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猛瑪象」成親情符號 王惟中以黑白片談父子失和
藝文
第1798期
「猛瑪象」成親情符號 王惟中以黑白片談父子失和
2024-11-08
【記者楊凱傑台北報導】「猛瑪象原來沒有石油,更不是生活在熱帶,熱帶裡也沒有冰層,故事回歸現實原來都是虛幻。」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王惟中以《冬日之象》入圍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劇情片組,並於10月27日在府中15首映,作品以家庭失和為題材,呈現導演的過往記憶。 王惟中表示《冬日之象》 最初命名為《演化》,探討人類從嬰兒到老年的生命歷程,及如何面對生命中的創傷經驗。然而後來發現「演化」的題材過於廣泛,難以完整呈現。與親友討論後,他決定融入個人經驗和觀察,以父子關係為劇本主題。電影描述主角童年時,因父親嚴肅且沉默,與其鮮少交流而疏離,長大後卻能以成人視角理解父親年輕時的處境和心情,進一步與之和解。 此作品以「猛瑪象」作為主要元素,猛瑪象是父母的信物,代表父親對母親的愛和思念,同時也是兒子對父母的記憶。在劇中,主角小時候父親曾告訴他猛瑪象的生長環境是在熱帶的冰層裡。王惟中解釋這個句子本身不切實際,也象徵著父親作為作家的幻想,因此劇中開頭及結尾,燒掉猛瑪象的行為也代表著父親作家夢的幻滅與和母親的離別。王惟中以此傳遞不同世代在情感表達上的差異。 王惟中也希望運用長鏡頭和簡潔的對白,結合黑白鏡頭,讓觀眾將注意力集中在畫面和聲音上。攝影師潘禹廷表示黑白鏡頭除了想營造一種抽離、冷漠的氛圍,也可以凸顯角色內心的壓抑和疏離的情感,「黑白能讓觀眾更直觀的想像角色情緒。」長鏡頭與極簡對白的拍攝手法也為演員的表演增添難度,飾演父親的王建勲表示自己需要在沒有過多台詞的情況下,透過細微的表情和動作來傳達角色的情感,「我自己不給角色答案,才不會引導觀眾走向特定的詮釋。」他認為在這部作品中,不把演戲當成表演,而是從自身的父子關係去想像劇中角色,才更能讓觀眾與作品共感。 觀眾黃婉綺認為電影的黑白畫面和故事發展的黯淡色調,成功營造出低氣壓的氛圍,「影片中對白不多,長鏡頭也讓演員表情不易辨識,觀賞時更著重於影像和聲音的感受。」觀眾Mike(化名)認為《冬日之象》或許是父親未能實現的作家夢的象徵,也代表著他對兒子深沉卻不善表達的愛,「從劇中的父子關係也讓我回想我與我父親的關係。」他補充道。
從鏡頭回望家往事 劉耀鈞反思親子牽絆
藝文
第1789期
從鏡頭回望家往事 劉耀鈞反思親子牽絆
2024-07-02
【記者王華琳新北報導】「我不是要跟家庭和解,而是當我了解為什麼痛苦掙扎時,才會明白我為何這麼急迫地想尋求存在感。」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當代視覺文化與實踐碩博士班學生劉耀鈞於9日起,在臺藝大北側聚落38.07.08展間舉辦個展《再等我一下,快到家了》。他將自身的口頭禪化為展覽名稱,傳達自己與他人的距離感,並暗示一切的終點依舊是家庭。該展透過影像記錄藝術家的原生家庭,以及與家人之間的相處,探討自己、家人與創作三者間微妙的羈絆。 《直至休耕》的拍攝過程,讓劉耀鈞不僅重新審視與家人的關係,也發現家庭對他創作的影響。 圖/王華琳攝「藉這個契機再回歸家庭後,我重新意識到家人,對我來講其實很重要。」劉耀鈞說明,他年初所拍攝的紀錄片《直至休耕》,講述隨著阿公、阿婆年紀增長,自家農田終將面臨休耕的故事。在過程中,他慢慢意識到家庭對價值觀與行為的影響,再加上家人無法理解自身創作的隔閡,讓劉耀鈞選擇以第三方的「攝影師」身分重新回到家庭,分析並挖掘問題與起因,尋求被家人接受的歸屬感與身分認同。劉耀鈞偶然於老家櫥櫃中,翻出父母過去的結婚影片,發現了這段與自身相關,但他卻不存在於畫面的影像。作品〈關於過去的一場婚禮〉呈現傳統婚禮中,重視「儀式感」的繁複禮儀。「就像是攝影過程中的準備程序一樣,並非是浪費時間。」