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5
校園
服務中心搬遷惹議 中興住宿生控權益受損
2024-11-15
國際
美大學推校園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大學事】強颱災損致通勤困難 師生盼大學視災情自主停課
2024-11-15
國際
馬大服儀指南多次惹議 學生呼籲校方修改穿衣規定
2024-11-15
國際
伊朗女大生脫衣抗議 頭巾令再引衝突
2024-11-15
校園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專題
第1743期
白色巨塔的前哨戰士 當醫檢師不再留下
焦點
2021-03-18
【專題記者蕭淳云、駱芷萱、崔兆慧、周佩怡綜合報導】抽血櫃檯前,手拿檢驗單的病患來來往往。有一群人身穿白袍,在第一線為病患抽血;另一部分的他們,在實驗室裡專注地檢查血液中的血球異常。他們是俗稱「醫師之眼」的醫事檢驗師(以下簡稱醫檢師)。許多會診中,醫師無法透過問診、觸診得知病人確切狀況,這時便需要醫檢師協助,採集患者的血液、尿液或糞便,並檢測其中的各項數據,作為醫師的診斷參考。醫檢師承諺(化名)形容:「醫師的客人是病人,而我們的客人是醫師。」台灣的醫檢師養成,必須畢業於相關學系、歷經800小時的醫院實習、再考過及格率不到五成的國家考試。看似嚴謹的人才培育體系下,究竟出了什麼問題,讓醫檢師成為如此弱勢的存在?<b>受限於薪資天花板 醫檢師成工作備案「別人問我在做什麼,我都說驗血、驗尿、驗大便。」25歲的許柏均,從事醫檢師工作邁入第三年。在他的計畫中,10年後,他要離開這個行業。這陣子,許柏均剛好值早班,電話那頭的他,聽起來總是略顯疲態。醫院的醫檢師多採三班制(註1),每家醫院的輪班制度不盡相同,以他為例,每個月大約需要上五天大夜班、七天小夜班。註1:醫院醫檢師需提供24小時的檢驗服務。大部分醫院採三班制,分為白班(08:00-16:00)、小夜班(16:00-00:00)和大夜班(00:00-08:00)。在中部工作的他,起薪3萬出頭,如果當月績效好,加上獎金大概可以領到4萬左右。以入社會的第一份薪水而言,聽起來還不錯,但3、4萬背後,是又緩又長的薪資漲幅,讓年輕醫檢師們望之卻步。許柏均告訴我們,就算做到退休,薪水大概就6萬上下,「本來薪水比別人高,10年後,我們還在原地踏步。」在醫院,醫檢師的薪資漲幅不顯著,再加上專業長年不受肯定,讓「醫檢師」漸漸成為相關科系畢業生口中的職涯備胎。<b>僧多粥少 醫檢市場深陷低薪循環民國45年,國立臺灣大學成立全台第一所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隨後幾年,醫檢師成為炙手可熱的新興行業,「我小時候,醫檢師是很夯的職業,學生五專還沒畢業,各大醫院就會去學校搶人。」曾在醫院工作14年的醫檢師陳寬(化名)回憶往日榮景。可如今,醫檢師彷彿成為白色巨塔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廉價技術人員。近幾年,醫檢系持續增設,培育出更多醫檢人才,但醫檢師的職缺卻沒有因此增加。更甚者,經營四間檢驗所的林清薇提到,在健保制度上路後,民眾多往大醫院檢測,許多私人檢驗所業務量銳減,從全盛時期數量近千所至今只剩大約300家,造成現今預備醫檢師人數多、職缺卻稀少的市場現況。人力供給源源不絕,讓醫檢師難以和醫院談判薪水。台灣醫事檢驗產業工會(以下簡稱醫檢工會)發言人凃昀吰說:「醫院覺得用這樣的薪水永遠都可以請到人。」 平時醫檢師們都待在實驗室中,只有在抽血櫃檯才會接觸病人,因此病人較不會認識他們。 圖/林佩箴提供<b>實驗室外鮮為人知的專業 109年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爆發,將醫事人員的重要性推向高峰,隨著醫院檢驗量爆增,醫檢師的工作量也大幅提升。