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大選企畫】展現公民權 青年積極返鄉投票
校園
第1718期
【大選企畫】展現公民權 青年積極返鄉投票
2019-12-19
【記者白欣綜合報導】民國109年第15屆總統選舉將至,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以下簡稱青民協)主辦青年民主返鄉列車活動,協助離鄉青年返家投票。據青民協統計,對比上回15天募資到89萬的成果,本次活動自11月24日展開,短短25小時即募得100萬,甚至加開路線,顯現青年族群投票意願上升的現象。 由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主辦的青年民主返鄉列車活動於11月24日正式上線,希望透過群眾募資,讓離鄉青年得以返鄉投票。 圖/台灣青年民主協會提供對此,本報於6日進行《總統大選企畫》民調,共蒐集1166份有效之大專校院學生意見。民調結果顯示,有861位受訪大學生確定將返鄉投票,其中超過160位視投票為履行公民責任、表達自身意見的重要方式。在台北就學、屆時將返高雄投票的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學生黃子寧表示,身為首投族的他,除對投票抱持相當程度的期待以外,更認為投票不僅是人民表達意見的方式,也是積極參與民主的體現。然投票的時間與金錢成本,成為部分選民不願前往履行公民權的考量。包括已有工作檔期安排、返鄉不易等因素,以及未有支持的候選人組合,也是造成投票意願低的原因。有四位受訪大學生直言「投不下去」,持這類意見、政大歐洲語文學系學生鐘云蔓表示,因未有支持的總統候選人,而不願投票,「我家人是想選一個不那麼糟的(候選人)投,但我覺得那些都沒有很好。」政大選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俞振華分析,影響民眾投票意願的因素之一為「政治效能感」,意即民眾在決定投票與否時,會考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參與政治過程、為公共事務發聲,以及政府是否有回應民眾的需求。正著手於政治效能感相關研究的政大政治學系學生劉庭瑜表示,政治效能感較高的人,會認為個人是有能力參與政治,甚至有機會影響政治,也因此更有投票意願。劉庭瑜指出,青年的政治效能感雖偏低(註),但在遇如太陽花學運、香港反送中運動等大事件時,會激起政治領域的效能感,也會更願意投身政治參與,提升個人對政治事務的影響力。註:劉庭瑜以個人研究為例,使用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aiwan's Elec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Study, TEDS)93年到105年的面訪資料,發現97年之前確實存在青年(20至29歲)政治效能感較低的情況,但近年來青年族群有政治效能感成長的現象。「看到反送中事件的異議人士被打壓,我滿擔心台灣未來會有相同情況。」向來關心政治議題的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學生吳明潔表示,當切身的時事發生時,確實會提升對政治局勢的關注度,他也主動與同儕討論,以增強彼此投票意願。對於青年投票意願有所增長的趨勢,青民協理事長、臺大新聞研究所學生林彥廷說明,一是因同婚議題,公投結果跟青年預期不同,與年長族群的想法也有差距;二是香港反送中事件,青年擔憂自由民主會受到影響,因而更想積極投票,林彥廷直言道:「不站出來的話,聲音真的會被老一輩壓過。」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