他認為繁瑣的婚禮儀式讓人更珍惜家庭價值,因此他透過此創作,試著思考家人在他心中的意義。劉耀鈞也保留原始影片中的粗糙與晃動感,「對我來說它的溫度在於複雜與儀式,但是為什麼會有溫度,可能是因為你從這個時代,遙望過去已經追不回來的記憶。」 劉耀鈞透過現今所習慣的觀看規格,呈現過去畫面,藉此探討影像的時代性。 圖/劉耀鈞提供在作品〈打板計畫〉中,劉耀鈞以電影的「打板」動作介入日常生活,從和阿婆看似文不對題的交流,到「擲筊」詢問神明是否該成為藝術家,最終卻獲得三個笑筊的結局。「這體現我與家人的互動,它好笑但是其實是一種無奈。」劉耀鈞說明,作品中看似荒誕奇妙的事情發展,其實暗示著個人與原生家庭之間的缺失感。期盼能獲得家人回應與理解的他,卻只能將渴望轉移至神明上,從中獲得回覆與認同。觀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陳俊宇認為,創作者通常在面對與自身相關的事件時,都會有所保留,「但他卻很誠實地去面對,以我對他的認識來說,他的誠實有時候也是某種不得已。」 作品〈打板計畫〉旁.地上放置了許多反面的筊,與一個正面的筊,呼應影像中的情景,也象徵不斷祈求的盼望。 圖/王華琳攝在〈Still landscape〉中,劉耀鈞將盲蛾停留在手上疤痕的影像,以模仿舊電影規格的形式呈現在燈箱上。他認為蛾會隨著光的方向前進,「就像我一直在追光,從城市的中心追逐到邊緣,但其實光源就是我對於攝影的迷惘。」雙頻道錄像作品〈A blind moth〉,右側是劉耀鈞在未找到攝影主題核心時所拍下的影像內容,如同日記一般記錄著當下的心態與生活。而左側則是相隔三年後臨摹過去氛圍所拍攝的影像,隨著時間與環境的變化,即便存在許多臨摹過去的部分,依然無法完全還原當下的氛圍與情緒。 劉耀鈞將影像以仿舊的形式作處理,他認為記憶看似模糊且破碎,但實際上卻能拼湊成一件完整的事物。 圖/劉耀鈞提供「原本很擔心變成我一直在談論自己家的事情,但後來發現家人間的溝通問題,其實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狀況。」劉耀鈞提到,他的藝術家朋友都能對家人不理解的情況產生共鳴,但他仍試圖將這份心得轉化成作品,讓更多人思考自身與家人的相處關係。觀眾梁煜培認為,劉耀鈞在製作〈A blind moth〉時不清楚自己的創作,家裡也不理解他的事情,「但你可以感受到內容非常真實,作品都有一個很強烈的特徵,他把自己的煩惱思考直白地揭露給大家。」 劉耀鈞將自身工作室搬入展場中,以塑膠布幕象徵工廠般的生產區域,並在展期間以「無人的展間」為題,拍攝紀錄片。 圖/劉耀鈞提供 劉耀鈞將過去所拍攝的影像,以記憶般瑣碎無序的方式進行播放,同時又以圓型框架聚焦作品,創造獨特的「失焦感」。 圖/王華琳攝 
拿著相機的異鄉人:移工鏡頭下的精彩生活
專題
第1792期
拿著相機的異鄉人:移工鏡頭下的精彩生活
2024-04-10
【專題記者丁盈瑄、吳玟錡、劉芯妤、孔德皓綜合報導】菲律賓籍的尼克茲.維阿里(Nikz Viray),來到台灣後在桃園的拉鍊工廠當操作員。每逢休假,他都迫不及待地拿起相機,走出家門拍照,而公園是他心目中最佳的拍攝地點。「台灣有很多公園都很美,除了桃園,我也會去其他縣市,我最喜歡的是新竹火車站旁邊的公園。」攝影不僅使維阿里索然無味的假日變得有趣,還能留下在異鄉的回憶。在苗栗竹南一間工廠當設備工程師的斐迪南.薩巴多(Fredinand Sabado)在2018年開始接觸攝影,起初是用手機,後來升級設備,買了一台數位單眼相機。身為一位熱愛大自然的登山客,薩巴多目前已經攻頂20座百岳,每次爬山時都會背著相機與腳架的他說:「我喜歡拍攝銀河或其他天文景象,最喜歡在合歡山上拍攝銀河。」攝影對他而言有療癒的效果,是他宣洩壓力與表達自我的管道。他享受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寧靜,將這些瞬間保存在相片中,帶給他無限感動。像維阿里與薩巴多一樣擁有攝影愛好的移工在台灣其實不算少見。來自菲律賓、印尼、泰國等地的移工,都會透過攝影紀錄在台灣工作的面容、捕捉異鄉的風景。