除了高工時帶來的辛勞,俗稱「兔寶寶裝」、又緊又熱的防護衣,也加重醫檢師負擔。因為穿脫步驟繁雜、耗時,為了避免浪費時間,憋尿、減少喝水是第一線醫檢師共同的職業傷害。然而,這批身處前線的防疫戰將,並不廣為人知,他們的專業也不受重視。社群媒體上,偶爾可以看見醫檢師調侃自己被當成「操作機器的猴子」。醫檢師阿忠(化名)無奈地表示,不只民眾不了解醫檢師的專業,甚至醫院內部也有類似的聲音。承諺解釋,其實醫療儀器需要醫檢師專業判讀,才能提供準確的報告,「因為(檢體)數值異常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採檢技術不好才導致血液凝固,或是有其他原因。」社團法人台北市醫事檢驗師公會理事長劉兆偉指出,早期因大眾不認識,沒有明確的標準,才會低估醫檢師的地位和薪水。他強調,醫檢師的工作不僅需要專業醫學背景,也十分重視品質,「為了達到最精準的數據,我們需要做很多(儀器)校正和品管,以協助臨床端。」<b>醫界籠中鳥:孤立無援的醫檢師阻力一 人少勢弱,缺乏聲援「人數少講話就沒人聽。」許柏均似乎很習慣這個行業勢單力薄的情況。一家醫院的醫檢師人數占比不多,全台執業醫檢師總人數大約9000多人。以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為例,院內員工將近7000人,但醫檢師僅有300多人。許柏均所屬的醫院,醫檢師更是只有80多人。除了人數少,阿忠認為無人聲援也是原因之一。他無奈地說:「民眾不太知道我們,如果出來發聲,第一個反應可能是:『他們是誰 ?』」另一方面,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醫事檢驗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以下簡稱醫檢師全聯會)雖然長年致力於提升醫檢師待遇,卻因沒有穩定的政治力量支持,難以快速推進政策。劉兆偉另兼任醫檢師全聯會常務理事,他提到,醫檢師全聯會時常派代表到各地進獻政策,就是希望改善醫檢師薪資不合理的問題。不同於醫師全聯會和藥師全聯會,在各項醫療決策上具有強勢主導權,立法院當中公開聲援醫檢師的立委屈指可數。阻力二 讓基層無感的醫檢團體醫檢師們提起醫檢師全聯會,常常拋出「無感」這個形容詞。擔任醫檢師30餘年的柯瑟琴認為,公會組織應該要為群體爭取更好的待遇,但醫檢師低薪的問題卻遲遲沒有被解決。面對基層質疑,劉兆偉表示,與政府之間的談判需要循序漸進,「很難一步到位,需要慢慢爭取(薪資)合理化。」他也補充,為保有談判籌碼,許多會議過程無法立即向基層報告,因此容易造成誤會。部分年輕醫檢師對於醫檢師全聯會的作為感到不以為然。106年,一群30多歲的青年醫檢師另立醫檢工會,他們召開記者會、遞交陳情書,渴望透過不同管道改善待遇。對於不同團體的訴求,劉兆偉認為,每個組織有各自的職責與立場,「但只有為醫檢師全體利益努力,才能得到會員肯定。」然而,凃昀吰指出,因為醫檢師全聯會的核心決策者多為醫院內部主管,對於代表基層的工會難免有些意見。他提到,曾有加入醫檢工會的基層同仁被上級施壓,「有人被約談,或是被瘋狂調職。」我們向許柏均問起有關醫檢師全聯會和醫檢工會的行動,他坦言:「我不太了解。」不論是組織與組織、組織與基層,仍有待建起溝通的橋樑,才能真正為全體醫檢師爭取更好的未來。<b>醫檢師流動率高 新人只能倉促上場醫院工作待遇不甚理想,讓不少醫檢系畢業生卻步。目前持續進修的凃昀吰談起大學同學畢業後的流向,以一副「你絕對想不到」的表情告訴我們,「班上大概90人,只有20個考到醫檢師執照,其中又有10個不去醫院。」他強調,把醫檢師當作後路的現象,在醫檢系畢業生中並不少見,「有些人也會把醫檢系當跳板,轉行到醫療相關系所。」26歲的醫檢師靜蓉(化名),從高中起就有醫檢夢,「那時在醫院健檢中心打工,發現這份工作可以深入看到不同的醫療面相,想說去試試看。」