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74期
跳脫陶藝無暇印象 《大崎六六》玩轉土材新可能
2022-12-07
第25屆應用藝術所陶瓷組年度展覽《大崎六六 DACHI 66》,從3日至22日於The Room一間文創展出。學生展出自己的陶藝創作,探索陶藝多元的可能性。 圖/江昇攝【記者何予綜合報導】第25屆應用藝術所陶瓷組年度展覽《大崎六六 DACHI 66》,從3日至22日於The Room一間文創展出。除受邀藝術家外,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所陶瓷組的研究生皆展出自己的陶藝創作,其中包含具實用性的陶瓷器皿以及非實用目的藝術創作,探索陶藝媒材的可能性。南藝大應藝所陶瓷組研究生趙宥筑展出系列作《生之紀念》,趙宥筑長期創作陶藝品,產出作品的同時也在思考「土」的意義為何,形成此系列作品的發想。「外面那種富有生機的土,是植物可以生長的土。」趙宥筑認為土有很大的生命力,陶藝雖以土為材料,陶土卻因黏度太高而無法讓植物生長其中。因此,趙宥筑希望藉此系列創作把土壤的生命力帶回陶藝。 作品〈覆〉在燒成前被製作成錐形的土塊,上方有植物生長,但燒成過後植物變成灰。趙宥筑使用仿金箔材料點綴燒製後崩解的裂痕,賦予其重生的意象。 圖/江昇攝作品〈覆〉在燒成前被製作成錐形的土塊,上方有植物生長,但燒成過後植物變成灰。趙宥筑使用仿金箔材料點綴燒製後崩解的裂痕,賦予其重生的意象。 圖/江昇攝《生之紀念》系列中的〈覆〉原先是倒錐形的土堆,由趙宥筑以陶藝用土及富含有機質的培養土混合製成,並在表面種入菜苗,像是剛從土地中挖起的土塊。經過高溫窯燒,觀眾在展覽現場已看不見植物,而培養土的加入也導致結構不穩定,燒製後土堆坍成不規則的形狀。趙宥筑於表面崩裂處使用類似金繼(註一)手法,賦予其重生的意象。他認為,即便事物不再是完整形狀,甚至破損、衰頹,也有屬於該物件的美。「燒成對我來說是記錄下土的某一個狀態,讓他凝結的一個手法。」他說。註一:金繼(金継ぎ)也稱為金繕(金繕い),是日本的一種傳統工藝,將破損的陶瓷器皿重新黏合修復後,不去隱藏裂痕,反而是用金子讓裂痕更加凸顯。 藝術家趙宥筑展出系列作《生之紀念》中的〈覆〉,混合台灣黑土、培養土及有機質等材料,希望將土壤富有生機的特性帶回陶藝創作中。 圖/江昇攝南藝大應藝所陶瓷組研究生詹宗哲的〈與時間的關係〉,試圖表現主觀感知到的時間流逝,而非時鐘、月曆等提供的客觀時間。他提取兒時生長環境中的素材製作〈與時間的關係〉,將花蓮溪流中的砂石一層一層與瓷漿(註二)一同灌入模具,堆疊成柱狀造型。詹宗哲解釋,花蓮的礦土含有石灰石(註三),陶瓷結構之間含有鈣會導致陶瓷在燒製時慢慢崩解成碎片。也因溪流上、下游的砂石成分不同,成品的崩解速度、方式無法預先計畫。註二:瓷漿可用於注漿成型,調整泥漿適當濃度後澆注到模型中,便能按模型成形坯體。常用於製造形狀複雜,精度要求不高的日用陶瓷和建築陶瓷。註三:石灰石(CaCO3)簡稱灰岩,是以方解石為主要成分的碳酸鈣岩,常應用於混凝土、鋪路基石、水泥等。「比如我小時候生長的環境,跟去年回去看到的不一樣,這個對立,就是時間的狀態。」詹宗哲說明,〈與時間的關係〉並不光滑也不漂亮,跟一般陶瓷作品比起來只是粗糙的石塊,但他希望觀者從逐步崩解的碎片中,能單就眼前感受到的事物差異,感受時間的流動。「時間是一直在變化的,就像滄海桑田的感覺,我想把他強化到最極致的狀態。」他說。 砂石材料來自詹宗哲兒時最常去的秀姑巒溪、木瓜溪和花蓮溪。河流上中下游都是不同狀態,若有颱風經過也會改變成分,因此作品會呈現分段式的崩解過程。 圖/江昇攝南藝大應藝所教授張清淵說明,不同陶瓷材料會形成其特有的質感和顏色,「從藝術的本質去思考,這個材料有什麼樣的面貌,剛好是可以表達適當的藝術語彙或觀念?」他認為,藝術家可以跳脫傳統陶瓷工藝對於美的想像,找到方式詮釋其與生俱來的獨特美感,讓觀眾認識這項材料被使用的多元可能性,是不錯的結果。
藝文
第1767期
陶藝文字跳脫平面 《揉合併貌》揭漢字新風貌
2022-10-05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碩士班學生陳庭怡的《練字》系列作品中文字「我」以及高偉凱創作的字帖。 圖/張倩怡攝【記者張倩怡新竹報導】當文字與陶藝碰撞,圓滑與銳利的線條映現眼前,揭露文字的嶄新風貌。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碩士班學生陳庭怡與台灣勞工運動家高偉凱合辦的書寫陶藝創作展《揉合併貌》,以陶藝為媒材詮釋文字,揭示文字創作更多的可能性與價值。展覽於1日起在藤藝廊展出。此系列作品名為《練字》,承載了陳庭怡練習寫字的情感與經驗。在展間可以看到各色各樣的文字,亦能看到同一個字以不同的形狀出現。