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賦予媒材新意義 賴彥勳重譯日常觀察
藝文
第1803期
賦予媒材新意義 賴彥勳重譯日常觀察
2024-12-13
【記者李香霆台北報導】光線灑落在一座缺少鐘擺的老舊古董鐘,時間因此走得太快、太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賴彥勳,6日起在台北叢口舉辦個展《我生得太晚,你死得太趕。》,以雕塑、繪畫、攝影等技法,體現他對現階段創作狀態與環境的思考。 「安排好的狀態不一定最好,有時突如其來的變化反而能帶來更多可能性。」賴彥勳說。〈我在她的後頸看見寂靜〉是一座犬科動物雕塑,但在燒製過程中,後頸接合處卻意外出現裂痕。他聯想到過去在救護工作中,一個看似在休息的老婦人,趨近後發現他早已沒有氣息。原本想放棄作品的他覺得這和此雕塑正面完好無缺,但後頸卻有裂痕的模樣相似,反而為作品找到了新意義。「當重新發現作品自我演化的新狀態時,我反而像是重新認識了這個作品。」賴彥勳補充道。 在《生命願望的具體實踐》系列中,賴彥勳以去顏料的手法,創作〈放過自己31次〉、〈108次入夢〉、〈92歲的84次留戀〉。作品分別呈現憂鬱症、長期失眠與慢性病患者的處方籤,他將藥單內的所有藥物搗碎後,呈現在畫布上。觀眾卓予杰說道:「苦難是抽象的概念或心理狀態,他卻用量化藥物的方式把痛苦展現出來。」賴彥勳認為規律用藥反映人對於生命的留戀與執著,「吃藥像是人類在對抗自然,當生存的願望大於命運時,你必須憑個人意志選擇吃藥,才能實現願望。」 賴彥勳將去顏料的手法延伸至調味料,創作《城市田園風景》系列作品。他依照各戶家庭在同個飯點時散發的不同氣味選用調味料。「作品內容裡有食譜的安排,194號吃的是咖哩飯,所以畫作上有咖哩粉、薑黃、米粉等;196號則有義大利香料、孜然、七味粉、大蒜、胡椒等,就像一道義大利料理。」他解釋。賴彥勳以多種常見調味料描繪台灣獨特的騎樓田園文化。觀眾趙鐸分享說:「這幅畫不侷限在畫框,因為它還有氣味,氣味間的關係可以帶人通往這戶人家的廚房、飯桌。」 異國求學的經驗提升賴彥勳對「物」的敏感度,使他重新詮釋物質的意義與美學。他說:「一般人買藥是為了治病,但我卻拿來做「不務正業」的事,對這個藥而言是非典型的使用方式,而這過程中誕生詩性。」他認為,使用非典型材料創作時,創作的勞動過程與材料完成後的實用價值往往不成比例,但這種落差讓他再次思考「材料」本身的意義。「這些作品不是用常見的藝術類型傳達訊息,除了整體作品的意涵,媒材本身要表現的內容也值得玩味。」觀眾趙鐸說。
以童趣元素隱喻現實暴力 李兆起藉繪畫詮釋文學意涵
藝文
第1803期
以童趣元素隱喻現實暴力 李兆起藉繪畫詮釋文學意涵
2024-12-13
【記者林偌甯台中報導】「在大眾想像中,鳥在空中飛翔,象徵自由,但展中的牠卻被束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李兆起即日起於台中毛刺空間,舉辦個展《想要勾著一些樹和鳥》。李兆起結合歷史文學與個人觀察,運用壓克力顏料和裝置展現對當代社會與自我生命歷程的無力感。 談起展覽理念,李兆起表示他習慣先以直覺創作,再分析作品意涵。他提到作家羅貝托.博拉紐(Roberto Bolaño)與馬利歐.巴爾加斯.尤薩(Mario Pedro Llosa)筆下對政治暴力和權力爭鬥的描繪,使他反思當前社會危機。為此,李兆起以「無力感」為題,在作品中融入童趣元素與低對比色調,運用簡化、平面化的畫作構圖,塑造童真的外表,隱喻現實中的多重暴力。「我們現在面臨著一個大威脅,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忽視它。」