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634期
2016-10-26

【記者李恩台北報導】數位時代下,社群網站、智慧型手機、監控科技與大數據發展蓬勃,卻隱藏著無形的監視,讓人在失去隱私後淪為數位囚犯。數位藝術表演團隊「遊牧行星」23日於水源劇場演出《火炬下的囚犯》,透過四軸無人機與舞蹈實驗,結合數位、藝術、表演與聲音,探討科技與人類的未來生態。

「遊牧行星」數位藝術作品《火炬下的囚犯》探討人的「數位囚犯」狀態。圖/「遊牧行星」提供 舞者流動的舞蹈結合即時影像傳輸後製,展現人與科技間的危險氣氛。圖/「遊牧行星」提供


四架高速攝影機組成的房間內,舞者與無人機相遇、親密,最後無人機離去,獨留舞者於房間內。徬徨迷惘之際,舞者透過房內的屏幕,揭穿自己遭受攝影機監視的真相。為了逃脫監視,舞者於房內來回奔走跳躍,展現憤怒與無奈,最終成功逃離。屏幕上播放著高速攝影機即時後製的影像,讓觀眾成為監視的一方,展現「監視黑盒」的意象。

舞者與無人機之間,隱藏著人性與科技亦敵亦友的情感。圖/「遊牧行星」提供 舞者與無人機在房間內,從親密至敵對,繩索之間透露出人與科技的連結,其中隱藏著人性與科技亦敵亦友的情感。圖/「遊牧行星」提供


技術人員藉高速攝影機操縱無人機,配合舞者流暢的舞蹈動作形塑戲劇。無人機也透過即時影像傳輸,讓觀眾在屏幕上看見「它」眼前的觀眾與舞者充滿好奇與懼怕的臉孔,反映人類對於科技多樣的感受。而技術人員更大膽打破劇場室內空間限制,將無人機飛向觀眾區,讓觀眾參與其中並感受虛實間的視覺饗宴。

無人機突破劇場限制,飛向觀眾,結合即時影像傳輸,呈現多視角視覺饗宴。圖/「遊牧行星」提供 無人機突破劇場限制飛向觀眾,結合即時影像傳輸,展現無人機眼中的世界。圖/「遊牧行星」提供


燈光設計、舞台監製、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學生黃彥勳表示,舞台設計以冷色調元素展現科技感,屏幕燈光亮暗配合無人機的移動而呼吸,賦予無人機「人性」的角色特質。無人機動作編排人員、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研究所學生周孟勳表示,以往是在實驗室測試飛行無人機,此次《火炬下的囚犯》首次跨領域與新媒體表演者合作,賦予無人機人性動作,並投射自身情感於無人機中,創造出與舞者的對話框架。

此次舞台突破傳統視角,結合空拍設備、即時影像後製、室內定位與舞蹈演出,展現舞台空間、舞者、觀眾與無人機的多重視角。封閉的舞台框住無人機的飛行空間,而無人機也近距離地錄下舞者的動作,看似單調的劇場空間卻隱藏著多層次的訴說角度,導演鄧雯馨說:「觀眾們看著舞台上的一舉一動,無人機監視著舞者的姿態,這就創造出了監視,又再被監視的樣貌。」

觀眾、銘傳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學生林佳蓉表示,在舞者與無人機近距離的互動中,看見人與科技間緊密卻又危險的關係。觀眾、銘傳數位媒體設計學系學生蔣詩吟則表示,對於舞者在四面的監控攝影機下試圖掙扎逃脫的橋段印象深刻,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否也受到無形的監視。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