這些移工攝影師用他們獨特的視角,呈現一幅幅充滿故事和情感的畫面,同時也將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反映在照片中。 熱愛登山的薩巴多提到,他最喜歡的照片是攻頂玉山時所拍攝的景象,他也將此張照片選為個人社群媒體的封面。 圖/斐迪南.薩巴多提供捕捉在地日常之美 攝影連結移工思鄉之情大多數的移工攝影師都是來到台灣後才發現攝影的魅力,並開始投入攝影。菲律賓籍移工攝影師馬里諾.卡梅洛(Marino Camello)表示,他在工作之餘旅行時,看見許多遊客都有自己的相機,感到很羨慕,因而特地存錢入手單眼,希望能拍下沿途看到的景色,將回憶存留在照片之中。維阿里也說明,他最初接觸攝影是希望能與遠方的家人傳達在台灣看到的美景,這驅使他購買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機,從此開啟了他在攝影領域的探索之旅。目前在台南工作的卡梅洛提及,雖然工作繁忙,但他還是會出外攝影,因為這能讓他暫且忘卻工作的壓力。由於一周僅有一天的假期,卡梅洛不太方便前往過於遙遠的地點,因此他喜歡單純地在台南市區漫遊,一邊閒晃一邊街拍。對於移工攝影師來說,在異鄉拍攝風景,並紀錄有趣的故事,能讓他們在緊湊的生活中發現在地之美。 卡梅洛在鹽田拍攝時回想起過去在菲律賓的生活經歷,透過攝影,他將自身故事融入作品之中。 圖/馬里諾.卡梅洛提供卡梅洛分享,他起初對於台南的井仔腳瓦盤鹽田是旅遊景點感到驚訝,因此想實際走訪,了解台南鹽田的特別之處。卡梅洛述說,當他看到眼前堆積的鹽山,便突然回想起過去在家鄉貧苦的生活。他回憶小時候的生活時說道:「我在一個貧窮的家庭成長,只能負擔得起鹽巴做為配菜,如果沒有餐桌上的鹽,我可能不會站在這裡。」感觸很深的他拍下了〈Asin〉(註),還以〈Asin〉入選了2023年的《移工之聲 Voice of Migrants》攝影展。註:Asin為他加祿語(Tagalog)中的「鹽」。除了日常拍攝外,移工攝影師也會提供其他有需求的移工們外拍的服務。長期研究移工文化的文字工作者宋家瑜提到,由於在台灣的移工往往因語言不通,難以與台灣本土的專業攝影師溝通拍攝需求,因此他們偏好選擇聘用語言相通的移工作為外拍攝影師。他舉例,幾年前因新冠疫情的緣故,導致許多移工只能先在台灣舉行婚禮,新人們邀請移工攝影師拍攝,不僅幫助佳偶留下美好的回憶,也能讓移工攝影師精進自身能力。攝影展成移工發聲舞台 打破刻板印象建立共融社會關注移工的One-Forty、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台北新事社會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新事社會服務中心)、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勞工中心等組織,也為移工辦理攝影工作坊等活動,擴展移工的攝影知識和技能,同時讓他們更加融入當地社會。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移工組督導韋珊說明,由於移工在家鄉的經濟狀況較不佳,他們沒有機會接觸專業攝影的訓練,來到台灣後,機構和非政府組織提供攝影課程,使移工能調劑生活和工作壓力,並讓遠在異鄉打拼的他們在這片土地找到歸屬和幸福感。「在攝影的過程中,不僅能讓我感到滿足,同時也能展現出我的才華和創意。」卡梅洛愉快地說。他回憶,他在2019年於社群媒體上看見移工倡議團體「One-Forty」舉辦《移工之聲 Voice of Migrants》攝影比賽的消息,他便毫不猶豫地投稿,希望讓更多人欣賞他的作品和故事。如今,卡梅洛每年都會提交作品參賽,他分享,看見自己的照片在展覽中入選展出,對他來說是極大的榮幸。 One-Forty品牌行銷經理梁藝瀠指出,他所接觸的移工常認為自己是無名小卒,所以他舉辦攝影比賽提供他們述說生命故事的舞台。 圖/丁盈瑄攝「我們希望影像能成為移工發聲的渠道。」One-Forty移工教育培力專員劉育芬提到。