他補充道。 「我喜歡文學具有的時間感和豐富內容。」李兆起說道,為呼應文學複雜的層次,他嘗試在畫布上隨機塗抹、打磨礦物粉,堆砌作品的厚度與質感。他將任意灑落於畫布上的礦物粉視作草圖,「不打草稿會不知道畫面要畫些什麽,礦物粉(在畫布)上面的隨機樣態幫我決定畫面。」作品〈小薩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倒霉的〉取自作家尤薩的《酒吧長談》(Conversaciones de bar),李兆起藉礦物粉與樹脂形成的不規則、斑駁痕跡,呼應小說主角小薩在20世紀祕魯動盪中的掙扎心境。 李兆起除了揉合壓克力顏料與礦物粉作畫,也透過讓仙人掌快速生長的種植方式「嫁接」,隱喻當代強勢文化侵略弱勢文化的常態。他說道:「嫁接是把仙人掌的頭切掉,再移植到另一株台木上,就像砍掉你的頭,換上別人的頭,讓你為它生長。」由於仙人掌外型酷似飛彈,李兆起遂將其擬態為武器,反思當代社會的威脅與衝突。 畫作〈遠離名為進步的天使〉引用瓦爾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對保羅.克利(Paul Klee)作品〈新天使〉(Angelus Novus)的詮釋:「天使背對未來,面向過去,看到歷史中的廢墟,卻被「進步」的風暴推著他向前,所以無力改變。」李兆起認為,災難不斷重演,人民在不同時代持續被政權壓迫,觀察者無法改變現狀的無力感正與「天使」相呼應。他在裝置與畫作中重複使用斷裂的房屋和手指等符號,串聯藝術家與天使共有的無力感。房屋象徵歸屬感,但畫中建築被分割,暗示社會不安;被切割的仙人掌則轉化為斷裂的手指,暗喻被侵襲的生活。 大學畢業後,李兆起經歷數份工作,深刻體會求生存時必須承受的不合理壓力,再將這份無奈體現於〈失敗的戰車〉。作品呈現出古代戰車的場景,但李兆起特意將駕馭戰車的馬匹,替換成一群被鐵鍊束縛著脖子的犬型戰士,象徵無法掌控自身生活方向的處境。觀展民眾張婷表示,作品中的留白為他帶來更多想像空間,「生而為人,進步未必是每個人的終點。」觀者小明(化名)則對作品〈Sweet Go〉提出見解,他認為作品中描繪的狗既想尋找出口又懼怕外界干擾,反映藝術家渴望突破創作卻難以接納他人建議的矛盾心境。
廢紙板諧擬成精品 宋權祐反思消費文化
藝文
第1796期
廢紙板諧擬成精品 宋權祐反思消費文化
2024-10-18
【記者邱雅郁新竹報導】「《皮骨相》是我身為消費者對於商品的思考。」來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的宋權祐,即日起於新竹金變堂藝術空間舉辦個展《皮骨相》。透過諧擬、仿製奢侈品,宋權祐在廢棄紙板上繪畫,盼藉此觸發觀者對於消費社會的反思。 展名《皮骨相》源自於面相學的用語,「皮」代表著事物的表象,「骨」象徵事物的意義。宋權祐利用壓克力顏料在廢棄紙板上繪畫,透過打磨、補丁等技法,畫出物品的「皮」。以〈仿製精品習作(Chanel-2.55)〉為例,宋權祐在紙板上仿畫名牌包的外型,遠看栩栩如生,近看卻能發現他刻意滴落顏料的痕跡,以及破損後露出的紙板表面。透過遠近的視覺效果,讓觀眾感受到「皮」與「骨」的對比。 至於系列作品《CMYK》,源自於他發現印刷四分色模式是固定顏色,但每間公司出廠的色調卻不相同。為此,宋權祐特地使用昂貴的高登(GOLDEN)壓克力顏料,以強烈的筆觸在畫布繪上印刷四分色模式(CMYK)所代表的青色、洋紅色、黃色與黑色,並在右下角描畫出褶皺的高登品牌標籤,凸顯顏色成為品牌特徵的現狀。 宋權祐認為藝術品為最昂貴的奢侈品,藝術拍賣市場也強化藝術家在藝術界的地位。他以著名藝術家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的單色抽象繪畫作品為主題,在廢紙板上拼貼精品紙袋,並以此為畫布臨摹羅斯科的作品。