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紀錄片發想自香港社運 探討顏色隱含的政治意義
藝文
第1798期
紀錄片發想自香港社運 探討顏色隱含的政治意義
2024-11-08
【記者楊凱傑台北報導】「你比誠品袋子的綠還綠。」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碩士生陳卓斯與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生王紀堯,協作紀錄片《顏色擷取樣本.mov》,透過影像探究政治立場與顏色的關係。作品入圍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影展、南方影展及金馬最佳紀錄短片,並於10月27日在府中15首映。 紀錄片發想於對香港前議員溫子衆的觀察,陳卓斯與王紀堯原本想以人物故事為創作主軸,但在拍攝過程中,逐漸意識到政治顏色在香港和台灣社會中的複雜及多樣性。王紀堯發現近期香港的政治運動,從雨傘革命到反送中都是「顏色」革命,然而過往文獻鮮少探討顏色與政治光譜。陳卓斯則從生活經驗發想,在與同學的聊天過程中,他意識到每個人對顏色都有自己的見解。經討論後,兩位導演決定將影片焦點轉向政治符號,試圖探究不同地區對同樣顏色的政治詮釋。 陳卓斯在經歷香港社會運動後,看見自由穿梭在街頭上拍攝的記者,而萌生想要成為記者的念頭。而他也分享自己因為同時具有記者與導演的身分,反能激盪出新的啟發,「不一定是紀錄片工作者拍攝的才是所謂電影。」他補充道。而王紀堯對紀實攝影有不同的看法,「記者寫的角度本身就是一個立場。」他認為紀錄片並非絕對中立,而可以融入自身的想法。 作品《顏色擷取樣本.mov》從溫子眾的專訪出發,拍攝2020年及2024年兩場台灣總統大選畫面,記錄導演連結色彩與政治光譜的過程。他們以口述形式分析並隱喻圖像,「.mov這個影像檔名,代表我們將書本、心智圖視覺化為影像的創作形式。」他們也將掃描器視作鏡頭,將筆記心智圖透過掃描如實呈現,並拍攝不同政治場域,分析畫面中顏色與政治立場的關聯性。畫面上方還附有色彩條,王紀堯補充如同印刷報紙需校正顏色,「色彩條也讓觀眾能夠對照,畫面背景對應是什麼樣的政治色彩。」而在拍攝過程中,他也對台灣的政治文化有更直觀的感受。 觀眾Jack(化名)認為紀錄片以顏色為主軸是個很好的嘗試,「以政治顏色為題材的紀錄片,在台灣中是比較少的呈現手法。」觀眾Andy(化名)表示,台灣對於顏色的討論比較僵化,「社會討論的時候可能非藍及綠,造成誤解或貼標籤。」他分享在電影中,呈現台灣與香港的政治對比,可以讓台灣人進一步了解香港的政治場域。
水下AI辨識魚種 全天候偵測助海洋生態復育
新知
第1773期
水下AI辨識魚種 全天候偵測助海洋生態復育
2022-12-01
【記者林玟君綜合報導】台灣目前偵測魚種、計算魚類數量的方法,是由潛水員親自下水拍攝影像資料,後續再經由人工方式整理資料,較耗時耗力。國立海洋大學師生組成「台灣智能海洋 No.1團隊」發展水下AI技術,全天候自動化辨識魚種並紀錄數量,除了讓生態研究員更方便調查水下生態外,也能同時復育海洋環境。此技術在數位發展部AIGO計畫舉辦的111年度全國性的解題賽中獲得優等獎。 目前台灣智能海洋 No.1團隊已在台灣東北角的潮境公園,成功收集並標註出大量的魚種資料,有利於豐富台灣的海洋魚種資料庫。 圖/團隊成員提供水下AI技術透過人工智慧可以節省分辨魚類所花的時間,並更細微地觀察魚類,彌補人類沒辦法全天在水下觀察的問題。此外,該技術也能自動化保留儲存空間,團隊指導教授李東霖補充,「如果沒有魚游過去,可能只是單純的空無一物,那就可以去保留它出現的那段偵測畫面,讓剩下的畫面就不要。」 水下AI技術能夠全天候即時自動化地進行海洋生態調查,為生態復育做出貢獻。 圖/團隊成員提供魚種在水中與在空氣中會呈現不同顏色,也會隨著海的深度產生變化。為解決水下顏色失真的問題,團隊利用標準色卡進行水下顏色還原,再將偵測到的數值讓人工智慧機器進行深度學習(註),「標準色卡上面會有很多顏色,我們帶到水底下之後顏色會隨著深度變化,我們再去以原先的色卡顏色減少的比例去做偵測。」團隊成員胡育綺補充。團隊也結合電腦視覺技術中的背景建立,將非魚類卻具有動態性的生物自動設置背景,提升分辨魚種的準確度。註:深度學習是一種機器學習技術,它所使用的算法類似於人腦中使用神經元的方式,可用於教會計算機一般人類可以輕鬆自然做到的事情。 台灣智能海洋 No.1團隊發展的水下AI技術技術,能夠即時辨識水下影像,自動化辨識魚種並紀錄數量。 圖/團隊成員提供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教授彭彥璁提及,水下隨著光線的不同也會影響到機器偵測顏色的準確度,「譬如說在白天光線充足,然後水質很清澈訓練的模型,就沒有辦法用到比較暗的,或者說人工這個外部的光源。」此外,機器在不同角度拍攝會影響到魚種的辨識,彭彥璁也建議,可以透過設定函數公式計算,「就是偵測少部分角度的資料去模擬出整個360度,把這個整個場景變成一種函數,輸入取得資料的座標就可以對應他的任意角度。」李東霖則希望未來能夠在海底裝設多個非固定攝影機,偵測更多不同位置的角度。李東霖指出,雖然當今AI的應用研究範圍廣泛,但相對於天上及陸地,海洋還有許多發展空間,「在氣候變遷影響之下,水下生態的變化是非常快的,如果不靠科技去記錄,人們很難知道哪些魚種消失或是哪些魚種需要被保護。」團隊也期望透過水下AI技術實際量化魚種數據,讓相關學者做進一步研究,並同時督促我國政府進行相關的海洋保育工作。
