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
【記者徐宇昕、陳宥菘綜合採訪報導】鳴笛聲一響,民眾開始奮力划槳,期望贏得比賽。由高雄市政府觀光局,委託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海洋休閒管理系舉辦的「還河於民-愛河親水派對」,11月28日、29日登場。活動讓民眾免費體驗獨木舟、龍舟、SUP等水上運動,吸引在地居民親水外,也藉此推廣政府新祭出的「還河於民」政策。
由市長陳其邁於11月24日市政會議上宣布的「還河於民」政策,主張將愛河水域還給民眾使用。民眾只需透過網路實名登記,帶上水上活動浮具並穿著救生衣,便能在愛河進行水上活動。然而,此公告一出,便有輿論針對水域安全提出質疑。因此,觀光局在政策公佈兩天後,將原先愛河全時段開放的規範,改為早上10時到下午5時30分。而開放地區,則由原本的全河域開放,縮減為愛河高雄橋至七賢橋之間的水域。高科大海洋休閒管理系副教授林杏麗說明:「目前階段性的做法,就是水域這部分會有安全的巡護人員,岸域也會有岸域的巡護人員。那再來就是民眾可以去(水上運動用品)快閃店,做一些安全上的諮詢。」
為消除民眾疑慮,市府於愛河兩岸設置足量救生圈,並增派救生人員駐點。不過,雖政府針對規範做出調整,但台灣長年以來對水域有諸多限制,人民接觸河川的機會少,也就較不親水。因此,除了調整法規外,民間也應與官方合作,多加落實親水教育,才能消弭民眾在陸域思維下對水域安全的疑慮。參與民眾陳奕彣提到,面對水域安全問題,最重要的是親水教育,「從小要去教小孩子去親近水源,跟河、湖這種天然水域,而不是只有游泳池。主要不是教孩子如何游泳,而是教孩子如何和水和平相處。」
苗栗縣水上運動觀光休閒發展協會專案經理游竣捷則認為,台灣四面環海,對於海洋或溪流應該保持開放的態度,「讓大家認識海洋、認識水,這樣才能夠有教育的意義。」他也表示,可以透過政府加強宣導,或是透過政策執行,讓更多家長認識海洋教育及親水教育。
隨著大眾對親水觀念逐漸成形,推動相關教育成為近年來的重要政策。行政院教育部體育署於今年提出「水域運動資源中心推動示範計畫」,並成立「水域運動資源中心」,透過舉辦各式體驗活動,傳遞完整安全知識,並消彌大眾對水域的恐懼、增加年輕學子接觸河川、海洋的機會。教育部體育署學校體育組課程教學輔導科科長張聖年說:「我們大概就是先從注意事項,就是去建構一些你來參與時,要去注意哪些事情的檢核表。」他進一步表示,體育署也與大專校院共同舉辦活動讓學生參與,而這也是他們今年計畫活動之一。
愛河是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開放民眾自由使用的河川。不少關注此議題的民間組織,期盼愛河規範的修改,能發揮領頭羊的效果,促使各縣市開放較安全的水域,讓大眾在未來有更多機會接觸河川,拉近與水域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