他深信攝影可以帶來力量,讓移工的權益被重視,也可以提升移工的自信。因此,他從四年前開始推動《移工之聲 Voice of Migrants》攝影比賽,每年都有來自菲律賓、越南、印尼、泰國等地的移工踴躍參與徵件。劉育芬說道:「移工透過攝影,訴說著(他們的)生活、記憶與情感,將他們的心聲轉化為照片。」他指出,《移工之聲 Voice of Migrants》像是一個對話的空間,入選的作品會以展覽的形式呈現給大眾,透過照片跨越語言和文字的障礙,讓觀眾更好地理解移工的故事。One-Forty品牌行銷經理梁藝瀠坦言:「大眾對移工的印象大多是來自媒體,可能會看見較多的負面新聞,比如逃逸、偷竊、懶惰等,然而我們希望能讓大家嘗試看見移工不同的面貌後,再去做判斷跟選擇。」他認為,無論是台灣人或來自東南亞的移工,都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應當學習尊重彼此,並期望攝影展能促進移工與台灣社會之間的理解,建立更加和諧、包容的社會。異鄉攝影之路藏隱憂 移工組織呼籲提升法律意識雖然攝影能調劑移工們在異鄉打拼的苦悶心情,移工的攝影之路卻也潛藏許多的危機。宋家瑜解釋,有些移工攝影師在存款不足的情況下,為升級攝影裝備,冒險向不法管道借貸,高利息的負債導致自己資金無法周轉,落入債務的困境中。宋家瑜指出,他曾經遇過提供移工借貸服務的地下錢莊,只要急需借貸的移工抵押居留證或護照,錢莊便會立刻給予他們現金,但移工們未必了解貸款背後的高利息風險。宋家瑜提醒,任何愛好都有可能導致類似情況,最重要是移工們擁有正確的消費心態,謹慎評估自身能力,再購買攝影器材。 宋家瑜指出,移工攝影師大多喜愛去具有異國風情的地點拍攝,如圖中的奇美博物館、台南念慈亭等景點,都是移工們外拍的熱門選擇。 圖/尼克茲.維阿里提供韋珊觀察,近年來隨著社群軟體和短影音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移工對攝影產生興趣。然而,大部分移工因不了解台灣當地的法律,拍攝作品時,可能不小心牽涉如隱私權、著作權方面的法律問題。韋珊提到,未來新事社會服務中心考慮針對攝影拍攝的法律問題,開設相關法律觀念課程,避免移工在攝影過程中觸犯法律。如今,許多移工仍選擇在繁忙的生活中以照片展現自身生活態度。卡梅洛表示,他想告訴更多人,移工不僅僅是來台灣工作、賺取薪資的工人,「我們也有不同的人生故事,有不同的才能可以展示。」他認為,移工也有能力拍攝出有意義,值得與他人分享的好照片,並向朋友與同事訴說這些照片中精彩的故事。卡梅洛想激勵其他外籍移工繼續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夢想,無論是工作還是愛好,都要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在生活中保有熱情,有動力面對在異國生活的每一天。
超音波結合鏡頭辨識 智慧手杖改善視障者用路安全
新知
第1776期
超音波結合鏡頭辨識 智慧手杖改善視障者用路安全
2022-12-21
【記者戴婧雯綜合報導】「唯有機器和AI,這個智慧盲人手杖可以為你24小時工作。」龍華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師生團隊以超音波和智慧物聯網(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 Things , AIoT)技術研發「AIoT智慧靈魂之窗」,幫助視障者偵測路面障礙物。此發明在「2022第九屆高雄國際發明暨設計展(KIDE)」中獲得銅獎。「導盲犬也要睡覺和吃東西,但如果這時候視障者想要出門呢?」指導老師張志聰提及,導盲犬不僅培訓時間和金錢成本高,且工作年限只有3至5年,而白手杖雖可幫助視障者獨立出門,但以碰撞方式確認有無障礙物,有影響路人或破壞物品的疑慮,白手杖較長的體積也無法幫助視障者探測腰部以上的物體。因此,團隊設計「超音波無碰撞手杖」和「智慧視覺帽」,組成AIoT智慧靈魂之窗。 