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競技體操錦標賽台東登場 眾人積極應戰國際賽事
2024-10-25
生活
【社論】言論自由還是仇恨溫床?Threads如何影響社會對話
2024-10-25
校園
東大學生會長彈劾程序存疑 教授籲主動公開資訊
2024-10-25
校園
清大宿舍分棟惹議 學生憂影響書院營運
2024-10-25
校園
臺師大重訓室人力不足 縮減開放時間引學生不滿
2024-10-25
國際
密州政府推經濟政策 欲留大學人才逆轉貧窮困境
2024-10-25
國際
曼大領頭成立人文學聯盟 盼跨界解決全球議題
2024-10-2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專題
第1703期
劃破蘭陽田地線 千棟農舍陰影下的農村生活
2019-05-30
【專題記者劉信秀、涂葦慈、蕭佳宜、徐佳渝、黃郁期綜合報導】「我小時候每天從羅東騎腳踏車到宜蘭,十公里的距離中看不到幾棟房子,整個路上都是漠漠水田,非常美麗。」從小在宜蘭長大的李寶蓮,娓娓道出兒時的家鄉印象。然而,隨著西元2006年雪山隧道(後簡稱雪隧)通車、台北通往宜蘭所需時間縮短,廣闊的農地出現各形各色、高矮不一的建築物,宜蘭縣成為全台灣農舍數量最多且密度最高的城市。一幢幢農舍深嵌在綠油油的農田間,成為宜蘭地區既和諧又衝突的景象。宜蘭農舍林立 遼闊水田景緻不再根據宜蘭縣政府統計,2016年宜蘭縣已有8484棟農舍,和2006年雪隧開通時的2611棟相比,十年間農舍數量成長超過兩倍。「有些朋友兩三年會來(宜蘭)一次,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經常都找不到我家在哪裡,都說『又跟上次都不一樣了』。」在宜蘭從事友善耕作近二十年的賴青松觀察,雪隧開通後,他的田地周圍逐漸矗立許多農舍,過去一覽無遺的水田景象不復從前。監察院在2018年「宜蘭農舍案調查報告」中指出,2017年宜蘭縣農牧戶口數僅有2萬8123戶,2000至2018年間卻核發高達6138件農舍使用執照,相較於彰化、雲林等農業大縣,農牧戶口數雖都超過七萬人,農舍使用執照數卻只有3000件以下。種種數據顯示宜蘭地區農舍氾濫,已是不爭的事實。農舍不僅使原本廣闊的農地景觀變得支離破碎,更影響當地農民的生活,並汙染生態環境。瓦礫入田廢水入渠 農舍影響農業與生態「田裏頭剛開始我看到這些東西真的非常生氣餒!你蓋房子已經擋到我的陽光,我已經很不愉快了,只有四個字嘛以鄰為壑,你不要的東西通通往田裡丟,田裡是垃圾堆置場嗎?」談及自己最重視的農地因鄰地興建農舍備受影響,賴青松難掩激動情緒。他指出工人興建農舍時,常將鋼釘、磁磚、鋼板模等建材棄置於鄰近農田。然而,農人習慣打赤腳行走於田地間,若不慎踩到廢棄物,恐有安全疑慮,「我只要一靠近農舍、我就會心裡先自我警戒。穿雨鞋、下田戴手套,田裡會摸出甚麼都不一定。垃圾袋啦、各式各樣水管啦……。」 賴青松提到自己下田時常會撞見興建農舍所用的建材或磁磚,讓他耕作時始終戰戰兢兢。 圖/賴青松提供「農舍蓋起來之後,你住進去的人總是要洗澡、洗碗、煮飯吧?這些水怎麼辦?一定是往外排。」宜蘭在地青年農夫方子維提出,農舍興建後排放的廢水,也是問題之一。他解釋,農舍排出的廢水,可能經由上游渠道流入下游農地,連帶影響食安。守護宜蘭工作坊創辦人李寶蓮也提到,長期下來,家庭廢水造成的汙染,可能與噴灑農藥一樣可觀,「農人打藥並不是每天打喔,他是有病蟲害、有必要的時候才打。可是汙水這件事情,他是無時無刻、每天都在排,而且會隨著農舍數量增多,我們的灌溉水質就一定會受影響。」此外,方子維也嘗試以生態角度,分析農舍林立對農地環境造成的影響。