遠看〈Untitled(Hermès-Black and Orange on Red)〉,就像單純對於羅斯科作品的模仿,近看卻可以發現許多拼貼的奢侈品標誌。 宋權祐表示他與觀者皆生活在消費社會,透過他的作品去剖析消費與製造的關係,「希望這檔展覽呈現一道『觀看的縫隙』給觀者。」金變堂藝術空間負責人徐陞民說:「他的作品不再以一般的視覺表現來呈現想法,而是囊括許多觀念在其中。」觀眾溫崎君也認同:「藝術家透過諧擬,讓觀眾得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待社會現象。」
與透明樹脂交融 顏料成繪畫主體
藝文
第1739期
與透明樹脂交融 顏料成繪畫主體
焦點
2020-12-09
【記者陳嘉怡桃園報導】壓克力顏料不倚靠畫布與畫框,安然地平躺於地面。甫從日本京都藝術大學(Kyoto University of the Art, KUA)藝術研究科博士班畢業的黃冠鈞,於5日起在「2Gather藝起吧」舉辦個展《色物》,掙脫平面繪畫僅能存在畫布的束縛,將顏料形塑成如同塑膠膜般的軟材質,剖析顏料與物質之間的關係。此次展名「色物」,在日文的原意為帶有色彩的布料或紙張,黃冠鈞表示,這個名詞充分體現他長期進行的創作實驗。繪畫一般透過顏料將符號繪於畫布上,使畫布成為支撐顏料的載體。然而他揚棄平面繪畫的既定框架,在他的作品中,壓克力顏料脫離畫布,並與凡尼斯(註1)交融或流淌於其中。他提及,如此一來,顏料不再只純粹負責色彩的功能,而是透過藝術形式上的某種「力」,將顏料從畫面剝離出來,使其昇華為創作主體的探討。註1:凡尼斯為一種透明樹脂。主要用途為畫作的保護層,隔絕空氣對畫面的影響。 個展《色物》呈現出黃冠鈞對於「色」與「物」所涉及的繪畫、物本質與當代藝術方法進行探索。圖左為黃冠鈞,圖右為藝評人陳晞。 圖/陳嘉怡攝過去,凡尼斯不被藝術界視為一種繪畫媒材,而黃冠鈞卻將它視為主要的創作素材。他說:「透明色也是一種顏色。」他利用透明的凡尼斯,將其與單一色彩的壓克力顏料,堆疊成類似塑膠薄膜或布料的柔軟質地。他認為,光線通過凡尼斯後,會映照出特別的光影與色彩變化。作品《不曾被看見的光》便利用水性壓克力顏料的流動性及凡尼斯的透明質地,在光線照射下,呈現樹影婆娑的狀態。觀展民眾鄧欣榮表示,顏料像布一樣垂掛於牆面上,彷彿顏料也是一個佔有空間與質量的物件。 作品《不曾被看見的光》因水性凡尼斯的透光性,得以使陽光穿透顏料,照映出過去隱藏在繪畫底下,不曾被看見的光。 圖/陳嘉怡攝不同於以往平面繪畫的作畫方式,黃冠鈞的創作手法使作品更直接地與空間產生對話。細觀他的作品,會發現每件畫作的展出方式皆不盡相同,平放、懸掛,甚至是折成紙船,以更多元的立體形象展示。黃冠鈞說:「我希望色彩不再侷限於平面繪畫上,而是可以用單獨、立體的方式來演繹色彩。」藝評人陳晞說明,可塑性是黃冠鈞得以打破繪畫作為單一平面的手法,從有限的二維平面,透過壓克力顏料作為軟雕塑,畫作產生三維的立體效果。 紙船造型正好展現壓克力顏料在層疊的透明凡尼斯中,多變且自由的形象。 圖/陳嘉怡攝在創作實驗過程中,黃冠鈞發現台灣美術教育的侷限性。在作品《黃金比例》中,他使用日本顏料廠商的113色製成色票,而每個色票的大小尺寸皆是依照西方美學「黃金比例標準」(註2)製作。他也將其版型標準展示在牆上,標明整件作品依循的規律。台灣的美術教育鮮少讓學生從材料開始打造屬於自己的顏料與基底材,學生往往透過美術社購買畫布與顏料,或從國外訂製特殊尺幅的畫布。黃冠鈞指出,台灣的繪畫發展因此產生限制,「我們的繪畫品味會受限於進口顏料及美術用品的貿易商。」註2:黃金比例被西方建築和藝術視為最理想的比例,長寬比值約為 0.618:1。