如一個「我」字,會因創作時情緒的差異,展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風貌,一者的線條圓潤而筆挺,另一者的線條則有些扭曲和萎縮,兩者都傳遞著創作者當下最真實的情感,「可能柔軟、可能鋒利,或是百變,都希望藉由作品來讓人感受我的感受。」他說。除了融入情感,陳庭怡也透過「文字、結構、空間」三者相互交織去詮釋作品,他說:「中文字的構成方式是由六書組成,在我的創作中會利用結構去做結合。」也因為漢字的結構提供極大的發揮空間,讓他能將情感自由地注入,使文字展現不同的形狀,「中文字的組成也有由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一個的文字,這樣的關係可以使文字和結構有很多種變化,再加上空間,那會是更多面向的表現形式。」他說。 觀展者與《練字》系列作品中文字「我」和高偉凱為其寫的字帖互動。 圖/張倩怡攝談及這系列作品的靈感來源,陳庭怡認為是啟發自生活經驗,「我就覺得語言其實蠻有趣的,可能說了這個字,但是別人理解的方式不一樣。」他說。這些日常溝通中出現的小誤會,反倒成為他的創作靈感,他發現人們可以「用自己的想法解釋某個字」,也讓他有了「用自己的情感詮釋某個字」的想法,如當中尖銳的線條透露著他的鬱悶,或以柔軟呈現他對該文字的親近。共同參展的高偉凱則展出書法作品,平面的創作與陳庭怡的立體文字形成鮮明對比。他表示陳庭怡的文字陶藝作品非常新鮮並具啟發性,「漢字本身是從具體的事物變成圖畫,慢慢距離圖畫愈來愈遠,變成線條為主。」他說,並表示在書法作品中,頂多以大篆和甲骨文等字體回到畫面的階段,陳庭怡的作品則復原到最原始的狀態。他也認為陳庭怡在這還原的過程之中融入個人情感和理性想法,重新讓文字的意義浮現,「在社會越來越不重視漢字時,重新找回我們對漢字的感覺。」 台灣勞工運動家高偉凱的書法作品和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碩士班陳庭怡的文字陶藝作品。 圖/張倩怡攝藤藝廊執行長張心寧表示,一般而言,大眾對書法展的聯想就是平面,且沒有顏色表達情感,而陳庭怡的文字陶藝作品則以立體的形式引導觀眾體會文字。而此次展覽,藝廊方也請高偉凱按照陳庭怡的每一份作品帶給他的感受去寫字帖,讓平面書法與立體陶藝文字相輔相成,以更多元的角度引領觀者體驗文字之美。
藝文
第1689期
社會框限自我 陶作捏出內心怪獸
2018-11-21
【記者許芷瑄綜合報導】絢麗的色彩在多邊形的陶藝作品上,結合成各種可愛形貌的小怪獸。就讀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碩士班的施姵伃,將作品捏塑成怪獸模樣,並用多色的釉彩畫上童趣的圖案,期望呈現出青年藝術家豐富的創作力。作品參展於《新聲》藝術家徵件展,於6日起至12月8日在CC Gallery藝文空間展出。 系列作品《shape of me》將小怪獸的形體捏塑成框架的形貌,象徵小怪獸的發展被框架所束縛。 圖/許芷瑄攝施姵伃以社會或他人給予的價值框架作為創作核心,並將人比喻為獨特的小怪獸,讓小怪獸在有邊界及形狀的模型中發展,藉由不同顏色及樣貌的作品呈現小怪獸對於框架的態度。他表示,「怪」代表每個人都是特別的,「獸」則是以本能性生存的動物,因此我們不該為了追求他人認同,而忽略自己心底最真實的想法。系列作品《shape of me》施姵伃將小怪獸捏塑成四邊形的樣貌,並隨著形狀蜷曲發展,象徵其為了迎合社會期待,因此設限自己的發展空間。〈過渡者〉的小怪獸形體溢出四邊形邊框,象徵自身想突破框架的束縛。最後系列作品《共處》讓小怪獸與不完整的邊框共存,意味著小怪獸突破框架並與社會期望達到平衡點。 系列作品《共處》中創作者投射自我心境於作品,傳遞出現階段發展步伐與框架取得平衡。 圖/許芷瑄攝施姵伃不想讓作品侷限在人或動物的形貌上,他認為,人及動物的形貌太清楚,對於創作來說也是一種框架。因此作品外觀利用象徵著想像力及本能性的小怪獸,期望自己及觀者能回歸本我,跳脫社會或他人給予的束縛,聆聽內心真實的聲音,讓自己沒有界線的發展。施姵伃使用陶土、化妝土及釉彩創作,由於使用不同媒材,需要分次進窯燒陶,成品常令他驚豔。他分享,陶土進窯前的形貌可以經由捏塑控制,「但進窯後的陶土在窯中的變化是無法掌控的。」由於陶土在燒窯時沒有既定的變化方向,呼應了他想追求自由發展的渴望,此特性也成為他選用陶土當作媒材之一的原因。民眾林靖軒認為,具有童心的作品會讓他想到人們還沒被社會化的時候,他補充,在還沒被社會框架住前創作的作品,反而能夠顯現自己純真的內在。民眾楊淨雯表示,作品除了使他勉勵自己不受侷限地發展,也讓人反思突破框架後的可能性及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