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659期
《一日紹興》 述居民迫遷無奈
2017-10-05
【記者劉蘭辰台北報導】紹興社區是由仁愛路、信義路與紹興南街圍成的老舊聚落,60年來居住近百戶人家。然而因產權歸屬國立台灣大學,台大向居民提告欲收回土地並求償新台幣2億元,使居民手足無措,也讓台大學生關心起校園旁這個角落。《一日紹興—紹興社區文史回顧展》自1日至15日,記錄這段都市迫遷與爭議。展覽由〈居民小屋〉、〈時光走廊〉、〈閱覽社區〉與《感知紹興》組成,以重現居住空間、影像文字解說、學生藝術家就地創作,以及紀錄片播映等多元方式呈現。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生王昱文表示,今年6月台大與紹興社區取得共識,讓居民從8月起暫時安置台北市基河三期國宅,待社區修建完成再搬回區內的生活實驗村,讓住宅與校地兩者共存。「當時覺得再不做就沒辦法做了。」王昱文表示展覽從8月底開始策劃,隨著居民遷離,他們抓緊時間趕在台大收管土地前,為人去樓空的屋舍舉辦一場回顧儀式,「希望減少居民的焦慮,讓他們知道我們還會持續陪伴。」 王昱文掀動〈被覆蓋的告示牌〉,表示作品明顯點出「禁止佔用」等警告文字對比社區尚有人居的矛盾事實。 圖╱劉蘭辰攝除了〈居民小屋〉、〈時光走廊〉與〈閱覽社區〉屬於文史資料呈現外,王昱文認為這場展覽最重要的就是有許多藝術家們共同投入,他們以紹興歷史場景現地創作,深刻轉化迫遷事件的彆扭與無奈。踏入居民王常彪的屋子便是《感知紹興》展場,侷促的空間一共陳列了六件作品。客廳擺有〈留不住的紀念〉,平凡的桌椅與桌上的金邊眼鏡、餅乾盤、植栽與報紙等,歡迎觀者隨時加入一同生活,但當人們觸碰椅背時才發現椅子與餐桌緊緊扣合,無法拉開椅子坐下,「一切都還在看似熟悉的地方,但已經無法再參與。」熟悉雕塑製作、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學生張根耀解釋。 〈留不住的紀念〉將屋內椅子肢解嵌入桌面,象徵紹興居民面臨的無情現實。 圖╱劉蘭辰攝屋內右側的神桌被改為〈紹興、關公、雞蛋糕〉,「我想用幽默的方式化解悲傷。」南藝大造型所學生王浩宇表示,他刻意將神桌降低至方便觀看的高度,並用壓克力與亮粉塗鴉社區景物與文字註解,以及一尊騎白馬耍大刀的關公,希望能保護紹興居民。穿過門廊便進入一個較為幽暗的空間,牆面掛滿雜物,伴隨時鐘單調的滴答聲。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學生豆宜臻將這些物品翻拍,製作成〈紹興物集錦〉,保存居民不願帶走與帶不走的回憶,「這些都是居民存在過的證明。」豆宜臻說。另一側狹小的廚房則掛滿花草,疊滿杯盤,縫隙間還透著微黃光暈。〈家〉的作者王詩婷甫畢業於南藝大材質創作與設計系,她表示花草與居民共生但無法移植,只好以廚房象徵家,而烹煮的花草則代表用來療癒心情的藥。 〈紹興物集錦〉保存居民不願帶走與帶不走的回憶,「這些都是居民存在過的證明。」豆宜臻說。 圖╱劉蘭辰攝 王詩婷表示花草與居民共生但無法移植,只好創作〈家〉以廚房帶來溫暖,而烹煮的花草則代表療癒心情的藥。 圖╱劉蘭辰攝屋主王常彪一邊看展,一邊憶舊,他表示,紹興社區多為貧困的城鄉移民,居住環境非常擁擠,像這棟住了48年的矮房就曾容納25人。當時他為了保護父親財產而參與抗爭,但迫於現實因素也不得不搬離。雖然協議已達成,但細部居住權分配尚待解決,而展場也將隨台大點交房屋而走入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