龍華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師生研發「超音波無碰撞手杖」和「智慧視覺帽」,幫助視障者偵測和辨識路面障礙物。 圖/研究團隊提供該手杖以超音波感測取代接觸碰撞偵測前方物體,並透過震動提醒使用者,團隊成員黃浤栩解釋,「就像在遊戲裡面碰到物體時,VR的遊戲搖桿會給玩家手感反饋一樣。」為避免超音波大範圍偵測前方物品,影響使用者對環境狀況的判斷,團隊將超音波範圍縮小,並增強手杖的指向性,讓手杖只偵測一個方向範圍的障礙物。團隊也在手杖中設置加速度感測器,辨識手杖是否正在使用,以節省用電,「在(手杖)沒有被觸動的情況下,它會自動進入省電模式,停止以超音波檢測。」團隊成員林泓名補充。加速度感測器更結合藍牙功能,讓使用者可以透過手機尋找手杖,而當手杖被呼叫時,會發出提示聲,直到手杖偵測到被觸碰為止。「使用手杖可以讓我們知道前方有障礙物,但我們不知道那是什麼。」黃浤栩說明,團隊結合AIoT研發智慧視覺帽,帽子上的鏡頭會拍攝下前方的畫面,再以AIoT回傳到遠端伺服器,並透過語音回傳辨認結果到使用者的耳機內,幫助使用者更清楚地辨識身邊的環境。林泓名也強調,辨識過程只需一秒鐘的時間,且準確率達80%。 AIoT技術將帽子拍下的影像畫面回傳遠端伺服器,經過計算後會透過耳機告知使用者周遭的環境狀況。整體過程只需1秒鐘,且準確率可達80%。 圖/研究團隊提供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障者家長協會秘書長藍介洲表示,視障者在行走時會高度依賴聽覺辨認周圍環境,而智慧視覺帽的語音會使視障者分心,恐影響自身的安全,「80%的準確度還是不太理想。」團隊也計劃持續改進影像辨識系統的精準度和增加預判性,望能讓使用者提前知道車輛狀況、紅綠燈等路況,保障視障者的安全及便利。 龍華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張志聰(右一)帶領學生參加「2022第9屆高雄國際發明暨設計展(KIDE)」。 圖/研究團隊提供
鏡頭舞動翻轉觀眾視角 北藝大創造新影像語言
藝文
第1756期
鏡頭舞動翻轉觀眾視角 北藝大創造新影像語言
2021-11-03
【記者單師樵綜合報導】銀幕中舞者隨鏡頭移動、聲音與剪輯方式舞動,觀看表演的方式因此改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電影與新媒體學院和台灣數位藝術中心合作發表《舞影繪輯X舞動360》,將舞蹈以影像的方式呈現,打破既有的創作框架,作品於10月30、31日在北藝大曼菲劇場播映。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影繪輯X舞動360》,將舞蹈以影像的方式呈現,打破既有的創作框架。 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作品由〈舞影繪輯〉、〈舞動360〉兩部分組成,在〈舞影繪輯〉中,舞蹈動作結合劇情、音效,讓畫面更具臨場感。創作者賴方伃說明,他參與的作品以「黏著」為主題,他說:「舞者在創作時對『黏著』的想像,並非肢體上綿延不斷地接觸,而是想像兩人之間有無形的黏稠物質,也是吸引這兩人靠近的引力吧。」因此團隊試圖在肢體間的空白處創造黏著。另一位創作者包明茜分享,影像主要是在理解舞作後,打破平常劇場單面觀看的侷限去拍攝。他補充,因必須在短時間內感受舞蹈,又要思考如何讓肢體在影像上更有張力,同時讓觀眾進入舞蹈裡面,而不是因為影像讓觀眾離舞蹈更遠,讓他感到相當困難。 在〈舞影繪輯〉中,舞蹈動作結合劇情、音效,增加舞者在影像中的舞動感。 圖/賴方伃提供而後半段影片〈舞動360〉則跳脫平面影像,團隊使用360度全景相機進行拍攝,舞者的肢體與所在的空間皆被扭曲。創作者陳薇伊分享,360度的特效可以讓空間更迷幻,他想要善加利用這個特質,因此選擇單向地下交流道作為拍攝場景。另一位創作者顏楷倫說:「我比較想要找到的是整個畫面、整個影像、整個視覺的舞動感跟衝擊。」因此在他的作品中,盡量不出現完整人體在跳舞的畫面,讓觀眾不需將焦點放在舞者身上,轉而注意影像內的其他元素。