黃冠鈞在本作品則採用矩形的黃金比例標準,其比值約為1.618:1。 作品《黃金比例》使用日本好賓顏料113色製成色票,其尺寸皆是按照西方的黃金比例標準製作,以表達黃冠鈞對於完美的質疑。 圖/陳嘉怡攝觀展民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江衍疇認為,黃冠鈞的作品近似在反抗當代平面繪畫的運作機制,然事實上無論作品的造型如何變化,他都沒有背離繪畫本身。黃冠鈞也說:「其實我所用的技法,都是平面繪畫上最基礎的方式。」透過多次解構與重組的實驗,呈現繪畫的另一種可能性。
礦物顏料模擬墨漬實驗 多元媒材反映觀者內心
藝文
第1695期
礦物顏料模擬墨漬實驗 多元媒材反映觀者內心
2019-01-02
【記者王昱翔台北報導】厚重的礦物顏料覆在氧化的金屬箔上端,礦物的粗顆粒與箔的光澤交融為許多不規則的色塊、對稱地散布在畫布兩側,畫布中央則直豎著立體的昆蟲標本。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碩士班學生洪永欣舉辦《萬物的投影儀》個展,透過抽象、對稱的圖形,模擬用來測試觀眾心理狀態的「墨漬測驗」,並採用物質特性鮮明的媒材(如礦物顏料、箔等),期望觀眾能投射自身情感經驗於作品。該展自去年12月25日至本月12日,於一票人票畫空間展出。 洪永欣的每一幅作品都彷彿一項墨漬測驗,期望讓觀眾透過詮釋畫作發掘自身內在。 圖/王昱翔攝「給受測者觀看圖片,反推受測者的生活背景或內心狀況,這個投射就像是一件藝術作品。」洪永欣說明,墨漬測驗是將墨淋在紙上,再對折紙張並攤開,讓觀者詮釋印壓出的對稱圖像,進而推敲其心理狀態的一項測驗,而《萬物的投影儀》便是由此發想。洪永欣形容,自己的每幅作品都像是一項墨漬測驗,希望讓觀眾從畫作中找到不同的詮釋角度,並從中發掘各自不同的內在,所以其作品多是繪製對稱、抽象的圖形。他認為,若圖像太過具體、明確,反而會限縮觀眾的解讀空間,因此他繪畫時並無參照特定實物繪製。除了抽象圖形,洪永欣認為,作品中的礦物顏料或箔也可以作為觀眾投射情感的墨漬測驗。他說:「每個人都是一個微縮的世界,並帶著世界圍繞著他。」洪永欣解釋,每個人心中具有共通的「大宇宙」,意謂某些認知、符號是普世皆同的,如:什麼樣的石材是磁磚;而每個人可能由磁磚聯想到冰冷的醫院、或在浴室溫暖地洗澡,則是個人經驗差異的「小宇宙」。因此,他在作品中特別強調物質本身普世皆準的自然特性,藉此讓觀眾由自身情感的小宇宙,進而發掘物質的大宇宙。洪永欣創作時,首先會在畫布黏上金屬箔,接著依照其金屬紋理往外黏貼、延伸,直到填滿畫布,再循著金屬氧化後的色調,進一步以筆刷推開粗顆粒、隨水分流動的礦物顏料。他解釋,由於作品以墨漬測驗為概念,故自己創作時是依照媒材的隨機性或無法人為操控的自然特性,如金屬箔的氧化或礦物顏料的流動,並藉此凸顯媒材的物質獨特性,希望觀眾同樣將媒材視為可解讀、投射情感的物質,而非僅是創作工具。 洪永欣的畫作以礦物顏料與金屬箔為媒材,期望於作品中呈現物質的自然變化。 圖/王昱翔攝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學生張羽岑說:「他畫的東西都不是平常人對美的觀點,有一種獨特、充滿文化感的視覺效果。」另外他認為,膠彩是種需要時間和經驗才能妥善運用的媒材,不過洪永欣的畫作中並沒有因為堆疊顏色,而導致色彩混濁,在光線折射下反而有類似寶石的光澤。觀展民眾、台藝大書藝系碩士班鄭筑軒則表示,洪永欣的畫作可能讓人聯想到潛意識或夢境,而且部分畫面的迴圈圖形能夠強烈地影響觀眾感受,觀眾可能在觀看時,發現某一幅作品正對應到自己的心情。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