另一方面,楊承叡提到行政院目前配合政府推動「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此途徑所有人都能申請,理念是參考國外的間隔年(Gap Year),讓學生高中畢業後先工作,「希望大家不要急著一路念上去,先找到志向、探索興趣。」根據此計劃,學生只要任職政府媒合的工作,除了原有薪水,每個月將額外獲得一萬元儲蓄金,累積後可作為升學基金或創業資本。楊承叡補充此方案不是針對農業,因此並非農委會負責,但農委會將配合計畫引薦農業類工作,全力協助對農業有興趣的學生,後續也有銜接到農業公費專班的配套措施。青農藍姆路・卡造從農數年,儘管有不少成果,但他仍表示銷售是一大挑戰,為堅持友善環境的農法,付出的人力與資材反映在產品價格無法壓低。他發覺許多消費者雖然支持天然耕作的理念,但常是一次性捧場,不一定會長期購買,「整個消費市場還是低價邏輯。」對於這些疑問,楊承叡表示,農委會一直推廣有機農產品,也有越來越多政策強調食農教育,便是希望消費者能更認識有機與友善的農業生產方式,理解安全的農產品高價的原因。楊承叡指出透過教育推廣上述理念,消費者若意識到支持有機農產品,也等於友善生態環境,花錢購買有機農產品的意願可能就會增加。對此,陳幸延也提出進一步的構想——讓農業成為社群互動,他正研發讓消費者使用LINE訂閱農民的系統,「相較於購買時才回頭看生產歷程,看著作物長大然後直接預購,會讓消費者更安心。」就長遠發展來說,陳幸延開設「開放農業基礎建設」計畫,期望架構穩定之後還能不斷擴建資料庫。他苦笑形容目前農業面對的是「沒有盡頭的問題」,並非特定幾個人有成果就解決或到達終點,而是要以開放的方式讓不同領域的專家持續投入貢獻,整體農業才能慢慢改善並逐漸成長。 陳幸延表示為了解食材開始務農,希望從中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圖/林曉榆攝)<b>用各自的方式付出 從農業改善生活身為部落裡唯一的青農,藍姆路・卡造致力於溝通,持續與長輩互動、了解彼此想法,經過多年的磨合終於和老一輩的農夫以注重保育達成共識,一同實行新農法。研發LINE推播功能的陳幸延也坦言,擔心尚不完善的資料庫會干擾老一輩農民的耕種程序,反而成為他們工作的負擔,因此透露還需花費一些時間,待系統更加完整後,才會正式開放服務。其實政府陸續推出了許多農業政策與計畫協助農業發展,立意與積極作為值得肯定,但由於執行上程序較為繁瑣,部分青農還是反映不易申請,也期望篩選標準能更加重視實務操作層面。不過,現有青農仍以可取得的幫助和有限的資源為基礎,藉由創造農業友善環境或結合科技專長,對台灣的農業做出貢獻。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不論是遵循傳統模式默默耕耘的農民,還是極力發掘新可能的青農,甚至未來想成為農業接班人的學生,剛開始或許都是為了自己的生活與個人目標才投入農業,但隨著從農的時間累積,激發出了更多的新想法與技術,並將農業帶往對環境更友善的未來。雖然過程中遭遇了不少困難,但他們辛勤努力的成果也將人們帶向更好的生活。畢竟,農業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無法分離。 有志於農業的青年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最後透過農業改善更多人的生活。(圖/林曉榆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