而創作者莊博翔提到拍攝時的困難說:「不能依照自己以前的習慣即興拍攝,因為全景相機的畫面難以立即控制。」因此需要事先想好呈現的畫面,並且繪製分鏡表。 在〈舞動360〉中,舞者的肢體與所在的空間,皆因360度全景相機的拍攝而被扭曲。 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觀看的視角突然間被改變」是團隊最想表現的重點,台灣數位藝術中心指導老師王柏偉認為,他在觀看〈舞動360〉的感覺是連滾帶爬的,「我們思考這個世界,思考這個影像的方式,並不是直線的,而是滾動、轉動、連環、循環的。」觀眾陳昱伶則說:「前面〈舞影繪輯〉的主題比較著重於舞蹈,而〈舞動360〉中,他們的舞動感覺比較像是相機的舞動,而不是偏向舞蹈的舞動。」 觀看的視角突然間被改變,是《舞影繪輯X舞動360》創作團隊最想表現的重點。 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此次拍攝讓團隊探索更多創作可能,台灣數位藝術中心指導老師黃柏瑜說:「在畫面變形的過程中,創造出另一種影像語言。」而陳昱伶認為,未來舞蹈還可以跟新媒體結合,「比如說一些投影的方面,或舞者和無人機做互動。」北藝大舞蹈學院院長何曉玫也表示,舞蹈很有魅力的地方,就是開放給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像。
【鏡頭下的鄉愁】千里傳情 沙發乘載移工思念
藝文
第1693期
【鏡頭下的鄉愁】千里傳情 沙發乘載移工思念
焦點
2018-12-21
【記者林莉庭綜合報導】一座灰紫色的皮革沙發,骨架和扶手以雕工精緻的木頭組成,擺放在移工放假時經常前往的車站廣場與店家,在人來人往的街道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這是就讀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的學生白詠丞、吳思遠與黃品皓,三人以在台移工的生活經驗與心境為題,共同創作系列攝影作品《名為家的異鄉》,11日至21日展於北科大通識教育中心長廊。 台北火車站微風廣場是移工時常聚集的地方,他們在此聊天、與親友相聚。 圖/白詠丞提供 擺放於印尼伊斯蘭教教團──伊聯(NU)聚會場所外的沙發,呈現印尼移工休假時的宗教活動。 圖/白詠丞提供「那是移工一兩年的生活裡面最有連結、最感到放鬆、最像家的地方。」拍攝者之一的白詠丞坦言,照片以移工群集的場域為背景,並採用編導攝影的方式,將沙發擺設在移工熟悉的生活圈中,象徵對家鄉的歸屬感。而沙發上空無一人則暗示著移工一個月僅有短暫一、兩天的休假日,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必須回到工作崗位,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另一名拍攝者吳思遠則解釋,攝影計畫源起於參與學校開設的「多元文化與攝影創作」課程,希望透過與移工深入交流,了解東南亞文化的內涵。他與組員跟隨印尼移工導覽至台北火車站附近的印尼街,並以一家名為RAJAWALI的傢俱店為拍攝靈感來源,來店移工可揀選要送至原鄉家中的傢俱,而店內牆上張貼的照片,都承載著家人收到傢具後的喜悅。 RAJAWALI位於台北火車站附近的印尼街,店內陳設數座沙發,也是許多移工休假時聊天聚會的空間。 圖/林莉庭攝 RAJAWALI店內擺設的照片皆為印尼當地家人與傢俱的合影,記錄著他們收到在台移工心意時的反應。 圖/白詠丞提供RAJAWALI營業已九年,長期提供印尼移工傢俱運送服務,店員Yanti說明,透過這項服務,移工得以將心意傳遞給他們的家人。移工邊閱覽傢俱型錄,邊思考著家人的需求,RAJAWALI再將已被選購的傢俱清單告知印尼當地的傢俱商,便會有人員負責運送傢俱至移工位於印尼的家中,移工再以負擔較低的分期付款方式,每月撥出部分工資定期支付金額。 RAJAWALI提供餐桌、衣櫃、床具等各式傢俱,也有電視、電鍋、洗衣機等電器用品。 