逢甲改良量子點顯示器 保留顏色純度降成本
新知
第1707期
逢甲改良量子點顯示器 保留顏色純度降成本
2019-10-03
【記者徐品蓁台北報導】量子點顯示器能夠使螢幕呈現的色彩更加逼真產品卻都要價不菲。逢甲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賴俊峰與其學生團隊創新研發的量子點顯示裝置為量子點發光二極體(Quantum Dot LEDs),也就是將量子點加入LED中。此研發在200多件展品中脫穎而出,獲選為科技部亮點科技,並於「2019創新技術博覽會」登場。 逢甲大學光電系教授賴俊峰在展覽現場向民眾介紹研發技術及成果。 圖/徐品蓁攝為因應現今超高畫質8K(註1)顯示器時代,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量子點液晶顯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 LCD)(註2)及電視大多使用三星研發之量子點技術,依照螢幕尺寸大小,將量子點製作成薄膠膜,使螢幕能夠顯示的色域增廣,顏色純度更高(不混有其他色調),此舉卻也會耗費大量成本。而該團隊研發之新量子點技術有別於傳統,將現有的量子點縮小改良放至LED背光模組(Backlight Module)(註3)中,不但保留量子點高顏色純度的優勢,也可大幅降低材料花費。 註1:8K ,是目前市面上解析度最高的超高畫質顯示,長寬像素達到7680*4320,總像素也比 4K 多了 4 倍、比 1080P 多了 16 倍。(參考自維基百科)註2:液晶顯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 LCD)為平面薄型的顯示裝置,由一定數量的彩色或黑白畫素組成,放置於光源或者反面前方。主要原理是以電流刺激液晶分子產生點、線、面配合背部燈管構成畫面。(參考自維基百科)註3:背光模組(Backlight Module)為LCD顯示器之發光源,主要由光學薄膜、導光板、LED光條,加上背板及膠框等機構件組成。(參考自揚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網站) 在傳統量子點技術中,將金屬元素鎘以化學合成的方法形成晶體結構,大小約在15到20奈米。此晶體結構製作成膠膜型態時,將會受到保護,不受光線、水氣及氧的影響,但若是將其直接放入LED中,發光效率都會明顯下降。參與研發的逢甲大學光電系碩士班學生田育榤說明,為解決此問題研究團隊將原始的量子點新增保護層,以隔絕眾多因素的影響,維持發光效率。將量子點放入LED的技術,研究團隊也可自行完成,但速率與廠商相差甚遠,賴俊峰表示,因此此次的研發以產學合作的方式進行。田育榤也分享:「手工製作時,膠料沒辦法去控制,誤差會很大,也會花費很多時間。」因此團隊主要由最原始的化學材料開始合成,製作出新研發的量子點,再交由廠商製造成品進行各項驗證,進而負責改善。 展覽桌上擺放研發之量子點背光模組、材料、一般使用之膠膜等展示品供民眾了解。 圖/徐品蓁攝參展民眾王鵬堯,當日在展區被量子點的名稱吸引,他指出,傳統的LCD顯示器是冷陰極螢光燈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註4)加上濾色片(註5),透過紅綠藍三色交錯去產生顏色;而LED屬於第二代光源,但因LED顯示出的光譜(註6)寬廣,經過濾色片後,形成的顏色純度差,此次研發的量子點LED因頻譜(註7)較窄,且經過濾色片後,可形成更高色純度的光,「這項技術可能改變LED二代顯示器成為三代顯示器。」王鵬堯大膽推測。 註4:冷陰極螢光燈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是一種光源,使用高壓電激發水銀蒸汽產生紫外線,然後紫外線激發管內的螢光塗層以發出可見光,具有輕薄、質量輕、省電等優點。(參考自維基百科)註5:濾色片,是對色光具有吸收、反射和透過作用的染有顏色的透明片。(參考自華人百科)註6:光譜,光源由不同的顏色所組成,各顏色的光有不同的頻率,光的顏色表示其頻率,而明暗表示其比例的多寡,此頻率稱為光譜。(參考自維基百科)註7:頻譜,以振幅來表示一個訊號是由哪些頻率的弦波所組成,也可以看出各頻率弦波的大小及相位等資訊,包括可見光(顏色)、音樂、無線電波、振動等都有訊號可用頻譜檢視。(參考自維基百科) 相較於一般液晶螢幕顯示(左),改良後量子點顯示裝置(右)在顏色顯示度上更加飽和。 圖/徐品蓁攝目前量子點創新技術已通過環境改變測試及可靠度發光效率達到流明數衰減 (Lumen Depreciation) L50測試,也就是LED點亮10000小時後,發光效率仍達50%。通過這些測試的量子點LED已達到可量產標準,而下一個目標便是將可靠度提升至發光效率達到L80,「未來市面上看到的量子點顯示器都會是使用我們這個技術的。」賴俊峰自信說道。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