他說明,常見的田地水鳥,會啄食害蟲,並在田中排泄,使農田更加肥沃,維持田間生態的平衡。方子維進而指出,「當一片土地是完整的,中間長出了一個房子,這個房子你從生態角度來講,水鳥看到有一個東西在那,他就不來這。」建築物興建對自然生態的衝擊,不容忽視,但對渴望到宜蘭體驗田園生活的民眾而言,追求生活品質與維護生態環境,恐怕難以兩全。 鐵製鷹架環繞尚未興建完成的建物,混雜泥土、石頭及各種塑料的廢物堆置於田間。 圖/涂葦慈攝農舍取得規範寬鬆 民眾為田園夢大興農舍根據《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規定,欲興建農舍者須先取得農民身分(註1),且持有土地面積不得小於0.25公頃。法律也明定,為了保護農業生產環境,每人名下僅能擁有一戶農舍,面積不得超過農地總面積的百分之十,其餘百分之九十,須為完整農業用地。在宜蘭地區務農近十年的曾文昌坦言,取得農民身份並不困難,再者,非農民身份者若想擁有農舍,還能透過老農配建(註2)管道,或向持有農舍使用執照超過五年者購買(註3)。「住農舍的話就變成說,他可以去規劃他的想法,比如說想要養狗、做車庫,或者是想要種種東西,他可以去圓一個農夫的想法。」宜蘭地區不動產業者張雅音分析,許多民眾之所以購買宜蘭農舍,是期望能自主設計居住空間,藉此追求較好的居住品質,並實現田園生活的夢想。宜蘭縣員山鄉員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勝樂表示,許多宜蘭人年輕時前往台北發展,退休返鄉後欲購買農舍,改善家人的生活與居住環境,「身為一個農民的孩子,你會想讓爸媽過好一點的生活,這是天經地義的。」「我們這邊離台北太近了,有點像後花園。早期從台北下來買的話,很便宜,一千多萬就很漂亮很大間。」張雅音補充,地價和交通吸引外地民眾購買宜蘭農地、農舍,再加上規範較為寬鬆,造成農舍數量過多,最終成為有心人士哄抬地價的手段。(註1)農民身分:根據現行法律,只要申請人擁有農保、第三類健保或繳交實際從農計畫等三個證明中任一項,便符合農民身分。(註2)老農配建:2000年1月28日《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前,農民所持有的農地適用舊法規,不論土地面積大小皆可興建農舍。因此買方可購買老農農地,並以老農名義申請建照及農舍使用執照,待取得執照後再進行所有權移轉。(註3)持有農舍超過五年者:買方須向一般農民購買農地,並以農民名義申請建照及農舍使用執照,待取得農舍使用執照滿五年後再進行所有權移轉。農舍引炒地風氣 農田頻繁過戶成亂象「都會區大量人口想要來宜蘭圓一個田園夢,就蓋了豪華別墅起來,那漸漸地這個成為趨勢之後,房仲當然就起來了,地價就被炒起來了。」方子維無奈地說道,居高不下的地價導致欲從事農業工作者買不起農地,也讓土地閒置,無法發揮生產價值。「農地如果只是農作物在移轉,其實根本沒有獲利,如果農地是做農業使用的時候,他基本上幾乎沒有什麼炒作空間可言。」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助理教授戴秀雄說明,作為農業用途的農地並無法在轉售中獲利,然而農舍為原有土地帶來的附加價值不一,許多人便藉由交易,從中獲取利益。 宜蘭縣農地買賣交易頻繁,經過農田時,更可以看到用兩根木架支撐的農地出售看板。 圖/劉信秀攝根據2018年宜蘭縣宜蘭地政事務所統計,購買宜蘭一公頃的農地至少須3600萬元新台幣以上,「那個地價是務農的人買不起的,這個也會引誘很多在務農的人,把他的農地賣掉,因為獲利太大。」李寶蓮坦言,務農收入並不可觀,居高不下的地價吸引部分農民將田地售出,導致農地交易頻繁。