圖/林莉庭攝「雖然這是他們的異鄉,可是在這裡生活了十幾年,某種程度上這裡也算是他們第二個家鄉。」白詠丞認為,印尼移工起初來台必然需經歷一段適應期,但隨著在台時間拉長,他們也逐漸熟悉台灣文化,異鄉成了他們的第二個家。白詠丞回想過去進行攝影計畫前,因缺乏對印尼文化的了解,較難接受移工聊天音量大和奔放的行為舉止,但經過為期約兩個月的攝影計畫後,他有機會深入了解移工的工作環境與身處異鄉的心情,發現移工一個月中的休假天數少且不固定,因此他們在能出外活動、與親友相聚的日子都會特別興奮,這也是他們唯一能脫離工作場所好好放鬆心情的時刻。「這些沙發對他們來講,算是代表他們的一種民族性。」白詠丞說明,沙發代表印尼人好客的文化,印尼當地沙發的體積被設計為特別巨大,原因是在家中擺放大沙發,能招待來家中作客的親朋好友。 《名為家的異鄉》三位創作者皆為北科大各科系的學生,左起分別為吳思遠、黃品皓與白詠丞。 圖/白詠丞提供指導老師、北科大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鄭怡雯也表示,開設「多元文化與攝影創作」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實際與移工互動,並經由執行攝影計畫深入了解移工在台的生活樣貌,讓學生對東南亞文化的認知並非只停留在授課或書面資料閱覽,而能與移工產生更深的連結。「其實它已經提出詮釋,而不只是再現影像。」另一位指導老師、攝影師陳敬寶認為,這組作品的特殊之處在於採用編導攝影的方式,能跳脫紀錄的形式,已經不是單純再現移工的生活場景,而能加入拍攝者的主觀詮釋,讓這組作品包含三位學生在拍攝過程中對移工議題產生的體悟。
【專欄】陳蔚慈細膩觀察 透過鏡頭與被攝者共感
藝文
第1683期
【專欄】陳蔚慈細膩觀察 透過鏡頭與被攝者共感
2018-10-11
【記者徐卉馨綜合報導】以紀錄片《二十分》入圍第二十五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台灣競賽獎、2018年台灣國際勞工影展,目前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研究所的陳蔚慈,在女影的座談會上,頻頻整理衣角,顯得緊張、青澀。「明明是《二十分》卻有三十二分鐘,拍的是男性卻入圍女影。」陳蔚慈自嘲地點出《二十分》特殊之處。訪談當天,陳蔚慈與女影座談時沉靜的一面不同,他展現熱情的一面,談話間手勢豐富,但仍維持一貫對世界細心的觀照,不時好奇地反問我的想法。成長於屏東的陳蔚慈,海洋是他作品中重要的主題,他從長榮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畢業後,先在國立屏東海洋生物館當了半年的導覽員,之後進入台藝大應媒所就讀,開啟拍攝紀錄片的契機。 關注海洋廢棄物議題,陳蔚慈常常一人一機便出發拍攝。 圖/陳蔚慈提供 去年陳蔚慈在桃園城市紀錄片培訓計畫中,原訂拍攝致力於解決海洋廢棄物的「海湧工作室」與高月清的工廠合作,處理保麗龍的過程。然而,陳蔚慈發現高月清每二十分鐘就必須調整機具,時常工作整晚,長達一年半的生活作息被切割,深深影響高月清的日常。「跟著被攝者一起呼吸,自然就會找到故事的脈絡。」陳蔚慈想起桃園市紀錄片培訓計畫中,總導師吳乙峰傳授的心法,於是陳蔚慈以高月清工作時每20分鐘響起的鈴聲為線索,試著走入高月清的故事。 《二十分》劇照。高月清先生的工廠內工作環境。 圖/陳蔚慈提供「《二十分》開啟我對紀錄片的想像。」陳蔚慈透過於透澈的觀察,一步一步走近高月清,甚至探觸到他內斂的表情。「人類肢體距離、說話的語調、用字遣詞比較細膩的地方,對於拍紀錄片來說是很有用的。」當鏡頭需要更近一步,處理紀錄片情感時,陳蔚慈甚至會製作被攝者的生命年表,在腦海中構築出清晰的故事。擔任《二十分》英文翻譯的黃昕苡說,陳蔚慈藉由拍攝紀錄片了解他人,「他覺得每一個人就是一本書,他用這種方式在閱讀別人。」如何拿捏遠近之間,人與人複雜且流動的關係,是紀錄片工作者的重要課題。