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739期
2020-12-11

11月18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駁回中天新聞台換照申請,舊執照12月11日即到期、新執照無法換發,中天製播電視新聞26年,即將劃下句點。52台等於中天新聞,如此深植民眾心中的印象也將不再。空出的52台由誰頂替,接續成為熱議話題,許多家商業新聞台醞釀角逐。不過,這場替頻之爭也有望成為台灣電視新聞現況的突破口。

52台由誰接手?NCC主委陳耀祥於11月18日記者會現場提出「給予公廣集團新聞頻道一個機會」,引發眾議。決定如何排定電視頻道、調換頻道為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權利,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需先與頻道代理商和新聞台共同協商,再提出換台申請交由NCC核准。NCC應謹守主管機關職責,僅透過審核把關,不應主導市場協商取向。然而「給予公廣集團機會」,卻同為許多傳播學者、媒體工作者所盼。

現在台灣有線電視頻道中,49至58台皆為商業新聞台,被稱為新聞頻道的「蛋黃區」。雖網路發達導致有線電視觀眾逐漸減少,但收看有線電視新聞頻道,仍是許多民眾獲取資訊的重要管道,電視新聞仍存公信力和影響力。民眾收看電視新聞直覺地會選則49至58頻道,然而該區段現在卻皆為營利導向、重視收視率和廣告營收的商業新聞台,新聞製播內容常受背後財團、投資者影響。

中天新聞台執照即將到期,傳播界學者、新聞業者、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齊聚一堂,商討台灣電視新聞的下一步。 圖/李芸攝


相較之下,公廣集團新聞台以公共利益為核心價值,製播新聞跳脫收視率等市場思維,產出不受投資者、廣告商左右的內容。若公廣新聞台能夠進入52台、熱門新聞頻段,將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新聞選擇。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說明,以國民繳納稅款製作的公共電視台節目受《公共電視法》規範,品質佳且具公共服務性質,若在最多數人收看的新聞頻道區段播放,可產生正面效益。

公廣集團產製品質優良的新聞,另一方面則能促進其他商業電視台跟進,進而帶動市場良性循環。有線電視多系統經營者、中嘉數位公司法務管理處副總經理趙培培舉例,現在新聞台時常直接取用網路資訊,公廣新聞台具嚴謹的事實查核程序,能夠提供其他業者製作範本。對於有線電視業者而言,新台是否能帶動周邊新聞台改善,為考量遞補頻道時關注重點。

伴隨著呼籲公廣入駐52台的聲浪,也有許多人質疑公廣新聞台資源是否足夠支撐經營。若公廣集團欲持續製作高品質、不盲目迎合市場口味的新聞內容,充足經費為必要條件。然而和他國相比,英國、日本的公共電視,一年經費皆高達兩千多億台幣,台灣的公共電視一年卻僅獲得九億經費,遠遠不足。政府是否願意投資、支持,成為公廣媒體發展的重大考驗。

即使政府經費提高,仍無法強制觀眾收看公共頻道,公廣媒體最終需接受自由市場檢驗。除了維持嚴謹新聞製程,貫徹自身理念不被營收限制,也須不斷精進節目品質,具商業電視台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例如英國廣播公司BBC,產製具高度公信力和教育性質的內容,同時能吸引觀眾眼球,經常成為國內收視第一的頻道。國外公共媒體劃下高水準底線,促進市場良性競爭,若公廣新聞台進駐52頻道,更需借鑑他山之石,思考如何以最好的方式,提供最正確的新聞內容。

改善現有閱聽環境,需政府、公廣媒體、有線電視業者多方共同努力,唯有各方皆願意肩負提供優質內容的社會責任,才能促進台灣媒體共好。盼消失的52台並非新聞台搶頻的惡戰一場,而能成為改善台灣電視新聞環境的出口。

置頂