政策頻改致地價擺盪 農舍興建數量下降近年來,宜蘭農舍成長數量已漸趨緩,2018年宜蘭縣縣政統計通報指出,農舍核發使用執照已自2014年的674件,逐年遞減至2017年的194件。而農舍興建數量下降的關鍵,在於搖擺不定的政策方向,以及政策改變引發的土地價值波動。2015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後簡稱農委會)函釋地方政府「興建農舍經營計畫書」,規定農舍應配置於農地邊界及臨接道路,以保留農地最大耕地面積(後簡稱「臨界臨路」)。該政策在時任宜蘭縣縣長林聰賢推動下,抑制竄升的農舍交易量及衍伸問題。「跟風水有關,它要蓋在(田)中間,前面兩排龍柏,還要有停車場,後面有風水池、生態池,種荷花養鯉魚,這才是豪華農舍啊!」前宜蘭縣農業處處長楊文全坦言,購買農舍者大多重視風水,因此「臨界臨路」的規範,有效降低民眾興建豪華農舍的意願。有鑑於違規農舍遍布,2017年繼任宜蘭縣代理縣長吳澤成,在其任期內拆除三棟分別位於礁溪鄉、員山鄉及五結鄉的重大違規農舍,試圖解決農舍數量濫長問題。 楊文全分享擔任宜蘭縣農業處處長,經手宜蘭農舍議題的經歷,當談到農舍問題該如何解決時,語氣盡是無奈。 圖/徐佳渝攝然而,後上任的代理縣長陳金德,於2018年訂定「宜蘭縣農業用地申請興建農舍審查作業要點」,放寬農委會規定,使農舍興建的位置不再須臨界臨路。此舉不僅放寬農舍規定,更讓原本已經低迷的農舍市場死灰復燃。今年(2019年)3月農委會擬修訂《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將「臨界臨路」規範,提升至中央法律位階,以嚴加控管農舍的興建。農舍規範朝令夕改,使土地價值捉摸不定,導致新建農舍數量減緩。田園生活不若想像 農舍屋主與在地居民難和平共存「我從小就是看著宜蘭的水田長大,而這樣的農村地景啊,其實對我一輩子影響都蠻大的,我也很懷念我小時候宜蘭的樣貌 。」李寶蓮道出宜蘭地景改變對自己帶來的衝擊和失落。宜蘭農舍氾濫造成的傷害,似乎無法隨著農舍增長量的減緩而復原。自小在宜蘭長大的石學儒,赴台北求學前,和務農的家人居住在宜蘭一幢農舍裡,將近19年。他觀察到雪隧落成後三四年間,自家附近方圓一公里內,多了五棟用途不一且非農用的農舍。而石學儒小時熟悉的田園景緻,也隨著越來越多農舍的出現逐漸不如往昔。「有點可惜,農舍代表當地的經濟有在發展,但就人文社會的背景來看農舍,我認為過多農舍為鄉村注入了太多文明,破壞鄉村原有的風情,映入我眼中的風景不再那麼舒適。」石學儒感嘆。 三層樓裝潢典雅的農舍和農地比鄰而居,和一旁鮮綠的農作物相比,顯得格外突兀。 圖/黃郁期攝自農舍如雨後春筍般矗立於宜蘭田野間,除地景不復以往,在地居民的日常也有所變化。方子維表示,宜蘭農舍大多無人常住,表面看似燈火通明,實際只是屋主為防止竊盜發生所採取的因應措施,「我會覺得就算有人回來,好像也不太真的跟這個村子裏面的人去打招呼,就自己也會懷疑為什麼現在的農村變這樣,關係不是這麼地親近、會有點疏離。」 穿著阿公輩在早期最受歡迎的穿搭,方子維道出他對宜蘭農地的感情,並大方分享這幾年來的耕種經驗。 圖/徐佳渝攝「早期的人他們買的時候,都買很大間很漂亮,可能當成度假用,偶爾來一下,可是等他一個禮拜、兩個禮拜來的時候,那個草都長很高,很麻煩顧。」張雅音表示,不少屋主購買農舍後並不會常住,也不清楚如何照顧農地。此外,屋主對農業生活瞭解不足,易產生錯誤認知,曾文昌舉例,「像我之前有一個朋友,他搬來宜蘭,才發現原來農田是會噴農藥,就覺得怎麼會噴農藥,可是我就說你住在農業區裡面當然是噴農藥。」曾文昌提到,農民早起耕作的作息,常影響以度假為目的、居住於農舍中的民眾,雙方甚至可能產生衝突,「他(屋主)就會覺得說,你們幹嘛那麼早起床?你噴肥機很大聲,你為什麼那麼早噴?你不能十點再噴嗎?」