陳蔚慈也不斷反思被攝者、創作者、觀眾三者之間的角度與距離,「在拍攝時,把自己變成觀眾的角色,試著去質疑他們,我反而有的時候同理,有的時候質疑。」陳蔚慈也會嘗試跳脫創作者的視角,以觀眾的角度反思,使得紀錄片不單只是記錄,更是對現存的社會提問。由於拍攝紀錄片需要走入另一個人的人生,陳蔚慈隨時保持敏銳,體察鏡頭流動的距離。陳蔚慈說,創作時最大的困難是面對和被攝者之間關係的改變。陳蔚慈的好友,參與《二十分》剪輯的王暐婷無奈地道出對陳蔚慈的擔心,「他很容易一開始就釋出太多善意。」 由於不習慣鏡頭,陳蔚慈在相攝影機前仍然習慣以側臉面對。 圖/徐卉馨攝結束拍攝,關上攝影機,走出鏡頭後的陳蔚慈,拍攝專訪照片時,反而在鏡頭前抿著嘴、眼神不時迴避攝影機,如在女影座談會時的不自在。作為紀錄片工作者,在鏡頭之外,思考關係與情感的改變,如何走入,再走出被攝者的人生,是屬於陳蔚慈的練習題。如同陳蔚慈臉書上寫於《二十分》後的自述,「拍完後找不到理由走進去了,這等寂寞,就算是紀錄片拍攝者的職業傷害吧。」細膩的影像創作,來自深切地與被攝者共感、同步呼吸,陳蔚慈仍在與被攝者的遠近之間觀看、反思著。
捕捉跳躍瞬間 《飄浮少女》鏡頭下暫離現實
藝文
第1637期
捕捉跳躍瞬間 《飄浮少女》鏡頭下暫離現實
2016-11-16
(左起)中華攝影藝術交流學會秘書長洪志傑、評審郭英聲、傅爾得、沈昭良、策展人鄧博仁在新銳獎評選前合影。圖/鄧博仁提供【記者李恩台北報導】「2016台北國際攝影節」攝影新銳獎12日於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藝文中心展出入圍作品。其中,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不分系學生羅唯芳在14項作品中脫穎而出,以《飄浮女孩》系列作品榮獲特別獎。她也是此次攝影獎中唯一的台灣得獎者。 羅唯芳《飄浮女孩》系列作品於 2016台北國際攝影節榮獲評審特別獎。圖/羅唯芳提供羅唯芳找來親朋好友協助拍攝,同時也進入鏡頭成為被拍攝者,在高架橋、公園、屋子等空間,透過跳躍營造飄浮感。「在拍攝的時候,卻發現飄浮這個狀態其實因人而異的。」羅唯芳認為,飄浮是尋求一種解脫,在輕飄飄的感覺下逃離世界,也因此以為會帶來負面、無奈的影像訊息;但拍攝過程中,卻發現飄浮的狀態下,大家感受到的是快樂與趣味,羅唯芳也因此領悟到攝影當下不同角度的情緒與感受。 羅唯芳走進鏡頭,親自感受飄浮的片刻。圖/羅唯芳提供 「飄浮原本對我而言是負面的。」羅唯芳攝影時卻在捕捉飄浮之際,體驗到跳躍的愉悅。圖/羅唯芳提供羅唯芳表示,《飄浮女孩》的靈感來自香港歌手王灝兒(JW)的同名歌曲〈飄浮女孩〉。其中一段歌詞寫著「無感覺定比空虛更空虛,吃飽氫氣飄出去。」羅唯芳認為,面對人生中像死結一般的事,是否也可以像這樣吸飽後飄出去,再也不管一切。因此希望透過飄浮的狀態反映對人生的無奈,並藉由攝影捕捉跳躍瞬間飄浮的既視感。 羅唯芳《飄浮女孩》系列作品以懸掛呈現,透過光影交錯展現靜態中的「飄浮感」。圖/鄧博仁提供「透過飄浮的狀態宣示年輕人對社會的看法,用新一代的幽默表達情緒是很有趣味的。」評審郭英聲認為,羅唯芳的作品代表新一代台灣人的情感,也與此次攝影節主題中「痕跡」的元素不謀而合。在台灣攝影各世代的軌跡,展現現代學子的攝影風情與厚度。入圍展覽中也展出中國與台灣的院校學生作品。評審傅爾得表示,中國近年來在社會、政治以及生態環境上都有巨量的改變,因此攝影作品多會著重於探討社會及國家本身的樣貌;台灣則主要展現自身內心的情緒及對人生的感受,透過作品也可看見兩國在不同環境下的時代差異。此次攝影獎突破先例讓社會組與院校組作品共同競爭,策展人鄧博仁認為,攝影不該受制於年齡與經歷,期許以作品來做平等的藝術展現。「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鄧博仁引用魯迅〈故鄉〉的一段話作為此次展覽的開場語,他認為路是人走出來的,就如同攝影不該是依循著同樣的模式,而是努力開創自己的攝影新格局。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