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疫情重掀送餐機器人話題 然技術落差致普及受阻
生活
影音
第1732期
疫情重掀送餐機器人話題 然技術落差致普及受阻
2020-10-15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駱芷萱、周佩怡綜合採訪報導】參賽者按下滑鼠,起始點的機器人立刻收到指示,開始前進。不一會兒,機器人便將餐點平穩地送達指定位置。2020國際新創機器人節10日於龍華科技大學開跑,現場聚集了來自全台大專院校及高中職的參賽者,他們將準備好的機器人送入會場進行測試,期望能贏得比賽。主辦單位祥儀慈善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王瑋璇表示,此賽事匯集了國內外機器人菁英選手,透過機器人競賽,也得以讓年輕學子驗證自己在學校所學。有別於以往的比賽,今年為了因應防疫趨勢,主辦單位首度新增送餐機器人比賽,主打無接觸送餐服務。透過機器人送餐的方式,減少人群接觸,進而降低疫情傳染的風險。王瑋璇說明,此次活動主題「No Touch」主打不同層面的無接觸,包括自動酒精消毒機、自動送餐機器人等服務型機器人。「疫情它是一個危機,但同時也是一個轉機。」她正向地表示,機器人產業因疫情而轉向,漸漸往防疫的方向發展。不僅民間舉辦比賽,不少學校也引入機器人相關設備及課程。今年二月疫情剛爆發時,中華大學便與耀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產學合作。中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邱奕契透露合作細節,他指出,當時校內的「智慧製造實驗室」為因應疫情,改寫了既有程式,讓普通的機器人搖身一變化為送餐機器人,替來台居家檢疫的港澳生送餐點,藉此減輕輔導員的壓力。然而,機器人服務雖然因疫情有了新熱潮,但由於在此之前,台灣對機器人的研究發展並不到非常完善。因此,即便送餐機器人能順利在簡單的場地內完賽,但距離將其實際應用於餐廳,仍存在一段技術落差。機器人服務受疫情影響,於國內重新掀起話題。不過,因現階段技術仍待改進,所以距離普及化尚有一段路要走。期望各界的投入得以加速機器人產業發展,為人類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
省人力成本 機器人發明展奪牌
新知
第1670期
省人力成本 機器人發明展奪牌
2017-12-20
【記者謝宜臻高雄報導】正修科技大學智慧型載具開發實驗室盼利用科技為服務業與工業解決人力問題,製作「廠區安全巡邏應變機器人」、「送餐機器人」,兩項發明於「2017高雄KIDE國際發明暨設計展」分別奪下金牌與銀牌。廠區安全巡邏應變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皆具備防撞的感應功能,不會因人員或顧客不小心經過其行走軌道而碰撞。前者四周皆可裝設攝影機,具備室內定位、氣體偵測等功能。實驗室成員電機工程系碩士吳珉任表示,機器人可24小時待命,協助廠區人員巡邏檢查,確保工業生產環境的安全。機器人的雲端後台可整合資訊、判斷狀況,而若偵測到易燃氣體外洩,可透過遠端操控開啟滅火器以控制火勢,降低可能的人員傷亡及設備損壞。 廠區安全巡邏應變機器人(左)前面的偵測器若判斷氣體外洩,後側滅火器可透過遠端操控開啟,以利控制火勢。 圖/謝宜臻攝為解決餐廳服務人員流動或出缺席變化所造成的問題,並替代具重複性質的勞動工作,送餐機器人結合無線辨識功能,送達指定桌號,顧客取放餐點後,可依規畫路線回後場待命並充電。實驗室成員電子工程系碩士劉冠勛表示,團隊將來會加強機器人點餐、說笑話等更人性化的功能,並改善送餐能力,讓餐點能自動上桌。他補充,放置餐點的平台將設計成凹槽形狀,能穩定餐點的置放、減少食物溢出的可能。 送餐機器人到達送餐桌號時可自動開合,顧客取放餐點後,再依規畫路線返回待命並充電。 圖/謝宜臻攝劉冠勛說:「未來率先應用送餐機器人的地方會是主題式餐廳,例如星際大戰餐廳等。」他認為,使用機器人的概念須慢慢導入,期許能漸為台灣大眾所接受。實驗室指導老師、電子工程系教授張法憲表示,這兩種機器人是在「一例一休」的浪潮下誕生,整個系統的設置雖須耗資100多萬,但長期而言以每月薪資新台幣2萬5000元的人力成本來計算,少聘僱兩名人員即可在兩、三年後回本。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