賴青松也補充,農舍屋主常受農用機具影響生活而感到不滿,「他會叫你這個曳引機不能停在這邊,這個馬路都是泥巴,這樣很骯髒啊!」 曾文昌憶起朋友住進農舍時的狀況,坦言農地生活並不如外地人想像般容易。 圖/劉信秀攝「農夫的生活是跟他工作連在一起,他需要有地方洗菜、包水果甚至堆飼料,那偶爾會跑出兩隻老鼠……。」賴青松道出農舍存在的意義,正是因為農民的工作與生活密不可分。石學儒也回憶,「我印象中,在我家附近的務農者主要的交通工具都是腳踏車或雙腳。」他提到家中長輩的務農日常,經常離不開農舍,「農舍也象徵務農者與這塊地的一種聯繫,像是務農者已經在此生根了一樣。」政大地政系教授賴宗裕提到,《農業發展條例》(後簡稱《農發條例》)開放興建農舍的初衷,是將其認定為「農業生產不可分離的設施」,農民可放置農用機具,便利務農。然而,放眼望去,今日散落在蘭陽平原上的水泥建築,已背離當年《農發條例》第18條(註4)開放農地興建農舍的立法意旨。而農舍屋主與農民截然不同的生活型態,更使雙方無法在同一片土地上和平共存。(註4):《農業發展條例》第18條明定,取得農業用地之農民,經直轄市或縣 (市) 主管機關核定,於不影響農業生產環境及農村發展,得申請以集村方式或在自有農業用地興建農舍。 賴青松始終力守農地農用的原則,認為農民的工作、生活與農舍密不可分。 圖/黃郁期攝兼顧國土計畫與居住品質 學者盼集中農舍復土地機能「從嚴格的角度來看的話,耕地讓你能蓋房子本來就是一件不應該的事情。」戴秀雄表示,此舉打破政府的國土規劃權,內政部營建署訂定國土計畫,明確區分農業用地和住宅區,目的在於限制個人對土地的支配權。居住區以生活機能為考量,產業用地則因存在汙染或噪音問題,須與居住區隔離,避免不同使用性質的土地相互干擾。 土地使用分區與航空影像之疊圖。黃綠色區域為農牧用地,紅色區域為建築用地。圖中地點為宜蘭縣員山鄉深溝村附近,明顯可見許多農舍建築位於黃綠色農牧用地上。 圖片來源/國土規劃地理資訊圖台「其實在絕大部分國家包含英國、德國、荷蘭、法國鄉村,你會看到耕作區不會有零星的房子,頂多是放農具的地方。」戴秀雄以德國為例,說明當地農業用地及住宅用地分野相當明顯。「除非是在做國土計畫之前你就在那,否則就算你有多餘人口超出原本房子負荷,你都不能加蓋,你要自己去想辦法找到住宅用地住。」他提到,台灣的國土計畫起步晚於德國,《農發條例》第18條又開放耕地可興建農舍,導致以住宅功能為主的農舍散布在田野中。 宜蘭的建築散布於農田間,德國鄉村的建築有明顯的分區規劃,不隨意散落在農田之中。上圖地點位於宜蘭縣員山鄉深溝村附近,下圖地點位於德國巴伐利亞自由邦(Freistaat Bayern)的韋亞恩(Weyarn)附近。戴秀雄認為,抑制農舍濫長的根本之道,在於直接廢除《農發條例》第18條,禁止人民在農地興建農舍。「不廢除的話,我想國土計畫再努力大家都沒用,你沒有辦法說人家不合法,然後人家要申請農舍,你憑什麼不准?」他也建議,應參考國外鄉村的國土計畫,將重視居住品質需求者集中安排居住,發展「農村聚落」。他提到:「如果農村聚落發展完善,那你房子要蓋多漂亮,我覺得都再說。重點是(農舍)不要無規劃性的、無整體性亂散。」農村聚落的發展,將能恢復農業區的完整機能,並兼顧重視居住品質者的需求。「農村不能沒有農業,可是它也不是只有農業。」宜蘭農村地區矗立大量非農用農舍已成事實,但方子維堅信,「農村不能沒有農業,可是它也不是只有農業,每個人生活在這裡,有一個平衡在吧!」即便在農村,居民從事產業依然多元,除務農業,也不乏仰賴畜牧、工程維生的民眾定居。蘭陽平原上,種下秧苗與種下夢想的人們各自生活,「我不會責怪他們。」就如石學儒所言,包容或許是讓眾人在這片土地上和諧共處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