但上個月,靜蓉決定離開醫院體系,另尋新技能,他說:「如果醫療環境很好,我就會一直待在這裡。」談起離職原因,靜蓉首先弱弱地自我質疑:「我有在想是不是我抗壓性太低。」他解釋,醫院培訓新人的時間很短,由資深醫檢師帶領大約一周後,就要獨當一面。這樣被「趕鴨子上架」讓他備感壓力,他坦言:「有時候會質疑自己發出去的報告到底可不可信。」靜蓉的經歷,點出醫院新進醫檢師的高流動率,導致資深醫檢師要花費更多精力培訓新血。由於每家醫院的檢測器材有所不同,流程、技術都需要新進醫檢師費時熟悉。但陳寬透露,醫院為了分攤人力,不會花太多時間讓菜鳥慢慢上手,「最好是可以趕快多一個人來輪大夜班。」新進醫檢師誠惶誠恐地送出報告,資深醫檢師則除了個人業務,還有帶領新人的額外負擔。面對醫院裡不穩定的人力狀況,承諺擔心可能會影響檢驗品質,「因為人少,精力都耗費殆盡。」<b>改善醫檢師工作環境的可能解方解方一 優化醫檢人力配置 反映實際工作量過去的醫院評鑑標準,醫院會依據病床數安排醫檢師人力,例如醫學中心每20床應配置一名醫檢師;地區醫院每50床應配置一名醫檢師。然而,一般病床的採檢業務並非醫檢師的主要負擔。院內醫檢師的檢測業務大多來自門診,直至去年,新版評鑑標準才加入門診量。但門診量仍難以反應真正的檢體量,醫檢工會理事長吳進興建議,未來應以處方簽或檢驗單來計算所需人力。吳進興以藥師為例,當一位藥師負責超過70張藥單,就會再增加一位藥師。他認為醫檢師也應比照辦理,限制每人負責的檢驗單數量,避免負擔過重的情況發生。 醫檢師檢驗時,會將檢體放進不同儀器,再依數據判讀報告,推斷出病人可能的狀況。 圖/林佩箴提供解方二 改善低價競爭 落實醫檢分流目前法規規定,民眾在接受醫師診治後,可採取兩種檢驗方式:自行選擇檢驗所(註2)、由醫療院所代為安排(註3)。民眾為求方便,多選擇醫院委託代檢。一條龍式的服務便民,卻減少私人檢驗所的客源。註2: 《全民健康保險法》(以下簡稱《健保法》)第71條規定,醫療院所在診治完病患後,應讓患者自由選擇檢驗所接受採檢。註3: 《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第6條規定,醫療院所可以用委託代檢的方式,直接為民眾安排檢驗服務。另一方面,私人檢驗所為了爭取檢驗業務,通常願意用較低的價格接收檢體,但許多檢驗所不敵同業間的低價競爭,紛紛倒閉。林清薇表示,原先方便民眾就醫的美意,卻讓私人檢驗所被迫寄人籬下,使醫院從中剝削利益。欲改善低價競爭的問題,首先須處理醫院低價外包檢驗的普遍作法,吳進興建議應落實《健保法》,讓市場中的部分檢體釋放至私人檢驗所,使檢驗所得以生存,同時也讓醫檢師多出醫院之外的工作選擇。<b>離開或留下:醫檢師無解的未來許柏均談起升學時期選擇醫檢系的理由,不時夾雜無奈的苦笑,「入學的時候不知道會這樣,大三大四實習後才慢慢發現。」然而,實習中漸漸發現的低薪真相並未讓他打退堂鼓,「那時可能因為新鮮感,覺得是一份滿專業的工作,所以沒有很後悔。」但現實漸漸消磨掉許柏均對這份工作的熱情與信心,「可能入行才兩年,但已經知道20年後會是什麼樣子,我覺得不會改變。」在訪問最後,許柏均主動向我們提問:「其他醫檢師都說些什麼呀?」我們告訴他:「有些說想離開,但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他以一貫淡然的口吻呢喃道:「我也是,還在想自己到底可以做些什麼。」醫檢師像極了馬戲團裡踩著圓球的大象,看似溫和,眼神卻流露長年積累的慍怒。他們不一定滿足現況,但這是他們所認知的唯一一種生存方式。也許觀眾未曾聽到大象的呼救,但當那股怒火衝破馬戲團的帳篷時,觀眾席上看戲的人們也無法倖免。許柏均目前仍在醫院工作,只期待10年後,他能順利找到賴以為生的志趣,又或者,那時的醫檢環境,已經改善到足以把他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